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三政治学问点整理 一个人的学问面是一个圆圈,学问储备越多,圆圈越大,接触到的面积便越宽敞,便能把握和窥视更多的机会。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高三政治学问点最新整理,期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高三政治学问点最新1 进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人民代表大会 1、(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性质和职能 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职权:
2、立法权、确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全国人大最高) 国家权力机关的完好体系。全国人大 和地方各级人大 3、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 义务:人大代表代表任民德利益和意志,依据宪法和法律赐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参与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挂念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亲热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权力运行中表达为:在人民代表大会
3、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在中心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心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心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心和地方两个主动性。 4、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一种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中国共产党及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地位
4、、性质、宗旨、执政方式 地位:中国共产党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 2、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政党制度的内容: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热友党。 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
5、宪法和法律。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公平、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华 三原则之间的关系: 相互联系、不行分割的。民族公平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公平和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华的前提条件。共同繁华特殊是经济进展,是各民族公平、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四)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包括: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主动引导宗教与
6、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民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高三政治学问点最新2 走进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必不行少的要素,其中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权利:独立权;公平权;防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害别国,不干预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3、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宗旨:简洁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平安,促进国际合作与进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公平,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
7、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逼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预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作用: (1)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平安,促进经济、社会的进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救援等方面发挥着主动作用 (2)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进展的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面临诸多挑战,改革任重道远。 4、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睬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主动参与联合国及其特地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进展的活动,发挥重要作用。 5、国际关系的确定因素:国家利益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身点和落
8、脚点。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间冲突的根源。 6、为何以及怎么坚决维护我国的利益? 缘由: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全都。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宽敞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值性和正义性。 看法: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敬重其他国家正值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7、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进展 和平与进展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解决世界和平与进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进展?) (1)必需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转变旧的国际秩序 (3)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
9、界和平和进展的国际新秩序。 8、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9、我国的外交政策 1)是什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确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确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我国外交政策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进展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进展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包括相互敬重主权和领土主权、互不侵害、互不干预内政、公平互利、和平共处。 10、中国怎样走和平进展道路? (1)要主动
10、进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制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2)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进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进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进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3)要坚决发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久不称霸。 高三政治学问点最新3 文化生活 1、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气,能够在人们生疏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气,对社会进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表现:不仅表如今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如今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进展,落后的、腐朽的文
11、化则会阻碍社会的进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4、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 深远长期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 (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加精神力气(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进展 6、为什么要敬重文化多样性? 敬重文化多样性是进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敬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华的必定要求。 7、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看法和原则) 正确的看法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当相互敬重,在进展本民族文
12、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原则是各国文化一律公平。 8、文化传播的形式: 商业贸易 ,人口迁移,教育,文化消遣活动等。 9、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稳定性、鲜亮的民族性、历史继承性。 10、传统文化继承的方式和途径?(1)传统风俗的继承(2)传统建筑的继承(3)传统文艺的继承(4)传统思想的继承 11、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主动作用? 正确的看法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12、影响文化进展的因素有哪些? (1)社会制度的更替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思想运动 (4)教育 13、怎样进行文化创新?(途径) 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13、源泉和动力) 重要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面对世界,博采众长。 14、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在文化沟通、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需以世界优秀文化为养分,充分吸取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15、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表达在哪些方面? (1)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表如今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 (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3)民族性-中华之珍宝,民族之傲慢。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
14、大精深的重要缘由中华文化的包涵性 包涵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取、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主动成分。 意义:这种文化的包涵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沟通,增加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16、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英勇、自强不息的宏大民族精神。 17、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20、如何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发挥 主心骨的作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要继承和发扬
15、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4)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立足于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实践 (6)人人都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什么? 在当代中国,进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抱负、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进展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的,民族的科学的群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抱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16、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4、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的方向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5、在当代中国,进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6、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进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培育一代又一代有抱负、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7、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需大力进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2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进展
17、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9、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冲突,你如何推断和选择? 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学问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国家,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道德手段来加强宏观调控。 30、学问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联系是怎样的?(为何要坚持二者的统一?) (1)良好的学问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学问文化修养。 31、如何追求更高的思
18、想道德目标 (1)加强自身的学问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学问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 (3)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如今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32、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进展先进文化)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进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高三政治学问点最新整理相关文章: 高考政治重点学问点最新整理 高三政治学问点2021新归纳 高考政治考点学问点最新整理 高三政治重要学问点分类归纳 高三政治学问点归纳2021 高考政治必背学问点整理最新 高三政治必背学问点归纳分类 高考政治必背要点学问最新归纳 最新高考政治必背学问点总结 高考政治必备学问点最新总结 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