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1.2原始农耕生活(教案)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2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及意义。 3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4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教学重点】知道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教学难点】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耕文化代表的区别。【教学过程】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生活年代:距今约6000年。 2生活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位于黄河流域。 3生活、生产状况: (1)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圆形房
2、屋。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 (2)生产工具:磨制的石器、骨器、角器等。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 (3)种植农作物:粟。 (4)畜牧业: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5)手工业:彩陶和纺织制品。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彩陶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纹饰多是几何图案,还有动植物纹饰,其中以鱼纹、鹿纹为最多。半坡人有很多装饰品,并有少量的乐器。遗址中出土了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见半坡人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二
3、河姆渡人的生活 1生活年代:距今7000年左右。 2生活地点:今浙江余姚河姆渡,位于长江流域。 3生活、生产状况 (1)建筑:房屋样式: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 (2)主要农作物:水稻。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表明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3)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 (4)畜牧业: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5)手工业: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河姆渡人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
4、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河姆渡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漆的人群。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 (1)时间:水稻:在中国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粟: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约在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 (2)兴起地区: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3)发展变化: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1
5、.利用第7页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半坡、河姆渡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2.观察、比较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复原图,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这两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时是怎样考虑的? 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进一步点明自然条件、特别是地理环境对黄河流域半坡和长江流域河姆渡的定居生活以及农耕作物品种的不同影响,从而向学生渗透人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中要科学合理、协调兼顾的教育观念。巩固小结: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
6、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2.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2019-2020初中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导学案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的“五步问题导学”教学法导学案附答案一、明确任务1、教学目标: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及意义;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2、教学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3、教学难点:对农耕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二、自主预习
7、完成知识梳理(一)原始农业的发展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1)距今左右,我国出现了上最早的人工栽培农作物。长江中下洲的选民开始栽培: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2)发展变化: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_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_、_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_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二)河姆渡遗址:1、生活时代:距今约 年左右;生活地点:在今 村;位于 流域。2、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_;还发现了_水井;3、生活状况:(1)农业工具:以_最为典型。(2)种植 ;饲养水牛、猪和狗等家畜;半坡遗址:(三
8、)1、生活时代:距今约 年;生活地点: ;位于 流域。2、生活状况:(1)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等(新石器)(2)种植 ;饲养猪、狗、羊、牛、鸡等家畜和家禽;生活用具是_,还制造骨器、角器等;(3)建造_房子。(4)半坡遗址中还出土了骨针和石制的纺轮,可见半坡人已经会简单的三、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2、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四、展示交流成果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呢?2、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为什么不同?五、巩固拓展1、对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说法不对的是( )A用骨耜耕地 B、种植粮
9、食作物粟 C用陶器装食物 D住在木结构房屋里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主要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3、半地穴式的房屋,冬天人住在里面可以避风避寒。建造这种有特色的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A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山顶洞人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原始居民5、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出现 C建造房屋 D制作陶器6、下列最能够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
10、A粟的种植 B水稻的种植 C玉米的种植 D小麦的种植7、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A B C D8原始居民使用鱼纹彩色陶盆,最早可能出现于(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导学案答案一、自主预习完成知识梳理(一)原始农业的发展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1)10000;水稻;粟和黍(2)耒耜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原始农业(二)河姆渡遗址:1、生活时代:7000;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2、干栏式建筑;木结构3、骨耜。(2)水稻(三)半坡遗址:1、 6000;陕西西安东部半坡
11、村;黄河2、(2)粟;彩陶(3)半地穴式圆形房屋(4)纺织、制衣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2、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三、展示交流成果1、会种植水稻;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会造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家畜;会制造陶;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挖水井2、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四、巩固拓展18BDADABBC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教学分析
1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的意义,了解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特点。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思维方法过程与方法识读北方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形象地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房屋的特点;通过概括、比较,弄清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生活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成就,产生崇敬之情,从而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教学难点:原始农业的发展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早期人类历史,了解了他们是以采集和狩
13、猎为生。但大家想想,单纯地靠采集和狩猎获取食物,会有哪些不足之处?生:冬天食物匮乏;会经常挨饿;有时为了获得食物要走到很远的地方师: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原始人的生活有保障呢?生:种地、储存食物;将吃不了的动物饲养起来,留到食物短缺的时候再杀掉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进行农业生产,饲养家畜,是解决食物来源不稳定问题的最好解决办法。农耕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原始农业的发展1教师讲述:因为农作物的种植,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他们渐渐地走出洞穴,搭建住所,过上了定居生活,形成了原始聚落。2教师提问: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
14、要标志是什么?提示: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3问题思考:为什么说原始农业的兴起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提示: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目标导学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图片展示:河姆渡遗址博物馆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地点、时间,并探讨地理环境与河姆渡遗址产生的关系?提示: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约7000年;当时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3合作讨论:(多媒体链接相关图片)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样式是怎样的?在生活中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又是什么?饲养哪些家畜?制作的农业工具中最为典型的是什么?学会了制作什么器物?提示:(1
15、)房屋建筑干栏式建筑;(2)主要农作物水稻;(3)饲养家畜猪、狗和水牛为主;(4)典型的农业工具骨耜;(5)制作器物陶器、玉器、乐器骨哨。4总结归纳: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在生产生活上的异同点来源:学_科_网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不同点地理位置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距今年代距今约6000年距今约7000年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干栏式生产工具骨器、角器等骨耜种植作物粟水稻相同点处于相同的社会发展时期;都以农业为主要生产形态;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都普遍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陶器等5.合作探究:阅读教材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回答问题来源:Zxxk.Com(1)指出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所处地理环境的差异?提示
16、:半坡人生活的黄河流域,气候干燥,较为寒冷,雨水稀少;河姆渡人居住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2)这种地理环境差异是如何影响作物种植的?提示:明确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特点的原始农耕典型。北方干燥的气候适宜粟等旱地作物生长;南方湿润的气候适合水稻的生长。(3)这种地理环境差异是如何影响房屋建筑的?提示:半地穴式房屋有利于放风保暖,适合北方的气候条件;干栏式房屋既通风又防潮,下层还可以饲养家畜,适合南方的气候条件。来源:学科网目标导学三:半坡居民的生活1图片展示:西安半坡博物馆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半坡遗址发现的地点、时间,并探讨地理环境与半坡遗址产生的关系?提示:陕
17、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距今约6000年;当时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适宜人类活动。3合作讨论:(多媒体链接相关图片)在人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样式是怎样的?在生活中学会了制作什么?种植什么?饲养什么?使用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提示:(1)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2)生产工具磨制石器;(3)种植作物粟;(4)饲养家畜猪和狗等;(5)生活用具陶器,彩陶最具特色。三、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原始农耕时代居民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通过学习大家可以看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河姆渡人是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半坡居民是以种植粟为主的旱地农业,他们的居住房屋分别是干栏式建筑和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等。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课学习围绕“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这一重点进行。结合已有知识,通过讨论的形式,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作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来源:学科网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