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陶器上的稻穗纹 ②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房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暑假期间,邵胜同学参观了浙江省一处著名的原始人类遗址,如图是他用手机拍下的干栏式房屋复原图。据此推断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3.我国原始居民将狗尾巴草驯化,培育出粟(俗称谷子,去壳后称小米).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粟
的遗存,下列人类遗址中与之相关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4.“稻花香里说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元谋人
5.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房屋”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原始居民是
A.河姆渡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北京人
6.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
生活情况属于
A.北京人 B. 元谋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7.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
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8.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
A.火的使用 B.原始农业的产生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9.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居民 ④河姆渡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 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半坡遗址 ②元谋人 ③北京人 ④河姆渡遗址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
12.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不包括
A.农作物种植 B.家畜饲养的出现
C.聚落和磨制工具的发展 D.个体家庭和私有财产出现
二. 材料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农具名),教民农作。
请回答:
(1)神农为什么要“教民农作”?(可直接摘抄原文。)
(2)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什么历史现象?
(3)说出我国原始农耕的代表?
14. 阅读下列材料: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请回答:
(1)试举一例代表上古穴居而野处的例子。
(2)这里宫室指的是房屋,请问半坡和河姆渡分别建造什么式样的房屋?
(3)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对人类有何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
13.(1)“人民多,禽兽不足”,即食物不充足。
(2)原始农业的出现。
(3)长江流域的典型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他们种植水稻;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是半坡原始居民,他们种植粟。
14. (1)北京人。
(2)半地穴式、干栏式。
(3)使人们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