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析大众媒介介入下的祭火仪式_吴雅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5051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大众媒介介入下的祭火仪式_吴雅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析大众媒介介入下的祭火仪式_吴雅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6中国报业 2023.02(下)浅析大众媒介介入下的祭火仪式吴雅罕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大众媒介对蒙古族现代集体祭火仪式的呈现,发现大众媒介与行政力量的介入,使集体祭火仪式呈现出完整性偏差、文化景观形成及仪式内涵世俗化等变化。媒介的介入,降低了祭火仪式变形失传的风险,但也改变了祭火仪式的意义。关键词祭火仪式 集体记忆 新闻报道 中图分类号 G20 文献标识码 A祭火是一种原始的文化现象。古代蒙古人逐水草而居,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不稳定的生计方式及原始的生存环境使得蒙古人形成了火崇拜的信仰,祭火习俗至今已延续数千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蒙古族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后,许多蒙古

2、族群众选择离开草原来到城镇。由于生活方式和场地的变换,为消除消防隐患,如今蒙古族人已不便进行家庭祭火,于是集体祭火在城镇中的蒙古族人群里普及开来。集体祭火一般是官方牵头,在蒙古族聚居的城镇,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筹办,旨在为脱离传统生态的城区蒙古族提供祭火场地与仪式。2010年2月6日,东乌珠穆沁旗政府组织了内蒙古当代语境下的第一次集体祭火仪式,开创了集体祭火的先河。此后,内蒙古各城区开始相继举办集体祭火。对此,大众媒体都表现出较大兴趣,纷纷对祭火仪式进行了报道。集体祭火仪式的媒体报道本文以内蒙古新闻网为例,分析大众媒体对集体祭火仪式的再现与构建。以“祭火仪式”为关键词在内蒙古新闻网进行全字段搜索

3、,限定报道来源于2010年集体祭火之后,通读报道内容后中,筛选剔除无关、重复样本,共搜索到131条集体祭火仪式的相关报道,其中图片报道122篇、视频报道9篇。1.本真还原:对集体祭火仪式的记录131篇报道中,有128篇对传统祭火仪式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介绍,130篇对集体祭火仪式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文字记录与图片说明。可见,大部分报道都展现了大众媒体对集体祭火的记录与传播功能。2.营造盛事:集体祭火成为文化表演舞台研究发现,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集体祭火仪式前后大都增加了歌舞表演、民族服装展等文艺表演环节。在131篇报道中,有79篇提到文艺表演环节。此外,作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祭火仪式已有成为蒙

4、古族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趋势。如有报道提到“祭火前还有等极具民族特色的项目更让游客全方位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经大众媒体的推动,内蒙古集体祭火仪式已逐渐成为文化表演的舞台。3.展现态度:蒙古族民众接受新型集体祭火在131篇报道中,有48篇提到民众对集体祭火仪式的看法。大多数蒙古族民众表示接受集体祭火,认为集体祭火这一传统民俗新形态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大众媒体生产传播的集体祭火仪式内容,将蒙古族人关于祭火仪式的集体记忆迭代更新,塑造了新语境下集体祭火的特定文化记忆。大众媒体介入下祭火仪式的变化1.祭火仪式完整性的偏差蒙古族传统户祭以家庭为核心,一般包含从仪式前的环境净化和祭品准备到仪式后的家宴

5、等一系列环节。而当代集体祭火仪式是由官方筹办的,参加集体祭火的人并不前沿观察Qian Yan Guan ChaDOI:10.13854/i.2023.04.011272023.02(下)中国报业会提前清洁祭火场,也不再按严苛的传统方法准备祭祀物品,而且仪式结束后,参加祭火的人便各自散去,不再进行宴会。传统祭火仪式的完整程序逐渐被淡忘,仪式被孤立传承,仪式记忆不再完整。重复是保持与过去连续性的通道。传统的家庭祭火仪式有着严苛的程序,每年不断地重复与再现,唤醒与强化了每个蒙古族人对祭火仪式的个体记忆,并构成了整个民族对祭火的集体记忆。但在集体祭火中,蒙古族人对祭火仪式进行了选择性的传承,而大众媒体

6、由于本身的特性与运作周期,无法对过长的完整祭火仪式进行关照和记录。在内外部环境的共同迫使下,祭火仪式的完整程序被选择性舍弃,蒙古族人对祭火仪式的文化记忆也因此产生偏移。2.祭火仪式文化景观的形成大众媒介与官方的介入使集体祭火被赋予舞台效果,形成了仪式参与者与旁观者共同参演与观赏的文化景观。大众媒介通过对仪式前后文艺表演与节目的关注,构建出集体祭火仪式作为文化表演舞台的氛围。根据传播的仪式观,人们在传播过程中并不关注自己是否学到新的东西,而更看重仪式过程对某些特定观念的阐述与巩固加深。如果说传统蒙古族的家庭祭火使人们通过重复的身体操演来达成共识、强化已有世界观,那么大众传媒与官方介入的集体祭火,

7、除激发仪式参加者的共同体意识外,还形成了一种依托于祭火仪式、为仪式参与者呈现的不分民族与区域、全民性的“文化表演”舞台景观,因而成为对外展示蒙古族文化的新平台。3.祭火仪式内涵的世俗化仪式是庄严神圣的典礼,神圣性是仪式的核心特征。仪式的神圣性表现在其与日常相区别,仪式把神圣和世俗区隔开来,使二者产生藩篱互不相容。祭火仪式经历了从群体传播的传统家祭向大众传播干预下的集体祭火的转变、由口语肢体符号向与电子符号并存的转变、由传统祭火仪式的神圣性向集体祭火仪式的世俗化变迁。大众传媒在这一过程中,重构了文本,使神圣意义不断由中心裂变,消解成为世俗。媒体介入的集体祭火,其仪式除体现火崇拜的神圣内涵外,还增

8、加了一种面向观众文化表演的世俗意味与狂欢意味。对于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媒介代替现场体验,让参与仪式变为观看仪式,导致仪式神圣性的减弱、表演性的增强,从而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的娱民性质。祭火仪式当代变迁的影响1.祭火仪式变形失传风险降低传统家祭属于代际纵向传播,通常由大家长向家族成员进行传承,稍有不慎便有变形、中断、失传的危险。而现代集体祭火属于横向互相传播,人们在共同参与中相互感染。通过仪式,已习得集体祭火的过来人向参与活动的人们示范,是这些人成为集体祭火记忆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大众媒体对集体祭火仪式过程的本真还原、如实记录,也扩大了仪式传承的空间和范围,增强仪式传播的效果。这种记录使蒙古族个体成为

9、集体祭火全过程的旁观者,从而对仪式全貌产生更加全面的把握与记忆,这也使祭火仪式变形失传的风险大大降低。2.祭火仪式意义发生改变正如哈布瓦赫所言,“过去不是被保留下来的,而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被重新建构的。”在集体祭火仪式盛行的城区年轻人中,他们所接触、所熟悉的祭火已然是大众媒介参与的;他们关于祭火的文化记忆,除了表征对共同信仰的认可、交流与共享外,更是观看甚至参与其中的各种表演与娱乐狂欢的文化景观。大众媒介在重构仪式的文化内涵,并持续消解其神圣意义,增加其现代世俗狂欢的体验。传统祭火仪式中延续下来的文化记忆在不断调适并与现代蒙古族的世界观和生命观相适应。结语祭火仪式作为蒙古族文化记忆的承载,口传身

10、授的形式决定了其在当代传承的艰难与脆弱。集体祭火仪式的诞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大众媒介对集体祭火仪式的传播与介入,不但使仪式发生了适应性调适,还影响了蒙古族人关于祭火文化的记忆。在当下民俗文化不断流失、集体记忆发生偏差的文化困境下,担负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的大众媒体,如何对传统民俗进行叙事,如何对民俗文化传播做到还原真实与精心把关,如何在制造民俗狂欢仪式后,引导受众对其内涵进行思考是一件值得探讨的事情。(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参考文献1赛音吉日嘎拉.蒙古族祭祀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2郭讲用.仪式媒介与文化记忆建构J.东南传播,2018(08).3邓秀秀.集宁地区举行第四届蒙古族传统祭火仪式EB/OL.乌兰察布新闻网,2019-01-30.4苗雨.乌拉特前旗举行蒙古族祭火仪式喜迎新春EB/OL.内蒙古新闻网,2016-02-04.5胡日查.乌兰毛都草原沸腾了EB/OL.内蒙古新闻网,2020-03-05.责任编辑:马 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