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析《神女劈观》对中国传统戏曲借助游戏传承发展的启示_胡红一.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4879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神女劈观》对中国传统戏曲借助游戏传承发展的启示_胡红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神女劈观》对中国传统戏曲借助游戏传承发展的启示_胡红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神女劈观》对中国传统戏曲借助游戏传承发展的启示_胡红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6创意2023/02戏曲作为一门古老的综合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21 世纪以来,多元文化的冲击使戏曲面临着发展困境,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戏曲艺术也成为讨论颇多的议题。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第二十条指出:“发挥互联网在戏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1借助新媒体,戏曲艺术可以以不同形式进行广泛传播2。而游戏作为新媒介的一种,同时能够跨越到其他内容生产渠道,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娱乐形式,而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游戏的内容对于受众的喜好与认知会产生重要的影响3。本文将以游戏 原神及其发布的宣传片神

2、女劈观为例,分析如何将戏曲艺术等传统文化融入游戏中,把握年轻受众的新途径,从而保持长久的繁荣。一、游戏与戏曲的跨界融合原神是由上海米哈游影铁科技有限公司发行的一款开放世界角色扮演游戏,获得了由 The Game Awards颁发的“TGA 2021 最佳移动游戏”奖项以及“TGA 2021最佳持续运营游戏”奖项提名。2021 年,在商务部公布的 2012-2022 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中,原神位列其中,游戏摆脱了“娱乐”“低龄”的刻板标签,成为了文化出口的又一平台。原神以游戏为载体,将戏曲艺术等中华传统文化输送到世界各地的创新性做法值得借鉴。2022 年 1 月 6 日,游戏

3、原神的官方账号在视频网站 bilibili 上传了其新角色云堇的 PV(ACGN 作品的音乐影片)4 神女劈观。动画中的同名歌曲 神女劈观唤情选用戏曲唱法,融合中国传统民乐元素5,配合角色“云堇”在动画中的表演,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巧妙地嵌入人物角色和相关故事背景,把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文化通过游戏场景和游戏任务呈现在受众面前6。随后,便出现了粤剧、淮剧、越剧、黄梅戏、唢呐、古筝、二胡等版本的二度创作视频。在海外视频网站上,神女劈观也一度成为外国网友的焦点话题,“中国戏曲”“京剧”等关键词随之上了热搜。这是戏曲艺术与游戏一次成功的跨界合作,神女劈观对戏曲、皮影戏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创新传承是值

4、得肯定的,其衍生出的种类繁多的二度创作作品吸引到更多受众去认识戏曲、了解戏曲,让戏曲除了剧场舞台之外,利用新媒介传播,体现时代的审美追求,为传统戏曲的传承提供了启示7。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戏曲艺术能够经久不衰,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原因之一就是戏曲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根据观众的审美需要进行着调整与创新。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使得传统戏曲面临不小的挑战,其发展困境也一度成为学界焦点。但是,新兴媒介的赋能也为戏曲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机遇,电影、电视剧、游戏戏曲艺术在时代变迁与审美更迭中与不同表现形式积极交流合作,在不同领域创造更多可能,焕发新鲜活力。游戏与艺术、文化的交互融合已经是当今常见的现

5、象。浅析神女劈观对中国传统戏曲借助游戏传承发展的启示文/胡红一 王 萌摘 要:神女劈观使戏曲艺术搭载游戏这一娱乐媒介成功走进更多年轻受众的视野。这次成功的结合,为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神女劈观借助游戏对中国传统戏曲进行传承,从戏曲元素运用、受众平台选择、二度创作氛围营造等角度浅析原神是怎样做到用游戏宣传片成功为戏曲“引流”,实现宣传游戏和弘扬传统文化双赢,以及戏曲艺术等传统文化又该如何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呈现新的生命力。关键词:神女劈观;戏曲艺术;原神;游戏DOI:10.16129/ki.mysds.2023.02.023117数字艺术在这种“虚实融合”的趋势下,国产游戏中不难找到中华民族

6、文化符号的踪影:王者荣耀中的戏曲元素、永劫无间中的中国武术文化、网易和故宫博物院联合制作的以千里江山图为创作原型的绘真妙笔千山等。游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消遣的工具,更是一个文化输出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2011 年 5 月美国政府下属的美国艺术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简称 NEA)宣布,所有为互联网和移动技术而创造的媒体内容、包括电子游戏被正式确认为艺术形式。这也证明了电子游戏已经具备了艺术的价值,符合艺术的本质8。当戏曲与游戏相结合,对两者的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游戏这一新兴媒介推动戏曲艺术向前发展,与此同时,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也能

7、够为游戏创造出更多商业价值。因此,如何借助这一媒介,发掘传统艺术的新出路,是很多人在不懈探索的。神女劈观 是戏曲艺术与游戏合作的一次成功案例。该曲由上海京剧院京剧演员杨扬演唱,其中的一段念白,杨扬老师选择了用京剧中的念白方式去处理,在念白与戏中“跳进跳出”,为该曲增添京剧韵味;配合歌曲呈现的动画中,角色云堇的花枪动作结合了京剧程式与传统武术,整体美术风格上又不难看出皮影戏与剪纸艺术的影子;而曲中的主角“云堇”这一游戏角色,在设定上也出生于曲艺世家,是游戏中“璃月”这一国度的戏曲名角。戏曲、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游戏,这些较少产生交集的元素碰撞在一起,在游戏宣传的同时也做到了文化传承。二、戏曲元素的具

8、体呈现除去神女劈观本身的曲调唱词,在该歌曲背后的游戏世界的故事以及虚拟演唱者云堇身上也不难找到戏曲元素。首先对戏曲元素做一个界定,朱文相主编的中国戏曲学概论 一书中指出,即编剧方面有剧本文学的诗赋性,结构方面是点线连贯的分场性(绝大多数戏曲作品都是采取纵向线性发展的戏剧结构来安排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情节),舞台时空方面有时空变化的超脱性,表演上有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角色创作方面具有行当性,技艺方面有太极弧线的流动性,音乐方面有锣鼓节奏的鲜明性,人物造型上有服装道具的可舞性,观演方面有上下交流的直接性,欣赏方面有民间艺术的通俗性9。本章主要从原神的神女劈观的剧情设置和人物设计上来分析该游戏对戏曲

9、元素的运用。正是逻辑缜密的背景故事和与戏曲艺术紧密相关的人物角色,才使得神女劈观能够实现从游戏宣传到戏曲传承的跨越。(一)剧情设置神女劈观的故事选取了传统戏曲中常见的志怪题材。在游戏原神推出的新版本剧情中,云堇跟随玩家一路调查“神女劈观”的传说,意外解开了另一位角色申鹤的身世之谜,从而创作出神女劈观这首曲子。其背景故事借鉴了东晋志怪小说“李寄斩蛇”:“在东越的闽中山岭里有一条大蛇,为害一方,每年都要献祭童女。将乐县李诞的小女儿寄不顾父母反对、应征前往。她访求到利剑和能与蛇缠斗的狗,最终除掉大蛇,此后东治无复妖邪之物,其歌谣至今存焉。”与传统英雄故事不同的是,随着游戏剧情的深入,玩家会了解到申鹤

10、是被想要救活母亲的父亲献祭给魔神,并非自愿前往斩妖除魔。但这次悲惨的献祭并未救活母亲,父亲也因此自杀,唯独留下幼小的申鹤与魔神对峙,最终她被仙人救下,收养在仙山,教授术法。申鹤的神秘面纱被揭开,曲折的故事将她内心的种种冲突与碰撞刻画得淋漓尽致,也使得这个角色形象更加立体和有血有肉。神女劈观歌词所唱的与角色申鹤的故事相呼应,又符合戏曲创作的结构,拥有一个完整的起承转合。有了对背景故事的了解,再听神女劈观,更能体会曲中深意。(二)人物设计在游戏人物设计方面,神女劈观在游戏中的演唱者云堇这一角色外观上参考了京剧扮相,加入了戏曲元素。她身披的云肩、头顶的绒球正是戏曲女将所用的“七星额子”,袖口处是刀马

11、旦的窄袖紧腕设计,裙子下摆的飘带上点缀了方胜纹和云纹10;云堇普通攻击的开始和结束,设计加入了“单刀亮相”和“双刀亮相”的动作,与戏曲演员上场和下场的亮相动作对应;在游戏实战中,玩家通过操纵云堇使出“元素战技”,其背后还会竖起“靠旗”,这也是参考了京剧中武旦所使用的四面三角形彩旗。这种把二次元虚拟形象与戏曲元素相结合的方式,符合年轻受众的审美偏好,更能抓住他们的眼球。云堇这个角色不论是外形还是背景设定,都颇具记忆点。云堇在设计时,制作方参考了中国历来文艺作品中较为经典的女英雄形象,比如花木兰、穆桂英、梁玉红等角色,在角色外形设计上参考了她们的戏曲装扮。除此之外,云堇在设定上还有许多与戏曲相关的

12、元素,其在游戏中称号“红毹婵娟”,“毹”又指“氍毹”,而“红氍毹”在古文中意为红色毛织地毯,而这种地毯通常就铺设在戏台之上,唐代岑参的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中就写到“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到了明代,“红氍毹”被直接指代为舞台。种种细节都指向云堇特殊的身份璃月港的戏曲名角。在游戏中,作为一名传统戏曲艺术家,云堇并非固步自封,而是一直在努力接收新事物,除了对118创意2023/02戏曲的热爱,云堇还爱听摇滚。在她身上,能够看到中国当代年轻人的影子,那就是传承与创新于一体。原神将戏曲元素植入游戏当中,通过精良的人物设计和考究的剧情展现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引导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体会戏曲艺术

13、的精神内核。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非只能照本宣科、墨守成规,原神以游戏的形式拉近受众与传统文化、艺术经典的距离,探索传统文化创新性表达的路径。原神和神女劈观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活力找到了合适的切口,受众在开放世界的游戏中获得沉浸式体验的同时,亦能够感受东方美学的魅力。三、将传统戏曲与年轻受众衔接后疫情时代,戏曲此类现场艺术的创作也遭遇困境与挑战,多地剧团线下的观演活动因为反复的疫情被迫停滞、取消,而短视频、游戏等媒介为戏曲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阵地。传统并非就代表一成不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戏曲这门古老的艺术也正是因为在艺术家们的不断探索中,创造出更多可能性。(一)新平台抓住新观众从艺术角度看来,

14、神女劈观在词曲的专业性上有所欠缺,不能直接称之为戏曲,仅仅是游戏对传统戏曲的借鉴,与戏曲元素融合的创新。但该曲的二度创作就十分专业,越剧、淮剧、粤剧、京剧、昆曲、黄梅戏、秦腔等剧种以“国家队请求出战”的口号轮番登场,除此之外,还有唢呐、二胡、古筝等各类乐器翻奏,参与其中的有江苏省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陈澄、扬州扬剧团当家花旦葛瑞莲、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等。艺术家们用自己的专业技巧演绎不同版本的神女劈观,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截至 2022 年 5 月,在视频网站 bilibili 以“神女劈观”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原视频播放量已达 2182 万次,而各剧种二度创作的视频播放量也均在百万次以上

15、,在抖音短视频平台,话题“神女劈观”下的视频播放量已累计到 7133万次。不仅如此,在海外视频平台 YouTube,神女劈观同样获得了破百万的播放量,并吸引到不少外国网友对中国戏曲产生浓厚兴趣。从数据上来看,神女劈观二度创作热度还是主要集中在 B 站上。戏曲工作者们,抓住了视频网站 bilibili 这个特殊的平台。与其他新媒体平台不同的是,视频网站 bilibili 拥有数量庞大的“Z 世代”年轻群体,“Z 世代”是指 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比较大,所以又被称为“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等1

16、1。他们有热情,兴趣广泛,也有较高的创作欲和表达欲,自诞生开始,B 站用户在大众视野里便被打上了“二次元”“ACG”“动漫”等小众标签。2016 年开始,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在 B 站广受好评,B 站已然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阵地。在 B 站的用户社区,音乐区、舞蹈区、影视区各类传统文化的视频均有较高点击量,“国风”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的热点话题。2020 年的 B 站元旦跨年晚会,京剧裘派第四代传人裘继戎带着他的舞剧惊鸿登上了舞台,这也是在 B 站跨年晚会上首次出现戏曲类节目,惊鸿以裘继戎探寻自身之梦为叙述线索,借梦境讲述了其与京剧之间的因缘纠葛,并在戏曲展演的环境中,用舞蹈表现

17、出对戏曲艺术传承与革新的思考。惊鸿的主体由几段戏曲构成:昆曲牡丹亭惊梦、秦腔白蛇传断桥、评剧天女散花云路、川剧皮金滚灯、河北梆子钟馗嫁妹、京剧铡美案12。其用舞蹈动作和舞台调度串联起来风格迥异的戏曲唱段,收获观众赞誉。2021 年,B 站发布了bilibili 年度国风数据报告,报告中显示,2021 年 B 站国风爱好者人数超过 1.77 亿,其中有七成是 18 岁至 30 岁的年轻群体。在这其中,戏腔视频播放量增速达到 275。2022 年,B 站推出了元宵晚会bilibili 上元灯会,该晚会以戏曲艺术为核心,制作了形态多样的节目,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视觉盛宴。种种迹象表明

18、,戏曲艺术借助互联网,再度进入了年轻人视野,曾经跟着长辈去戏台听戏的 90 后们,如今成长为了在新平台传播戏曲艺术的主力军。除了B站近几年已经聚集起一批爱好戏曲的用户群体,为神女劈观成为热点话题打下基础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这次戏曲与游戏的双赢。首先,与传统戏曲节目相比,神女劈观时长不到三分钟,并且讲述了一个完整且动人心弦的故事,又在一开始就选择通过短视频媒介传播,符合当下互联网时代以“Z 世代”为代表的青年群体的阅读习惯。由于 B 站的会员制度,用户需要通过答题和考核才能够成为正式会员,发布评论、参与互动,这种社区加视频网站的运营模式,建立了独特的社交氛围,强化了用户在互动过程中的

19、仪式感,良好的社区氛围维护了用户的高粘性和高忠诚度。其次,“Z 世代”青年群体基本是独生子女,他们渴望社交与归属感,B 站的弹幕功能恰好满足了用户穿越时间空间的情感互动需求,B 站也由此构成了认同感极强的社区群,他们在视频弹幕中找到志同道合的观点,通过弹幕、一键三连等互动方式获得高沉浸度与参与感,从而强化了对作品的认同感。最后,参与这次二度创作的剧种、派别繁多,戏曲演员借助自身专业技巧赋予神女劈观不同的艺术性,为受众带来多样化119数字艺术的审美体验。在观看同一首歌的不同演绎版本时,受众可以更加直观对比出剧种之间的差别与特色,最终筛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剧种,从而产生深入探索的欲望。(二)二度创作

20、拓宽传播渠道神女劈观能够引来如此多专业人士“蹭热度”,除了上文中提到它在制作上的高质量、平台的正确选择外,还要得益于其拥有生机勃勃的二创生态圈。在 神女劈观发布之前,米哈游公司早已完成了用户自主进行二度创作的良好氛围营造,原神作为一款二次元游戏,它拥有活跃度、创造力都极高的用户生态群,同时,官方持续输出的优秀内容为二度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与灵感来源,催生了种类繁多的二度创作作品。米哈游先后发布的原神同人周边大陆地区试运行指引 V1.0原神同人周边大陆地区正式运行指引 V1.1原神同人周边大陆地区正式运行指引 V1.2,详细介绍了原神对于用户二次创作的周边产品的规定,非官方的同人作品可以通过售

21、卖获利,并且不设置金额上限,这在游戏市场中是较为少见的。IP 的开放性与官方的激励机制共同作用,二度创作不仅自由度高,且存在着竞争关系,这也就间接要求了二创作品的内容深度和广度。有了氛围良好的创作生态加持,原神的内容更新总能在玩家中引发二创作品潮。与以往不同的是,神女劈观二度创作的主要参与者从玩家转向了专业的戏曲艺术家,为戏曲艺术提供了一次绝佳的走近年轻人的机会。2022 年1 月 5 日,原神版本更新后,便有玩家迅速通关新剧情后将神女劈观录屏上传至 B 站,6 个小时播放量就达到 80 万。1 月 6 日,神女劈观官方 PV 上线,在国内平台和海外网站都引发热议。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 PV的

22、中、日、韩、英四个版本只有字幕翻译上的不同,配音全部使用了同一个中文版本,中文的唱词让不少外国玩家对戏曲产生浓厚兴趣,部分外国网友还找到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在YouTube的账号,观看两年前发布的京剧 贵妃醉酒选段。短时间内,该视频播放量达到 60 多万13。神女劈观为戏曲和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打造了新窗口。从玩家到艺术家的接力翻唱,促成了戏曲传播的良性循环,用户在短时间内能够接触到几十种不同剧种的翻唱,戏曲工作者们也能借此机会趁热打铁科普和宣传戏曲艺术,正应了神女劈观的结尾念白:“今日再会,新朋旧友坐满堂,共聚此时。”因此,神女劈观与戏曲艺术结合能够同时收获口碑与流量绝非偶然。米哈游官

23、方输送蕴含戏曲艺术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质内容,神女劈观 没有局限在某一特定剧种,为各戏曲曲种翻唱降低了难度,提供了肥沃的创作土壤。又选择了用户二度创作热情极高的 B 站为传播主阵地,形成一个具有年轻受众互动的戏曲传播场域,生生不息、源源不断地穿梭于戏曲艺术和二次创作之间,感悟戏曲的内涵,感受二次创作的创意,互相成就,互相启发,最终在B 站用户和游戏玩家群体中塑造出属于他们认同的戏曲明星和戏曲经典14,达成了集游戏宣传、戏曲普及、文化软输出于一体的传播效果。(三)另一种可能性游戏 IP 戏曲化虽说 神女劈观 对戏曲艺术的传播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戏曲在其中还是处在一个非本体的依附地位。作为一门舞台艺术

24、,戏曲的“舞台性”需要得到保护。该如何以戏曲为主导,通过多媒介的融合吸引受众走入剧院,切身实地体会到戏曲艺术的无穷魅力,是值得思考的。游戏原神制作的剧情 PV神女劈观在全网获得关注度和口碑,印证了游戏并非只能和“低龄”“暴力”等负面标签挂钩。如今,有学者提出游戏是“第九艺术”的观点,越来越多的游戏制作者也把电子游戏当作艺术表达的新媒介,游戏与其他艺术的结合也出现了很多成功案例。不得不承认,比起创作一个全新的故事,许多游戏本身就拥有完整的世界观和丰满立体的人物设计,受众群体较为稳定,是有通过改编搬上舞台的可能性的。在 2015 年,广东粤剧院便推出了新编粤剧剧目决战天策府,故事背景来源于网络游戏

25、 剑侠情缘网络版叁,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剧情本身并不算新鲜,但是该剧通过结合游戏角色与元素,探索了戏曲舞台的更多可能性。与传统粤剧相比,决战天策府融合了更多年轻人喜爱的元素,在人物设计上,没有采用程式化的服装道具,而是请了 COSPLAY 道具制作师,去还原游戏角色形象15。对于游戏玩家和 COSPLAY 爱好者来说,在传统戏曲舞台看到自己所喜爱的角色和造型,能够加深其认同感和代入感。通过跨界的形式,吸引更多游戏玩家走进剧院,观赏粤剧,从而了解戏曲这一艺术形式,决战天策府做出了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年轻受众的高接受度,以及为游戏玩家带来的沉浸式体验,该剧首演票价最高达到 480 元,这也是当年传

26、统粤剧难以达到的定价。对粤剧舞台的创新设计及游戏本身的粉丝基础,使得决战天策府在 2015 年便斩获了道略演艺“中国传统戏曲票房”“中国新创传统戏曲票房”双项第一16。这种“粤剧+游戏”的新模式,为粤剧吸引来了许多年轻观众,也为地方剧种发掘新的故事题材提供了灵感17。综上所述,无论是将游戏故事搬上戏曲舞台,还是在游戏中将戏曲元素拆分重组后以新形象示人,根本目的都应该是吸引更多受众对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产生兴趣。120创意2023/02四、结语现今,电子游戏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已成常态,这种新媒介也戏曲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神女劈观收获诸多好评再次证明戏曲艺术的无限可能性,其在视频网站上二度

27、创作作品的广泛传播和话题热度也为地方戏曲寻求到一条新的发展路径。戏曲借助互联网走近年轻观众,拥抱新形态是大势所趋。但是,也不能为了适应这些媒介的特性,在对戏曲的拆解融合过程中忽视其艺术性,更要避免“戏曲搭台,经济唱戏”等情况的发生。如何在尽可能保留艺术性、舞台性的同时与游戏等新媒介积极融合、实现共赢,是戏曲这一传统艺术吸引新受众、在新时代生存并发展的重要课题。注释:https:/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22):12-15.2 杨洋.新媒体环境下戏曲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07.3 赵倩倩.中国传统文化与

28、网络游戏的融合发展研究以王者荣耀为例 J.今传媒,2018(12):79-82.4 赵涵颖.“二次元+传统文化”的融合传播研究以 B 站为例 J.传媒论坛,2022(12):47-49.5 姜方.游戏原神音乐圈粉爆红,中国元素成流量密码 N.文汇报,2022-02-22.6 郑天仪,曲茹.“游戏出海”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以国产游戏角色“云堇”为案例 J.对外传播,2022(4):33-36.7王静雅.年轻化与多元化:从B站看中国戏曲的传承与突破J.语文学刊,2020(1):99-104.8 于太罡.电子游戏艺术浅析 J.艺海,2012(4):95.9 李骏.中国动画电影中的戏曲元素研究以大闹天宫

29、 哪吒传奇等为例 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59-63.10 张卓然.浅析国产游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及应用以原神为例 J.新纪实,2022(3):94-96.11 敖成兵.Z 世代消费理念的多元特质、现实成因及亚文化意义 J.中国青年研究,2021(6):100-106.12 张干.惊鸿的叙事价值与叙述艺术 J.中国京剧,2021(9):40-45.13 郑娜.这位“少女”火到海外 中国戏曲打开出海新锦囊 J.现代青年,2022(4):42-43.14 宗戎.新媒体时代青少年群体戏曲观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为例 J.四川戏剧,2021(3):178-182.1

30、5 许燕滨.谋生的失格决战天策府票房的成功与隐忧J.上海艺术评论,2016(6):57-58.16 谢开来.跨界粤剧的内容移植与市场机制以网络角色扮演游戏改编剧决战天策府为例 J.戏曲研究,2019(3):279-293.17 潘妍娜.“跨界”迷思从新编粤剧决战天策府谈传统戏曲现代化创新 J.人民音乐,2017(7):26-28.作者简介:胡红一,广西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王萌,广西大学艺术学院戏剧专业硕士研究生。实习编辑:杨蔚然更正 我刊 2022 年第 09 期(上)创意总第 956 期,第 66-68 页所载文章布依族蜡染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表达研究一文第一作者简介有误,应为:任彩,硕士,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特此更正。并向作者、读者致歉!美与时代编辑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