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71. 两个压杆,它们的长度相同,杆端约束一样,但其横截面积不相等,它们的柔度λ( )
A.也不相等 B.也可能相等
C.应该还与杆件所用材料有关 D.横截面积大的杆件,其柔度要小
72.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切应力互等定理仅适用于纯剪切情况
B.A3钢 τs =120MPa,G = 80GPa,则由剪切胡克定律,切应变γs = τs / G = 1.5×10—3rad
C.传动轴转速越高,则其横截面上的扭矩越大
D.受扭杆件的扭矩仅与所受外力偶矩有关,而与杆件的材料及横截面的形状、大小无关。
73。 带小圆孔的拉杆,在有孔的截面上,孔边的应力急剧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集中.产生应力集中的原因是( )
A.孔口截面的面积比其他截面的面积要小,因此,根据公式σ=N/A,所以应力增大了
B.不但孔口截面的面积减小,而且孔口截面的内力比其他截面上的内力要大,故根据公式σ=N/A,应力就急剧增大
C.圆孔很小,孔口截面面积减小太多,因此起主要作用的是孔口截面上的内力增大了
D.孔口截面尺寸突然改变,改变了该截面上的应力分布,使得孔口附近的应力急剧增大
74。 在梁的集中力作用处,其左、右两侧无限接近的横截面上的弯矩是( )的
A.相同 B.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C.不相同 D.符号一致,数值不相等
75。 力偶对坐标轴上的任意点取矩为( )
A.随坐标变化 B.力偶矩原值 C.零 D.以上都不对
76。 以下静力学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的有( )
A.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二力平衡公理
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D。 二力平衡公理、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77。 图所示平面力系,F1 = F2 = F3 = F4,且各力作用线构成平行四边形,O为平行四边形中心,则力系最简结果为( )
A。 作用线过B点的合力 B. 一个力偶
C. 作用线过O点的合力 D。 平衡
B
A
O
F4
F3
F2
F1
78。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合力为零 B.合力矩为零
C.各分力对某坐标轴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D.主矢与主矩均为零。
79。 空间力偶矩是( )
A. 代数量 B。 滑动矢量
C。 定位矢量 D。 自由矢量
A
ε
k
a
B
O
σ
80。 如图所示某种材料的σ-ε曲线,若在k点时将荷载慢慢卸掉,
则σ—ε曲线将沿着与Oa平行的直线kA回落到A点,
从图可以看出( ).
A. OA段是弹性变形,AB段是塑性变形
B。 OA段是塑性变形,AB段是弹性变形
C。 如果在重新加载,σ-ε 曲线将沿着Oa上升到k点
D. 如果在重新加载,σ—ε 曲线将沿着Bk上升到k点
81 当对钢制圆轴作扭转校核时,发现强度和刚度均比规定的要求低了20%,若安全系数不变,改用屈服极限提高了30%的钢材,则圆轴的( )
A。 强度足够,刚度不够 B. 强度不够,刚度足够
C。 强度、刚度均足够 D。 强度、刚度均不够
82. 当梁上的某段作用有均匀分布载荷时,该段梁上的( )
A. 剪力图为水平线 B。 弯矩图为斜直线
C. 剪力图为曲线 D. 弯矩图为曲线
83. 梁的抗弯刚度是( )
A. EA B。 GIp C. EIZ D。 GIZ
84。 如图所示给出了悬臂梁上1,2,3,4点的应力状态,其中错误的为图( ).
85. 关于细长压杆的稳定性有下列论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随着压杆柔度的减小, 它的临界载荷会越来越高
B。 压杆长度缩短一倍, 它的临界载荷可提高四倍
C。 用高强度碳钢代替普通碳钢便可大大提高压杆的稳定性
D。 压杆的临界载荷都可以用欧拉公式来计算
86. 一圆杆受拉力作用,在其弹性变形范围内,将直径增加一倍,则杆的相对变形将变为原来的( )倍.
A. 0.25 B。 0。5 C。 1 D. 2
87。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离中性轴距离相同的各点处正应力是( )的
A。 不相同 B。 随截面形状的不同而不同
C。 相同 D。 有的地方相同,而有的地方不相同
88. 在平面弯曲时,其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压应力绝对值不相等的是( )梁
A. 热轧工字钢 B。 T字形截面 C。 圆形截面 D。 矩形截面
89. 柔度反映了哪些因素对临界力的影响( )
A.压杆长度、约束、截面形状和尺寸 B.材料、杆长、约束
C.材料、约束、截面形状和尺寸 D.材料、长度、截面形状和尺寸
90. “二力平衡公理”和“力的可传性原理”适用于 ( )。
A.刚体 B.固体 C.弹性体 D.任何物体
91、已知1、2、3、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 )。
A. 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B.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
C.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D.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92、下列关于平面力系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该两力就组成一力偶;
B. 平面任意力系,只要主矢,最后必可简化为一合力;
C。 某一平面力系,如其力多边形不封闭,则该力系一定有合力,合力作用线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D。 只要平面力偶的力偶矩保持不变,可将力偶的力和臂作相应的改变,而不影响其对刚体的效应。
93.如图所示,一轮子在其中心O由轴承支座约束,且受图示一作用力P和一力偶M作用而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P和轴承O的反力组成的力偶与轮子上所受的主动力偶M相平衡
B.力P对O点之矩和力偶完全等效
C.力P和力偶虽然不等效,但它们可以与力偶平衡
D.力P和力偶矩M相平衡
94.构件在外力作用下( )的能力称为刚度。
A.不发生断裂 B.保持原有平衡状态 C.抵抗变形 D. 保持静止
95.材料的塑性指标有( )。
A.屈服极限σs和伸长率δ B.屈服极限σs和收缩率ψ
C.伸长率δ和收缩率ψ D.屈服极限σs、伸长率δ和收缩率ψ
96.等截面圆轴,左段为钢,右段为铝,两端承受扭转力矩后,左、右两段 ( ).
A.最大剪应力τmax不同,单位长度扭转角θ相同
B.最大剪应力τmax相同,单位长度扭转角θ不同
C.最大剪应力τmax和单位长度扭转角θ都不同
D.最大剪应力τmax和单位长度扭转角θ都相同
97.空心圆轴受扭转力偶作用,横截面上的扭矩为T,下列四种横截面上沿径向的应力分布图中( )是正确的
A
B
C
D
98.外伸梁在受主动力偶Me作用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剪力图的形状为矩形
B、当Me在B的右侧时,各截面弯矩M(x)≥0
C、当Me在梁上移动时,剪力图不变
D、当Me在梁上移动时,弯矩图不变
99.悬臂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则梁的FS图形状为( )。
A.矩形 B.三角形
C.梯形 D.零线(即各横截面上剪力均为零)
100.矩形截面梁横力弯曲时,在横截面的中性轴处( )
A.正应力最大,剪应力为零 B.正应力为零,剪应力最大
C.正应力和剪应力均最大 D.正应力和剪应力均为零
101.梁的截面为空心圆,如图所示,则梁的抗弯截面模量W为( )。
A。 B.
C. D.
102.矩形截面的悬臂梁,载荷情况如图所示,,以下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03.弯曲变形时产生最大挠度的截面,其转角也是最大的,这种情况对于( )是成立的。
A.任何梁都; B.任何梁都不;
C.等截面梁; D.只受一个集中力作用的悬臂梁.
104.在纯剪切应力状态中,其余任意两相互垂直截面上的正应力,必定是( )。
A.均为正值 B.一为正值一为负值 C.均为负值 D.均为零值
105.柔度反映了哪些因素对临界力的影响( )
A.压杆长度、约束、截面形状和尺寸
B.材料、杆长、约束
C.材料、约束、截面形状和尺寸
D.材料、长度、截面形状和尺寸
106。 三铰刚架ABC如图所示,不计自重,仅受力F作用,铰链A反力FA的方位必满足( )
A、通过B点
B、通过D点
C、通过E点
D、通过C点
107. 图示四个力偶中,( )是等效的.
A、 (a)与(b)与(c) B、(b)与(c) C、 (c)与(d) D、(a)与(b)与(d)
(a) (b) (c) (d)
108。 如题图所示,一平面力系向O点简化为一主矢R'和主矩Mo,若进一步简化为一个合力,则合力R为( )
A、合力矢R位于B()
B、合力矢R位于O
C、合力矢R= R’位于B()
D、合力矢R= R’位于A()
109. 若平面任意力系为平衡力系,则该力系向任意一点A简化的结果一定是( )。
A、主矢R'≠0,主矩MA=0;
B、主矢R'=0,主矩MA=0;
C、主矢R'=0,主矩MA≠0;
D、主矢R'≠0,主矩MA≠0.
110。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
A、刚体; B、变形体;
C、任意物体; D、由刚体和变形体组成的系统。
111. 若两等直杆的横截面面积为A,长度为l,两端所受轴向拉力均相同,但材料不同,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两者轴力不相同 B.两者应变不同
C.两者应力不相同 D.两者伸长量相同
112. 材料的塑性指标有( )。
A.伸长率和收缩率 B.屈服极限和伸长率
C。 屈服极限和收缩率 D。 伸长率
113。 空心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切应力分布下面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14。 如图所示悬臂梁固定端弯矩MA的大小为( ).
A.-qa B.ql2/8 C.ql2/2 D.-2qa2
115。 矩形截面梁剪切弯曲时,在横截面的中性轴处( )。
A.正应力最大,剪应力为零 B.正应力为零,剪应力最大
C.正应力和剪应力均最大 D.正应力和剪应力均为零
116。 在纯剪切应力状态中,其余任意两相互垂直截面上的正应力,必定是( ).
A.均为正值 B.一为正值一为负值
C.均为负值 D.均为零值
117. 如图所示的简支梁,减少梁的挠度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加大截面,以增加其惯性矩的值
B、不改变截面面积,而采用惯性矩值较大的工字形截面
C、用弹性模量E较大的材料
D、在梁的跨度中点增加支座
118. 图示受横力弯曲的简支梁产生纯弯曲变形的梁段是( )
A、AB段 B、BC段 C、CD段 D、不存在
119。 如果细长压杆有局部削弱,削弱部分对压杆的影响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稳定性没有影响,对强度有影响
B.对稳定性有影响,对强度没有影响
C.对稳定性和强度都有影响
D.对稳定性和强度都没
120。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适用范围是( ).
A、只适用于刚体 B、只适用于变形体
C、只适用于物体处于平衡态 D、对任何物体均适用
121. 知1、2、3、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
A、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B、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
C、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D、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122。 某平面任意力系向O点简化,得到如图所示的一个力FR和一个力偶矩为Mo的力偶,则该力系的最后合成结果为( )。
A、作用在O点的一个合力;
B、合力偶;
C、作用在O点左边某点的一个合力;
D、作用在O点右边某点的一个合力.
123. 力偶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为( ).
A、只能使物体转动
B、它与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C、只能使物体移动
D、既能使物体转动又能使物体移动
124。 如图一阶梯杆件受轴向拉力P的作用,其截面1-1、2—2和3—3上的内力分别为N1、N2和N3,三者的关系为( )。
A、N1≠N2≠N3
B、N1=N2=N3
C、N1=N2 、N2>N3
D、N1=N2 、N2<N3
125。 若正方形横截面的轴向拉杆容许应力=100 MPa,杆两端的轴向拉力 N=2.5kN,根据强度条件,拉杆横截面的边长至少为 ( )。
A、 B、 C、 D、
126。 材料的塑性指标有( )。
A、屈服极限σs和伸长率δ B、屈服极限σs和收缩率ψ
C、伸长率δ和收缩率ψ D、屈服极限σs、伸长率δ和收缩率ψ
127. 等截面圆轴,左段为钢,右段为铝,两端承受扭转力矩后,左、右两段 ( )。
A、最大剪应力不同,单位长度扭转角θ相同
B、最大剪应力相同,单位长度扭转角θ不同
C、最大剪应力和单位长度扭转角θ都不同
D、最大剪应力和单位长度扭转角θ都相同
128. 空心圆轴的外径为D,内径为d,α=d/D。其抗扭截面系数为( )
A、 B、
C、 D、
129. 纯弯曲梁段各横截面上的内力是( ).
A、M和FS B、FS和FN C、M和FN D、只有M
130. 如图所示外伸梁,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AB段内各截面的剪力为-P
B、BC段内各截面的剪力为零
C、AB段内各截面的弯矩不等且为负
D、AB段和BC段都是纯弯曲梁段
131. 矩形截面梁剪切弯曲时,在横截面的中性轴处( ) 。
A、正应力最大,剪应力为零
B、正应力为零,剪应力最大
C、正应力和剪应力均最大
D、正应力和剪应力均为零
132. T形截面的简支梁受集中力作用(如图),若材料的[σ]c >[σ]t,则梁截面位置的合理放置为( )。
133. 如图所示的简支梁,减少梁的挠度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加大截面,以增加其惯性矩的值
B、不改变截面面积,而采用惯性矩值较大的工字形截面
C、用弹性模量E较大的材料
D、在梁的跨度中点增加支座
134。 图所示压杆一端铰支,一端为具有弹性转角的支承,弹性转角 θ 与该约束处约束力偶成正比,计算柔度时, 其长度系数 μ 的取值范围为( )
A、 0.7<μ<1 B、 μ>1 C.、0。5<μ<0.7 D、 μ<0.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