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植物1.我们知道的植物2.观察一颗植物3.观察叶4.这是谁的叶5.植物是“活”的吗6.校园里的植物本单元综合与测试比较与测量1.在观察中比较2.起点和终点3.用手来测量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6.做一个测量纸带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一年级教科版科学秋季全册教学计划 (201X-201X学年度)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包括两大块:植物:1我们知道的植物 2观察一棵植物 3观察叶4这是谁的叶 5 植物是“活”的吗 6 校园里的植物 比较与测量:1 在观察中比较
2、2 起点和终点 3 用手来测量4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5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6 做一个测量带 7 比较测量带和尺子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单元的内容。“植物”单元,将引领学生认识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植物,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观察植物的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及其变化。“比较与测量”单元,让学生在亲身观察和动手测量中,感知物体有大小及形状的不同。认识一些测量工具,体验不同工具的测量方法以及准确性。学生情况分析:作为刚跨入小学学习生活的一年级学生,对全新的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渴望,这也为上好科学课带来了契机。加上本册教材安排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相信他们会倾注更多的热情来学好这门课程。大多数学生会喜
3、爱科学,特别是男生,对于科学实验课充满了期待。但由于之前没有系统的接触过这门课程,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课堂主动参与思考性也会不足,今后要在这几方面多多强化。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知道身边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简单分类以及用途。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不同植物的叶子的大小、形状及颜色的不同。2.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认识一些简单的比较与测量的方法,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尺子、体温计、温度计、卷尺、卡尺等不同的测量工具。学习制作测量纸袋,学习用测量纸带来测量物体的长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2.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3.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4.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5.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6.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21教育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欲望。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4.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
5、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知道身边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简单分类以及用途。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不同植物的叶子的大小、形状及颜色的不同。2.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尺子、体温计、温度计、卷尺、卡尺等不同的测量工具,初步了解它们的测量方法。教学难点:1.学习制作测量纸袋,学习用测量纸带来测量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以及和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学课时:13课时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安排 (201
6、X-201X学年度)周次具体教学内容安排课时1植物学生入学教育121.我们知道的植物132.观察一棵植物143.观察叶154.这是谁的叶16国庆放假7 5.植物是“活”的吗186.校园里的植物19比较和测量1.在观察中比较110期中考试112.起点和终点1123.用手来测量113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114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1156.作一个测量纸带116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117期末测评1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课题 我们知道的植物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一上学习目标(一)科学知识:了解周围的植物名称以观察它们是由根、茎、叶构成的。(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周围的植物和它们的构造
7、,培养学生观察、交流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研究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以及亲近自然的情感。重点通过对身边的植物相关资料的分析交流,认识自然界中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难点通过对植物的仔细观察,描述植物的构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带领同学们共同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色学生观察图片通过观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界中植物的兴趣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植物在我们的周围也生长着各式各样的植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课我们知道的植物。一、 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1.在我们的周围也生长着很多植物,你都见过哪些植物呢?2.根据学生回答并结合图片欣赏植物。二、
8、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1.看一下图片中哪些事植物,哪些不是植物思考:植物有哪些特点?它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呢?植物的特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2.我是一个小画家拿出你的画笔,画一棵美丽的植物吧!三、塑料花是植物?1.出示蝴蝶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它是植物吗?它和植物有什么差别?2.出示塑料花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它是植物吗?它和植物有什么差别?3.活动:探讨我们知道的植物(1)填写班级记录表(2)通过对植物的分析总结植物的特点四、种一棵植物种植一棵植物,并观察它的生长变化1.观看大蒜的生长顺序图2.请同学选择一种植物,种植
9、并观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学生交流见过的植物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观察一棵完整的植物图片,分析植物的构造画一棵植物观察蝴蝶并思考学生讨论记录观察大蒜生长顺序图在给出的选项中选择一种,也可以自己选择一种种植,观察并填写活动手册通过交流见过的植物,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观察,找出植物,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观察有目的地进行,并能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植物的特点。通过对一棵植物的观察了解植物的构造,更加形象具体通过动笔画一棵植物,加深对植物构造的理解通过对比,帮助学生掌握植物的概念通过记录的分析抓住植物的特点通过图片帮助学生抓住植物特点,利于学生在自己种植时抓住植物变化的特点。通过实
10、践,加深对植物的了解,培养对植物的热爱之情一、判断题1.喇叭花是植物。( )2.剪纸的玫瑰花是植物。( )3.梅花鹿是植物。( )4.植物是由根、叶构成的。( )二、选择题1.( )是植物。A 小草 B 小狗 C 纸飞机2.( )不是植物的特点。A 有根、茎、叶 B 需要阳光 C 吃肉 三、简答题介绍一种植物。1. 2. 3. 4. 1. A2. C2.剪纸的玫瑰花是用纸做的没有生命2.根、茎、叶是植物的构成部分;生长需要阳光;而吃肉是动物的特点3.高粱和玉米在没有结果实时不易分辨,但图中玉米棒很大,很容易辨别课堂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种类的植物,今天我们也简单地认识了一些植物,希望同学们在
11、课下能去种植一头大蒜并观察记录它的生长变化,下节课把你的植物拿到班级来,向我们介绍他的生长情况。板书 我们知道的植物茎根叶观察一棵植物教学设计课题 观察一棵植物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一上学习目标(一)科学知识:认识一棵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观察植物。(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真观察仔细记录,培养热爱植物的情感。重点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感受植物的结构。难点仔细观察植物的各个部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秋天到了,美羊羊、喜羊羊要到外面去游玩了,让我们一起跟随他们的脚步去看看有哪些景色吧!学生观看枫树
12、、竹子、牵牛花等图片通过以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导入新课,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授新课喜羊羊和美羊羊也和大家一样,叫出了这些植物的名字,但是美羊羊发现了一种他们没见过的植物,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在大自然中你见过这种植物吗?在哪里见过? 一观察植物的方法为了能够更加仔细的观这棵植物,我们可以怎样做呢?1.我们可以走进了去观察,可以用手来摸,还可以用鼻子来闻一闻它的味道2.总结观察植物的方法:(1)看、摸、闻 (2)整体局部 (3)远近3.拿出准备好的一盆没有盛开的菊花,请你仔细观察,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植物的结构:根、茎、叶(对科学词汇的读音进行讲解)二、观察植物的茎和叶1.观察它的茎和叶,你们有哪
13、些发现?.总结发言:叶子是圆形的,边缘有缺刻及锯齿2.羊博士听了大家的描述,知道了它原来是一株还没有盛开的菊花。三、画画这棵植物1.请同学们拿出活动手册,先写上班级、姓名、日期。注意:按照一定顺序画出植物的结构:茎叶根2.同学们画的一定都非常漂亮,哪位同学愿意与我们分享你的作品呢?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四、小游戏:你画我猜在生活中你还观察过哪些植物呢?画一画,看谁能猜出它的名字!五、说说你观察的植物1.在生活中你还观察过哪些植物呢?向我们介绍一下吧!2.观察一棵树,你有什么发现?树很高、很粗壮,有很多的分支,有很多的树叶,树干上有很多裂痕,树叶上有很多叶脉,有很多树根露在了外面学生观察菊花的图片
14、并交流自己在哪里见过讨论交流观察方法学生交流发现观察并画一画到前面展示自己画的植物并指出学生交流讨论做游戏学生交流讨论学生观察并交流通过出示实物更加能更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从整体观察植物的科学方法。通过多种感官感受植物的外貌,使学生更加立体的感受植物的结构通过动笔画一棵植物,加深对植物构造的认识通过展示交流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植物结构的认识通过小游戏既能寓教于乐,又能帮助学生回忆植物的样子,还能帮助其他同学了解植物通过交流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植物结构的认识植物的根、茎、叶的数量不止一个可以有很多个巩固提升一、判断题1.所有的
15、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2.所有的植物都会开花。( )二、选择题1.( )不是植物构成部分。 A 茎 B根 C 头 2.( )是生长在水里的。 A 向日葵 B 土豆 C 荷花 三、简答题画一棵小树并涂上颜色。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近距离观察、用手摸、用鼻子闻等方式完成了对植物的细致观察,并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马蹄莲花,同学们真棒,老师一定要送给我们班同学一大束美丽的马蹄莲花!板书观察一棵植物花 观察方法 茎 近距离看 叶 闻一闻 根 摸一摸 观察叶教学设计课题 观察叶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一上学习目标(一)科学知识:认识叶子的特点,学会分辨叶子种类。(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真实的叶子和图片
16、来认识叶子的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植物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以及亲近自然的情感。重点通过对各种植物的叶子进行观察,认识叶子的特点。难点通过观察学会区分叶子的种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出示一棵植物,仔细观察并指出它的结构。学生并指出它的根、茎、叶通过观察植物复习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其中的一部分,共同走进观察叶。你见过哪些叶子呢?它们有什么特点?二、 叶子的特点1.出示栎树叶、杨树叶、柳树叶和芭蕉叶的图片,观察一下这些树叶长什么样子? 栎树叶 杨树叶 柳树叶栎树叶:叶子数量比较密,叶片是嫩绿色的,细
17、长的杨树叶:墨绿色,像桃形而且周围有锯齿,上面有一根粗粗的叶脉,旁边有很多细小的叶脉,叶柄比较长柳树叶:嫩绿色,又细又长,中间的叶脉颜色比较深芭蕉叶:叶面鲜绿色,有光泽,长圆形,比较厚,叶柄粗壮而且很长2.这几种叶子一样吗?有什么区别?总结一下,我们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区别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3.再分别从颜色、形状、大小这三个方面分别描述一下下面这些叶子 雪松叶 槭树叶雪松叶:像细细的针一样尖尖的,长得很密集槭树叶:红红的,像五角星一样4.对比欣赏枫树叶和槭树叶,杨树叶和桑树叶有什么不同?(1)原来枫叶是槭树叶的一种(2)桑树叶表面毛茸茸的,而且是嫩绿色的5.出示枫叶和银杏叶的图片,观察它
18、是哪种叶子?它的形状像什么?枫叶像手掌 银杏叶像扇子二、同一棵植物的叶子,都一样吗?1仔细观察长在同一棵树上的叶子一样吗?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子,因为光照、水分、营养、周围环境等差异而有所不同。2.讨论:叶有什么特征?它会怎样变化?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不断生长、发育、衰老。随着季节变化叶子都会经历由嫩叶、老叶、黄叶到落叶的变化。三、画一片叶。拿出你的画笔,画一片美丽的叶子吧! 四、做叶画工具:叶子、白纸、剪刀、胶水(1)在白纸上画出自己想要制作的图形。(2)在叶子背面抹上胶水并粘贴在图片相应位置。(3)等胶干后即可欣赏美丽的叶子了。学生观察图片回答对比发现区别并
19、回答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总结观察的方法对比图片,找出异同点思考叶子形状与生活中哪种物品相似并交流观察图片中的叶子欣赏视频上的叶子,并思考问题按照制作步骤制作一幅叶画通过观察叶子的样子,感受在观察叶子时的角度通过再次对比叶子的特点总结观察不同叶子的不同特点的方法通过总结观察叶子的方法,帮助学生明确叶子的特点所在在对比中抓住相似叶子的特点,便于学生辨认叶子种类通过将叶子形状与生活中的物品联系起来,可以增加学生观察叶子的兴趣。通过放大的叶子图片进行对比观察,更利于学生观察通过视频展示,加深学生对叶子变化的认识,总结得出结论通过动笔画一片叶子,加深学生对叶子的认识通过动手制作叶画,再次加深了学生对叶子的
20、认识一、判断题1.杨树叶和桑树叶是一样的。( )2.树越高,叶子就越大。( )3.叶子都是椭圆形的。( )4.银杏叶像扇子一样。( )二、选择题1.( )是杨树叶。A B C 2.柳树叶的形状是( )。A 椭圆形 B 五角星 C 细长的三、简答题描述一片叶子的样子。5. 6. 7. 8. 3. B4. C2.叶子的大小与植物的高矮无关2.根杨树叶表面比较光滑,C选项表面有绒毛是桑树叶课堂小结在一棵美丽的花朵面前,我们经常忽视作为背景的叶子,在一棵硕果累累的果树面前,我们经常忽视给予养分的叶子,然而就是这些简单而且普遍的叶子也有着它们自己的特点,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希望同学们在日后的生活中能更加仔
21、细地观察这些平凡而美丽的叶子!板书 观察叶形状、颜色、大小这是谁的叶教学设计课题 这是谁的叶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一上学习目标(一)科学知识:叶的种类多种多样,但每种植物的叶都有共同特征;能根据叶的特征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叶的特征的观察,能描述出同类叶的特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去观察植物的兴趣。重点通过对各种植物的叶子进行观察,认识叶子的特点。难点通过观察学会区分叶子的种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听歌曲:树叶歌2.说一说这是谁的叶子出示一片叶子,谁能叫出这片叶子的名字,老师就把它送给你。 杨树叶 柳树叶从
22、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黄杨、紫荆、梧桐、松树、蔷薇仔细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通过歌曲回顾上节课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是谁的叶,共同走进这是谁的叶。三、 对于不同的叶子你是如何分辨出来的?1.出示几片大小、颜色不同的枫叶,请同学们观察这是哪种叶子?为什么?总结:枫叶叶子形状像手掌,叶柄又细又长再出示几片杨树叶,请同学总结杨树叶的特点 杨树叶:桃心形的叶子,边缘有锯齿状想一想:我们可以根据叶的哪些特征来认识它们?(1)看形状:(2)看边缘: 二、到校园里去找一找1.活动提示:(1)和你的小伙伴一起活动(2)把你们捡到的叶子分类(3)总结各类叶子的特点活动
23、时一定要注意安全!2.小组把叶子分类,思考分类的标准。3.小组代表汇报活动收获。根据图片总结银杏叶、荷叶、三叶草等的特点。4.请同学们拿着这些叶子的图片到校园里找一找,它们属于哪种植物?三、谈一谈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在哪里找到的? 荷叶荷塘 桑叶桑树 银杏叶银杏树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通过从形状和边缘两个方面对比总结叶子的差别到校园里找到各种叶子总结分类拿着叶子到校园中寻找到校园中去寻找通过观察同类叶子的特点,感受同类叶子的主要特点对比观察可以更加形象具体,便于学生观察通过到实际环境中去寻找叶子,欣赏叶子通过对自己搜集的叶子进行分类整理通过根据叶子的特点到校园中寻找叶子,可以加深
24、学生对叶子特点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对植物的热爱之情。根据叶子特点再回到校园里去寻找,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叶子的特征一、判断题判断题1.杨树的叶子颜色都是一样的( )2.枫叶的颜色都是红色的( )。3.只根据叶子的形状判断种类就可以。( )二、选择题1.( )是桑树叶。A B C 2.枫叶的颜色是( )。A 红的 B 绿的 C 有红的、黄的、绿的1.2.3.1.C5. C2.根据课上对不同颜色的枫叶进行展示,学生能掌握颜色不是判定枫叶的必要条件。 课堂小结虽然世界上没有同样的两片叶子,但是同意种叶子都会有它们共同的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同一种叶子的共同特点,希望我们同学能够搜集更多种类叶
25、子的共同特点。板书 这是谁的叶 找朋友植物是“活”的吗教学设计课题 植物是“活”的吗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一上学习目标(一)科学知识: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它们的生长是需要阳光和水分的。(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乐于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重点找一些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难点找出证明植物是活的的证据。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游戏:我来做1.和你的小伙伴握握手,再和小机器人握握手,想一想他们有什么不同?握小朋友时小朋友会互动,而机器人不会互动。2.再出示小猫和小狗的图片,思考:它们是活的吗?小猫和小狗也会动,所以是活的和小
26、伙伴握手再和机器人握手,对比两次的区别观察小动物并判断通过对比人和机器人与自己的互动,发现他们的区别讲授新课1.出示一盆植物 提问“这盆植物会动吗?它是活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同去探究植物是“活”的吗。四、 我是小小侦查员1. .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并将其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或拍照记录下来(在家提前几周准备)2.每个小组拿出自己种植的植物,合作观察植物,并展示植物生长记录图片。找一找哪些证据能证明植物是活的?要求:仔细观察 小组讨论 寻找证据 完成坐好3.我汇报它有哪些变化?越长越高,叶子越来越大 第3天 第7天 第8天 第10天它们又有哪些变化呢?发出绿芽了,芽越长越高4.我回忆在种植它们时,你
27、们都做了哪些事情呢?浇水、施肥、晒太阳二、还有哪些证据?1.出示一年四季同一棵樱花树变化的图片,学生观察变化我发现:春天花很美,夏天叶子很茂盛,秋天叶子变得稀疏了,冬天树枝上挂满了雪植物会随着温度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2.合欢树夜间枝叶合拢用手触摸含羞草的叶子,观察变化含羞草叶子受到外力触碰会立即闭合三、讨论1.通过以上的分析,哪些方面可以说明植物也是“活”的?证据:植物会长大,会长叶,会开花结果,它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水分、温度1. 思考:塑料花是“活”的吗?为什么?塑料花不是活的,因为它不会长大,不会凋谢,也不需要阳光、土壤小组合作找出证明植物是“活”的的证据根据自己小组的观察,回顾种植过程
28、中植物的变化回忆是怎样种植的,种植时都做了哪些事情观察植物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思考植物的生长还和温度有关,和季节有关通过观察几组植物的对比图讨论总结植物“活”的证据思考并回答通过小组合作既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又能加强学生对植物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回顾植物的变化,加深学生对植物变化的感受,有助于他们发现证明植物是活的的证据通过回忆自己种植时做过的事情,有助于学生对植物生命体的感受通过对比同一植物在四季中的图片,使学生发现植物的生长还与季节有关系通过讨论总结,学生能把证据汇总,使知识系统再通过对塑料花和植物的对比,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一、判断题1.剪纸的玫瑰是植物。( )2.草地上的野花是活的
29、。( )3.有根、茎的花就是活的。( )二、选择题( )是活的。A B C 1.2.3.A3.塑料花也有根茎,但它不是活的C为一只塑料花,而塑料花是没有生命的 课堂小结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活的,生长的过程中都是需要养分和关心的,所以我们要爱护植物,不要随意采摘和践踏。板书 植物是“活”的吗 是活的证据:会生长 需要阳光、土壤、水分教科版本科学一年级第六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校园里的植物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一上学习目标(一)科学知识: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找出它们的特征和名称。(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周围常见植物的观察,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30、观: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培养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重点认识周围的植物及其特征。难点用图画表示出植物的形态和特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生长着很多美丽的植物,你能说说你认识哪种吗?向我们介绍一下它们。学生观察图片并描述植物的特征欣赏校园里的植物图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科学的欲望,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更能达到这个效果讲授新课这些图片展示的就是我们学校中的景色,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我们身边的景色。共同走进校园里的植物五、 校园里的植物1.把学校划分为几个部分,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部分,到校园内去寻找植物的特点并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2.探索:我们要
31、做哪些准备呢?如何观察和记录?要求:小组合作 仔细观察找出特点 观察环境注意:不拔起、不采摘、不伤害植物。3.选定一棵植物,并把它画下来。 4.我汇报(1)教室里:菊花 叶子较大,叶子边缘有较大的锯齿,茎直,花朵较大,颜色鲜艳,花瓣细长的聚拢在一起。喜好阳光,较耐旱。仙人球 株小,圆球状到椭圆柱状,常盆栽观赏。性喜干,耐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君子兰 根粗大,叶形似剑,叶片革质,深绿色,具光泽,带状。君子兰既怕炎热又不耐寒,喜欢半阴而湿润的环境,畏强烈的直射阳光,喜欢通风的环境。(2)花坛美人蕉 株高100150厘米,根茎肥大;地上茎肉质,不分枝。茎叶具白粉,叶互生,宽大,长椭圆状披针形。阔椭圆
32、形。总状花序自茎顶抽出,花径可达20 厘米,花瓣直伸。喜温暖和充足的阳光,不耐寒。大丽花 花朵大且颜色鲜艳,叶子边缘有锯齿。大丽花原产于墨西哥,人们把它视为大方、富丽的象征,喜好半阴的环境,阳光过强影响开花。(3)荷塘:荷花 叶大圆形且肥厚,表面深绿色,全缘稍呈波状,花呈粉红色,花瓣较大;莲蓬的表面有蜂窝状的空洞。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树林里:杨树 树干端直;树皮光滑为灰白色,枝有长有短枝,圆柱状或具棱线。叶互生,多为卵圆形、卵圆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在不同的枝(如长枝、短枝、萌枝)上常为不同的形状,齿状缘;叶柄长,侧扁或圆柱形,散生在北半球温带和寒
33、温带的森林树种。蘑菇 不是植物,菌盖像一顶帽子,表面比较光滑;下面有一个粗粗的蘑菇柄。生长在阴暗潮湿的森林落叶地带。二、总结发现1.你有哪些新发现?遇到哪些新问题?植物名称生长环境生长特点白杨操场边,阳光充足 树干笔直,树叶茂盛荷花生长在水里 花朵大,叶子肥大大丽花喜半干旱 花颜色鲜艳,花瓣紧促仙人球沙土里,水分少 身上长满了刺2.你观察的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特征?植物都有(根)、(茎)、(叶)大多数都能(开花)、(结果)、(长种子)都有(阳光)、(空气)、(水分)等生命需求都能(繁殖)、都能(长大)、都能(呼吸)3.你有哪些新发现?出示:杨树皮、棕树皮、紫荆树皮的图片发现不同树木的树皮不一样出
34、示:美人蕉、菊花、大丽花的图片花的形状千姿百态出示:对生、互生、轮生的叶子的图片 发现叶子的生长也是不同的 按部分分小组合作找出植物的特点及其生长的环境思考观察的准备根据自己小组在不同区域的观察,画出植物按照自己小组所选择的区域,汇报观察结果,补充其他小组的资料讨论总结植物“活”的证据总结新发现和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既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又能加强学生对植物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描画植物的样子,加深学生对植物特征的掌握通过汇报自己的观察记录,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检查学生的观察结果在学生补充其他小组的资料时,既能丰富结论,又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其他小组的汇报通过总结
35、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也是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更加完整一、判断题1.树皮都是很粗糙的。( )2.蘑菇是植物。( )3.仙人球不会开花。( )二、选择题1.( )是仙人球的特点。A 喜湿润 B 刺就是叶 C 喜沙漠2.( )不是植物。A B C1.2. 3.1.A2.B3.通过课上的简笔画能看到仙人球的花朵B为蘑菇,是真菌类,不需要光合作用,不是植物 课堂小结我们的校园里有这么多美丽、可爱的植物,他们为我们创造清新的环境,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它们,保护它们。板书 校园里的植物 教室 菊花、仙人掌 花园 荷塘 柳树、荷花 树林 杨树教科版本科学一年级第七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在观察中比较单元第二单元学科科学
36、年级一上学习目标(一)科学知识:认识比较的含义。(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改变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明白他们对结果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观察和比较的作用,培养学生利用他们进行认识活动的兴趣。重点认识比较的含义。难点感受观察和比较的作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播放侏罗纪公园的情境视频,说一说你看到了什吗?2.老师把这几位恐龙朋友请到了教室(出示恐龙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朋友”他们有哪些特点?第二只恐龙:个头最大,脖子最长第一只恐龙:尾巴最长第三只恐龙:个头最小学生观看视频并表达所看到的内容观察特点,并表达通过播放动态的视频,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通过一起展示不同的恐龙,能够引导学生潜意识的对他们的外貌进行对比,从而引出课题。讲授新课这只大,那只小,这个长,那个短为什么会有大小和长短之分呢?之所以有大小、长短之分,用到的是一种方法“比较”,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在观察中比较比较:对比几种同类事物的异同、高下。六、 观察比较1.要想比较这些恐龙,我们又见不到它们,怎么办呢?2.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恐龙模型,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