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532690 上传时间:2024-09-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摘要:在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中,技术是八大学习领域之一,它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个基本科目。立足于学习领域进行课程设计,是技术课程设计的重要特点。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设计应立足于中国教育国情,充分借鉴已有的实践经验,并以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目标为基本依据,以技术教育及课程设计的一般规律为准则,努力做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应当正确认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基础性、适应性和时代性,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关系、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关键词:技术课程;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技术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中的八大学

2、习领域之一。1尽管普通中学开设技术类课程在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且建国以来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实践经验,但立足于学习领域进行技术课程的设计,这还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也正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理论与实践上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本文试就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所涉及的有关基本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引起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正由于此,基础性是普通高中教育最根本的性质。但这里的“基础”,不仅是指学习内容的基础,而且也指学生发展的基础。这里学生发展的基础,不仅是指学生能力发

3、展的基础,而且也包括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不仅包括学生当时发展的基础,而且也包括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不仅包括所有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而且也包括每一个学生发展所需要的不同的基础。由此可见,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是个人与社会、现在与未来、能力与个性、学科能力与共通能力发展多方面的统一体。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同时也成为技术课程目标定位的基本依据。在我国一百多年普通中学技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技术课程先后有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的综合技术教育,有以“获取一技之长,重在普及生产知识和生产技能”的生产技术教育,有与学生就业相联系的职业技术教育,有与经济贫困条件

4、相对应的勤工俭学式的技术教育以及以劳动为基点进行技能学习的劳动技术教育等形态。这些不同的技术课程形态,其核心是课程目标的不同定位。它们是一定历史时期特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目前,技术课程所面临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已经与数学、科学等学科一起成为引起世界变化、塑造世界变化和应对世界变化的中心,成为人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在的客观存在。这样,人人拥有一定的技术素养,以适应技术为主导的当代社会发展和高质量生活就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基础教育的使命,培养和提高学生技术方面的素质,从而也就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基

5、础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这就使得技术课程的基础性更加凸显,且演变为它的通识性。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设计正是立足于这一理论基点,将目标定位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这一基本目标上。(72)这种目标定位预示着,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既不是专为那些将来考上大学准备就读工科专业的学生准备的,也不是专为那些将来考不取高校而要直接就业的学生准备的。它是面向包括文科、理科、艺术科、体育科等在内的所有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性课程,是一门重在提高人在技术方面的基本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一个学习领域。基于对普通高中教育基础性的基础性质和技术课程目标的以上认识,普通中学技术课程设计应

6、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核心展开,力求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指出:“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1)这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在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的同时,强调了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技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等方面的学习,从而展示了技术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结构性要求,体现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基础性的具体

7、内涵。强调“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等方面的目标,并不是忽视学生在技术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因为:其一,这些目标是与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同时强调的,它们之间不是排斥关系,而是共存关系,共同构成体现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基础性要求。其二,这些目标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不矛盾,且以其为基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必要基础,不仅在理论上没有游离于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之外的“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等,而且在课程教学中也不能把“

8、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与“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等相互对立,穿靴戴帽地讲授后者。其三,本次课程改革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的目标,是鉴于在过去和目前教育实践中这方面的一些目标往往强调得不够,或在一些学校没有足够的重视等现象,但这并不是否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其四,值得说明的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代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也应与时俱进,应更加符合当代教育理念、更贴近学生发展的本质需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绝不应仅仅局限在学科知识结构意义上,而也应该注重它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与时代发展需要相适应。强调“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

9、”“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是否会削弱学生的操作实践,使技术课程成为一门“讲授”的课程呢?这种担心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有可能存在,但应该注意避免。首先,“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技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需要通过具体的技术实践来实现。尽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排除通过一定的理论讲授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但技术课程当代教育面临着适应时代发展的严峻挑战,其核心问题在于社会发展需求与学校课程设置的差异。学校课程的设置应当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的变化,注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而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变化则首先在于科

10、学技术一日千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因此,改革和强化普通教育中的技术课程,这本身就是应对时代变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新课程改革中,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结构体系,技术课程则作为国家课程中的一个领域,出现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成为国家课程,这一方面是当代科技高速发展条件下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保证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健康地发展和高质量地实施的重要举措。但具有国家课程属性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如何适应各地区、各学校的具体条件而有效地实施,这是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难点。对此,笔者认为在课程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1、。1.正确认识差异。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的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即使在条件相似的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同一学校的不同班级,同一班级中的不同学生在技术学习的原有基础和基本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我们应当看到差异存在的客观性和绝对性,应当在理论上探讨、在实践上寻求能适应不同学习条件、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具有较高弹性和适应性的课程设计策略和方法。2.科学理解技术学习领域的国家课程性质。技术学习领域是国家课程的一部分,它与体现地方特征和学校特征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课程目标的定位上、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以及课程实施的管理与策略上

12、都有诸多不同。作为国家课程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适应性是立足于全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特征和教育条件,并以其为基础、为前提的适应性。尤其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设计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这样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目标为核心,以体现“通用性”作为内容选择的重要原则进行的。因此,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适应性更具有一般意义,它不可以与“地方课程”意义上的适应性相混淆、相提并论。当然,作为普适性的国家课程,技术课程的实施也应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也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而且,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技术学习内容还可以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予以设计并实施。但应注意这些学习内容与国家课程中的技术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

13、注意作为国家课程的技术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的技术课程的统筹规划和统一安排。3.保持适度的技术学习的难度。为提高作为国家课程的技术课程的适应性,必须在课程设计中注意把握技术学习的难度,这是针对学生发展水平的一种适应性。如信息技术部分的基础模块坚持以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工具为标准,从高中学生的经验背景和认识水平出发组织课程内容,既可以使刚刚升入高中的零起点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课程内容,又可以使有较好基础的学生在信息文化素养方面强化基础、拓宽视野。通用技术部分的“技术与设计1”,坚持难度适中,既可以使基础不好的学生通过可能的努力形成对“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等内容的适应性,又可以使基础好的

14、学生能在这些内容的学习中有更高的追求,形成对技术精益求精、不断优化和挑战自我的学习态度。4.增加课程内容载体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这是针对于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所采取的课程适应性,它需要通过对课程内容选择和安排上的技术处理来实现。如“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并不规定统一的载体、统一的制作材料,只指出明确的目标,各地区、各学校可以任选载体,可以从当地实际确定多种多样的设计对象进行设计。条件较好地区的学生可以用当地新材料、优质材料进行较为复杂的设计,条件一般地区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选用普通的木质材料、塑料材料、金属材料等开展设计活动,而条件较差地区的学生还可以选用纸质材料、布材

15、料以及当地可能具有的竹、麻、秸秆、草等材料进行设计。即使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和确定适合自己的制作对象,从而使不同的学生得到富有成效、富有个性的发展。三、课程内容适度反映当代先进技术及其文化的问题时代性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也是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技术是一个浩翰的海洋、博大的世界,其内容丰富多彩。这些内容既有经典的,又有现代的;既有国内的,又有国外的。即使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技术,也是浩如烟海。在普通高中的技术课程中如何基于现有的中国国情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技术内容,这就有一个度的把握和内容的重组问题。对此,可以一方面设置一些适度反映技术的

16、前沿动态的模块,如“人工智能初步”“简易机器人制作”等,另一方面对一些基础模块,可以在基础性内容和先进性内容的结合上根据实现课程目标的需要,进行内容的重组和改造,以适度反映当代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如信息技术部分的自然语言处理、虚拟现实等,通用技术部分的现代农业技术专题等。通过对这些精选的、相对成熟的、简单实用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体验技术前沿进展的发展趋势及其与社会发展、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以激发对技术发展的追求和未来生活的向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在这种眼花缭乱的变化中,人们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技术学习领域是由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方面内容组成。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17、成为技术学习领域进行课程内容设计的两个基本单位。信息技术是当代技术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并给人类带来根本性变化的新技术,是目前发展迅速、应用广泛、体现时代发展特征的技术,它对学生掌握收集、处理和交流信息的基本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发展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也是学生改善学习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更新学习观念、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和普及,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寻常巷陌、走入千家万户。正因为如此,在上世纪末期已有一些先进国家在普通中学的技术类课程中增设信息技术科目或项目。如英国在1988年将“设计与技术”列为中小学516岁学生所必须

18、学习的基础课程的基础上,1999年又增设“信息与通信技术”。日本也在新世纪的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增加了“信息A”“信息B”“信息C”的选修课。信息技术正在使教育发生一场潜在的革命。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信息技术的诸多作用将同样适用于技术课程本身。基于信息技术基础的技术学习可以在更为广泛和有效地获取技术信息、理解技术原理、进行技术探究、学会技术设计、参与技术创造活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作为学习的对象和内容,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因其技术的特殊性而成为普通高中技术领域相对独立的课程内容,而且可以贯穿于技术设计、农业技术、医疗技术、建筑技术、交通运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机械与制造技术、能源与动力技术等课程内容

19、,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以及计算机仿真技术试验等将会使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富有时代意义。目前,在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正有待提高、全民的信息技术能力亟需增强的形势下,借鉴国际上一些国家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在我国普通高中的技术领域中设置信息技术课程既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符合我国国情。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这里所谓“信息技术之外的”,主要是在课程内容上的一种区分和界定,并不是说通用技术就不涉及信息技术内容或者是信息技术仅限于课程设计的一个必要模块和五个选修模块。相反,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工

20、具,它不仅与通用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虚拟技术试验,集机械、电子、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机器人制作”等内容上的紧密联系,而且与技术领域外的一些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以及艺术等都有一定的课程内容上的联系。所谓“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主要是对课程内容的“通用性”“通识性”的进一步确认,旨在表明它与专业技术教育的区别,同时也是对课程性质的一种回应。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的要求。对于通用技术这种课程意义的设计,在国际上也不鲜见。如加拿大一些州就设有“general t

21、echnology”课程,澳大利亚也有“distant technology”的提法。在技术学习领域设立通用技术课程,一方面体现了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针对当前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和课程设计的基本规律所采取的课程设计策略。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作为技术学习领域的两大基本内容,有十分紧密的联系。首先,在课程属性上都姓“技”,都是以“技术”作为课程的载体和条件。没有“技术”本体的存在,就不可能有由此而引发的“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文化”等技术类课程因子的存在,从而也就不存在作为技术学习领域中技术类课程的属性。其次,在课程价值上都体现了技术学习领域的共同价值。如在学生理性地看待技术、科学而负

22、责任地选择和运用技术以及积极地探究技术所蕴涵的思想方法和社会文化、参与技术的创新实践等方面具有相通的价值,同时对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及终身发展也有着共同的促进作用。再次,在课程实施上也有诸多共同的特点,如都基于一定的物质设备、技术工具,都有一定的项目任务和问题解决对象,学习过程都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等。因此,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通用技术的课程设计,都应具有技术领域的视野和意识,都应当立足于技术领域的基本性质和基本价值,都应注重相互的有机联系,以形成一个和谐的课程结构的整体。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也有着各自具有个性的一面。如信息技术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为主要对象的技术,从

23、它对学生的作用来看,除了对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方面的一般目标外,它还有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独特功能,且这种功能不是其他课程所能代替的。信息素养也是当代人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任何一个未来公民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在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基础上还应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且这两方面的目标在作为技术领域课程内容之一的信息技术课程中还应当得到有机统一。五、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关系问题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各门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其中与科学课程的联系最为紧密。从技术与科学的起源看,技术早于科学的产生,并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技术与科学的区别看,科

24、学的目的在于认识自然,其本质是发现,研究手段主要是科学实验;而技术的目的在于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其本质是发明,研究手段主要是技术试验;从技术与科学的联系看,科学的发展为技术的进步提供原理和理论基础,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的进步提供了工具和手段。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到技术与数学、科学及艺术等学科的联系,并在注重各学科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综合运用的同时,更要注重新的知识的综合建构和综合学习。信息技术与数学、物理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它在所有的课程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课程设计既应注重体现信息技术独特追求的内容模块的学习,又应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各学科的

25、学习中去。既应注意运用数学、物理等学科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来学好、学活信息技术部分的内容,并理解数学、物理等学科对信息技术产生、发展和变化所起的作用,又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技术与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广泛联系,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关联性的客观认识。通用技术的课程内容涉及学科较多,涉及面较广。如“技术与设计1”模块中的设计、测试和优化,“技术与设计2”中的“结构与设计”主题,“现代农业技术”中的“营养与饲料”专题以及“简易机器人制作”“建筑及其设计”等模块内容与数学学科的有关知识有着密切的关联,“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电子控制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等模块与物理学科的一些知识有着重要的联系

26、,“现代农业技术”模块与生物学科的一些知识则有着共同的科学基础,等等。各个模块的设计应注意研究这些知识的联系,应当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序列、学习时间和学习过程,从而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特点和水平,以提高通用技术各模块内容教学的有效性。六、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高中要“开设技术类课程”“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针对我国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并存的局面,如何在普通高中处理好技术课程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这不仅是一个课程设计的问题,同时也是需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摸索的问题。针对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在课程设计中,应当注意以下

27、的一些基本思想。其一,作为国家课程的技术课程以普通高中的基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通用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统一为基本原则确定课程内容,在内容的安排和具体教学中应注重技术与职业的关系,强调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拓宽学生对职业认识的视野,深化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其二,各地区、各学校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设置职业技术项目。其三,农村地区的普通高中根据情况结合“绿色证书教育”进行与职业相联系的农业技术教育。有条件的城市普通中学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学生通过选学农业技术课程或职业技术课程获得相应的学习证书。这些学习经历及所获得的相应的证书,可作为高中毕业生就业或升学

28、所需要的参考材料。其四,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与职业技术学校的技术教育应加强互动,应加强与当地的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技工学校等学校的联系,打通使用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渠道,使普通高中的学生也能最大限度地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从近些年一些国家在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中,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统合成综合高中的趋势看,普通高中强化技术课程,形成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在技术学习内容上的统整和学习资源上的共享机制,这将成为众多国家关注的问题。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将有助于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有助于普通中学学校特色的重建。如同课程改革没有“绝对的终点”一样,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设计也总是处于一个“过程”之中。我们应当着眼于课程改革的宏观趋势,立足于课程改革的“最近发展区”,不断研究和探索技术教育规律,注重课程设计与课程实践的互动作用,努力使我国的技术课程在学生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过程中发挥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李济英.世界教育发展趋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