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白银市六中七年级下册期中生物期中试卷-百度文库.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524601 上传时间:2024-09-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银市六中七年级下册期中生物期中试卷-百度文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本文档共19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白银市六中七年级下册期中生物期中试卷-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据科学检测发现,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说明(  ) A.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B.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 C.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阴道 3.碘液可使淀粉溶液变蓝,碘离子则不能使淀粉变蓝,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使碘分子还原为碘离子,使碘﹣淀粉溶液的蓝色褪去,某同学把甲、乙、丙、丁四种果蔬研磨成汁,各取滤液2毫升盛放在四支试管中,用同一支滴管向四支试管中分别逐滴滴入相同标准的碘﹣淀粉溶液,最终经色度传感器测得碘﹣淀粉溶液褪色程度一致,所用滴数如下表,据此分析四种果蔬维生素C的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果蔬 甲 乙 丙 丁 滴数 12 5 8 7 A.乙、丁、丙、甲 B.甲、丙、丁、乙 C.丁、甲、丙、乙 D.丁、丙、乙、甲 4.小刚为了探究食品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往下列食品中滴加加碘的淀粉溶液,能出现褪色反应的是( ) A.豆浆 B.鱼汤 C.鲜橙汁 D.牛奶 5.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的酶能促进淀粉初步分解 B.胃只能暂时贮存食物,不能初步分解蛋白质 C.小肠皱襞和绒毛多,能扩大消化和吸收面积 D.大肠能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6.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开始消化淀粉 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和吸收蛋白质的场所 7.关于人体消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唾液腺能分泌盐酸 B.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消化主要是在消化系统中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实现的 D.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咀嚼和搅拌的过程属于化学性消化 8.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 B.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脂肪酸 C.肝脏分泌的胆汁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D.小肠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 9.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 A.消化腺和消化酶 B.消化道和消化腺 C.消化腺和消化液 D.消化道和消化酶 10.如图是某同学做模拟实验,并绘制的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吸气状态,膈肌收缩 B.乙图表示吸气状态,膈肌舒张 C.在丙图中曲线的AB段时,胸腔容积在扩大 D.乙图与丙图中曲线的BC段都表示吸气状态 11.如图是呼吸系统模拟图,①是呼吸道,②表示肺,③指胸腔。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①、②、③三个部位的气压大小依次是(  ) A.③>①>②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①>②>③ 12.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下列叙述原因不正确的是(  ) A.鼻腔前部生有鼻毛,能阻挡灰尘 B.鼻黏膜可以分泌黏液,能黏住灰尘和细菌 C.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 D.鼻腔与多种管腔相通,能快速将气体送入体内 13.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  ) A.温暖气体 B.湿润气体 C.清洁气体 D.交换气体 14.体育课上老师经常会建议同学们在跑步时尽可能用鼻呼吸,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错误的 A.鼻腔内有鼻毛可以过滤空气 B.鼻黏膜可以分泌私液,湿润吸入的空气 C.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温暖吸入的空气 D.鼻黏膜内的毛细血管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15.外界空气经过人体呼吸道进入肺的途径是 A.鼻→喉→气管→支气管→肺 B.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C.鼻→咽→气管→支气管→肺 D.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16.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A,B代表两种不同的气体,①、②是两种不同的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是血液,它是由血浆和红细胞组成的 B.图中A代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代表的气体是氧气 C.据图判断此血管为小动脉 D.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后,血液将由原来的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17.小明一家三口的血型各不相同,爸爸可以给小明和妈妈输血,小明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既不能给爸爸输血又不能给小明输血,爸爸、妈妈、小明的血型可能是( ) A.O型、AB型、A型 B.AB型、O型、B型 C.O型、A型、B型 D.AB型、O型、A型 18.一位AB型血的人大量失血后,应给他输入( )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 19.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A、B是两种不同的气体,①、②是两种不同的液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②的成分完全相同 B.A是氧,B是二氧化碳 C.图中红细胞所在血管为小动脉 D.组织细胞内 B浓度低于①处 20.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心脏壁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左心室的壁最厚。 B.心脏内部有四个腔,3和9是心房,4和10是心室 C.7是肺动脉,其中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 D.在3和4,9和10之间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21.关于血红蛋白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B.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C.在二氧化碳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二氧化碳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D.以上都不正确 22.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箭头①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 B.箭头②所示气体为氧气 C.①进入血液要经过三层细胞 D.血液经过此处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23.图是肺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肺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壁被丰富的毛细血管包围 C.肺泡数目很多 D.肺动脉里流动的是动脉血 24.如图是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其中箭头处血管表示静脉的是(  ) A. B. C. D. 25.下列有关血液中各种成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B.红细胞能够快速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 C.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 D.血小板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保护作用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26.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图一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二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______,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______,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2)小肠中除______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______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3)图二中,代表蛋白质的曲线是______,代表小肠的一段是______。 (4)某人为达到减肥目的,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______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给出建议:平时应注意______和合理运动。 27.考场上的你,信心满满,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笔尖轻快地写下答案。这些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 (1)吃饭时越嚼越甜,是图1中[__] _____ 分泌的唾液淀粉酶将饭粒中的淀粉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的缘故。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结构是[__] _____。 (2)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_____,人体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 (3)在图2中X、Y、Z三条曲线代表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图中C字母代表的器官是_____,曲线X、Y、Z分别代表_____、_____和_____的消化过程。脂肪最终被消化为_____才能够被吸收。 28.如图为膈肌运动模型及肺内气压变化曲线。请仔细思考后作答: (1)图甲所示实验装置中,序号____模拟人体的胸廓。 (2)图甲模拟的是人体在____(填吸气/呼气)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膈肌的状态表现是____(填收缩/舒张),胸廓的上下径变化是_____。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还未呼气的一瞬间是图丙坐标系中的______(填A/B/C/D/E)点。 29.如图表示模拟肺部呼吸运动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模拟的是人体的______,图中的B模拟的是人体的______。 (2)用手向下拉D,C内的容积会______(填“扩大”或“缩小”),B就会变______(填“大”或“小”),这个过程模拟的是______(填写“吸”或“呼”)气过程。 (3)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D会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其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______(填“扩大”或“缩小”),使得胸腔容积______(填“变大”或“变小”),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气体就被______(填“吸入”或“排出”)。 (4)人体通过吸气和呼气实现了肺与______的气体交换。 30.下图是人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写序号,“______”内填写文字。) (1)观察人血涂片实验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血细胞数量最多的是 [ ]______。 (2)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 [ ] ______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3)图中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有止血、凝血功能的是 [ ]______。 (4)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 [ ]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 亲缘关系越近,遗传物质的相似程度越高,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的起源、人类和黑猩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详解】 A.人类和黑猩猩都是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岁月进化而来的,黑猩猩不是人类的原始祖先,A错误。 B.人类不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人类和黑猩猩具有共同的祖先是由森林古猿,B错误。 C.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有共同的祖先,C正确。 D.黑猩猩与人类非同类生物,不能表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错误。 故选C。 2.C 【分析】 本题考查胚胎发育过程。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 【详解】 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当胚胎成功着床后,胚胎发育到第8周末,其外 解析:C 【分析】 本题考查胚胎发育过程。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 【详解】 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当胚胎成功着床后,胚胎发育到第8周末,其外貌开始像人,从此称作胎儿。母体怀孕280天(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胎儿(母体怀孕第8周--第40周)发育的场所是子宫。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胚胎发育过程。对于女性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受精卵的发育是中考的热点,应熟练掌握。 3.B 【详解】 维生素C俗称抗坏血酸,在碱性环境下不稳定;维生素C具有强的还原性,可以将碘分子还原为碘离子,碘离子不能使淀粉变蓝,实验时将维生素C和淀粉混合置于酸性环境中,用碘液滴定,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各取甲、乙、丙、丁四种果蔬研磨成汁滤液2毫升,盛放在四支试管中,用同一支滴管向四支试管中分别逐滴滴入相同标准的碘-淀粉溶液,则滴的越少,含有的维生素C越少,因此据此分析四种果蔬维生素C的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乙、丁、丙、甲。 4.C 【分析】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久置时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维生素C能够把碘还原为碘离子,碘能淀粉溶液变蓝,而碘离子不能使淀粉变色。 【详解】 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在食物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证明食物中有淀粉。维生素C能使蓝色加碘的淀粉溶液褪成无色。鲜橙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所以往鲜橙汁中滴加加碘的淀粉溶液,能出现褪色反应。 【点睛】 维生素C能使蓝色加碘的淀粉溶液褪成无色这一重要特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B 【分析】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详解】 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的口腔内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为麦芽糖,A正确; 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B错误;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皱襞和绒毛多,能扩大消化和吸收面积,C正确; 大肠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D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6.C 【分析】 图示为消化系统模式图,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胰腺,④是大肠。 【详解】 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错误。②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不能消化淀粉,B错误。③是胰腺,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C正确。④是大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D错误。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7.C 【分析】 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消化指的是没有消化酶参与的消化,如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以及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化学消化指的是有消化酶参与的消化,如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脂肪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 A.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盐酸,A错误。 B.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进行物理性消化,B错误。 C.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肝脏、胰脏、小肠、大肠和肛门。唾液、胃液、肠液、胰液等含有消化酶,可以对营养物质进行消化,C正确。 D.物理消化指的是没有消化酶参与的消化,如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以及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等,D错误。 故选C。 8.B 【分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内的终产物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 A.淀粉在口腔内开始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故A正确。 B.蛋白质在胃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初步消化的蛋白质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道内的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故B错误。 C.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促进脂肪的乳化为脂肪微粒,故C正确。 D.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口腔可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但没有吸收功能。咽和食道既无消化功能又无吸收功能。胃可把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又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可在小肠内被消化,它们的消化最终产物也都可被小肠吸收。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却没有消化功能,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9.B 【分析】 消化系统的组成如下: 【详解】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 10.D 【分析】 图甲气球变小,表示呼气。图乙气球变大,表示吸气。图丙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 【详解】 A.图甲气球变小,表示呼气,膈肌舒张,故A错误。 B.图乙气球变大,表示吸气,膈肌收缩,故B错误。 C.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胸腔容积在缩小,故C错误。 D.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表示吸气,胸腔容积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肺通气的过程。 11.D 【详解】 呼吸运动之所以能实现肺的通气,是因为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了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腔容积增大,胸腔内气压小于肺内气压,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即①、②、③间的气压关系是①>②>③ 故选D。 12.D 【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对吸入的气体还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鼻腔中生有鼻毛可以阻止灰尘和病菌的入侵,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作用;鼻腔内表面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湿润;鼻腔中黏膜有毛细血管可以起到温暖气体的作用。 【详解】 A.鼻腔的前端生有鼻毛,能够阻挡灰尘,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作用,A正确。 B.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气体具有清洁作用,B正确; C.鼻腔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起到温暖气体的作用,C正确; D.鼻腔与多种管腔相连通,和用鼻呼吸还是用嘴呼吸没有多大关系,D错误。 故选D。 【点睛】 关键是知道呼吸道的作用,即:清洁、温暖和湿润气体。 13.D 【分析】 呼吸道的功能是能够清洁、湿润和温暖空气。据此解答。 【详解】 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因此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14.D 【分析】 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如果用口呼吸则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产生咳嗽,这是干燥的空气损伤气管的表现。 【详解】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鼻腔内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这些都是为了减少吸入的气体对呼吸道和肺的不良刺激,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腔呼吸好。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而鼻黏膜内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但是不能进行气体交换,D正确。 故选D。 15.D 【分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详解】 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呼吸道的结构顺序,是基础题。要求熟记。 16.D 【分析】 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数目多,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A为氧气,B为二氧化碳气体;①红细胞、②血浆,据此解答。 【详解】 A. ①是红细胞,它主要由血红蛋白组成,可以运输氧气,错误。 B. 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A为氧气,B为二氧化碳气体,B错误。 C. 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C错误。 D. 根据题干提示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因此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后,血液将由原来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成分的变化。 17.A 【分析】 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四种。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异血型之间可以少量输血,O型血可以为任何血型输血,但只能接受O型血。AB型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不能给任何血型的人输血。各种血型之间的输血关系如下图: 【详解】 如果爸爸O型、妈妈AB型、小明A型,则爸爸可以给小明和妈妈输血,小明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既不能给爸爸输血又不能给小明输血,故A符合题意;如果爸爸AB型、妈妈O型、小明B型,则爸爸不能给小明和妈妈输血,小明也不能给妈妈输血,妈妈既能给爸爸输血又能给小明输血,故B不符合题意;如果爸爸O型、妈妈A型、小明B型,则小明不能给妈妈输血,故C不符合题意;如果爸爸AB型、妈妈O型、小明A型,则爸爸不能给小明和妈妈输血,小明也不能给妈妈输血,妈妈既能给爸爸输血又能给小明输血,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血型与输血的原则。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血型之间的输血关系,可结合表中的内容来掌握。 18.C 【分析】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答。 【详解】 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要少而慢,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AB型血的人失血过多,抢救时应该给他输入同型的AB型血。 可见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输血的原则:同型血为原则。 19.B 【解析】 【分析】 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数目多,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A为氧气,B为二氧化碳气体;①、②是两种不同的液体,据此解答。 【详解】 ①和②的成分有区别,①中蛋白质含量高,故A错误;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A为氧气,B为二氧化碳气体,故B正确;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故C错误;组织细胞中B二氧化碳浓度高于②处,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此题关键是理解毛细血管的特点及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考查全面,注重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0.C 【分析】 观图可知:1上腔静脉,2肺静脉,3右心房,4右心室,5下腔静脉,6主动脉,7肺动脉,8肺静脉,9左心房,10左心室。 【详解】 A.心脏壁主要是由心肌构成,心肌能够有节律地自动收缩和舒张,因此心脏能够推动在血管里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路程远,需要的压力大,因此壁最厚,A正确。 B.心脏有四个腔,分别是:3右心房,4右心室,9左心房,10左心室,B正确。 C.7是肺动脉,其中流动的血液为静脉血,C错误。 D.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能防止血液倒流,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1.B 【详解】 试题分析:血液中的红细胞里面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具有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的特性,所以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如果一个人的血红蛋白的含量偏低,会造成贫血.故选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2.D 【分析】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据此解答。 【详解】 ①为氧气,而不是二氧化碳,A错误;箭头②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不是氧气,B错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故①氧气进入血液要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两层细胞,C错误;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原理,是中考的重点内容。 23.D 【分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数目极多总数约有7亿个,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不是由软骨支撑),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据此解答。 【详解】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总表面积大,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通过分析,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肺泡的结构特点。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24.B 【分析】 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   管壁 管腔 血流速度 动脉 最厚,弹性大 较小 最快 静脉 较厚,弹性小 较大 较慢 毛细血管 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非常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非常慢 【详解】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可见图中A表示动脉,B表示静脉,C表示毛细血管。 【点睛】 25.B 【详解】 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因此血液具有运输功能,A正确; 血细胞是造血干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的,因此红细胞是造血干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的,成熟的红细胞已经没有分裂能力,B错误; 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当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会增加,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C正确; 血液中的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破裂所释放的一些物质,能够促使血液凝固成块,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堵塞伤口而止血。可见,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D正确。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26.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 肠腺 胆汁 Ⅱ D 吸收 合理膳食 【分析】 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其中A是口腔, 解析: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 肠腺 胆汁 Ⅱ D 吸收 合理膳食 【分析】 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其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 【详解】 (1)(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内有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除此之外,小肠内还有胆汁、胰液,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 (3)图二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蛋白质在C胃内开始消化,可见Ⅱ是蛋白质的消化。 (4)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健康的减肥是合理膳食和合理运动。 【点睛】 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 27.唾液腺 2 肝脏 胃液、肠液、胰液(答不全不得分) 小肠 胃 淀粉 脂肪 蛋白质 甘油和脂肪酸 【分析】 图1中1唾液腺、2肝脏、3十二 解析:唾液腺 2 肝脏 胃液、肠液、胰液(答不全不得分) 小肠 胃 淀粉 脂肪 蛋白质 甘油和脂肪酸 【分析】 图1中1唾液腺、2肝脏、3十二指肠、4小肠、5口腔、6食道、7胃、8胰腺、9大肠、10肛门。图2中A、B、C、D、E表示消化道,因为A是口腔,E是大肠,所以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因为X在口腔就开始消化,所以X为淀粉;Z在胃开始被消化,所以Z是蛋白质;Y的消化是在小肠,所以是Y是脂肪。 【详解】 (1)吃饭时越嚼越甜,这是由于口腔内1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将饭粒中的淀粉初步消化成唾液淀粉酶的缘故;2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够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 (2)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在没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分解成多肽,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内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分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所以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和胰液。人体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因为小肠长5~6米左右,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的面积;小肠中有肠腺,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能够消化多种食物。 (3)图2中C代表的器官是胃。淀粉在A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C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D小肠内消化。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X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Z被消化,最后是Y被消化,可以判断X是淀粉,Z代表蛋白质,Y代表脂肪,脂肪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以及正确识图。 28.③ 吸气 收缩 增大 B 【解析】 【分析】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 解析:③ 吸气 收缩 增大 B 【解析】 【分析】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腔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腔容积减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详解】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因此,图甲中①表示气管、②表示肺、③表示胸廓、④膈肌。 (2)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腔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腔容积减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图甲模拟的是人体在吸气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膈肌的状态表现是收缩,胸廓的上下径变化是增大。 (3)AB是吸气过程,BC是呼气过程。因此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一瞬间是坐标中的B,B点还是呼气开始的一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0,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既不吸气也不呼气。因此,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还未呼气的一瞬间是图丙坐标系中的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在吸气和呼气时膈肌、胸廓、肺以及肺内气压的变化的情况,必须首先明确各部分的结构。 29.(1)气管 肺 (2)扩大 大 吸 (3)收缩 扩大 变大 吸入 (4)外界 【解析】 试题分析:⑴、图中A模拟的是气管,B模拟的是肺,C模拟的是胸廓,D模拟的是膈。 ⑵、用手向下拉D,C 解析:(1)气管 肺 (2)扩大 大 吸 (3)收缩 扩大 变大 吸入 (4)外界 【解析】 试题分析:⑴、图中A模拟的是气管,B模拟的是肺,C模拟的是胸廓,D模拟的是膈。 ⑵、用手向下拉D,C内的容积会扩大,内部压力减小,低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气球,气球会变大。这个过程模拟的是吸气的过程。 ⑶、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D会收缩,其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腔扩张,内部压力减小,肺内的压力低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人体完成吸气过程。⑷、人体通过吸气和呼气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考点:本题考查肺部的呼吸运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0.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分析】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A是红细胞,B是白细胞,C是血小板,D是血浆。 【详解】 解析: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分析】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A是红细胞,B是白细胞,C是血小板,D是血浆。 【详解】 (1)视野中,数量最多,呈两面凹圆饼状的是A红细胞,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B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有防御疾病的作用,故人体被细菌感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 (3)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能释放出使血液凝固的物质,因此C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4)D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点睛】 解答此题可结合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有关知识点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