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学问点总结
人生可怕的事情不是你更多地看到自己的缺乏,而是没有看到自己所具有的巨大潜力。2、坚信自己拥有巨大的潜能,自己不会弱于他人,对自己要有信念,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学问点〔总结〕,期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学问点总结1
(一)钠离子
钠的焰色反响本应不难做,但实际做起来最麻烦。由于钠的焰色为黄色,而酒精灯的火焰因灯头灯芯不洁净、酒精不纯而使火焰大多呈黄色。即使是近乎无色(浅淡蓝色)的火焰,一根新的铁丝(或镍丝、铂丝)放在外焰上灼烧,开头时火焰也是黄色的,很难说明焰色是钠离子的还是原来酒精灯的焰色。要明显看到钠的黄色火焰,可用如下〔方法〕。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小团棉花(脱脂棉,下同)吸少许酒精(95%乙醇,下同),把棉花上的酒精挤干,用该棉花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研细),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①取一条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再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黄色火焰,②用该端铁丝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③点燃一盏新的酒精灯(灯头灯芯洁净、酒精纯),④把沾有钠盐粉末的铁丝放在外焰尖上灼烧,这时外焰尖上有一个小的黄色火焰,那就是钠焰。以上做法老师演示试验较易做到,但同学试验因大多数酒精灯都不洁净而很难看到焰尖,可改为以下做法:沾有钠盐的铁丝放在外焰中任一有蓝色火焰的部位灼烧,黄色火焰掩盖蓝色火焰,就可认为黄色火焰就是钠焰。
(二)钾离子
⑴方法一(烧杯-酒精法):
取一小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充分研细)放在一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5~6滴酒精,点燃,可看到明显的浅紫色火焰,假设隔一钴玻璃片观看,那么更明显看到紫色火焰。
⑵方法二(蒸发皿-酒精法):
取一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放在一个小发皿内,参与1毫升酒精,点燃,燃烧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可看到紫色火焰,透过钴玻璃片观看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烧完时现象更明显。
⑶方法三(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许碳酸钠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再取一条小铁丝,一端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沾一点水,又把水挤干,把棉花沾满上述糊状碳酸钠,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钴玻璃片可看到明显的紫色火焰。
⑷方法四(铁丝法):
同钠的方法二中的同学试验方法。该法效果不如方法一、二、三,但接近课本的做法。
观看钾的焰色时,室内光线不要太强,否那么浅紫色的钾焰不明显。
(三)锂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
用镊子取一团棉花,吸饱酒精,又把酒精挤干,把棉花沾满Li2CO3粉末,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跟钠的方法二违反。
(四)钙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
同钠的方法一。
⑵方法二(烧杯-酒精法):
取一药匙研细的无水氯化钙粉末(要吸少量水,假设的确一点水也没有,那么让其在空气吸一会儿潮)放在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7~8滴酒精,点燃。⑶方法三(药匙法):用不锈钢药匙盛少许无水氯化钙(同上)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五)锶离子
方法一、二:同碳酸锂的方法一、二。
(六)钡离子
⑴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量研细的氯化钡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参与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取一小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吸饱水后又挤干,把这棉花沾满上述糊状氯化钡,放在酒精灯火焰下部的外焰上灼烧,可看到明显的黄绿色钡焰。
⑵方法二(棉花-水-烧杯法):
跟方法一类似,把一小团棉花沾水后挤干,沾满糊状氯化钡,放在一倒置的烧杯上,滴加七八滴酒精,点燃。可与棉花+酒精燃烧比较。
(七)铜离子
⑴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同钡离子的方法一违反。
⑵方法二(镊子-棉花-酒精法):同钠离子方法。
⑶方法三(烧杯-酒精法):同钾离子的方法一。
⑷方法四(药匙法):同钙离子的方法三。
焰色反响现象要明显,火焰焰色要象彗星尾巴才看得清楚,有的盐的焰色反响之所以盐要加少量水溶解,是为了灼烧时离子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挥发成彗星尾巴状,现象明显;而有的离子灼烧时较易挥发成彗星尾巴状,就不用加水溶解了。
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学问点总结2
一、高中化学试验操作中的七原那么
把握以下七个有关操作挨次的原那么,就可以正确解答试验程序推断题。
1.从下往上原那么。以Cl2试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挨次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依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那么。装配冗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挨次。如上装置装配挨次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那么。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那么。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参与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那么。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参与。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参与。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展)原那么。
7.后点酒精灯(全部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那么。
二、高中化学试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状况?哪些试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响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试验需要测出反响混合物的精确 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试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试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违反,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试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试验,往往只要使反响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那么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响速率影响的反响。②苯的硝化反响。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试验有哪些
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试验:
热KMnO4制氧气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试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别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转变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参与新制的CaO吸取大局部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别。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取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需被药品吸取: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取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别,加药品变得简洁分别,然后再复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10.纸上层析(不作要求)
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学问点总结3
1、守恒规律
守恒是氧化复原反响最重要的规律。在氧化复原反响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从整个氧化复原反响看,化合价上升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此外,反响前后的原子个数、物质质量也都守恒。守恒规律应用特殊广泛,通常用于氧化复原反响中的计算问题以及方程式的配平问题。
2、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价,只有氧化性,如浓硫酸中的硫是+6价,只有氧化性,没有复原性;元素处于,只有复原性,如硫化钠的硫是-2价,只有复原性,没有氧化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如二氧化硫的硫是+4价,介于-2与+6之间,氧化性和复原性同时存在,但复原性占主要地位。物质大多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表达出各种元素的综合,如H2S,既有氧化性(由+1价氢元素表现出的性质),又有复原性(由-2价硫元素表现出的性质)。
3、难易规律
复原性强的物质越易失去电子,但失去电子后就越难得到电子;氧化性强的物质越易得到电子,但得到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这一规律可以推断离子的氧化性与复原性。例如Na复原性很强,简洁失去电子成为Na+,Na+氧化性那么很弱,很难得到电子。
4、强弱规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复原性的复原剂反响,生成弱复原性的复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用这一性质可以推断物质氧化性或复原性的强弱。如2HI+Br2=2HBr+I2,氧化物Br2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I2的.氧化性。复原剂HI的复原性大于复原产物HBr的复原性。
5、歧化规律
同一种物质分子内同一种元素同一价态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电子转移的氧化复原反响叫歧化反响,歧化反响的特点:某元素的中间价态在适合条件下同时向较高和较低的价态转化。歧化反响是自身氧化复原反响的一种。如Cl2+H2O=HCl+HClO,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歧化为-1价和+1价的氯。
6、归中规律
(1)同种元素间不同价态的氧化复原反响发生的时候,其产物的价态既不相互交换,也不穿插。
(2)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复原反响;当存在中间价态时,同种元素的高价态物质和低价态物质才有可能发生反响,假设无中间价态那么不能反响。如浓硫酸和SO2不能反响。
(3)同种元素的高价态氧化低价态的时候,遵循的规律可简洁概括为:高到高,低到低,可以归中,不能跨越。
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学问点总结相关〔文章〕:
★ 高三化学复习必背学问点总结归纳
★ 高三化学必背学问点归纳
★ 高考化学必背根底学问点总结
★ 高中化学必背根底学问点总结
★ 高三化学必背学问点小归纳
★ 高考化学必考学问点 化学高考必背学问点
★ 高中化学必背学问点归纳总结
★ 高三化学必背学问点
★ 高考化学必考学问要点总结
★ 2022高考化学必背学问点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