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上课提问技巧.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523065 上传时间:2024-09-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上课提问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上课提问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上课提问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上课提问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上课提问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数学上课提问技巧提问要促使知识逐渐深入 同学对知识的熟悉掌握,总要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教师只有在关键随时恰如其分的提问,才干加速深入过程。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时,教师用课件出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师问: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生:180度。师:把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等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有同学马上回答:90度。 师:怎么得的90度?生:180度的一半等于90度。师:这样计算对吗?(课件演示等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的过程。)通过观察和思索,生:各是180度。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师:画一个任意三角形,把三个角剪下来拼一拼,你能拼成什

2、么角?这样由浅入深的引导提问,可以使同学茅塞顿开,思维顺畅,同学更清楚的知道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无关,这样深入知识的提问,步步入深,引人入胜,即启迪了同学智力又帮助同学找到解题的关键。 融入趣味生成提问 以前很多教师提问时往往不注重问题的趣味性,导致很多同学对待一个问题时没有任何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问题进行提问,这样可以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刺激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停留在问题上,从而更好的回答出问题。 比如在讲授课文千克与克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在上课时选择一些有趣的问题来进行提问:这节课我们主要讲的是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及用法,下面我给大家出一道趣味

3、应用题,大家看看能不能解答出来。同学一听说要回答趣味问题,非常兴奋,教师开始提问:一个农民带着三只兔到集市上去卖,每只兔大概3到4千克,但农民的秤只能称五千克以上,问他该如何称量。这样一个问题非常有趣味性,首先它的内容是同学非常喜爱的小兔子,其次每一只兔子都是3000克,但秤只能称5000克以上的,又不能将兔子杀死后再秤,这怎么办呢?很多同学陷入到深思当中。教师发现大家都不知所措,于是给大家一些提示:只能称5000克以上的,一只兔子显然不够重,那是不是5000克以上的都可以称呢?同学回答道:是。那怎么才干超过5000克呢?同学们思索后回答道:全都放上去就超过了。教室发现大家已经靠近答案了,于是

4、引导大家持续思索,最后大家发现应该先称所有的,然后再分别减掉一只兔子,就可以用减法轻松计算出兔子的重量。 2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 引导同学提问解疑 1、激励同学提出问题。同学提出问题是研究课堂提问的一个重要话题。首先,要引导同学敢问。师生是教学活动中的有机整体,教师的作用应体现在营造师生一体化的课堂氛围,实现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其次,要引导同学会问。要让同学在提问的过程中学会提问,并逐步提升问题的质量。 2、引导同学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只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引导同学解决问题是指,面对同学提出来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合理处理,巧妙地引导同学探究并解决问题,培养同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值得注意的是,同

5、学能够解答的让同学解答,教师不能越厨代庖;同学不能解决的,教师作适当启发,让同学试着解答,教师只能充当合、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例如,学习平均数,设置问题:同学去离学校5千米的公园春游,行走了20分钟,休息20分钟,持续行走了20分钟到达目的地。同学们行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一个成绩不错的同学问:老师,休息20分钟要不要计算呢?教师不置可否,把绣球抛给了大家:你们说呢?同学们争论不休,许久没有结论。就在同学愤悱状态,教师引导:请对照我们讨论的数量关系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思索一下。经过互动交流,终于解决了问题,同学露出满意的微笑。 数学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 提问不是为提问而提问,如果数学课堂的提问

6、过偏、过滥、过于简单都不利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同学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只能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杂乱冗长。无论是在引导同学主动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在培养同学的学习习惯方面,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把同学引入问题情境中,激发同学思索,让同学学会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同学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数学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与同学已有知识和经验之间的矛盾作为制定问题的突破口,把同学的熟悉逐步引向深入,以形成讨论的氛围,促进思维,有利于培养同学的革新意识,提升同学的学习兴趣。 如一道关于求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的问题。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是采纳如下方式进行引导的:(1)同时给出三个二次函数,分

7、别求它们的图像与轴的交点坐标;(2)引导同学思索现象,有的有两个交点,有的有一个交点,而有的不存在交点;(3)引出如下话题,怎样的二次函数图像与轴有交点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境,探究分析的难度适中,综合性强。大部分同学首先尝试直观分析,提出当0时,与轴有两个交点;当=0时,与轴有一个交点;当0时,与轴无交点。在同学有了初步结论后,笔者进一步加以点拨,优化同学的思维,培养同学的能力。 3数学课堂的提问技巧 把握资源开展提问 长期以来,教师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教师提出的一个问题,同学都会认为题目本身没有问题,做不出来永远都是自己的原因。这种想法关于同学不是一件好事情,因此教师有时可以有

8、意提出一些错误的问题,比如题目缺少内容,题目数字错误等等,锻炼同学敢于质疑老师,从而帮助同学不断提升自己能力。 比如在讲授24时计时法一文时,教师可以提这样一个问题:一场足球赛上下各45分钟,假设一场比赛19点30开始,那么结束的时间是几点。这样一个问题看似是正确的,但其实题目中只交代了上下半场各45分钟,但中场休息的时间没有说明,如何计算它结束的时间呢?因此这道题本身就是一个不完整的题目。这时很多同学迅速的计算出结果,有同学说:19点30加90分钟等于21点,即21点结束。教师听到答案后持续询问:还有没有其它的答案啊。这时一位喜爱足球的同学问道:老师足球赛有中场休息啊,你题目中怎么没有。至此

9、教师的目的就基本达到了,教师可以持续引导同学:哦,对啊,看我怎么把它忘了,看来我出的题目也有不对的。这样就可以逐渐帮助同学养成一种敢于质疑教师的习惯。 提问要抓住同学的思维方式 提问是激发同学积极思维的刺激素。同学思维方式一般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所以我们提问时,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技巧,语言要生动、形象、具体,有一定的启发性,同时要针对同学掌握知识的实际和接受能力,不能太难或太易,否则会事倍功半。提问时,可以把教材的内容与一定的故事或实际事例有机的结合起来,同学就会轻松愉快地理解知识。例如在一年级教学熟悉时间时,教师制定这样导语问题:我有一个好朋友,滴答滴答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

10、的好帮手。 这是什么?(钟表。)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什么时间做什么吗?又如:在高年级教学互相啮合的齿轮关系时,让同学回答这样的几个问题:大人带着小孩在路上行走时两人的步伐一样吗?谁的脚步更快?谁的脚步更慢?小孩为什么跟着大人跑?再如:教学圆的知识时,我们让同学思索这几个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呢?这样用实际启发同学思维,让同学学习的知识就来源于我们生活中,使知识由教材中死东西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接受,加深了同学对知识的理解。 4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提问要有科学性 课堂上问题的制定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同学认知特点,适应同学熟悉水平,

11、切忌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确切和的,即使是发散性问题,其答案的范围也应在教师预料之中,要避免答案不确定或超出同学认知水平的问题。 对同学的回答,教师要用明确的反应,或肯定,或否定,或点拨或追问,恰当的反应可强化提问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把握时机,当同学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时,要安排具有启发意义的提问。要善于了解同学的疑难,激励他们质疑问难,作深层次思索。使同学从有疑到无疑,逐个解决疑点、难点问题。 充分理解同学的认知规律 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对同学的深入了解和全面分析,因此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缺乏针对性,造成数学课堂出现问而无答启而不发或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

12、教师不理解同学的认知规律,提问带有较大的随意性而致。人类思维的本质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究。因此,数学课堂的提问如果不充分去理解同学的认知规律,只是以的集体的应答代题同学个体的思维活动,这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课堂气氛,这样是背离同学的认知规律的。为避免这种状况,课堂提问要遵循难易适度原则、精练性原则、满足必须要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同学是学习的的主体,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同学来说,课堂教学活动既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还是一种人际交流活动。同学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包括同学的学习行为、同学与教师的交流行为、同学与同学的交流行为等,都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同学数学学习过程必须要

13、经历探究、推测和猜测,以及有效的推理去解决有关数学问题。只有符合这些原则,同学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才干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创意、新颖的数学情境中启发同学提问 提问是双向的,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的问题,教师还要注重启发同学提问。例如在众数、中位数的课本教学内容中所创设的情境,不仅新颖,而且可以启发刺激同学的心理智力,更于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又如在应用题中糖水浓度教学中,我们常感到很抽象。例如:? 好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但是从糖水浓度的思索来看,一切都显得十分简单自然,易于接受。用a表示糖的质量,用b表示糖水的质量,m表示新加进去的糖。加糖后,糖水变得更甜了,即浓度增加了,所以应该有上述的不等式。这样启发同学自己思索提问,同学学起来当然也就兴味盎然,不觉得枯燥了。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