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计算机通信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5140108
课程名称:计算机通信原理概论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 Summary of Communication
课程所属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课程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
课程类型:选修课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计算机信号处理
学分:2.0总学时:32 (其中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
《通信原理概论》讲解了通信的系统、通信的调制技术、数字传输的编码原理和方法、基带传输系 统、数字传输的同步、现代通信系统平安等。该课程,将通讯理论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注重通讯原理 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必修课程。
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进学生对网络通讯原理和通讯技术的理解,为计算机网络的打 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通信概述
I、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本章介绍通信系统模型、通信系统的分类以及信息的度量,并重点讲解了通信传输方式、通用复用技术 和通信数据交换技术。
2、教学重点通信系统模型;信息的度量;通信复用技术;通信数据交换技术
3、教学难点通信复用技术,通信数据交换技术
第二章几种典型通信系统概述I、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章介绍传统明线、电缆 通信系统、微波通信系统,了解光纤通信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CDMA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2、教学重点电缆 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CDMA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
3、教学难点光纤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CDMA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
课后作业,概念题为主,题4〜题10。
第三章通信信道1、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章介绍信道、信道模型、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信道噪声,信道容量。
2、教学重点信道模型、信道噪声、信道容量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技术
3、教学难点信道容量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技术
课后作业,概念题为主,题1〜题15。
第四章通信中的调制技术I、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了解模拟信号线性调制技术、模拟信号非线性调制、角调系统的性能,理解二进制数字调制和多进制数 字调制。
2、教学重点二进制数字调制、多进制数字调制
3、教学难点二进制数字调制和多进制数字调制。
课后作业,概念题为主,题1〜题15第五章模拟信号编码技术
I、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了解信号采样、采样信号的量化、振幅调制、编码调制、增量调制、DPCMo
2、教学重点信号采样、采样信号的量化、振幅调制、编码调制、增量调制
3、教学难点振幅调制、编码调制、增量调制
课后作业,概念题为主,题1〜题16第六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I、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了解基带传输系统结构、数字基带信号、基带传输用的码型、基带传输的奈奎斯特准那么、局部响应的基 带传
2、教学重点基带传输系统结构、基带传输的奈奎斯特准那么
3、教学难点码型及其特性、奈奎斯特准那么、局部响应的基带传
课后作业,概念题为主,题1〜题16第七章数字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同步
I、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理解位同步、帧同步、网同步、数字信号传输的最正确接受。
2、教学重点帧同步、网同步、数信号传输的最正确接受
3、教学难点网同步、数信号传输的最正确接受
课后作业,概念题为主,题1〜题16第八章纠错编码
1、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了解过失控制、线性分组码、汉明码、循环码、BCH码、RS码卷积码。
2、教学重点过失控制、线性分组码、汉明码、循环码、BCH码、RS码
3、教学难点汉明码、循环码、BCH码、RS码
课后作业,概念为主。题1〜题17第九章网络通信与控制技术
I、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重点理解计算机网络组成结构、局域网接口的工作原理、以太网交换机,了解lOOVG-AngLan技术。
2、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组成结构、局域网接口的工作原理、以太网交换机
3、教学难点局域网接口的工作原理、以太网交换机、lOOVG-AngLan技术
重点内容:
课后作业,概念为主。题1〜题17四、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表合计
序号
教学内容(按章填写)
学时
课堂讲授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它
1
通信概论
2
2
复:用技术、通信数据交换技术
2
3
几种典型通信系统概述
4
4
通信信道
4
5
通信中的调制技术
2
6
模拟信号编码技术
4
7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2
8
数字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同步
4
9
纠错编码
4
10
计算机网络组成结构
4
小计
32
比例
100%
32五、课程考核方法:
1、案例作业20%
2、课堂参与20%
3、考试(开卷)60%六、教材及参考文献
1 .通信原理概论贺贵明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 .樊昌信等编通信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3 .林生计算机通信网原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