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课 辛亥革命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通过历史史料的解读与分析,培养学生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全面的认识和看待历史事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事迹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难点:对辛亥革命意义的理解【教学过程】出示辛亥革命博物馆图片讲述: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武汉市为纪念辛亥
2、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北临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这节课就来学习辛亥革命。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革命志士的奋斗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学生回答:时间领导者起义1906刘道一、蔡绍南萍浏醴起义1907徐锡麟、秋瑾安庆起义1907孙中山、黄兴广西起义2.教师强调: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提高了同盟会的
3、声望。3.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提问:上述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学生回答: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与黄花岗起义有关。4.教师讲述:1911年4月,黄兴等发动起义,攻占两广总督衙门。革命党人同清军展开激烈巷战,最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目标导学二:武昌起义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武昌起义的简要过程?学生回答: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得到了同盟会的帮助;湖北新军倾向革命。简要过程:发动起义夺取军械所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
4、北军政府成立。2.教师展示图片:湖北军政府黎元洪 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请谈谈你对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 学生回答:说明革命潜伏者危机。3.教师讲述: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展示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4. 教师强调: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5.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6. 学生回答:略7. 教师总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三、课堂总结同盟会员齐奋起,萍浏醴响第一枪。安庆广西黄花岗,起义虽败鼓斗志。一九一一双十晚,革命党人武昌占。打响起义第一枪,全国多省独立现。脱离清朝卷全国,武昌起义辛亥年。【板书设计】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一、革命志士的奋斗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二、武昌起义三、辛亥革命的意义【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同盟会成立之后,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在武昌起义中取得成功。通过教学能过让学生知晓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知道革命烈士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发动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