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政治经济常识汇总.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515169 上传时间:2024-09-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经济常识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本文档共10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高一政治经济常识汇总   政治期末复习已经开头,〔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有哪些需要记忆的经济常识呢?下面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经济常识,期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高一政治经济常识〔总结〕一   一、商品   (一)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1)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担当者;   (3)使用价值影响价值的实现;   (4)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价格   (一)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   (1)价值确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根底)如:土地稀缺、本钱;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如:需求,炒作   (3)气候、时间、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风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转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需求的影响(对生活)   (1)一般状况: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削减对它的购置;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置。   (2)不同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响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不大,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大。   (3)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的需求量影响不同: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就会削减。   (4)价格变动对不同收入的家庭影响不同:物价变动对家庭的生活水平都有影响,价格变动对高收入家庭影响较少,对中低收入家庭影响较大。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企业影响:流通环节、销售〔渠道〕、市场信息把握等)   (1)调整产量 (2)调整生产要素支配   (3)促进国民经济的影响(补充观点,结合材料灵敏处理)   (三)面对物价持续走高,政府如何稳定物价?(稳定物价降价 )(〔方法〕、意义) (国家、企业、个人)   (1)要以科学进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进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安康持续进展;   (2)大力进展生产,保障商品供应以稳定物价;(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3)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是价格的根底)   (4)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的财政政策和...的货币政策。   (5)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   (6)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物价稳定。(11课)   三、生产与消费   (一)生产确定消费   (1)生产确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确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确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制造动力。   (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①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合理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进展。   ②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③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④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毁灭,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毁灭和成长。   ⑤消费为生产制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主动性。   (三)为什么要大力进展生产力?   (1)从根本上来看,这是由生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所确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进展的根底。   (2)(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冲突是社会的主要冲突,为解决这个冲突,必需坚持解放和进展社会生产力。   (3)进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确定性意义。   (4)解放和进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四)如何大力进展生产力?   (1)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根底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安康进展。   (2)人是生产力中最具确定性的力气,加快生产力的进展必需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养,   包括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安康素养。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达和主要标志。要大力进展生产力,必需加快科技技术的进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五)为什么要扩大消费?(扩大内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生产需求)   (1)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开放);生产确定消费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进展,转变经济进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3)科学进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   (4)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七)影响消费的因素   (1)经济进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性因素   (2)收入是消费的根底和前提。 (3)将来收入预期。   (4)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5)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置力。   (6)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7)产品的功能、质量等也会影响消费。   (八)如何提高(扩大)消费水平(国家、企业、个人)   国家:   (1)影响居民消费的根本性因素是国家的经济进展。深化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加快转变经济进展方式。   (2)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根底。应大力进展经济,增加就业,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3)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受将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削减人们的后顾之忧,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4)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凹凸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亲热的联系。要统筹城乡、区域、行业协调进展,缩小收入差距。   (5)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置力气。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疼惜环境,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进展。   (7)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加强宏观调控,主动培育消费热点,推动居民消费构造升级。(8)转变经济进展方式,合理优化出口、投资、消费的比重。   (9)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10)坚持和不断完善按劳支配为主体、多种支配方式并存的支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正、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支配格局供应重要的制度保证。   (11)增加居民收入,着重疼惜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支配中的比重、劳动酬劳在初次支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进展同步、劳动酬劳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12)初次支配和再支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正。再支配更加留意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支配调整机制,着力解决收入支配差距大的问题。要标准收入支配秩序,疼惜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整过高收入,清理标准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支配差距。   企业:   (13)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降低生产本钱,供应物美价廉的商品。   个人:   (14)要增加个人的合法收入,树立正确消费观。   四、企业如何经营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经营)   (一)消费与生产(第四课)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生产为消费制造动力,生产企业应立足市场消费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二)公司的经营与进展(第五课,常用)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力气、依靠技术、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价格、质量、技术、品牌、效劳等)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品牌和企业的形象(无形资产)。   (4)通过企业的兼并、联合和破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竞争力。   (5)提高经营者素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企业与劳动者:(第五课)   (1)企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勇于担当相应的社会责任。   (2)企业要守法经营,提高工人的工资待遇,健全企业的各项保障制度,制造良好的用工环境(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企业要改善管理、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进展方式转变,同时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科技水平,业务素养,职业道德。   (四)市场经济(其次、九课)   (1)企业要面对市场,调整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价风格节生产)   (2)企业依法经营,自觉遵守市场规章和市场交易规章,树立诚信意识,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   (3)企业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待政策,赢得进展机遇。(善用政策:如拓展融资渠道、税收优待)   (五)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第十课)   (1)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提高自主创新力气,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2)加快转变经济进展方式,推动产品构造的优化升级。(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养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3)加强资源节省和环境疼惜,走可持续进展道路,建立资源节省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节能环保)   (六)对外开放(第十一课)   ①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加强国际经济技术的竞争与合作。(竞争与合作)   ②坚持 "走出去'战略,增加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力气。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加国际竞争力。(战略与市场)   ③要转变对外经济进展方式,优化进出口产品构造,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效劳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增长方式)   ④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力气,承受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方法,把握核心技术,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产品和效劳的质量。(核心技术)   ⑤增加企业自主学问产权的疼惜意识,形成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自主学问产权)   ⑥提高规章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章的本事,要有经济平安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利益。(把握规章)   (以上关于企业经营的问题,要申请题目和材料从哪个角度切入,然后找到相应的学问挂靠点)   五、就业问题(国家、企业、个人)   (一)如何解决就业?   国家(政府):   (1)(根本途径)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扩大就业总量。(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中小企业)   (2)(政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主动的就业政策(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养、专才培育、完善劳动力市场,人才信息流通)   (3)(方针)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整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舞自主创业的方针。   企业:具体观点见企业(三)   个人:①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公正观、多种方式就业观、自主创业)。   ②提高自身素养和职业技能。 ③发扬艰辛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为什么要就业就业对个人意义,对社会的意义(制造财宝)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①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宝和精神材财宝。   ②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酬劳,使社会生产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③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进展。   (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为什么?   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②我国的〔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仆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实现公正就业、充分调动和发挥主动性和制造性的保证。   2.如何维护?   ①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劳动者享受权利与履行劳动义务是互为前提的;自觉履行劳动义务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   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   ③劳动者要增加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六、居民投资和企业融资的多样化(居民如何投资?保值增值、收益、风险、流通性、流淌性)   (1)要留意投资的回报率(收益)   (2)要留意投资的风险性(平安性),留意投资多元化   (3)投资要依据自己的实际状况,依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到国家利益,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做到利国利民,同时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七、经济制度和支配制度   (一)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的根本经济制度?   (1)从根本上是由生产力确定的。其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2)实践证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进展。有利于增加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怎么样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的根本经济制度?   (1)必需毫不动摇稳固和进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加国有经济活力、把握力、影响力。   (2)必需毫不动摇鼓舞、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制造力。   (3)国家保证各种全部制经济依法公正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正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的疼惜,依法监管各种全部制经济。   (三)为什么要实行按劳支配为主体,多种支配方式并存的支配方式?   (1)生产确定支配,生产资料全部制确定支配方式。我国实行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的根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定实行按劳支配为主体多种支配方式并存的支配制度。   (2)这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正、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支配格局供应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四)为什么要按劳支配?   (1)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确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支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进展水平是实行按劳支配的物质根底;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支配的直接缘由。   (2)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制造性,激发劳动者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进展。   (3)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认,是毁灭剥削消退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表达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公正支配的社会地位。   (五)为什么要健全生产要素按奉献参与支配制度?   (1)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全部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表达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敬重,对劳动、学问、人才、制造的敬重。   (2)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制造社会财宝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