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如何做好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
袁亚芹
【
摘要
】
:
文章从我国企业管理的理论框架切入,分析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进一步论述了我国企
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管理观念、资本制度、筹集模式、收益分配政策,并提出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
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
关键词
】
:
企业财务管理
现状
问题
对策
由于我国传统财会制度的缺陷,
造成我国大多数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地位、
以
及财务管理作用不明确等主要问题,
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特别是处
于企业管理中心的财务管理则需要迅速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这样才能为企业的
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这就需要企业找出自己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
协调企业同各方面财务关
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
随着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
经济环境等外部环境的变迁,
企业的财务
管理目标也应随之。
所以,
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和
基础。
不同类型的市场环境,
需要不同的财务管理思路和方式。
企业的财务管理
思路和方式只有与市场机制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结合企业改造,不断调整完善,
才能使企业财务管理在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一、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我国企业的日常资金管理一直是财务管理的“主旋律”,
在投资、
筹资以及收益
分配等主要工作上却比较薄弱。以下是财务管理出现的一些不合理性:
1.
投资决策随意性大。
在我国,
有一些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
热衷于
铺新摊子,
盲目投资,
造成严重损失。
如
2001
年
2
月
27
日,
猴王集团破产申请
案在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随即猴王
A
也加入
ST
行列,这可以说是盲
目投资、
无序扩张带来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
在经营上取得一系列成功后,
猴王
集团推出了所谓“三百”方针:建一百个企业,开一百家商店,搞一百个公司。
很快,
集团所属企业达
100
余家,
而且横跨几十个行业,
其产品除著名的猴王焊
条外,还包括玻璃酒瓶、啤酒、柴油、柴油发动机、金刚石、甚至钢琴等,简直
无所不包。
按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企业在进行任何一项投资之前,
都应对投资项
2
目进行可行性分析,
只有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
当投资项目所产生的净
现金流量为正时才是可行的。猴王集团盲目追求外延式扩张及所谓多样化经营,
未经深入调查研究便乱上投资项目,
走向破产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是,
像猴王集
团这样的情况在我国企业中屡见不鲜。
2.
在筹资方面,
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够发达,
企业筹资手段不够丰富。
企业发行股
票,要经过政府批准,股票上市,要经过地方政府、中央主管部门、证监委证券
委和证交所上市委员会等层层审批,
发行债券也因我国证券市场的不够成熟而困
难重重。
另外,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对资本市场的了解还比较匮乏,
对资本市场的
运转、
资本市场的理论缺乏研究,
在筹资时较少考虑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等,
具
有一定的盲目性。如有些上市公司面对高达
90%
的负债比率仍然无动于衷,甚至
更有一些上市公司纯粹是为了圈钱而筹资,
根本不考虑什么企业价值、
股东价值
最大化。
猴王股份获准上市后,
公司一位高层领导曾说:
“证券市场究竟是哪位
高人发明的?我真的好好感谢他!以前借钱还要还,现在一上市就有那么多钱,
可让我怎么花?”可见对资本市场的无知。
3.
在收益分配上较少考虑资本结构问题。这里讲的收益分配,是指在扣除依据
“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企业职工的报酬以外的利润分配。
企业在存续期间内实
现的利润,
要在企业和所有者之间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分别形成企业的留存
收益与所有者的收益。
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影响与企业相关的各方面的利益,
而且
与公司的筹资问题和资本结构问题密切相关,涉及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我国,
由于企业为了长期稳定地发展,
一般较注重积累,
而不倾向于导致企业现金流出
的现金股利分配方式;
较注重企业的经营成果,
即利润指标,
而对股价关心较少,
从而在收益分配上与国际惯例差距较大。
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
我
国上市公司较少分配现金股利,
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
这在有意无意
间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
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
不仅如此,
我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
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
令投资
者无所适从。
此外,
我国企业在流动资金等方面的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
如应收账款居高
不下,
存货周转缓慢等。
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
我国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
国
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经济才能更好地、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
从目前企业的现状可以发现,
虽然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
有较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下所示:
1
、财务造假
目前上市公司仍然难以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而这种造假
对投资者的伤害也是非常巨大,
可以说,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对传统会计
信息真实性这一财务功能的保证仍是有限的。
例如,
2008
年的银广夏的财务造假对投资者的伤害较为直接和巨大;
2009
年,
蓝田股份暂停上市后,
商业银行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而最近五粮液的
收入造假事件也产生了较大的社会不利影响。
可见,
在现代企业制度逐渐推行的
环境下,财务造假的行为仍然存在,仍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2
、过度投资和无效投资
目前很多公司的财务管理仍然仅仅是管理层意志的附庸,
无法独立对项目进
行判断。
例如,
很多公司都成为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载体,
并且存在过
度投资的问题。
相关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点,
提出了上市公司存在投资过度的问题,
并没有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上对项目进行判断。
另外也有部分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筹资的问题,
即仅仅为了筹资
而筹资。
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存在随意性,
并非为了良好项目而筹资,
往往存在
圈钱的问题。
以上两个问题均可以证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存在独立性不足
的问题。
3
、筹资方式过于简单
根据优序融资利润,现代企业为了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并实现融资成本最
低,
应该首先使用内部融资,
其次使用债务融资,
最后才是外部股权融资。
但是
这个理论在中国的现代企业并不适用。
在中国,
企业通过债务融资的占比常年低
于
50%
,有些年度甚至低于
10%
。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债券市场不完善,另外一
方面则因为企业人为不分发股利导致了中国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券融资成本。
另
外,
中国的现代企业债务融资也较为集中于银行借债融资,
没有实现融资的多样
化,这也导致了财务管理筹资缺乏弹性,且风险较大。
4
、无法实现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
现代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股东,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要实现社会资源
4
的有效配置和社会化大生产,
必须达到对股东利益的合理保障。
同时必须对股东
进行合理的回报,但是,目前很多投资者无法得到合理的回报。
三、解决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的问题,
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对策和建议。
这些对策和建议主要从
内外部进行展开。
1
、提高认知,进一步重视财务管理
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能有效为企业的发展和扩张提供积极有效的意见和建
议,
并提供内外财务管理的资源,
财务管理重要性不言而喻。
企业的管理层也应
该重视财务管理,
在重大项目的投资也需要听取财务部门意见。
同时,
现代企业
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应该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把握财务管理,全面更新财务理
念,
不仅仅是停留在会计层面上认识财务管理。
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财务管理不
仅仅是对内的职能,
它也是对外的一个部门,
需要综合各方的资源来发展公司的
财务部门。
2
、完善金融市场,提高市场效率
目前,
很多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无法保障投资者的合理有效的回报,
代理成
本较大,
且存在过度投资,
筹资单一等问题,
监管层应该进行有效管理并充分发
展整个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以利于企业和投资者的选择。
例如,
进行多种金
融产品的开放,
让企业能够以其他产品进行融资,
扩大企业的融资面,
也扩大投
资者的投资面。
另外,
政府可以通过规范和指导,
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并促
使现代企业进行股利分配等。
3
、培养高素质人才,建立高效的财务部门
合理的财务管理必须具备有效的人力资源进行匹配。
现代企业也应该提升自
身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
1
)进行招聘前的综合考量,在入职前就保证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
2
)就是在入职后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后期发展,只有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
素质,
现代企业才能够做好对财务管理职能的提升,
也才能推行新的符合现代企
业需要的财务管理目标的执行。
(
3
)现代企业也必须鼓励财务人员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这样就能够部分保障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公司的项目评估能够相对独立,
并且可以有新的财务产
5
品进行投资、融资,有利于企业提升价值,降低筹资成本。
另外,
企业要从组织上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以为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提升
和目标的实现做好组织资源,
例如,
建立更合理的部门设计,
并结合
《企业会计
准则》和内部审计的要求,做好内部控制。同时设计好部门和职责之间的划分,
以利于企业对财务资源的把控,
并且可以部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这样也可
以提高决策的合理性。
4
、强化风险管理,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
首先要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及时调整财务人员适应新环境的知识
结构,
使他们能够具有及时捕捉风险、
衡量防范风险的能力。
其次,
要充分利用
信息网加强调查研究,
运用科学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预测,
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
性和可行性。
再次,
由于在高新技术产业与无形资产上的投资风险远远大于固定
资产投资,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对那些技术进步快、
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促进意义
的无形资产采取类似于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进行摊销。
5
、重新确立财务管理目标
(
1
)财务目标多元化。知识经济的到来,扩展了企业资本范围,改变了企业的
资本结构,
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
而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
人力资
本将成为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
是决定社会财富分配
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财务目标不仅要考虑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
债权者的偿债能力最大化、
政府的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
社会公众的社会经济责
任和绩效最大化,
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
(经营者与员工)
的薪金收入最大化
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财务要求。
使企业经理及职工的个人收入与企业的赢
利,他们个人的资产积累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
2
)财务责任社会化。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企业既要考虑资本投入者的
财务要求,
又要兼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财务要求。
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财务
目标体系是
“利益相关者合作”
逻辑下的必然选择。
因而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
如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保护生态平衡、
防止公害污染、
支持社区文化教育和福利
事业的发展以及赞助社区的慈善事业等。这样,既有助于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
也有助于其在社会大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更有助于其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四、总结
---------------------------------------------------------精品 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