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教案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一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课题 7.1 家的意味单元第三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1. 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2.理解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知道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展3.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重点家是生命的居所难点中国人的“家”孝亲敬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有人说,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翻开家这本书,感受家的意味 直接进入主题讲授新课一、 生命的居所
2、【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设问:在你的生活体验中,“家”是什么?【活动二】探究与分享故事一: 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认出他是当地的富豪。警察说:“我送你回家吧。”我没有家。”警察指着远处的一幢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富豪说:“那是我的房子。”故事二:战争期间,一个中年男子与家人离散,几位亲人丧生。后来,他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几经周折,冒死找到自己的亲生骨肉。悲喜交加的他紧紧搂着女儿,泪流满面地说:“我又有家了。”设问:他们所说的“家”分别指的是什么?追问:哪一个才是家的本质?1. 家的意味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家是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活动三】探究与分享你家
3、里有哪些人?他们与你是什么关系?这些家庭关系是如何确立的?2. 家庭关系的确立家庭: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法律概念)【活动四】探究与分享家的功能设问:分析下列材料中体现了哪些家庭功能?今年暑假,小明过得非常充实,老师布置的作业已按时完成了,虽然碰到几道难题,但在妈妈的帮助下,也顺利地解决了。在家里,早上跟爸爸一起打羽毛球,晚上,偶尔与爸爸下几盘棋。小明的爸爸是个会计师,收入很高,长大了小明也想当一名会计师。上个星期的双休日,全家一起去普陀岛玩了两天。后来又去奶奶家住了几天,陪奶奶聊天,还给奶奶读报呢。正好赶上叔叔的小孩满月,于是欢天喜地地喝了喜酒
4、。暑假快结束了,小明打算和同学一起分享他的快乐。3.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二、 中国人的“家”【活动五】视频欣赏:回家的路 中国的春运,可谓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人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为什么人们无论多艰辛都要回家过年?4.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相传、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阅读P74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有人认为,孝敬父母是成年人的事,和我们中学生无关。你的看法是什么?5.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追问: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表达对父母和长辈的孝敬?仿写句子思考回答学生阅
5、读教材回答分享并归纳总结结合教材,归纳家的功能分享经验。思考问题了解学生已有的对家的认识对比阅读,更好体现家的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认识家的功能中国人对家的理解,以及中国人孝的家文化知道孝敬父母不仅是一种文化传统,也是法定义务引导学生去践行孝敬敬长的传统美德课堂小结对我们个人而言家是生命的居所,是有亲人有爱的地方。对国家社会而言,家承载着教育、娱乐、生产、消费等功能,因此家是社会的细胞。而中国人的家是世代相传的生活共同体,是温暖的港湾,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内涵。小结本课所学板书家的意味一、 生命的居所1.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2. 家庭关系的确立3.
6、家是社会的细胞二、 中国人的“家”1. 生活共同体,温暖的港湾2. 孝是家庭文化的最重要的精神内涵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7课7.1家的意味教案7.1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思路】课标分析本课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 “交往与沟通”部分编排。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 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 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 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增强与家人共 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本课内容的教 学,旨在引导学生在深刻认识到父母无私关爱的基础 上,培养学生孝敬父母长辈的感恩之情,增进与父母 长辈的感情,以自己的实际行
7、动孝敬父母长辈。教材分析家的意味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本课分为两个层次:其一通过对家庭功能的分析和对亲情的情感体验,理解“家”的内涵和“家”的意义;其二通过体悟“中国春运”这一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让学生理解在中华家庭文化中,家的深厚意味和丰富内涵。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家规”“家训”的探究,引出中国家庭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对家庭美德深入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孝亲敬长。学情分析 初中生对于“父母”
8、“家庭”的概念并不陌生,但由于他们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心理发展阶段,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而且不懂得珍惜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因此,需要通过对家庭温暖和亲情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学法指导为了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课堂上引导学生 讲体会、谈感受、说感悟;在课外,帮助学生查阅资料、 制订方案、落实行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 热情,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境,让学生在热烈 的教学氛围中受到感染,并将课堂上培养起来的情感 化作课堂外的实际行动。教学准备(1)了解
9、本班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2)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本课的教学内容。(3)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搜集教学所需要的资料。(4)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家庭的含义。(2)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情形和家庭的功能。(3)懂得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力目标(1)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2)通过小组合作收集、展示“家规家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3)在生活中,增强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提高辨别家庭传统优劣的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孝亲敬长,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情感,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的责任意识
10、。(2)认同家庭的优良传统、家人的优良品质、孝亲敬长的优良美德。【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家庭对成长的意义,热爱自己的家庭难点:孝亲敬长的意义与做法【教学方法】(1)教法:创设情境、设疑提问(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资源】图片及相关人物故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枝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父母就开始为我们编织美丽的梦想甚至为我们起好了名字。(请23名同学介绍一下自己名字的含义)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父母对我们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那么,什么是家呢?让我们一起进入这
11、节课的学习吧。自学互研(1)自主学习:认真熟读教材P71-75内容,独立完成学案中的填空部分内容,并在教材相应位置标记。(2)合作讨论:各小组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给老师。(3)小组要求:学习组长、政治学习组长认真负责,做好督促检查,确保共同提高。课堂探究知识点一 生命的居所多媒体展示材料,请学生自读下面材料思考并探究问题,小组交流。2015年6月9日,中宣部、全国妇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10户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的先进事迹。汪宝桂、刘世昌、刘聪玲等10户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崇尚家庭美德、注重家庭教育,悉心建设家庭这个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用优良家风涵养子女心灵,用言传
12、身教促进子女成长。在全社会公开发布他们的事迹,对于引导人们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自主探究,小组交流:(1)家的含义是什么?(2)我爱我家:家有着浓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你认为家意味着什么?(3)感受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你认为家庭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归纳:家,是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常把一个单位比作是自己的家,比如:学校是我家,工厂是我家,班级是我家。歌曲大中国把中国比作我们共同的家。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狭义的家,狭义的家和家庭有关。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
13、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庭关系包括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家意味着:家是生命的居所。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家庭最大的特点是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师生共同总结,理解记忆,展示知识点: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知识点二 中国
14、人的“家”多媒体展示新、旧两首游子吟,请学生自读下面思考并探究问题,小组交流。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游子吟新编老爸手中钱,儿子身上花,临行迟迟给,意恐进网吧。问题探究:(1)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对新、旧两首游子吟的感受。(2)为什么要孝亲敬长?(3)如何孝亲敬长?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归纳: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这两首诗均表达了父母的关爱,父母对自己生活的关心,对自己品行的关注。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我们要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
15、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律义务。做到孝亲敬长我们要懂得:尊敬、倾听、感恩。师生共同总结,理解记忆,展示知识点:1.孝亲敬长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 国公民的法律义务。2.尽孝在当下 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 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家的内涵、家庭关系及中华传统家庭文化的作用。人生旅途,不管我们在哪里,最终会回到那个属于我们的温暖的家,让爱常驻你我他的家。网络构建
16、课外拓展新“24孝”行动标准0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0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0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04.亲自给父母做饭。0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0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0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0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0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
17、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当堂演练1.有这么一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说明家庭具有(A)A.教育功能 B.抚育和赡养功能 C.人口生产功能 D.消费功能2.“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你对“家”的理解是(B)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家是一个住所,只是我们居住吃饭的地方家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A. B. C. D.3.“回家给父母洗洗脚”。这里某校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D)A.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缓解学习压力
18、B.从小学会自立自强,争做家庭小主人C.让学生明白洗脚是孝敬父母的最佳方式 D.体会父母辛苦,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4.“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下列语句不适合作为“好家规”的是(C)A.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B.百善孝为先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D.不学礼无以立5.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而这个景观的背后,流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1)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略。(2)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什么?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3)在中国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你打算如何做到孝亲敬长?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如有不同见解,不急于反驳,理性地与他们沟通。倾听: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是一种感恩;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里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也是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