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301T+0391—2022+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酒店和民宿评价规范.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50363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2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01T+0391—2022+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酒店和民宿评价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3301T+0391—2022+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酒店和民宿评价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3301T+0391—2022+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酒店和民宿评价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3301T+0391—2022+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酒店和民宿评价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3301T+0391—2022+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酒店和民宿评价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03.080.30CCS A 123301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DB3301/T 03912022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酒店和民宿评价规范2022-12-31 发布2023-01-31 实施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301/T 03912022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杭州市饭店行业协会、杭州市民宿行业

2、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楼倻捷、陆小龙、刘晖、金迪飞、宋健、余敏、俞攀、王国庆、何吉迪、孙旭。DB3301/T 039120221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酒店和民宿评价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酒店和民宿的基本要求、非遗酒店要素、非遗民宿要素、评价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酒店和民宿的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4308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41648 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

3、划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酒店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otel在设计、建造、经营管理与服务中,融入非遗主题元素,体现非遗主题特色,为宾客提供独特文化、情感、消费体验的酒店。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民宿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omestay inn在设计、建造、经营管理与服务中,融入非遗主题元素,体现非遗主题特色,为宾客提供独特文化、情感、消费体验的民宿。非遗主题元素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me elements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类表现形式中,提取的相关

4、蕴含着中国文化的视觉基因、审美意境和呈现形式的元素。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类表现形式,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4基本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酒店(以下简称“非遗酒店”)应符合 GB/T 14308 附录 A.1 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民宿(以下简称“非遗民宿”)应符合 GB/T 41648 第 5 章的规定。非遗酒店和非遗民宿应促进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和发展。DB3301/T 0391202225非遗酒店要素资源要素5.1.1区位环境地理

5、位置良好,周边环境资源优越。位于或靠近旅游区、文化街区、商业中心等。5.1.2非遗资源宜有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源。5.1.3周边配套附近有地方特色景点或休闲、娱乐、运动、购物、餐饮等场所。场所要素5.2.1建筑装修5.2.1.1建筑外观应具有特色,内外装修能体现非遗主题特色。5.2.1.2应有非遗主题展示空间。5.2.1.3应有非遗主题活动空间。5.2.1.4店内墙面、地面、天花、家具、艺术品、灯饰、盛器等装饰宜融入非遗主题元素,体现非遗主题。5.2.1.5公共区域装饰风格、电梯间及电梯轿厢装饰、景观照明宜有特色,营造浓郁体验氛围。5.2.1.6宜有非遗主题文化符号,标识标牌融入主题元素

6、,制作精美,导向性强。5.2.1.7功能区域名称、标牌宜按照非遗主题特点设计,风格独特优美。5.2.1.8员工区域宜有本酒店主题的宣传。5.2.2前厅5.2.2.1应按照非遗主题内涵精心设计,装修、装饰风格鲜明,文化氛围浓郁。5.2.2.2总服务台位置合理,功能齐全,应有非遗主题特色,整体氛围浓郁。5.2.2.3应有非遗主题的宣传资料。5.2.2.4服务指南、价目表、提示卡等宜按照非遗主题设计,制作精美。5.2.2.5各类设施摆放合理,造型宜与非遗主题适应。5.2.2.6公共卫生间装修装饰宜融入非遗主题元素。5.2.3客房5.2.3.1客房区域装修应按照非遗主题,风格鲜明,感受舒适。5.2.3

7、.2应有与非遗主题相符的陈设。5.2.3.3客房廊道、电梯口等公共区域宜有展现非遗主题的景观小品。5.2.3.4客房门牌标识方式新颖或形制考究,宜有非遗主题元素。5.2.3.5家具款式宜根据非遗主题专门设计,与客房整体风格协调一致,配置合理、方便使用。5.2.3.6床靠、床头柜、床裙、靠垫、床巾等宜有非遗主题元素装饰。5.2.3.7窗帘质地、色彩、图案等宜体现非遗主题,遮光效果良好。5.2.3.8客房印刷品应制作精美,宜有非遗主题元素。5.2.3.9宜有与非遗主题相关的阅读物。DB3301/T 0391202235.2.3.10卫生间装修、装饰宜融入非遗主题元素。5.2.4餐饮5.2.4.1餐

8、饮区域装修宜按照非遗主题,风格突出。5.2.4.2宜有展示非遗主题的相关陈设等。5.2.4.3餐桌、餐椅、餐柜等家具宜根据餐厅整体风格配置,桌布、椅套等宜烘托非遗主题氛围。5.2.4.4菜单设计(含电子形式)宜融入非遗主题元素,制作精美。5.2.4.5酒水台风格独特,宜融入非遗主题元素。5.2.4.6餐饮区域名称宜围绕非遗主题,形成序列,有故事、有内涵。5.2.5康乐及其他5.2.5.1装修风格突出,宜形成浓郁的非遗主题氛围。5.2.5.2宜有展示非遗主题的陈设等。5.2.5.3各区域宜围绕非遗主题命名,有内涵。体验要素5.3.1特色服务5.3.1.1应有融入非遗主题元素的前厅服务。5.3.1

9、.2应提供店内非遗主题导览服务。5.3.1.3员工服饰精美,宜融入非遗主题元素。5.3.1.4宜有类型多样的非遗主题客房及体现非遗主题的创意性服务。5.3.1.5客房浴袍、睡衣等穿着舒适,宜融入非遗主题元素设计。5.3.1.6客房宜有布草等装饰造型设计艺术展示。5.3.1.7夜床赠品宜有非遗主题特色。5.3.1.8宜有展示非遗主题的餐厅。5.3.1.9宜有可体验性的特色酒吧、茶室等,非遗主题氛围浓郁。5.3.1.10宜有按照非遗主题自行开发的特色菜品、饮品。5.3.1.11宜有按照非遗主题自行开发的主题宴会产品。5.3.1.12会议服务融入非遗主题元素,有创新,形成良好体验感受。5.3.1.1

10、3宜有适应非遗主题特点的康体、休闲服务。5.3.2特色商品5.3.2.1宜提供自行开发的非遗特色商品。5.3.2.2宜提供非遗衍生品的销售或代购服务。5.3.3特色活动5.3.3.1宜提供与非遗主题相关的休闲娱乐等项目,根据服务项目,配置专业辅导人员。5.3.3.2宜有非遗主题的宾客互动性体验等活动。5.3.3.3宜有展示非遗主题的文化演艺等活动。5.3.3.4宜有酒店定期举办的非遗主题文化节、美食节等。管理要素5.4.1主题定位DB3301/T 039120224宜与酒店所在地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相协调。5.4.2制度建设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和服务规范等应符合非遗酒店发展需要。宜将非遗

11、主题融入酒店价值观、服务理念、企业精神等。5.4.3组织保障宜设置专职部门负责非遗主题创建与可持续发展工作,宜有专人专职负责非遗主题产品开发工作,宜有签约的专业公司或机构负责非遗主题产品深度开发工作,宜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开发非遗特色产品。5.4.4人力资源应加强员工培训,员工应具有非遗主题相关服务能力。宜有结构合理的专家顾问团队。5.4.5营销推广应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数字化技术对本酒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多渠道宣传和营销。宜组织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相关的创意策划和营销活动。6非遗民宿要素资源要素6.1.1自然环境所在乡村(社区)生态环境优美、景色宜人。6.1.2非遗资源宜有本地的非物质文

12、化遗产相关资源。6.1.3周边配套6.1.3.1地理位置良好,周边环境资源优越。位于或靠近旅游区、古镇、古村落、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6.1.3.2周边宜有适合游客参与的非遗、风俗、农耕等文化特色活动。6.1.3.3周边宜有定期展示地方文化的戏剧、歌舞表演等活动。6.1.3.4所在乡村(社区)宜有方便游客采购当地特产的种植和生产点。场所要素6.2.1环境与建筑6.2.1.1应设置与接待规模一致的非遗主题相关的制作、表演、教育培训、交流场地,设施完善,方便使用。6.2.1.2应设置体现非遗特色产品展示区。6.2.1.3庭院布置美观,宜体现非遗主题、有特色。6.2.1.4建筑外观

13、宜体现地方特色,店招店牌宜融入非遗主题元素。6.2.1.5宜设置与接待规模一致的室内外公共休闲区域,合理配备休闲娱乐设施,宜体现非遗主题特色。DB3301/T 0391202256.2.1.6宜设置与接待规模一致的餐厅,融入非遗主题元素。6.2.2装修与装饰6.2.2.1宜有按照非遗主题提炼形成的特色文化符号元素,美观时尚,易于识别。6.2.2.2装修设计宜契合非遗主题要求,格调高雅。6.2.2.3灯光照明宜有专业设计,契合非遗主题。6.2.3设施与设备6.2.3.1应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介绍栏或解说牌。6.2.3.2应放置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籍、手册等资料。6.2.3.3室内标识、标牌及

14、相关物品宜融入非遗主题元素。6.2.3.4公共区域宜配备多媒体设施,播放非物质文化遗产音视频资料。体验要素6.3.1.1接待人员应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和技能、当地旅游资源,能熟练地向宾客做介绍。6.3.1.2应持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并提供相应服务。6.3.1.3应为宾客提供购买非遗特色商品的服务。6.3.1.4宜为宾客提供参与非遗活动的信息和相关服务。6.3.1.5宜为宾客提供参加非遗研学旅游实践活动的信息和相关服务。6.3.1.6宜为宾客提供特色餐饮服务。管理要素6.4.1主题提炼宜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提炼民宿文化主题。6.4.2产品创新宜为宾客提供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制

15、化产品。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行开发相关特色产品。6.4.3营销推广应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多渠道宣传和营销。宜组织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相关的创意策划和营销活动。6.4.4行业影响主人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工作参与者,善于宣传和组织活动。宜定期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交流活动。6.4.5数字化运营宜采用数字化强化非遗民宿内部管理。宜建立宾客数据库,开展满意度调查和持续改进机制。7评价要求评价原则DB3301/T 039120226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真实有效。参评条件酒店、民宿申请评审需要满足以下条件:a)正常营业满一年可申请评审;b)近两年未发生相关违法违规事件。评价实施由企业自愿申请,区、县(市)主管部门推荐,专家组或第三方评审,市级主管部门命名。退出机制7.4.1非遗酒店、非遗民宿评审实行退出机制,经营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将取消认定:a)发生违法违规事件;b)出现卫生、消防、安全等责任事故;c)发生重大投诉;d)发生造成社会恶劣影响的其它事件;e)连续半年未有效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7.4.2取消认定后两年内不得申请评审。DB3301/T 039120227参考文献1 DB33/T 2048 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2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3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