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孟子的主体人格美思想论文摘要:孟子美学中最突出倡导的是一种强大和独立自主的主体人格美思想,他提出“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人皆可以为尧舜”,“万物皆备于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等一系列独立自主的高扬主体人格和自主精神的话语,表现出强烈的主体人格意识、人性色彩和人格自主的悦乐感,创造了传统文化史、伦理人格史和美学史上的一个个奇迹,对后世塑造中国人崇高的文化心灵、强大的主体人格精神和阳刚型的审美个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物欲洪流、道德价值沦丧、主体人格精神失落、大众文化泛滥以及审美低俗恶搞的文化语境下,重提这
2、一话题,也许对这一切不无疗救和补偏作用。在中国美学史上,孟子的美学思想占有重要地位。在孟子美学中最有光彩的部分是他的主体人格美思想。孟子名轲,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在他生活的战国时代,“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1儒学被认为迂阔而无用;在学术上“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故当时以儒家孟子为代表的思想实际处在边缘化地位。但是他毅然弘扬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并以充分自主的精神建立了他的主体人格美学思想,形成了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特别是他提出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万物皆备于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向权力话语挑战的思想,高扬了主体人格和理想精神,表现出“仰不愧于
3、天,俯不怍于人”的人生自信力,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最大快乐,创造了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孟子,仍然可以感觉到一种伟大的主体人格精神和浩然正气充溢于我们心灵。一、“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对一种大美和充沛浩荡主体人格精神的提倡孟子美学思想最大的特点是高扬一种宏美而伟大的主体人格美精神,弘扬一种充塞于天地之间强大的主体人格精神即浩然之正气。他提出“充实之谓美”,是在人格意义上扩展了孔子以仁爱之心为美的思想,使独立自主的人格美的培养成为人生追求的最高和终极目标,完成了他的主体人格美学思想的建构。处在平民地位的孟子以高昂的人格卑视贵族,他引述曾子的话表明
4、自己的胸襟说:“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以下引孟子只注篇名)孟子这种思想显示了精神的富足和道德力量的强大,有仁义充实内心世界,还有什么欠缺呢!相反,那些贵族与富商虽拥有爵位和财富,但他们缺乏仁义、空虚丑陋,遭到孟子的鄙夷。孟子将主体人格境界划分为六个层次:善、信、美、大、圣、神。在其尽心下篇中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在这段话里,孟子借回答浩生不害所问而对“善”、“信(真)”、“美”作出了独特的解释。他认为,人之“可欲”是为善,也就是说,以同情心满足他人的需要,即通常所说的
5、能做好事,就是善。汉代赵岐注:“己之可欲,乃使人欲之,是为善人。”这是人格最基本的要求。所谓“信”,就是真诚待人,有所承诺,取信于人。赵岐注:“有之于己,乃谓人有之,是为信人。”说明守信用是人格的又一基本要求。“孟子明确地把美同对主体人格的纯属于伦理道德评价的善、信区别开来,而且把美摆在善、信之上。”他提出了“充实之谓美”的人格美思想。历来注家只认识到所谓“充实”,并不是指物质财富的富足,但他们的认识局限于道德善行方面,如赵岐注:“充实善、信使之不虚,是为美人,美德之人也。”朱熹注:“力行其善,至于充满而积实,则美在其中,而无待于外矣。”其实孟子以精神世界的充溢、充实来解释美,既是对以貌取人的
6、矫正,也是对前面所说的“善”与“信”的超越。一般地行善事、守信用,还不能达到美的高度。孟子将“美”直接指向人的内心世界,认为经过美育的熏陶与培育,可以培养成健康的自我人格,使自己的内心和精神生活丰盈充实,这才叫做“美”。接着,孟子还指出,更高层次的美是“大”、“圣”和“神”。所谓“大”,即“大美”,指人格伟大、光彩照人的美;所谓“圣”,是指德行化人、泽被后世的人格美;所谓“神”,是指天然浑成的美,是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孟子依次列举“美、大、圣、神”四个范畴,概括前人的审美经验与审美理想,提出人格美的四层面说,其影响深远。例如,后世人们高度赞美艺术家及其创作时常称“大师”、“大作”,“画圣”、“
7、诗圣”,“神品”、“神境”等等皆源于此。但是,孟子所说的“圣”与“神”毕竟过于理想化,指向带有终极意义的伦理境界;而具有现实意义的人格美主要体现在“美”与“大”两个层面上,孟子两次提出“充实”,正是表明这两个层面的人格美是能够通过美育的培养来实现的。那么,以什么来充实自己的内心,培养“美”与“大美”的人格呢?根据孟子的美学观,当是培养人之“浩然之气”。以“浩然之气”来充溢和充实人的身心,这也是中国古代习惯性的说法。例如左传.昭公九年中说:“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孟子说:“气,体之充也。”(公孙丑上)所谓气,不仅有先天遗传和禀受的生命元气之涵义,更主要表现在具有主体人格美的后天培植起来的强大的精
8、神道德力量上。孟子的“养气”说,不仅对后世中国人的崇高文化心灵、伟大的精神人格和艺术家阳刚壮美型的创作个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对一种具有理性内容和高尚的道德理义美的由衷体验与心灵愉悦孟子明确指出,就像味、声、色能够诉诸于人的口、耳、目引起的愉悦一样,人的道德精神和理义也能给人以诉诸于人的心灵审美愉悦。他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这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和
9、美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说法。说声、色可以给人耳目以审美愉悦,再加上味,也同声、色一样,可以引起人们的审美的愉悦,这是早已有之的见解。而说“理义”可以象声、色、味一样也能够引起人们心灵的愉悦,则是孟子的首创和独特看法。孟子把“道德理义”引起人们的普遍必然的愉悦与从感官得到的审美愉悦相提并论,看作是同样的事情。这里面也就有认为人的道德精神也具有一定审美性质能引起人们审美愉悦的意思,这有点类似于康德“美是道德的象征”,这是一个重要的看法,它打破了一般把美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官声色愉乐的看法,认为道德思想理义与人格精神也可以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也能够引发人们普遍的美感。虽然在孟子之前,用美这个词来形容道德
10、的善或直指道德的善这种情况很多,但毕竟还没有把这种事实与声、色愉悦连在一起来强调谈论它普遍必然的审美性质。孟子用美味悦口、美色悦目来比喻“理义之悦我心”,使人感到“亲切有味”,具有一定的审美教育意义和价值。这是因为,孟子力主人本性善,“性善论”是他的人格美育思想的理论基石。孟子认为,人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受后天物欲和环境的污染,只要能够找回自己善良的本性,即“道德理义”,则“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个发现自己善良本性和道德理义的过程就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审美过程。孟子所谓“理义之悦我心”,就是指这样一种愉悦的美育感受过程。不难看出,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培植主体人格美的过程,而孟子的主体人格美思想正是建立
11、在这样一种具有对人的理性内容和高尚的道德理义美的由衷体验与心灵愉悦的基础上。三、“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的主体人格美思想意在弘扬一种独立自主的人格精神,其思想基础是人皆与圣人“同美”的“性善论”孟子石破天惊似的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美育主张(尽心上);“圣人与我同类”(告子上);将孔子提出的“成人”目标推向圣贤的高度,同时又将圣贤人格平民化。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下),即每个人在人格上都可以成为尧舜一样的圣人。孟子认为,人类有“同美”之心,就像对于美色的认同一样。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只不过他是先知先觉者,先发现了自己心中与人共同的善良本性和理义而已。从理论上说,只要能发现自己的善良本性
12、并实行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从感性上说,重新认识自己与圣人“同美”之心,确实是一种莫大的快乐。孟子认为,人性本来是善良的,只要能够找回自己善良的本性,“人皆可以为尧舜”,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一样的圣人。儒家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将人性划分为上下不同的等级。孟子接受了人性与生俱来的观点,但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同样善良的本性,理由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例如“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公孙丑上)这种同情心足以说明人人都与圣人“心之所同”,具有善良的本性。孟子又推衍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13、;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告子上)在这一点上他超越了孔子,打破了人性等级上的划分与界限。孟子还创造了“良心”、“良知”、“良能”等一系列表述人性本善的概念。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并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的例子来说明。(尽心上)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童心、赤子之心。其说影响后世,强调自然童心,成为中国美学的流行话语。性善“同美”论的提出,实际上是针对当时现实人间的种种丑恶现象。为什么人性本善,然而人间却处处泛滥着丑恶呢?孟子认为,这是由于人性的异化与丧失造成的。他注意到后天环境对于人性的影响,分析了“蔽于物”而“陷溺其心”的现象,人在恶
14、劣的生存环境面前,受到外物的蒙蔽或种种诱惑,就有可能丧失善良的本性与本真。孟子始终坚持人性本善论,但又清醒地看到人失去本性的危险。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告子上)就是说,人的善良本性经过寻找,就能得到;倘若自己舍弃,就会丧失。因此孟子提出“自求”、“自得”与“反求诸己”,(离娄上)即提倡主体人格的内心求真向善和人格的自主和完善。孟子中多言“我”,强调主体人格独立自主,例如“万物皆备于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等等。他反对杨朱“为我”,是反对为一己之私利;他高扬主体人格之我
15、,表现的是以“兼善天下”为己任的自觉精神。可见孟子主体人格美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主体人格的独立自主和完善,反对按照任何既定的模式,主张每个人独立于天地之间,寻求自己的人生之道,向圣人目标努力求真向善。人皆可为圣人,人皆可与圣人“同美”,当人善良的本性培养到一定程度,就会如同大舜,“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尽心上)这样也就达到“人皆可以为尧舜”至大至高的人格境界。四、“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对一种充塞于天地之间浩然正气与一种阳刚壮美人格的崇尚与膜拜孟子在公孙丑篇中提出了培养人格美的“养气”之说:“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
16、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也。”从引文分析可以看出,浩然之气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首先,从性质上说,浩然之气是和“义与道”相配合的,而“义与道”都属于人的精神范围,所以浩然之气是人的一种精神力量、精神状态,不属于物质范畴,如精气之类。其次,从力量上说,浩然之气最伟大、最刚强,一旦人具有了浩然之气,便可以立于天地之间,就可以不“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最后,从培养上说,浩然之气必须用正直之心来培养,不能加以损害,一旦做了有愧于心的事情,它就疲软了,而且这种培养是由经常的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不是偶然的
17、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也就是说,它来自天长日久的积累,而不能产生于一朝一夕的冲动。孟子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强调主体人格的自我修养,但这种主观自我修养不是外界强力所加,而是从个体内在的自觉心理需求和愿望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的,是与强烈的情感心理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觉的主观情感欲求,所以这种“自我修养”的结果,使个体生命呈现出人格上的巨大变化:“浩然之气”充盈全身,这种“气”,孟子自己也“难言”其中的奥妙,把他描述为“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这里对“浩然之气”的描写显然已带有强烈的赞美情感在内,给人一种崇高的阳刚之美的审美感受。孟子指出这“浩然之气”是“配义与道”,是“集义所生”,这就是
18、说,这种气必须用义和道与它相配合,必须经常积累才能使之不疲乏、不匮少。孟子要求主体人格伦理道德的自我欲求与主体情感意志心理要求相统一,才能产生“浩然之气”的人格美,这表明社会伦理道德不是外在于情感的东西,而是渗透到主体的情感意志和心理之中,已被主体看作是他内在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追求的一种东西,这个统一于主体内在的精神状态的东西,就是“浩然之气”,而这样的“浩然之气”正是主体人格精神美的集中体现。10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具有主体人格美的一腔浩然正气,一种正义、光明、宏伟、充沛的精神道德力量。孟子认为,“浩然之气”不能靠偶然袭取而得,须经合乎“义与道”的长期培育和修养才能形成,这种个人修养过程就是
19、人格美育培植的过程。孟子首倡“浩然之气”的人格美思想,并且提出一整套人格美育的学说,影响十分深广,历来为民请命、舍生报国而光耀史册的那些仁人志士,无不具有一腔浩然之气。因此,孟子“吾善养浩然之气”的理论,富有人格美学的思想和意义。五、孟子的人格美学是一种乐感美学:其趋向是追求自我内心的充实完善和主体人格完美实现后的快乐和愉悦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创造了一系列自主话语,以获得主体人格的独立自主为乐,在“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自信中充分表现出这种快乐感与自主精神。按照孟子的性善论,“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既然人的本性善良,那么,认识自己的善良本性就会使
20、人悦乐。这样,重新认识人的善良本性就是一种与圣人“同美”的过程。就个人的身心修养而言,孟子将孔子提出的“自省”改为“自得”,主张独立地寻求人生之道,自由地领悟人生之道,反对任何权力的干预。其离娄下篇记述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所谓“自得”,表示主体性高扬。孟子严厉地批判诸侯“率兽而食人”,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想标准,就是一种“自得”。他意识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上)也就是说,自我人格是天地间最可贵的,通过反求诸己,找回自己善良本性,就会得到莫大的快乐,由此感受
21、到人生的意义和责任。就人的社会责任而言,孟子以天下为己任,具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他充满自信地说:“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一副王者之师的气派。可是实际上,孟子游说诸侯,从未得到一官半职。但他并不气馁,并不像孔子那样感伤。孟子将一切艰难困苦都看成肩负使命的磨练过程,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这所谓“天”,就是历史、时代,事实上是孟子自主意识的体现。远离权力,使孟子得到充分的自由。他于是创造一个符合自主意识的“天”来对抗权力,以“天爵”来对抗贵族的“人爵”。11其告子上篇说:“仁义忠信,
22、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孟子凭借超越世俗的“天”创造了一系列反权力话语,痛斥战国诸侯“得人爵而弃其天爵”的愚蠢。孟子将“内圣”“外王”两个方面概括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就是说,不得志,也不屈从于任何权力;在各种威胁与诱惑面前保持主体人格的自主与独立。也就是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这正是中华民族历来最敬重的硬汉子精神,一种浩然之气,一种阳刚之美。具有这种独立自主的主体人格精神,就足以进入人生快乐的境界。孟子描述人生快乐之境的三层次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
23、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尽心上)孟子在这里提出了不同于世俗之乐的“三乐”观。他认为,阖家身体健康是基本的快乐;而具有独立自主的主体人格,正大光明,问心无愧是更大的快乐;能够教育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实现自我价值是最高层次的快乐。孟子的“三乐”观,体现了孟子的主体人格美学与独立自主精神。他的人格美学思想,完全排除了礼教权威,甚至超越了孔子。在孟子之前,孔子有“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论语季氏)孔子的“三乐”说,局限在调节伦理关系上,而孟子的“三乐”观则体现出反权力话语的人格精神,体现出强烈的人本意识和
24、人性色彩。12六、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四个结论第一,孟子的个体人格美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反映,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社会变革的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处于流离转徙、饥寒交迫境地的下层民众的要求,在当时历史语境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孟子所处的年代,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滥杀无辜、弱肉强食,暴政带来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条件下,孟子提倡主体人格美思想,这不仅可以促使统治者收敛暴政,而且对改变寡廉鲜耻的战乱年代的社会风尚,建立和谐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二,孟子的主体人格美思想具有丰富的人格伦理内涵,它对后世铸造中国人的浩然正气和坚强不屈的伟大人格产生了决定
25、性的影响。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勤劳、朴实、善良、刚直等传统美德,也正是这些思想千百年来一直在激励着无数志士仁人不停地探求和奋争,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包拯的“清正廉明”;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语都可以从孟子的论述里找到渊源。他的不屈、不移、不淫等见解,时至今日仍不失为我们修身养性的重要准则。第三,孟子的主体人格美思想是具有丰富的审美和文化蕴涵,“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些
26、思想,对于后世铸造中国人独特的文化人格和审美心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四,孟子的主体人格美思想也有一定的理想色彩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首先是它忽略了对人格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人的生存环境的考察,离开人的经济地位空谈君子行为,这只能是主观的,不合实际的,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其次是他的主体人格美思想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时代赋于人格以不同的具体内容,而孟子的人格论也只是他那个时代的产物,他作出的结论具有他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再次孟子的人格思想又总是与他的政治主张密不可分的。在他看来,只要按“仁义礼”等规矩办事,用“仁义礼”充实自己的人格,这就是君子行为,这也就是他所赞扬的人格美,显然
27、,孟子的人格论有其鲜明的阶级局限性,正是这些局限性,给后世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如闭关自守、墨守成规,统治者夜郎自大、自满自足的保守性,劳动者的奴性和人民乐天安命不求进取的惰性,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根源。历史发展到今天,距离孟子的时代已遥遥两千多年,如果说建设和谐社会必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话,那么我们对待孟子这一人格美学思想只有去其糟粕、汲其精华,才能够使这一遗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才能够使社会主义的人格论更加高尚、更加完美。总之,孟子美学中最突出倡导的是一种独立自主的主体人格美思想,他提出了“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人皆可以为尧舜”,“万物皆
28、备于我”,“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等一系列独立自主的高扬个体人格和自主精神的话语,表现出强烈的主体人格意识、人性色彩和人格自主的悦乐感,创造了传统文化史、伦理人格史和美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对后世塑造中国人的文化心灵、精神人格和审美个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物欲洪流、道德价值沦丧、主体人格精神失落、大众文化泛滥以及审美低俗恶搞的文化语境下,在建立和谐社会的呼声中重提这一话题,也许对这一切不无疗救、补偏和建设作用。【参考文献】1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9.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阮元.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M.北京:中
29、华书局,1980.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朱熹.孟子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韩德林.试论孟子的美学思想A.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论丛.中国古代美学史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张皓.孟子人格美学与自主精神J.江汉大学学报,2001,(4).10李泽波.孟子理想人格的思想与践行J.中国文化研究,1998,(19).11杨淑明.试论孟子的独立人格意识J.理论学刊,2001,(3).12郭振香.孟子理想人格观浅析J.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学科学),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