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湖生态园北入口地下停车场项目勘察工程-工程勘察-文.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50003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9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生态园北入口地下停车场项目勘察工程-工程勘察-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湖生态园北入口地下停车场项目勘察工程-工程勘察-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湖生态园北入口地下停车场项目勘察工程-工程勘察-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湖生态园北入口地下停车场项目勘察工程-工程勘察-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湖生态园北入口地下停车场项目勘察工程-工程勘察-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7页 共37页目 录1 概述1.1 工程概况1.2 勘察目的和技术要求1.3 勘察工作的依据及技术标准1.4 勘察方案及完成的工作量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 地形、地貌2.2 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2.3 水文地质条件2.4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2.5 不良地质作用2.6 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3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3.1 室内土工试验3.2 原位测试3.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4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4.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4.2 天然地基分析评价4.3 桩基础分析评价4.4 基坑工程分析评价5 设计参数检测、现场检验

2、和监测5.1 设计参数检测5.2 现场检验5.3 现场监测6 结论与建议6.1 结论6.2 建议附件:图序图 表 名 称图 号页 数1图例112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213工程地质剖面图3-13-25334土工试验成果表4-14-885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5-15-996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6-16-227工程地质柱状图7-17-888静力触探单孔曲线柱状图8-18-18189勘探点一览表9-19-6610水质分析报告(借用临近工程苏州市吴越路桥梁工程和苏州市吴越路下穿人行道)10111三轴试验成果曲线12-112-9912现场工作量一览表13-113-441概 述我院受苏州市园林文化发展有

3、限公司的委托,对其拟建的石湖景区上方山石湖生态园北入口地下停车场场地进行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1.1 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苏州市高新区石湖景区玉湖街以东,吴越路以南,现为在用石湖景区停车场。拟建场地外南侧约100米有一东西方向,连通石湖的河道,拟建场地以东即为石湖景区,具体位置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2)。本次勘察对象为拟建的地下停车场,总面积约9691m2,建筑物性质见表1.1: 建筑物性质一览表 表1.1建筑物名称层数(F)结构荷载 (KN/柱)柱网基础型式地下停车场1(地下)框架450078m桩基础 注:1、拟建地下停车场的0.000标高为3.000m。 2、建设场地建设

4、场地现有自然地面标高为:2.827m4.162m,地下停车场的地下室底板顶标高为0.000下-5.550m,底板厚度约0.600m,即底板底为0.000下-6.150m,标高约为-3.150m,从建设场地现有自然地面计算,基础需挖深约6.06.5m。3、本报告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用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4、以上资料由委托方和设计方提供。勘察等级:依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节,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本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根据行标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第3.1

5、.3条,拟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类别:依据国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规定,本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根据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1条,本工程中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1.2 勘察目的和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目的是为拟建建筑物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施工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参数;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和建筑物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本次勘察工作的技术要求如下: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地的地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2、查明场

6、地范围内的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评价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适宜性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3、查明场地内埋藏的河道、沟浜、暗塘、暗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等,并提出整治方案建议。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勘察时的地下水位、历史最高地下水位、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水位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评价地下水对基坑开挖、桩基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判明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判明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6、对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经济合理的建议。7、提

7、供可选的地基基础方案建议,提供建议选用的桩基持力层及桩基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可能采用的桩基方案进行论证,提出桩长、桩径方案的建议,预估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8、评价沉桩可能性,对桩基施工和基坑开挖施工以及建筑物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检测检验工作等提出建议。9、查明与基坑开挖有关的场地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工程提出支护方案、计算参数和支护结构选型的建议,提供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土层的渗透参数,提出地下水的控制方法和施工控制的建议,并提出施工中可能遇到问题的防治措施的建议。1.3 勘察工作的依据及技术标准本次勘察工作的依据及所遵循的技术标准如下: 1、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8、2001)(2009年版)2、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国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5、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6、国标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7、行标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8、行标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9、行标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10、行标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13、委托方提

9、供的建筑物平面布置图1.4 勘察方案及完成的工作量1.4.1勘察手段针对本工程特点,确定本次勘察主要采用钻探、静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及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查明场地地基土的工程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4.2勘察工作量布置本次勘察方案由我设计院根据国家现行规范,结合设计院勘察要求及基坑总平面图,沿建筑物轮廓线和角点及轴线布置勘探孔,共布置勘探孔44个,孔间距约15.030.0m,其中取土、标贯孔15个,孔深为20.3045.30m;静力触探孔29个,孔深为15.0045.00m,由于场地地层有所变化,加密静力触探孔6个,孔号为BC1BC6,孔深为10m。为了查明暗塘及暗浜等不利埋藏物的分

10、布,本次勘察共布置小螺纹钻孔74个,孔深为4.05.0m。勘探点位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2)。1.4.3勘探点测放勘探点的位置由我院采用GPS测放,各勘探孔孔口标高采用GPS量测,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勘探点高程引测点于拟建场地北侧吴越路上,为点BM1(1985国家高程基准,如设计和施工时使用其它高程点,须与该点联测换算后,方可使用)。本次勘察勘探点高程引测点坐标及高程如下表1.4.3:勘探点高程引测点坐标及高程表 表1.4.3标高引测点坐 标高程X(m)Y(m)(m)BM138617.22650598.1273.028勘探点位置及高程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

11、2)。1.4.4勘察工作日期及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野外勘探工作于2014年02月18日进场,2014年02月23日完成,室内土工试验成果于2014年03月06日提交, 2014年03月10日提交本勘察报告。完成的野外勘探及室内土工试验工作量见表1.4.4。工作量统计表 表1.4.4项 目单位工作量备 注外业勘察机钻孔m/个574.5/15钻机型号SH30、孔号J1J15双桥静力触探孔m/个1040/29孔号:C1C29双桥静力触探孔(加密孔)m/个60/6孔号:BC1BC6小口径麻花钻m/个298/74孔号:S1S74地下水位观测孔个15孔位测放、孔口高程测量个124取原状土样个202取扰动土样

12、个38标贯试验次38内业试验含 水 量项241重 度项203比 重项241液 限项164塑 限项164压缩试验项203固结快剪组166颗粒分析项99渗透试验组40三轴试验(UU)组32水质分析组2借用临近工程苏州市吴越路桥梁工程和苏州市吴越路下穿人行道水质分析报告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苏州市高新区石湖景区,吴越路以南,玉湖街以东,现为在用石湖景区停车场,整个场地除几条横纵分布的绿化带外,整个场地均为沥青及混凝土路面。场地一般地面标高约为2.82m4.16m,相对高差为1.3m,场地地势较平坦。拟建场地外南侧有一连通石湖的河道,河道水面标高约为1.33m。拟建场地地

13、貌形态单一,地貌单元属长江三角洲冲湖积平原。2.2 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据勘探揭露,在地表下45.30m深度范围内,除填土外,其余均为第四纪滨海、河湖相沉积物,主要由黏性土及粉土粉砂组成。本场地地基土按其工程特性从上到下可分为9个工程地质层,其中第层分为三个亚层,各土层分布厚度及结构特征详见表2.2及工程地质剖面图(图3-1图3-25)(注:剖面途中空缺处为开挖沥青及混凝土路面所致)。 地基土构成、特征一览表 表2.2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土层厚度(m)平均厚度(m)层顶标高(m)层顶埋深(m)土 层 描 述杂填土0.904.001.652.103.46杂色,松散,欠固结,表面含三合土,部分地段夹有碎

14、石、砖块、瓦砾等建筑垃圾,粒径约6.0040.00cm,均匀性差,埋藏时间约78年,全场地分布。素填土1.205.002.26-0.411.470.902.80杂色,松散,欠固结,以灰黑色黏性土为主,含粉土颗粒,埋藏时间约78年,部分地段缺失。黏土1.303.302.35-2.810.633.005.60灰黄色,可塑,含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部分地段缺失,缺失位置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2)。粉砂夹粉质黏土0.702.601.42-5.16-3.085.408.00灰黄色,稍密中密,饱和,局部夹粉质黏土较多,含云母,石英,长石,平均黏粒含量为4.5%,全场地

15、分布。粉质黏土0.502.701.31-7.29-4.366.6010.10灰黄色,软塑可塑,局部粉质含量较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全场地分布。粉质黏土4.607.806.38-8.39-5.758.0011.20灰色,软塑,局部流塑,粉质含量较高,局部夹薄层粉土,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全场地分布。粉土夹粉质黏土3.807.205.41-14.32-12.3514.6016.80灰色,稍密,很湿,局部夹有粉砂薄层,矿物成分为云母等,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韧性及干强度低,全场地分布。-1粉质黏土夹粉砂1.804.103.08-19.84-17.8720.10

16、22.20灰色,流塑为主,局部软塑,局部夹粉砂较多,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全场地分布。-2粉砂夹粉质黏土2.506.704.81-22.66-21.2623.5024.90灰色,稍密中密,饱和,局部夹薄层粉质黏土较多,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等,平均黏粒含量为3.8%,全场地分布。-3粉砂夹粉质黏土8.4011.109.74-28.25-24.3726.6030.50灰色,中密,饱和,局部夹有薄层粉质黏土,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等,平均黏粒含量为3.7%,全场地分布。粉砂未揭穿-37.77-34.8737.1040.00灰色,中密,局部密实,饱和,局部夹薄层粉质黏土,矿

17、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等,平均黏粒含量为3.5%,全场地分布,部分孔揭露,本次勘察未揭穿。 2.3 水文地质条件2.3.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苏州市为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河水:据历史资料,苏州1999年前最高洪水位2.49m(1954年),最低水位为0.01m,常年平均水位0.88m,以上为1956黄海高程。1999年觅渡桥站最高水位2.55m(1985国家高程基准),1999年枫桥站最高水位2.68m(1985国家高程基准)。潜水: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苏州市历史最高潜水位为2.63m,最低水位为-0.21m,以上为1956黄海高程,潜水位年变幅一般为12m。微承

18、压水:苏州市历史最高微承压水位为1.74m(1956黄海高程),近35年最高微承压水位为1.60m,年变幅0.80m。2.3.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本场地浅层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和微承压水两种类型,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层杂填土和第层素填土中,受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补给,通过自然蒸发和侧向径流排泄,勘察期间测得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见表2.3.2.1和表2.3.2.2: 初见水位 表2.3.2.1数据个数初见水位埋深(m)初见水位标高(m)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151.001.501.201.602.151.84稳定水位 表2.3.2.2数据个数稳定水位埋深(m)稳定水位标高(m)最小值最大

19、值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151.602.201.770.991.591.27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的量测方法:钻孔时在钻孔旁浅孔干钻。稳定水位的量测间隔时间按地层的渗透性确定,粉土、黏性土间隔时间不小于8h。水位量测读数精度为20mm。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第层粉砂夹粉质黏土中,主要受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及浅部地下水垂直入渗补给,以地下水的侧向径流为主要排泄方式。本次勘察对J6号孔进行量测,微承压水水位埋深约1.20m,稳定水位标高为1.05m。微承压水水位量测方法:钻入距离含水层顶板一定厚度时,停钻,下入套管至含水层顶部,使其与其他含水层隔开,再钻入微承压含水层一定深度,根据含水层的渗透性,间隔8

20、h量测地下水稳定水位。水位量测读数精度为20mm。2.3.3渗透系数本次勘察对基坑影响深度范围内各地基土层进行了室内渗透试验,其成果见表2.3.3。 土层渗透系数成果表 表2.3.3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室内试验渗透系数(cm/s)KV(cm/s)KH(cm/s)素填土3.86E-064.32E-06黏土2.19E-072.43E-07粉砂夹粉质黏土3.56E-044.11E-04粉质黏土4.80E-065.43E-06粉质黏土5.04E-065.70E-062.3.4地下水腐蚀性评价拟建场地位于苏州市高新区吴越路和玉湖街,场地及附近无污染源,地表水及地下水均未受环境污染,场地环境类型为II类,本次

21、勘察借用苏州市吴越路桥梁工程和苏州市吴越路下穿人行道中J1号孔和J2号孔水质分析材料,具体水质分析成果腐蚀性评价见表2.3.3.1表2.3.3.2。水质检验报告见图10。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 表2.3.3.1按环境类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判别按地层渗透性: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判别腐蚀介质水判别结果腐蚀介质水判别结果S042-(mg/L)107.65.0微腐蚀性92.47.34Mg2+(mg/L)18.82000微腐蚀性侵蚀性C02(mg/L)8.930微腐蚀性9.4313.4NH+4(mg/L)0.301.0微腐蚀性0.265.320H-(mg/L)未检出43000微腐蚀性未检出总矿

22、化度(mg/L)589.720000微腐蚀性524.7 水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 表2.3.3.2腐蚀介质含量(mg/L)判别结果长期浸水干湿交替水中CL-79.710000微腐蚀性100微腐蚀性72.010000微腐蚀性100微腐蚀性根据上表并结合临近工程经验,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地下水在长期浸水的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的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根据临近工程经验,本场地的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根据临近工程经验,本场地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

23、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2.4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2.4.1区域构造及地震苏州地区新生代以来新构造活动反映不强烈,主要表现为垂直升降运动。西部丘陵山区缓慢抬升,东部平原区轻微下降,据中国岩石圈新构造时期升降幅度图,19561977年地形形变测量结果,平原区20年间垂直形变速率不到-0.1mm/a,属地壳活动稳定区。本地区及邻近地区地震不强烈,据二千多年的历史记载共发生大于4级的地震49次,大于5级的地震9次,其中较大的地震有1974年4月22日溧阳市上沛5.5级地震,和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沙溪5.1级地震。纵上所述,本地区地震水平,无论从强度和频度上来看,地震活动水平属中偏下,属基本

24、稳定地区。2.4.2场地地震设计基本条件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0.8条规定,苏州高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05g。2.4.3场地类别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估算表 表2.4.3土层代号名称估算波速vs (m/s)孔号:J1孔号:C15孔号:J14分层厚度di(m)di/vsi(s)分层厚度di(m)di/vsi(s)分层厚度di(m)di/vsi(s)素填土1302.10.0162 1.90.01463.60.0277黏土20030.0150 2.60.01302.10.0105粉砂夹粉质黏土1800.80.00

25、44 1.30.00720.70.0039粉质黏土1702.70.0159 1.20.007120.0118粉质黏土1605.70.0356 6.60.04136.40.0400粉土夹粉质黏土18040.0222 4.40.02443.60.0200t=(di/vsi)(s)0.10930.10760.1138vse=d0/t(m/s) 计算深度取d0=20m182.98185.87175.74该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估算值Vse=175.74185.87m/s(详见表2.4.3),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6条、第5.1

26、.4条规定,场地类别属类,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45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1,本建筑场地地段类别属建筑抗震的一般地段。2.4.4液化判别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3.1条规定,拟建工程为6度设防区的丙类建筑,本场地浅部20.0m深度范围内的饱和粉土、粉砂层,可不进行液化判别和处理。2.5 不良地质作用拟建场地不存在全新活动断裂、采空区、危岩、滑坡、岩溶及泥石流等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2.6 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经本次勘察,拟建场地除几条横纵分布的绿化带外,整个场地均为沥青及混凝土路面,且路面下均有较厚的一层二灰碎石及道渣,

27、部分地段杂填土较厚,达4m,部分地段埋有较大石块,粒径达30cm-40cm,根据当地经验,拟建场地原为一片沼地,用途为茭白种植,表层土质较松软;场地内分布有多条污水管线、雨水管线、市政水管线、电信通信线等,请设计与施工时考虑其不利影响。3.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3.1 室内土工试验为了获得场地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本次勘察共采取原状土样202件,扰动样39件,对原状土样进行常规物性、压缩、固结快剪、三轴及渗透等试验,对粉土、粉砂及部分扰动样进行了颗粒分析实验,对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时,剔除个别异常值,统计成果见表3.1,表中提供了最小值最大值、数据个数、平均值和变异系数。3

28、.2原位测试本次勘察对各地基土层进行了双桥静力触探试验及对粉土及粉砂层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成果见附表3.13.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根据室内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成果,分别计算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见表3.3.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览表 表3.3.1土层编号土层名称物理指标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抗剪强度指标计算f0(kPa)qc(MPa)f0(kPa) Nfak(kPa)Ck(kPa)k(0)d(m)b(m)fa(kPa)黏土2621.682204.452.0015.200.503.00272.9粉砂夹粉质黏土2.734119.713.9232粉质黏土

29、1730.967136.828.8013.000.503.00145.6粉质黏土1470.913131.321.5014.000.503.00116.8粉土夹粉质黏土1462.719109.829.0132-1粉质黏土夹粉砂1311.656201.96-2粉砂夹粉质黏土2.573116.119.5173-2粉砂夹粉质黏土4.362155.4610.4187粉砂6.257197.1614.4241备注:1、当偏心距e小于或等于0.033倍基础底面宽度时,由抗剪强度确定fa :fa= Mbb + Mdmd + Mcck 本表中计算时假设:b=3m,d=0.5m。fa= Mbb + Mdmd + M

30、cck, 2、由 Ps (kPa)值确定fak(其中双桥Ps=1.1qc)一般黏性土f0=0.086Ps+45.3 (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淤泥质土fak=0.063Ps+29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83-2011)粉土f0=0.02Ps+50(武汉冶金勘察公司)粉砂f0=0.02Ps+59.5(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0为地基土容许承载力;f0为地基承载力基本值3、除第层Ps取平均值九折外,其他层Ck、k、Ps取标准值。N取修正击数标准值。结合苏州地区的工程经验,各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的建议值、压缩模量Es12见表3.3.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压缩模量Es12 表3.3.2

31、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压缩模量Es12(MPa)黏土1808.16粉砂夹粉质黏土1609.76粉质黏土1505.54粉质黏土1005.52粉土夹粉质黏土1409.84-1粉质黏土夹粉砂1208.17-2粉砂夹粉质黏土1408.93-3粉砂夹粉质黏土1609.39粉砂18014.98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4.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拟建场地属长江三角洲冲、湖积平原,沉积着巨厚的第四纪冲湖积相;第四系下伏基岩的构造断裂均为隐伏状,据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m,无全新活动断裂。经勘察,拟建场地不存在采空区、危岩、滑坡等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场地中的沥青

32、混凝土路面,二灰碎石、道渣垫层及较大的石块和污水、雨水管线,市政管网、电信管线等均为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拟建场地稳定性一般,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拟建地下车库可采用桩基础,以第-3层粉砂夹粉质黏土层作为其桩基础桩端持力层;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适宜建造本工程的拟建建筑物。4.2 天然地基分析评价4.2.1地基土分析评价拟建场地45.30m深度范围内,除第层杂填土和第层素填土外,其余为第四纪滨海、河湖相沉积物。第层杂填土,以黏性土为主,局部夹建筑垃圾,土质均匀性差;第层素填土,以黏性土为主,部分地段缺失;第层黏土,均匀性较好,厚度稍有变化,部分地段变薄甚至缺失;第层粉砂夹粉质黏土,均匀性较差,分布较

33、均匀,厚度变化不大;第层粉质黏土,均匀性一般,水平向分布较均匀,厚度变化不大;第层粉质黏土,均匀性一般,水平向分布较均匀,厚度变化不大;第层粉土夹粉质黏土,均匀性较差,分布较均匀,厚度变化不大;第-1层粉质黏土夹粉砂,均匀性较差,分布较均匀,厚度变化不大;第-2层粉砂夹粉质黏土,均匀性较差,分布较均匀,厚度变化不大;第-3层粉砂夹粉质黏土,均匀性较差,分布较均匀,厚度变化不大;第层粉砂,均匀性一般,层顶分布较均匀,本次勘察未揭穿。各层具体评价如下:第层,杂填土,杂色,松散,欠固结,由碎石、砖块、瓦砾等建筑垃圾组成,粒径约6.0080.00cm,均匀性差。此层将给基坑支护造成不利影响。第层,素填

34、土,杂色,松散,欠固结,均匀性较差,工程性质较差,部分地段缺失。此层较松软,将给基坑支护造成不利影响。第层,黏土,可塑,中压缩性,层顶标高-2.81-0.63m,平均厚度2.34m,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qc=1.767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压缩模量Es12=8.16MPa,土质均匀性良好,工程性质良好。为不透水层。第层,粉砂夹粉质黏土,稍密中密,中压缩性,层顶标高-5.16-3.08m,平均厚度1.42m,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qc=2.994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压缩模量Es12=9.76MPa,水平向分布较均匀,土质均匀性较差,

35、工程性质一般。为透水层。第层,粉质黏土,软塑可塑,中压缩性,层顶标高-7.29-4.36m,平均厚度1.30m,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qc=1.040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压缩模量Es12=5.54MPa,水平向分布较均匀,土质均匀性一般,工程性质一般。为微透水土层。第层,粉质黏土,软塑,局部流塑,中压缩性,层顶标高-8.39-5.75m,平均厚度6.38m,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qc=0.938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压缩模量Es12=5.52MPa,水平向分布较均匀,土质均匀性一般,工程性质一般。为微透水土层。第层,粉土夹粉质黏土,

36、稍密,中压缩性,层顶标高-14.32-12.35m,平均厚度5.41m,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qc=2.833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压缩模量Es12=9.84MPa,水平向分布较均匀,土质均匀性一般,工程性质一般。为透水层。第-1层,粉质黏土夹粉砂,软塑流塑,中压缩性,层顶标高-19.84-17.87m,平均厚度3.08m,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qc=1.897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压缩模量Es12=8.17MPa,水平向分布较均匀,土质均匀性较差,工程性质较差。为微透水土层。第-2层,粉砂夹粉质黏土,稍密中密,中压缩性,层顶标高-2

37、2.66-21.26m,平均厚度4.81m,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qc=2.926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压缩模量Es12=9.39MPa,水平向分布较均匀,土质均匀性较差,工程性质一般。为透水层。 第-3层,粉砂夹粉质黏土,中密,中压缩性,层顶标高-28.25-24.37m,平均厚度9.74m,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qc=4.622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压缩模量Es12=9.39MPa,水平向分布较均匀,土质均匀性较差,工程性质一般。为透水层,可作为拟建地下停车场的桩基础桩端持力层。第层,粉砂,中密密实,中压缩性,层顶标高-37.77

38、-34.87m,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qc=6.881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压缩模量Es12=14.98MPa,水平向分布较均匀,土质均匀性良好,工程性质良好。为不透水层。未揭穿。4.2.2基础方案拟建地下停车场地下室单柱荷载约为4500KN/柱,底板底约为0.000下-6.150m,即标高约为-3.150m,第层素填土埋深最大处约为6.5m,即开挖深度最大约为6.5m,由于第层黏土层平均厚度约为2.3m,且平均层底标高约为-3.35m,第层为稍密中密的粉砂夹粉质黏土层,故无合适的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拟建地下停车场可对第层黏土层进行碾压或换填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作为

39、其地下停车场防水板的地基持力层,对于部分地段第层黏土层较薄甚至缺失处及第层粉砂夹粉质黏土层层顶埋深较浅处(缺失处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2),可挖除部分第层粉砂夹粉质黏土层,并采用砂石垫层回填至地下停车场防水板的设计标高;垫层的厚度、范围、层底埋深经计算确定,砂石垫层的设计、施工与检测严格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相关规定进行,每道工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拟建地下停车场北侧约10m处即为吴越路,西侧约10m处即为玉湖街,南侧约10m处即为石湖景区管理处及道路,开挖时注意对周边已有建筑及道路的保护,必要时

40、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4.2.3 地基均匀性评价拟建场地属同一地貌单元;当拟建地下停车场采用第层黏土层为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时,由于部分地段的天然地基持力层第层黏土缺失,综合确定,其地基属于不均匀地基。4.3 桩基础分析评价本工程拟建地下停车场,地下一层,框架结构,荷载为4500KN/柱,无适宜的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且须考虑永久抗浮措施,结合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宜采用桩基础方案。4.3.1 桩基础持力层选择根据拟建建筑物的性质、场地地基土层的特性及分布情况,结合地区建筑经验,第-3层粉砂夹粉质黏土层可作为拟建地下停车场的桩基础桩端持力层。第-3层,粉砂夹粉质黏土,中密,中压缩性,层顶标高-28.2

41、5-24.37m,平均厚度9.74m,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厚度加权平均值qc=4.622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压缩模量Es12=9.39MPa,水平向分布较均匀,土质均匀性较差,工程性质一般。为透水层,可作为拟建地下停车场的桩基础桩端持力层。4.3.2 桩型及其规格选择根据邻近场地建筑经验,结合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地下停车场建议采用预应力方桩,桩径400400mm;以第-3层粉砂夹粉质黏土层作为其桩基础桩端持力层。桩顶标高-3.5m,桩端标高-33.5m,桩长30.0m。桩型、桩径、桩端标高及桩顶标高等参数详见表4.3.4。4.3.3 桩基设计参数根据室内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成果,结合临近工程建筑经验,场地各土层的桩周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桩端土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的建议值见表4.3.3。桩基设计参数一览表 表4.3.3层号土层名称预制桩钻孔灌注桩抗拔系数负摩阻力系数n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桩周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桩周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素填土(18)(1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