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和管理实施制度52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与管理实施细则1 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依据和工作目标1.1 编制依据1、铁建设【 】200号2、3、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TB10003- )(TB10119- )(TB10120- )(GB50111- ) (TBJ1010995)铁建设【 】241号(TB10401.1- J259- )(TB10503- )(TB10121- )GB/T 50326- 1.2 湘潭段隧道工程概况及主要风险因素描述1.2.1工程简况 湘潭段隧道位于湘潭市易家湾镇境内,紧邻右侧的107国道,隧道进口由既有乡村公路经便道接入
2、,交通便利。隧道总长2129米,根据(GB18306 )(1/400万),该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形地貌隧道地址区为丘陵缓坡区,海拔标高5097m,自然高差约4047m,丘坡自然坡度约3551,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地貌总体表现为丘坡与丘间谷底相间。丘坡表层被低矮灌木及松树林覆盖,植被发育,丘坡坡脚多辟为民房,谷底内为水塘,水田,一阶台地多为水田、水塘。、气象特征测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暖、夏热秋干、冬寒四季分明。多年年平均气温:16.718.3C,多年一月份平均气温4.6C,多年七月份平均气温29.5C,极端最低气温-
3、9.5C(1969-01-31),极端最高气温40.6C(1953-08-13),多年平均总降雨量1422mm,一日最大降雨量192.5mm,最大风速20m/s(西北偏北及南风),平均风速3m/s,最大积雪10cm(1962-02-2425)。地层岩性湘潭地区大面积分布白垩系-下第三系地层,岩性为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块状砾岩、含砾砂岩,以及泥质粉砂岩与含砾砂岩互层。在湘潭一带分布石炭系灰岩、白云质灰岩,中厚层状,呈条带状分布;在易家湾局部地段零星分布泥盆系石英砂岩、页岩、砂岩、泥灰岩、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夹泥灰岩、石英砾岩。湘潭南附近的丘陵大面积出露元古界板溪群、冷家溪群板岩、变质砂岩、变
4、质凝灰质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第四系地层广布于江河两岸冲积平原区、丘陵区及山间谷地。岩性以黏土、粉质黏土、网纹状黏土、砂、卵、砾石土为主,其中埋藏古河道区、湖汊港地区等积水低洼地带具淤泥、淤泥质黏土等。地质构造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潭地区主要位于南华后加里东准地台内,发育白马垅梅林桥断褶带、黄塘均坝断褶带,区内褶皱、断层构造十分发育。危岩落石区内分布规模较小,主要分布在XDK29+900XDK31+780及XDK34+030+620等地段隧道里程表单位工程工程项目单位工程说明黑山隧道围岩级别入口明挖 XDK29+919-XDK29+938围岩级别 XDK29+938-XDK30+030围岩级别XDK3
5、0+030-XDK30+045围岩级别 XDK30+045-XDK30+055围岩级别 XDK30+055-XDK30+144围岩级别XDK30+144-XDK30+190围岩级别出口XDK30+190-XDK30+209附属工程南塘尾隧道围岩级别XDK30+842-XDK30+861围岩级别XDK30+861-XDK30+964围岩级别XDK30+964-XDK30+981附属工程北山脚隧道围岩级别入口明挖XDK31+140-XDK31+159围岩级别XDK31+159-XDK31+200围岩级别XDK31+200-XDK31+280围岩级别XDK31+280-XDK31+333围岩级别XD
6、K31+333-XDK31+400围岩级别XDK31+400-XDK31+480围岩级别XDK31+480-XDK31+620围岩级别XDK31+620-XDK31+755围岩级别出口XDK31+755-XDK31+744附属工程水竹湾隧道围岩级别入口明挖XDK33+685.31-XDK33+692.31围岩级别XDK33+692.31-XDK33+737围岩级别XDK33+737-XDK33+752围岩级别XDK33+752-XDK33+892围岩级别XDK33+892-XDK33+957围岩级别XDK33+957-XDK34+024围岩级别出口明挖XDK34+024-XDK34+043附属
7、工程泉塘隧道围岩级别入口明挖XDK34+097-XDK34+116围岩级别XDK34+116-XDK34+182围岩级别XDK34+182-XDK34+290围岩级别XDK34+290-XDK34+492.75围岩级别出口明挖XDK34+492.75-XDK34+511.75附属工程大公塘隧道围岩级别入口明挖XDK34+606.63-XDK34+625.63围岩级别XDK34+625.63-XDK34+730围岩级别XKD34+730-XDK34+758围岩级别XDK34+758-XDK34+883围岩级别出口明挖XDK34+883-XDK34+902附属工程1.2.2、施工组织方案湘潭段隧道
8、工程共计6座,施工任务、工期、总人数、施工作业面等情况见下表。队伍名称工程项目开工时间完工时间总人数施工作业面隧道1队黑山隧道 .8.15 .5.15130单口施工,1个作业面隧道1队南塘尾隧道 .2.20 .8.20120单口施工,1个作业面隧道1队北山脚隧道 .2.20 .3.20140单口施工,1个作业面隧道2队水竹湾隧道 .7.15 .5.14130单口施工,1个作业面隧道2队泉塘隧道 .3.4 .2.4130单口施工,1个作业面隧道2队大公塘隧道 .1.4 .9.4130单口施工,1个作业面1.3 湘潭段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目标 安全风险:隧道重大危险源为VI级围岩的塌方、
9、冒顶,明洞段深基坑边坡塌方,隧道爆破既有线路堑边坡震动。 工期风险: 2月20日开工, 9月 30日竣工,工期不足20 个月,工期十分紧张。 安全风险控制目标:控制住塌方、冒顶、边坡塌方、既有线边坡爆破震动,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工期风险控制目标:确保隧道 9月30日前完工目标的实现。1.4 施工阶段安全风险指标体系铁路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项目阶段施工方法目标风险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施工阶段矿山法安全、第三方损失塌方突水(泥、石)瓦斯明矿法大变形岩爆山体开裂变形坍塌其它1.5 湘潭段隧道安全风险分级和接受准则 、隧道风险分级包括事故发生概率的等级标准、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标准和风险的等
10、级标准。 、事故发生概率的等级分成五级,如下表所示:概率等级标准概率范围中心值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0.31很可能50.030.30.1可能40.0030.030.01偶然30.00030.0030.001不可能292F9或SI101F2或1SI10SI=1或1100030010001003003010030注:”含义为包括上限值而不包括下限值,以下各表均同 环境影响是指隧道施工对周期建(构)筑物破坏或损害、环境污染等,根据其影响程度进行分级,如下表所示: 环境影响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灾难性的很严重的严重的较大的轻微的后果等级5 4321环境影响描述永久且严重的永久但轻微的长期的临时但严重的临时
11、且轻微的注:”临时的”含义为在施工工期以内能够消除;”长期的”含义为在施工工期以内不能消除,但不会是永久的;”永久的”含义为不可逆转不可恢复的、风险等级标准 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将风险等级分为四级:极高、高度、中度和低度,如下表所示:风向等级标准后果等级概率等级轻微的较大的严重的很严重的灾难性的12345很可能5高度高度极高极高极高可能4中度高度高度极高极高偶然3中度中度高度高度极高不可能2低度中度中度高度高度很不可能1低度低度中度中度高度、铁路隧道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 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表风险等级接受准则处理措施低度可忽略此类风险较小,不需要采取风险处理措
12、施和检测中度可忽略此类风险次之,不需要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检测高度不可期此类风险较大,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检测,而且满足降低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极高不可接受此类风险最大,必须高度重视并规避,否则要不惜代价将风险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2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2.1、成立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领导机构成立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领导小组,由总工程师牵头,邀请局和其它单位有关专业的高中级工程师作为专家,项目各相关部门主管负责人共同参与,组成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进行隧道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工作2.2 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基本要求1、按照湖南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下
13、发的指导性施组和总体进度计划,根据设计文件以及交底记录,结合实施性施组的深化,对隧道进行评估2、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内容及成果应到达指导施工过程中进行风险控制的要求。3、在风险识别阶段,应按照施工顺序,对各种风险因素与可能发生的典型风险事件对照进行4、风险因素必须细化,不能遗漏任何环节,如:施工准备、工程、水文地质、开挖各工序、通风、防排水、火源控制、支护及衬砌、防护、供电、机械、监控测量、施工准备、施工管理、隧道特征及其它(细化环节可参考).5、风险识别应提出风险指标体系和风险清单等成果2.3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重点因素分析湘潭段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主要分为两大方面,第一方面为安全因素,包括隧道
14、进洞、软弱围岩段、浅埋段明挖、隧道爆破震动影响既有线边坡等等;第二方面为工期方面,隧道计划 2月20 日开始施工, 年 9月 30日完工,工期异常紧张,按期完工的风险较大2.4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识别与初始评估2.4.1、矿山法施工隧道典型风险因素识别 按照(铁建设【 】号)要求,施工阶段应在施工图阶段的风险评估结果基础上,结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本标段所有隧道进行评估,矿山法施工的隧道侧重于安全,对塌方、突水(泥、石)、岩爆、大变形等典型风险进行评估,在评估时,施工单位较多地结合了以往的施工经验,矿山法施工隧道典型风险因素识别参照下表:矿山法施工风险因素核对表风素风险因事 件险塌方突水(泥、石
15、)大变形岩爆其它施工准备情况见表施工地质勘察见表开挖情况开挖方式循环进尺爆破器材检查和落实地下水处理预留变形量爆破方法隧道超挖情况进洞落底挑顶断面变化处或工法转化处支护及衬砌情况支护刚度超前支护地层与加固与改良支护时机支护方法支护质量闭合成环周期监控测量掌子面稳定情况量测器材及布置量测频率规范要求监测项目监控量测制度信息反馈及处理施工管理见表隧道特征见表2.4.2、湘潭段隧道安全风险识别与初始评估隧道工程安全风险识别与初始评估序号工序作业名称危险因素可能导致事故评价危险等级是否为重大危险源1洞口开挖隧道开挖洞口洞门仰坡未处理坍塌坍塌高等是2隧道开挖洞口洞门边坡有裂缝坍塌坍塌中等否3隧道开挖洞口
16、洞顶岩石坠落物体打击高等是4隧道开挖洞口洞顶危土坍塌物体打击中等否5隧道开挖洞口洞口重叠作业伤人物体打击中等否6隧道开挖洞口高空坠落坠落高等是7隧道开挖洞口雨后洞口坍塌坍塌中等否8隧道开挖洞口地质不良坍塌坍塌高等是9隧道开挖洞口没戴安全帽伤人物体打击中等否10隧道开挖洞口瞎炮爆炸伤人爆炸中等否11隧道开挖洞口围岩上危土坍塌坍塌中等否12隧道开挖洞口支护不牢坍塌物体打击高等是13隧道开挖洞口钻眼前没检查滚石伤人物体打击高等是14隧道开挖洞口瞎炮处理不当伤人爆炸高等是15隧道开挖洞口钻岩机支架不稳伤人机械伤害中等否16隧道开挖洞口用手导引电钻钎子伤手机械伤害中等否17隧道开挖洞口在残眼钻眼爆炸伤人
17、爆炸中等否18隧道开挖洞口风钻操作不当伤人机械伤害中等否19隧道开挖洞口衬砌厚度不够坍塌坍塌中等否20隧道开挖洞口支护不及时坍塌坍塌高等是21隧道开挖洞口粉尘飞扬危害身体健康矽肺中等否22隧道开挖洞口电钻漏电伤人触电高等否23爆破作业爆破作业洞内无统一指挥伤人爆破伤人高等是24爆破作业爆破时人员没全撤离伤人爆破伤人高等是25爆破作业撤离距离近伤人爆破伤人中等否26爆破作业照明不足爆破伤人爆破伤人中等否27爆破作业围岩破碎没支护爆破伤人爆破伤人高等是28爆破作业无警戒伤人爆破伤人高等是29爆破作业没警戒好伤人爆破伤人中等否30爆破作业明火起爆伤人爆破伤人中等否31爆破作业装药打眼平行作业伤人爆破
18、伤人高等是32爆破作业穿化纤衣物引起爆炸爆破伤人高等是33爆破作业热炮眼装药爆炸爆破伤人中等否34爆破作业爆破后不排烟工作伤人矽肺中等否35支护支护作业无有效支护坍塌坍塌中等否36支护作业不良地段无专人检查坍塌坍塌高等是37支护作业发现变形时不及时修正坍塌坍塌中等否38支护作业架子上作业倾翻伤人倾轧伤人中等否39支护作业松动岩石坠落伤人坠落伤人中等否40支护作业钢架未按要求支撑坍塌坍塌中等否41支护作业钢筋网未按要求支撑坍塌坍塌中等否42支护作业发现锚喷支护变形不补救坍塌坍塌中等否43支护作业出现开裂不及时补救坍塌坍塌中等否44支护作业危情紧急时人员没撤出伤人坍塌中等否45支护作业超前锚杆支护
19、无防护坍塌伤人坍塌中等否46支护作业喷射混凝土断裂坍塌坍塌中等否47支护作业拱架坍塌坍塌中等否48支护作业钢支撑焊接不劳倾倒坍塌中等否49支护作业喷射水泥入眼伤害人员伤亡中等否50支护作业掉块打击伤人人员伤亡中等否51支护作业喷锚伤人人员伤亡中等否52衬砌衬砌衬砌平台无栏杆坠落伤人坠落伤人中等否53衬砌栏杆低于一米坠落伤人坠落伤人中等否54衬砌梯子安装不牢固滑脱伤人坠落伤人中等否55衬砌吊装拱架无人监护伤人物击伤人中等否56衬砌衬砌脚手架倾倒伤人倾轧伤人中等否57衬砌工作平台倾倒倾轧伤人中等否58衬砌拆除拱墙倾倒伤人倾轧伤人中等否59衬砌拆除模型板时倾倒伤人倾轧伤人中等否60衬砌灌注混凝土时模
20、板支架坍塌坍塌中等否61衬砌捣固振动器漏电伤人触电中等否62衬砌电线漏电触电触电高等是63衬砌开关漏电触电一般否64衬砌高空作业坠落伤人坠落伤人高等是65衬砌没戴安全帽伤人物击伤人中等否66衬砌维修机械不停机伤人机械伤人中等否67喷锚喷锚衬砌喷射机连接管路不牢固伤人喷射伤人中等否68喷锚衬砌施工台架不牢固坍塌坍塌中等否69喷锚衬砌台架上底板铺设不满坠落伤人坠落伤人中等否70喷锚衬砌台架无栏杆坠落伤人坠落伤人中等否71喷锚衬砌非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伤害机械伤人中等否72喷锚衬砌松动围岩坠落伤人物击伤人高等是73喷锚衬砌安装锚杆坠落伤人坠落伤人中等否74喷锚衬砌挂钢筋网坠落伤人坠落伤人中等否75喷锚
21、衬砌喷射混凝土坠落伤人坠落伤人中等否76通风通风、防尘防毒通风不良窒息人员伤亡高等是77通风、防尘防毒有害毒物超标中毒中毒高等是78通风、防尘防毒装碴作业前不淋水扬尘伤害矽肺中等否79通风、防尘防毒喷射混凝土时扬尘伤害矽肺中等否80通风、防尘防毒风动机与软管连接不牢脱落伤人物击伤人中等否81通风、防尘防毒不关机拆卸风管伤人物击伤人中等否82通风、防尘防毒无专人检查养护损毁物击伤人中等否83不良地质不良地质隧道不超前钻孔探明及开挖坍塌伤人坍塌中等否84不良地质隧道支护不及时坍塌坍塌高等是85不良地质隧道坍塌后不查明原因及开工再坍塌坍塌中等否86不良地质隧道突发大量涌水伤人涌水高等是87不良地质隧
22、道无防涌水措施伤人涌水中等否88不良地质隧道无超前预测预报坍塌伤人坍塌中等否89不良地质隧道突发涌沙伤人涌沙高等是90不良地质隧道突发泥石流伤人泥石流高等是3、隧道工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初始评估控制措施3.1 隧道安全通用措施3.1.1 每道工序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教育,识别危险源,了解事故前兆,掌握正确规避风险、实施自救的方法。3.1.2 安全警示牌是帮助识别危险源的重要标志,作业中应予以保护。3.1.3 遵守作业纪律是保护人身安全的前提。3.1.4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上岗。3.1.5 洞口储备的应急材料(防火、防水、防毒、支撑用料)未经批准,不得动用。3.1.6 进洞人员穿戴安全装备,个
23、人安全装备有眼罩、安全帽、防尘面罩、手套、耳罩、耳塞、安全靴。3.1.7 根据作业条件不同,部分工种应配备防水工作服、自救设施、反光衣、喷射混凝土用的硬质安全帽、手电筒、安全帽上电灯。3.2一般隧道施工主要危险源辩识一般隧道危险源辨识表序号作业活动名称危险源可导致的事故1隧道开挖不及时衬砌,围岩暴露过久坍塌2隧道开挖两工作面不加强两端统一指挥机械或其它伤害3隧道开挖岩爆其它爆炸4隧道开挖有毒气体中毒或窒息5隧道开挖洞内没有通风排烟设施中毒、窒息、尘肺6隧道开挖瓦斯聚集瓦斯爆炸7隧道开挖一次爆破火药爆炸8隧道开挖二次爆破火药爆炸9爆破物资运输危险物品伤害车辆伤害10爆破物资储存发生爆炸火药爆炸1
24、1爆炸物品使用洞内爆破作业未统一指挥火药爆炸12爆炸物品使用装药时带火种,钻眼与装药平行作业爆炸或机械伤害13装药爆破导火索与火雷管安装方法不正确爆炸、人员伤亡14装碴运输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车辆伤害15衬砌台车台车上堆放物体掉落物体打击16衬砌台车模板运输运输过程中超限机械伤害17衬砌模板安装安装时发生人员和机械伤害机械伤害18隧道衬砌未根据围岩情况支护坍塌3.3一般隧道施工主要危险源控制措施3.3.1隧道开挖3.3.1.1 洞口工程1 洞口工程施工前,完善排水系统,对洞口边、仰坡以上山坡松动危石应在开工前清除干净;施工中应经常检查,特别是雨雪之后,发现松动危石必须立即清除。2 洞口路基和仰坡
25、应自上而下开挖,并及时进行适当方式的防护,开挖人员不得上下重叠作业。3 在高于2m的边坡上作业应遵守高空作业的要求。4 爆破作业应符合的规定。爆破后清除仰坡上的松动石块,再行施工。地质不良时,边坡应采取加固措施。5 端墙处的土石方开挖后,对松动岩层应进行支护。6 隧道洞门及端墙施工时,砌体工程脚手架、工作平台应搭设牢固,并设扶手栏杆,脚手架不得妨碍车辆通行。7 端墙起拱线以上部分施工时应设安全网,防止人员、工具和材料坠落。8 洞门起吊作业应符合施工机械操作规程的规定,起吊材料时,严禁车辆和人员从机下通行。3.3.1.2 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1 超前地质预报(1) 预报内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
26、地质地下水(2) 预报方法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按预报原理可分为地质分析法、钻探法、物探法和超前导坑法。A、地质分析法B、钻探法C、物探法D、超前导坑法超前地质预报按预报长度能够分为长距离预报(大于200m),中长距离预报(30200m)和短距离预报(小于30m)。超前地质预报按采用的预报手段数量可分为单一方法地质预报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3)预报分级根据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危害程度,分为以下四级:A级、B级、C级、D级。不同地质风险地段的预报方式:A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水平钻探等手段进行综合预报。首先以地质分析法进行长距离预报,然后采用中长
27、距离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和一种或几种短距离物探方法相结合进行预报,同时进行多孔超前钻探探查。B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辅以红外探测、地质雷达,进行必要的超前水平钻孔。当发现局部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时,按A级要求实施。C级预报:以地质分析法为主。对重要的地质(层)界面、断层或物探异常地段可采用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进行探测,必要时采用红外探测和超前水平钻孔。D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预报要点A. 研究区域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必要时进行地表补充测绘和勘探,对整个地区地质情况做到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分析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地质灾害隐患及其分布范围、在隧道内揭示的大
28、致里程,制定预报方案。B. 根据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危害程度和工程设计资料,对不同地段地质预报分级,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地段采取不同的预报手段。C. 隧道施工前制定好不良地质地段应急预案,采用浅孔钻探发现地质突变或含水时,立即采取处理措施。D. 及时配备先进仪器,结合有丰富经验的地质、施工人员进行综合分析论证。(4) 地质素描地质素描是地质超前预报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具有以下特性。及时性真实性专业性 内容全面总结对比、掌握地质规律坚持填写隧道施工地质日志和地质素描图。2 监控量测监控量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专用仪器和工具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受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观测,并对其稳定性、安
29、全性进行评价,据此对施工方法、结构支护参数进行调整的工作。 操作要点根据隧道地质情况、施工方法、断面情况制定监控量测实施方案,制定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值,成立监控量测工作小组,及时掌握使用先进仪器设备。隧道开挖时要及时对工作面地质变化和围岩稳定情况观察,察看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时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浅埋地段要做好洞顶地面观察和沉降监测。测点应在开挖面施工后及时安设,并尽快取得初读数,测点布置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基点应与洞内或洞外水准基点联测,每1520d应校核一次。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测点断面间距根据地质条件、隧道结构
30、形式、开挖支护方式等确定,一般级围岩3050m,级围岩1030m,级围岩510m。必测项目监控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5mm/d,测2次/d,在15 mm/d,测1次/d,在0.51mm/d,测1次/23d,在0.20.5 mm/d,测1次/3d,在0.2 mm/d,测1次/7d。隧道结构应力、应变监测频率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及反馈结果确定。监测结果分析采用散点图(时态曲线)和回归分析法,依据时态曲线的形态对围岩稳定性、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安全性评价,并提出实施意见指导施工。3.3.1.3 洞身开挖 、 施工准备(1)隧道开挖应根据施工方法及地质情况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隧道内施工应提供足够的通风,
31、进风口设在洞外空气清新处,避免污浊空气再循环。风管密封,出风口接近工作面,经常检查风管的破损和扭绞情况,并及时修复。定期检查开挖面风流中气体质量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按体积计氧气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5。开挖作业面开工和复工前,必须进行通风和分析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入。人员严禁在风管的进出口停留。(2)照明工作面和通道均应提供足够的照明。危险地段设特殊照明灯。定期检查、维修、清洁。(3)供电设施遵守国家对电力设施的要求。供电线路及管线稳固地支承在支架上,防止碰撞、弯曲、磨损、拉伸。所有电力设施的安装、改移、维修应由有资格的电工操作。使用断路电流不大于30mA的接地故
32、障断路开关。定期检查、维护,使用适当的配件。(4)紧急设施制订齐全和切实可行的遇险应急预案。定期进行预案的应急演练。提供有效的应急灯和紧急通信设备并定期检查。配足足够数量急救和营救设施。、钻眼(1)钻眼前,应检查工作环境的安全状态,待开挖面浮石清除以及瞎炮处理完毕后方可进行钻眼作业。(2)两个相向贯通开挖的开挖面之间的距离只剩下15m时,只允许从一个开挖面掘进贯通,另一端应停止工作并撤走人员和机具设备,在安全距离处设置警告标志。(3)凿岩机的支架设在碴堆上进行钻眼时,应保持碴堆的稳定。风钻卡钻时应用扳钳松动拔出,不可敲打,未关风前不得拆除钻杆,在工作面内不得拆卸、修理风、电钻。(4)用电钻钻眼
33、时,不得用手导引回转的钎子,应用电钻处理被夹住的钎子。(5)严禁在残眼中钻眼。(6)采用液压凿岩台车作业时,应符合施工机械操作规程的规定,采用湿式钻孔,人员远离危险区域,作业人员佩戴听觉设备。(8)机械凿岩时,宜采用湿式凿岩机或带有捕尘器的凿岩机;风钻钻眼时,应先检查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完好;管子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漏风;钻杆有无不直、带伤以及钻孔堵塞现象;湿式凿岩机的供水是否正常;干式凿岩机的捕尘设施是否良好。、 装药(1)只有经当地公安部门培训合格的持证人员方可装药。(2)装药与钻眼不得平行作业,防止炸药意外引爆。(3)采用钻孔台车平行钻凿进行深孔爆破时,必须采取特殊措施后,
34、方可分区进行装药与钻眼平行作业。(4)高处装药须使用牢固、稳定的工作平台,防止跌落。(5)遇有下列情况时,严禁装药:照明不足;开挖面围岩破碎尚未支护。出现流沙、流泥未经处理;有大量溶洞水及高压水,尚未治理;炮眼内的泥浆,石粉没有吹洗干净;刚打好的炮眼热度过高。、爆破(1)火工品存放火工品存放库设立在僻静处,远离洞口和生活区,设立明显的标志和专人看守。遵守公安部门对火工品的有关规定。建立严格的存放、领取、回收制度并建立台帐。领取数量仅限于当班用量,余量送回。(2)爆破器材洞内运输爆破器材应由专用车辆、专人护送,其它人员不得搭乘。雷管与炸药应分别运送,电雷管应装在绝缘箱内运送,严禁用皮带运输机运送
35、爆破器材。有轨机动车运送炸药A、炸药和雷管不宜在同一列车内运输。如同一列车运输,装有炸药和雷管的车辆之间,以及装有雷管车辆与机动车之间都必须间隔3个空车厢。B、硝化甘油炸药或雷管必须装在专用的带盖的木质车内。车厢内应铺垫胶皮或麻袋,并只准堆放一层炸药箱;其它炸药能够装在矿车内,堆放高度不得超过矿车的边缘。C、列车的行驶速度不得大于5km/h。用汽车运送爆破器材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炸药与雷管应分别装在两辆车内专车运送,两辆车间距应大于50m,并派专人护送。B、运行中应显示红旗或红灯。C、汽车排气口应加防火罩。(3)洞内爆破作业洞内爆破作业必须同一指挥。洞内爆破时,所有人员必须撤离,撤离的安全距
36、离应为:A、独头巷道内不小于200m;B、相邻上下坑道内不小于100m;C、相邻坑道、横通道及横洞间不小于50m;D、双线上半断面开挖时不小于400m;E、双线全断面开挖时不小于500m。洞内爆破不得使用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炸药。洞内爆破不得采用明火起爆。爆破后必须通风排烟15min,然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开挖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A、有无瞎炮;B、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C、顶板及两帮有无松动的围岩。D、支撑有无损坏与变形。爆破时,爆破工应随身携带手电筒,并设故障照明。3.3.2 装碴与运输(1)装碴开挖断面净空应能满足装碴机械安全运转,并提供足够的照明。装碴机械在操作中,其回转范围内不得有人经过。
37、机械装碴应有专人指挥,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装载区。自卸汽车不得超载,保证行车路面良好。装碴前及装碴过程中,应检查开挖面围岩的稳定情况。发现松动岩石或有塌方征兆时,必须先处理后装碴。用扒碴机装碴时,若遇岩块卡堵,严禁用手直接搬动岩块,身体任何部分不得接触传送带。装碴机上的电缆或高压胶管,应有专人收放。当采用新型机械设备时,线路铺设标准应符合机械轨距的要求。装碴时若发现碴堆中有残留的炸药雷管,应立即处理;装碴过程中洒水湿润扬尘区,作业人员使用适当的呼吸器。机械设备颗粒过滤器,尽量选用低排气量的柴油机;机械装碴的辅助人员,应随时留心装碴和运输机械的运行情况,防止挤碰。(2)无轨运输车辆行驶时须距工作面一定距离,在斜坡道的边缘放置防护墩。自卸汽车在斜坡道上应慢速行驶,不得超载,防止机械倾覆或碴块坠落。运输车辆限制速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