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8卷第 5期 2 0 1 5年 1 0月 建筑材料学报 J OURNAL OF B UI LDI NG MATERI ALS Vo 1 1 8 。 No 5 Oc t , 2 0 1 5 文章编 号 : 1 0 0 7 - 9 6 2 9 ( 2 0 1 5 ) 0 5 - 0 7 2 7 0 6 干湿 交替环境下 氯离子在 承压 混凝土 内的传 输特性 徐港 。 , 李运攀 , 王谊敏 , ( 1 三峡大学 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北 宜昌 王 青 4 43 0 0 2; 2 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协 同创新中心 , 湖北 宜昌 4 4 3 0 0 2 ) 摘要 :通过试验模拟海
2、洋环境下氯 离子对在役混凝土柱 的侵蚀 , 探 究 了干湿交替环境 下应力水平 及试验周期对氯 离子在混凝土中传输特性的影响规律 采用干湿时间比为 2; 1的干湿循环制度 , 试验历时 1 a , 研 究了不同应力水平下混凝土 内的氯 离子含量分布特性 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应力水 平和试验周期对混凝土 内氯 离子传输进程、 表 面氯 离子含 量、 对流 区深度及峰值氟 离子含 量的影 响规 律 ; 建 立 了同 时考虑应 力水 平和 试 验 周 期 影 响 的 氯 离子 扩 散 系数 预 测 公 式 ; 阐释 了应 力 水 平 对 干湿 交替环 境 下混 凝土 中氯 离子 不 同传 输机 制 的影
3、响机 理 关键 词 : 钢 筋 混凝 土柱 ;应 力 水平 ;氯 离子 ;扩散 系数 中图分 类号 : T U5 2 8 0 1 文 献标 志码 ; A d o i :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7 9 6 2 9 2 0 1 5 0 5 0 0 2 T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o f Chl o r i d e I o n i n S u s t a i n e d - Lo a d Co nc r e t e u nd e r Dr y - W e t Cy c l e s XUGa n g ”, LI Yu n p a n ”, W
4、ANG Yi mi n g , WANG Qi n g ( 1 C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Ar c h i t e c t u r e ,Ch i n a Th r e e Go r g e s Un i v e r s i t y,Yi c h a n g 4 4 3 0 0 2 ,Ch i n a ; 2 Co l l a b o r a t i v e I n n o v a t i o n C e n t e r f o r Ge o - h a z a r d s a n d E c o - e n v i r
5、o n me n t i n Th r e e Go r g e s Ar e a ,Yi e h a n g 4 4 3 0 0 2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By t h e t e s t o f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c o l u mn s i n s i mu l a t e d ma r i n e e n v i r o n me n t u n d e r s u s t a i n e d 1 o a d,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r u l e s o f s t r
6、e s s l e v e l a n d t e s t p e r i o d we r e e x p l o r e d o n t r a n s p o r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 h l o r i d e i o n s Us i n g d r y - we t t i me r a t i o o f 2 l 1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 h l o r i d e i o n
7、 s we r e s t u d i e d b y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o f s p e c i me n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s t r e s s l e v e l s f o r o n e y e a r Th e i n f l u e n c e r u l e s o f s t r e s s l e v e l a n d t e s t p e r i o d we r e o b t a i n e d o n c h l o r i d e i o n t r a n s p o r t p r o
8、 c e s s s u r f a c e c h l o r i d e i o n c o n c e n t r a - t i o n,c o n v e c t i o n z o n e d e p t h a n d t h e p e a k v a l u e o f c h l o r i d e i o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b y d a t a a n a l y s i s Fo r mu l a w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t o p r e d i c t t h e c h l o r i d e
9、i o n d i f f u s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c o n s i d e r i n g b o t h s t r e s s l e v e l a n d t e s t p e r i o d T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s t r e s s l e v e 1 wa s i l l u s t r a t e d o n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t r a n s mi s s i o n me c h a n i s ms o f c h l o r i d e i o n i n c
10、 o nc r e t e und e r dr y we t c yc l e s Ke y wo r d s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c o l u mn;s t r e s s l e v e 1 ;c h l o r i d e i o n;d i f f u s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海洋气候环境下, 处于海水干湿交替区的钢筋 混凝土结构较水下 或陆上结构 更容易 引起钢筋锈 蚀 , 其耐久性问题更为突出 学者们针对钢筋锈蚀诱 因就干湿交替作用下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特性进行 了一定的试 验及理论研究 1
11、 。 , 但 多数 未考虑荷载 存在对氯离子在混凝 土中传输特性 的影响 , 既有成 果也多集 中于 弯 曲荷 载 下 混凝 土 内 的氯 离子 传 输 1 1 - 1 4 , 对于受轴压作用下钢筋混凝 土柱 中氯离子 传输特性的研究甚少 , 鲜有 的公开文献中混凝土压 应力的施加也是通过预拉试件内钢筋实现的 1 , 试 件受力状态与在役混凝 土柱有一定差别 , 而且持载 时间较短 , 故所得结论的适用性 尚待进一步验证 因 此本文采用了更为合理 的试 验方法 , 通过为期 1 a 的试验, 研究了干湿交替环境下在役 钢筋混凝土柱 收稿 日期 ; 2 0 1 4 0 3 - 0 7 I修订 日
12、期 : 2 0 1 4 0 4 2 1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5 1 1 0 9 1 2 1 , 5 1 3 7 9 1 1 1 ) , 湖北省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2 0 1 2 F F B 0 3 8 0 3 ) 第一作者 : 徐港 ( 1 9 7 4 一) , 男 , 内蒙古达茂旗人 , 三峡大学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博士 E - ma i l : p o s t x g 1 6 3 c o rn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7 2 8 建筑材料学报 第 1 8卷 中氯离子的传输进程, 探究了不 同应力水平对混凝 土中
13、氯离子传输深度、 氯离子含量分布 、 表面氯离子 含量 、 对流区深度 、 峰值氯离子含量以及氯离子扩散 系数 的影响规律 筛) , 取粉间隔为 1 mm, 最大深度为 2 5 mm, 从每层 粉样中称取 5 g粉样加入装有 5 O mL去离子水的试 瓶中剧烈摇晃 3 5 mi n , 静置 4 8 h后采用 B Y - 2 5 0 1 B 氯测仪测量氯离子含量 I 试验设计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试件尺寸为 1 5 0 mm1 5 0 mm3 0 0 mm, 内配 4根直径为 1 4 mm 的 HR B 3 3 5纵筋 , 保护层厚度为 2 5 mm; 混凝土设计强度为 C 2 5 , 配合
14、比为 m( 水 ): m( 水 泥 ):m( 砂 ):m( 石 ) = 1 8 8:3 8 4 i 6 4 0: l 1 8 9 , 实测 2 8 d标准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为 3 4 76 M Pa 采用徐变仪对试件进行 长期加载 , 应力水平分 别为试件 承载力设计值 的 0 , 2 0 , 4 0 9 6 和 6 O ( 对应试件分别记为 F O , F 2 , F 4和 F 6 ) 试件置于可 伸缩式储水袋 中, 通过 向水袋 中注、 抽 N a C 1 溶液 ( Na C l 质量分数为 3 ) 来模 拟干湿交替环境 , 干湿 时间比为 2:1 , 试验总周期为 1 a , 期间
15、分别在 1 2 0 , 2 4 0 , 3 6 0 d时采 用 P r o f i l e G r i n d e r P F - I 1 0 0混 凝 土 磨 削工具 , 对试件钻粉取样( 粉样可全部通过 0 6 3 mm 2 1 氯离子传输深度 沿传输路径 , 绘制不同深度处氯离子含量分布 图, 见图 1 由图 1可知 , 1 2 0 , 2 4 0 , 3 6 0 d时 , 试件 内 氯离子的传输深度( z 。 ) 分别约为 l l , l 5 , 1 8 mm, 随 着试验周期的延长, 氯离子的传输深度逐渐增大 , 且 同一深度处的氯离子含量( ) 也逐渐增加 ; 不 同深 度处的氯离
16、子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干湿循环侵蚀特 征 , 即氯离子含量峰值 出现在距试件表 面一定距离 处 , 对流区显著 , 这与文献E 1 6 的结论类似 2 2 表面 氯 离子含量 本文以距试件表面 0 1 mm 深度处钻取 的粉 样氯离子含量作为表面氯离子含量 ( ) , 不 同应力 水平下混凝土 的表面氯离子含量见图 2 由图 2可 知 , 应 力水 平对 混 凝 土表 面氯 离 子 含 量 具有 明显 影 De pt h l mm ( a ) 1 2 0d De p t h ram ( b ) 2 4 0d De pt h l mm ( c ) 3 6 0d 图 1 不同深度 处氯离子含量分布
17、F i g 1 D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c h l o r i d e i o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a t d i f f e r e n t d e p t h s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5期 徐港, 等; 干湿交替环境下氯离子在承压混凝土内的传输特性 7 2 9 0 0 3 5 0 0 3 0 0 0 2 5 q 0 0 2 0 0 01 5 0 01 0 0 0 0 5 0 l U 2 U 3 O 4 O 5 U 6 O S t r e s s l e v e l P A 图
18、2 不 同应 力水平下混凝土 的表 面氯离 子含量 F i g 2 S u r f a c e c h l o r i d e i o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i n c o n c r e t e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s t r e s s l e v e l s 响, 相同试验周期内混凝土应力水平越高 , 其表面氯 离子含量越低 , 两者基本呈线性关系 , 且随试验周期 增长, 应力水平对表面氯离子含量 的影响程度加大 , 表面氯离子含量的降幅增大 由图 2还可知 , 随着干湿循环周期 的增长 , 在无 应力的情况下 ,
19、表面氯离子含量逐渐增加并趋于平 稳 , 这与文献 1 6 的描述一致 ; 在压应力作用下, 应 力水平一定时 , 试件表面氯离子含量 随试验周期增 长而先增大后减小 , 且随着应力水平 的增加其变化 幅度减小 2 3 对 流 区特 征 由图 1可见 : 试件 F 0 , F 2和 F 4的对 流区深度 主要集中在 2 mm 附近 ; 而试件 F 6的对流区深度基 本在 3 mm 以上 这说明应力水平较高时 , 对流 区深 度受到一定影响 , 但具体影响规律尚待进一步研究 图 3为不 同应力水平下混凝土的峰值氯离子含 量 ( ) 由图 3可见 , 峰值氯 离子含量随应力水平 和试验周期 的变化规
20、律与表面氯离子含量的变化规 律十分类似 0 0 5 5 0 0 5 0 0 0 4 5 0 0 4 0 0 0 3 5 O 0 3 0 0 0 2 5 00 2 0 O01 5 001 0 O0 o 5 O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S t r e s s l e v e lP o 图 3 不同应力水平下混凝土的峰值氯离子含量 Fi g 3 P e a k v a l u e o f c h l o r i d e i o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i n c o n c r e t e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21、 s t r e s s l e v e l s 2 4 氯 离子 扩散 系数 沿传输路径 , 取峰值点后不 同深度处 的氯离子 含量 , 由 F i c k第二定律可求得试件的氯离子扩散系 数 计算表明, 取不同深度处氯离子含量值求得 的氯 离子扩散系数值虽有差异 , 但波动不大 , 故取传输区 平稳段内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平均值作为承压混凝土 的氯离子扩散系数 ( D) , D值 随应力水平 的变化如 图 4所示 由图 4可见 , 在应力水平较低( 2 0 以内) 时 , 压应力的存在会使氯离子扩散系数减小 ; 但随着 应力水平的增加 , 氯离子扩散系数反而增大 这与文 献- 1 7 - 对承
22、压素混凝土 内氯离子扩散系数的研究结 果相似 进一步分析可知 , 承压混凝土试件的氯离子 扩散系数变化规律与未承压试件相似 , 均 随试验周 期的增长而减小 , 且在 2 4 0 d周期 内承压试件 D 值 的降低速度似乎更快 , 这可能与试件在长期受压过 程 中产生徐变从而有利于其内部损伤的愈合有关 U l O 2 U 3 O 4 U 5 U 6 o 7 U S t r e s sl e v e l P o 图 4 氯离子扩散 系数 随应力水 平的变化 F i g 4 Ch l o r i d e i o n d i f f u s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v
23、 a r y i n g wi t h s t r e s s l e v e l s 充分考虑应力水平和试验周期对混凝土氯离子 扩散系数的影响 , 经数据拟合分析, 可得出在压应力 状态下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与应力水平和服役时 间( 即试验周期) 的经验公式 : D = ( Do+a + b 。 )( t o I t ) ( 1 ) 式 中: D。为应力水平为 0 , 周期为 2 8 d时混凝土的 氯离子扩散 系数 ; 为应力水 平 ; t为服役 时间 ; t 。 为基准服役时间, t 。 一2 8 d ; a, b , C为经验 系数 , 分别 为一6 4 9 9 1 0 , 2 5 3
24、2 1 0 和 0 8 0 4 3 根据式 ( 1 ) 得到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拟合曲线 , 并与试 验值进行比较 , 见图 5 ( a ) ( c ) 由图 5 ( a ) ( c ) 可 见 , 两者 的相关性很好 ( R 。 :0 9 5 ) 为进一步验证式( 1 ) 的适用性 , 将文献1- 1 7 3 中采 用 NE L法测得 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值用式( 1 ) 进行拟 合 , 结果如图 5 ( d ) 所示 由图 5 ( d ) 可见 , 随应力水平 5 4 3 2 l 一 , a l o H Q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7 3 O 建筑材料
25、学报 第 1 8卷 增长两者变化规律一致 , 但数值大小有所差异 , 究其 定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方法不同有关 原因, 除试验误差外可能主要 与本文和文献 1 7 确 O 1 O 2 0 3 O 4 0 5 0 6 0 7 0 S t r e s sl e v e 】 , ( a )1 2 0d 专 Q O 1 0 2 0 3 O 4 0 5 0 6 0 7 0 S t r e s s l e v e 1 , ( b ) 2 4 0d S t r e s s l e v e l ( d ) R e f e r e n c e 1 7 】 图 5 氯离子扩散系数拟合 曲线与试验值 的比较 F i g
26、 5 Co mp a r i s o n o f f i t t i n g C U r V e S a n d e x p e r i me n t a l v a l u e s o f c h l o r i d e i o n d i f f u s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2 5承压混凝土氯离子传输机理分析 综上可见 , 压应力对干湿交替环境下混凝土 内 氯离子传输 的全过程均有影响, 但对峰值氯离子含 量 W 前后传输进程的影响规律并不相同, 在 W。 之 前 , 随应力水平增大表面和峰值氯离子含量均减小 ( 见 图 2 , 3 ) 这 表 明 压应
27、 力 的施 加 阻 碍 了氯 离 子 的 传输 , 而在 硼 之后, 由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变化规律 ( 见图 4 ) 可知 , 压应力对氯离子传输效率 的延滞影 响仅在应力水平较小( 2 0 以内) 范围内有效 , 当应 力水平较高时压应力则利于氯离子迁移 这可能是 由于混凝土表层和 内部的氯离子传输机理以及压应 力对其微观结构的内、 外影响特性不同所致 , 具体分 析如 下 : 应力存在会改变混凝土 的微孔隙结构 , 压应力 可使混凝土内与其垂直方向的部分微裂纹和孔 隙被 压实, 与其平行方向的损伤缺陷产生和发展 , 且 随应 力水平 的增加其影响更加显著u 氯离子在混凝土 内的传输进程与混凝
28、土 的孔隙率 、 孔结构及孔径分 布密切相关 , 混凝土的氯离 子渗透性 由其微观结构 特征所决定 1 , 因而压应力的施加必将对混凝土内 氯离子的传输进程产生影响 文献 1 9 3 对 已有研究进行 了总结, 指 出干湿 交 替 环境 下混凝 土 内氯 离 子含 量 达 到 峰 值 之前 , 氯 离 子侵入方式主要为对流传质 , 无水头压力时, 产生埘 流的 主要机 理是 毛细 吸 附作 用 , 即 氯离 子 的迁 移 是 伴随水分的渗透而产生的 ; 但越过峰值之后, 氯离子 向混凝土内部侵入 的主要机理转 为扩散作用 , 其迁 移 的驱 动机 制是 浓度差 文献E z o 表 明, 在压荷
29、载作用 下, 当荷 载低于 6 O 9 6 极限荷载时, 混凝 土的水渗透系数随应力水平 的增大近似按负指数函数关系衰减 , 所示规律与本 文对流区内氯离子的传输特性十分吻合 究其原因, 在此应力水平范 围内, 对于混凝土试件表层水渗透 性 而言 , 轴 向压力 引起 的与 受 力 方 向平 行 缺 陷扩 展 较与受力方向垂直缺陷“ 愈合” 对水渗透性 的影响要 小 , 且随承压时间的延长 , 2个方 向压 、 拉徐变 的产 4 3 2 1 z ) 0 _l Q 6 5 4 3 2 1 ( _ z 一 z 1 0 H Q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5
30、期 徐港 , 等 : 干湿交替环境下 氯离子在承压混凝土 内的传输特性 生导致两者差别进一步增大 , 其 表现规律如 图 2 , 3 所 示 文献 2 1 研 究 表 明, 混 凝 土 构 件 表 面 以 下 0 1 mm内是净浆层 ; 0 1 5 0 mm 范围为砂浆层, 内部不含或仅 含少量粗骨料 ; 5 0 mm 以下才 为混 凝土, 表层混凝土比内部混凝土水胶比大( 可达 内部 混凝土水胶 比的 2 倍) , 孔隙多, 且孔隙连通性高 试件轴 向受压时, 在与受力垂直方 向, 随压应力 增加 , 表层混凝土初始缺陷“ 愈合” 量增多 , 但 因内部 混凝土更为密实 , 故在相同应力水平
31、下 , 试件单位体 积 内缺陷可“ 愈合” 总量较表层少 ; 在与受力平行方 向, 内部混凝土缺陷发展受竖 向压应力 的影响特性 也与表层相同, 但与素混凝土试件不 同的是 , 虽然轴 压柱内钢筋与混凝土 的纵 向应变相同 , 但横向应变 并不相同, 这是因为钢筋的泊松 比较混凝土的大 , 所 以导致受力钢筋对其周 围混凝土产生挤压作用 , 使 混凝土围绕钢筋环 向受拉 , 且拉应力大小随轴压力 增加而增大 , 随混凝土距钢筋表面距离增加而减小 , 这一作用促使 内部混凝土 与受力平行方 向损伤加 剧 此外 , 就传输机理而言, 由于内部混凝土中氯离 子通过扩散向内迁移 , 氯离子直径约为水分
32、子直径 的 1 2 , 可以通过比水分子更小 的孔径向内传输 , 因 而在同等损伤程度下内部混凝土较表层与受力方 向 平行损伤 的相对量将增加 , 即“ 有害通道” 增加 综上可知 : 在低应力水平时( 2 0 9 6 以内) , 由于混 凝土柱受力处于弹性阶段 , 混凝 土内部微裂缝等缺 陷几乎不扩展 , 压应力在与受力 垂直和平行两个方 向的总效应对 内部混凝土的影响与表层类 似, 增强 了混凝土的密实性 , 使氯离子扩散系数减小 ; 但 随着 压应力增大, 混凝土受力进入弹塑性阶段 , 轴压引起 的混凝土横 向膨胀效应叠加钢筋挤压混凝土引起的 环向受拉作用造成内部混凝土与受力平行方 向的
33、损 伤较表层更为严重 , 而与受力垂直方向可“ 愈合” 缺 陷的总量较表层却少 , 加之“ 有害通道” 增加 , 综合效 应导致内部混凝土孔隙、 裂缝等缺陷增多, 使氯离子 扩散系数增大, 并随应力水平增加而增 大( 如图 4 ) 但是 , 由于混凝土的随时长 自愈合性 , 以及徐变引起 试件内钢筋与混凝土发生应力重新分配使混凝土压 应力减小 , 从而使 内部混凝土的损伤可随时长恢复 , 因此相 同应力水平下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将 随 试 验周 期 而减 小 3 结论 ( 1 ) 相同条件下 , 应力水平越高 , 混凝土表面氯 离子含量越低 , 两者呈线性关 系 , 且 随试验周期 增 长
34、, 应力水平影响程度增大 ; 应力水平一定时 , 混凝 土表面氯离子含量随试验 周期增长而先增 大后减 小 , 且随应力水平增加而变化的幅度减小 ; 峰值氯离 子含量受应力水平和试验周期的影响规律与表 面氯 离子含量 的规律相似 ( 2 ) 应力水平恒定时,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随 试验周期 的增长而减小 , 变化规律与未受荷试件相 似 ; 但在相 同条件下 , 随应力水平增加 , 混凝土氯离 子扩散系数先减小后增大 , 临界应力水平为 2 O ( 3 ) 干湿交替环境下 , 压应力对钢筋混凝土柱中 氯离子不 同传输机制的影 响特性不 同: 压应力能有 效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毛细吸附作用 , 从而
35、延滞氯离 子通过对流传质进入混凝 土的进程 ; 但对混凝土内 部扩散传质而言 , 类似阻滞效应仅 限于低应力水平 ( 2 0 以内) , 在高应力水平下 , 氯离子扩散系数随应 力水平增加而增大 , 氯离子迁移进程加快 参考 文献 : 1 延永东 , 金伟 良, 王海龙 , 等 千湿交 替作用下氯离子在开裂 混 凝土 中的输运规律 J 3 中南 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 版 , 2 0 1 3 , 4 4 ( 5 ): 2 0 6 0 - 2 06 6 YAN Yo n g d o n g, J I N We i l i a n g, W ANG Ha i l o n g, e t a 1 Ch
36、 l o r i d e t r a n s p o r t i n c r a c k e d c o n c r e t e u n d e r we t - d r y c y c l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E J J o u r n a l o f Ce n t r a l S o u t h Un i v e r s i t y : Na t u r a l S c i e nc e , 2 01 3, 4 4( 5 ): 2 0 6 0 2 0 6 6 ( i n Ch i n e s e ) 2 庞超明 , 徐 剑, 王进 , 等 混凝 土干 湿过 程及
37、循 环制 度 的研究 l- J1 建筑材料学报 , 2 0 1 3 , 1 6 ( 2 ) : 3 1 5 3 2 0 P AN G C h a o mi n g , XU J i a n , WANG J i n , e t a 1 I n v e s t i g a t io n o f t h e p r o c e s s a n d r e g i me o f d r y i n g a n d w e t t i n g o f c o n c r e t e J J o u r n a l o f Bu i l d i n g Ma t e r i a l s , 2 01 3
38、, 1 6( 2 ): 3 1 5 - 3 2 0 ( i n Ch i n e s e ) 3 李春秋 , 李 克非 于湿交替下表层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 : 原理 、 试 验和模 拟 J 硅酸盐 学报 , 2 0 1 0 , 3 8 ( 4 ) : 5 8 1 5 8 2 LI Ch u nq i u, LI Ke f e i Ch l o r i d e i o n t r a n s p o r t i n c o v e r c o n c r e t e u n d e r d r y i n g - we t t i n g c y c l e s : Th e or y, e x
39、p e r i me n t a n d mo d e l i n g J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C h in e s e C e r a mi c S o c i e t y , 2 0 1 0 , 3 8 ( 4 ) : 5 81 5 8 2 ( i n Ch i n e s e ) 4 关鹏 干湿循环下 混凝 土氯 离子传 输模 型研 究 J 混凝 土 , 2 01 2( 1 1 ): 7 - 1 1 GUAN Pe n g St ud y o n c h l o r i d e t r a n s po r t mo d e l i n c o nc r e
40、t e u n d e r d r y i n g w e t t i n g c y c l e s J C o n c r e t e , 2 0 1 2 ( 1 1 ) : 7 - 1 1 ( i n Ch i ne s e ) 5 岳鹏君 , 吴相豪 干湿循环对粉煤灰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 能 的影响 J 中国水运 , 2 0 1 0 , 1 0 ( 8 ) : 2 2 3 2 2 4 YUE P e n g j u n W U Xi a n g h a o T h e e f f e c t o f d r y in g - we t t i n g c y c l e s t o c
41、 h l o r i d e i o n p e r me a b i l i t y o f f l y a s h c o n c r e t e J C h i n a W a t e r Tr a n s p o r t , 2 01 0, 1 0( 8 ): 2 2 3 2 2 4 ( i n Ch i n e s e ) 6 ME DE I R OS M H F, GOB B I A, R I US G C, e t a 1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i n ma r i n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 Ef f
42、 e c t o f we t t i n g a n d d r y i n g c y c l e s , h e i g h t a n d p o s i t i o n i n g i n r e l a t i o n t o t h e s e a s h o r e J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7 3 2 建筑材料学报 第 1 8 卷 C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Bu i l d i n g Ma t e r i a l s , 2 0 1 3, 4 4: 4 5 2 - 4 5 7 7 YE Ha i l
43、o n g , J I N Na n g u o , J I N X i a n y u , e t a 1 Mo d e l o f c h l o r i d e p e n e t r a t io n i n t o c r a c k e d c o n c r e t e s u b j e c t t o d r y i n g w e t t i n g c y c l e s J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B u i l d i n g Ma t e r i a l s , 2 0 1 2 , 3 6 : 2 5 9 2 6 9 8 Z HA
44、NG Qi n g z h a n g , GU Xi a n g l i n , Z HANG We i p i n g, e t a 1 S t u dy o n e f f e c t o f s o a ki n g t i me o n t h e t r a ns mi s s ion o f c h l o r i d e i o n i n c o n c r e t e u n d e r d r y i n g we t t i n g c y c l e s E J ,1 Ad v a n c e d Ma t e r i a l s Re s e a r c h, 2
45、0 1 1 ( 2 6 1 2 6 3 ) : 6 1 - 6 8 9 ARYA C, B I OUB AKHS H S , VAS S I E P C h l o r i d e p e n e t r a t i o n i n c o n c r e t e s u b j e c t t o we t d r y c y c l i n g : I n f l u e n c e o f mo i s t u r e c o n t e n t C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I n s t i t u t i o n o f C i v i l E
46、 n g i ne e r s l St r u c t u r e s a n d Bu i l d i n g s Lo nd o n:Le r o y Ga r d n e r , 2 O1 4, 1 67 ( 2) : 9 4 - 1 0 7 1 0 ,i S ONG H W , L E E C H, ANN K Y F a c t o r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c h l o r i d e t r a ns p o r t i n c o n c r e t e s t r u c t u r e s e x p o s e d t o ma r i n
47、e e n v i r o n me n t s J C e m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 C o mp o s i t e s , 2 0 0 8 , 3 0 ( 2 ) : 1 1 3 1 2 1 1 1 Y ANG Y, TONG H Z, XU S F, e t a 1 E f f e c t s o f l o a d l e v e l o n w a t e r p e r me a b i l i t y o f c o n c r e t e C f ? P r o c e e d i n g o f 1 s t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o n f e r e n c e o n 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