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某水电站工业水系统工程土建施工设计.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457613 上传时间:2024-09-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水电站工业水系统工程土建施工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某水电站工业水系统工程土建施工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某水电站工业水系统工程土建施工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某水电站工业水系统工程土建施工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某水电站工业水系统工程土建施工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某水电站工业水系统工程土建施工设计关键词水电站 工业水系统 土建设计1.土建工程概况工程规模工业水系统工程包括一座产水量750T/h的XB-型水旋澄清池;一座建筑面积近200m2的三层控制楼,两个泵站总面积约210m2,一个沉淀池(原鱼池)。水旋澄清池和控制楼位于坝前800m,河东岸,距岸边100m处的台地上,1#泵站位于鱼池西侧河堤岸上,2#泵站位于鱼池东北角上。工程地质情况由勘测报告可知,水旋澄清池和1#泵站地基为弱风化的红色砂岩,地表风化的沙砾石层厚约0,红色砂岩抗压强度为40MPa(干)20MPa(湿),地基承载力很高。2#泵站地基为粉沙土层,地基承载力15T/m2。设计基本资料(1)

2、气温:年平均气温为811,全年以一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极端最高气温为,极端最低气温为-。(2)冰冻期为每年10月至次年2月,约5个月时间。(3)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08mm,年蒸发量为1500mm。(4)风速:最大风速/s,基本风压70Kg/m2。(5)地震烈度: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设计烈度8度。(6)设计依据: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参考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参照该电厂工业水系统工程建筑结构及工艺。2.建筑结构设计结构计算说明水荷载:按工艺设计,水旋澄清池处理水的最大含泥量为100Kg/m3,计算内水压力时,相应的水容重取106t/m3。温度荷栽:考虑到气温和水温存

3、在的误差,同时考虑发电厂的设计和运行情况,按池壁内外5的温度差计算温度应力,对池壁进行内力计算。其它荷载:包括结构和设备自重及活荷载,规范规定的其它相关荷载等。结构计算:包括地基承载力计算、池壁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同时还对结构进行了抗裂计算。抗震校核:本地区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设计烈度8度,本水池按8度校核。结构设计说明水旋澄清池:水旋澄清池为圆柱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径,净高8m,池壁厚400mm,池地板厚200(400)mm,池壁外侧设计加气块保温层,厚度400mm;保温层外侧砌护360mm砖墙。水旋池顶部设计高砖混结构圆型房屋,屋顶结构为轻型钢屋架,镀锌材板金属屋顶。设计相当于绝对高程。设

4、计基础埋深-,呈圆台型,直径18300mm,采用100#毛石混凝土灌筑。池底顶面标高-,直径小于10700mm处,设计厚度200mm,配筋为上下双层,辐射筋12200,环向筋为12150;直径大于11500mm处,设计厚度400mm,配筋为上下双层,辐射筋16200,环向筋为16200。池底中心部位设一集水坑,深600mm,上口直径1880mm,下口直径800mm,配筋同池底;集水坑内埋设300mm排泥钢管。池壁厚度400mm,下部5m高范围内,竖向筋为16200,水平筋为18150;上部3m范围内,竖向筋为12200,水平筋为12150。标高处沿水池内侧周圈设计1000mm宽环形走道板,墙内

5、圈梁断面设计为240180mm,环形走道板根部厚度120mm,端部厚度70mm,设计受力筋10150,分布筋6250。标高处设计宽3000mm的径向(南北向)走道,由两道跨度14900mm,断面4001200mm的大梁支撑,大梁底部受力筋为单排6根28的螺纹钢,8200四支箍筋;板厚100mm,配受力筋10140,分布筋6250。刮泥机支座位于标高走道中部,水池中心、大梁跨中挑牛腿位置。水池上部高的砖混结构房屋,作为工艺安装、检修空间,以及操作、运行观察室之用。以上结构均采用C25水工混凝土,抗渗标号S6,钢筋级()为圆钢,级()为螺纹钢。控制楼:控制楼为三层砖混结构楼房,高度15m,平面尺寸

6、,层面标高分别为-,。底层地下室布置进水管路、加药管路、刮泥机润滑水管及控制阀、仪表等;二层为加药操作间,并用于储存药物;三层为控制值班室,设操作盘及化验台等,并设有两个溶药箱。相当于绝对高程。设计基础开挖深度-,为条形基础,垫层宽度2100mm,基础宽度1900mm,高度350mm,配筋10200,分布筋6250;上部370mm宽剪力墙配竖向构造筋10200,分布筋8200。混凝土标号:垫层C10,条形基础C15。每层楼板设大梁两道,断面300600mm,配筋选自相应图集,混凝土标号C25。圈梁、地圈梁截面尺寸为360300mm,配筋614,6250,转角加筋参照NG001-结A-9;楼四角

7、构造柱截面尺寸360360mm,其余六个构造柱截面尺寸240240m,配筋420,8200,混凝土标号均为C15。柱与墙体拉结做法参照XBG-911(-)-3。电气部分:二、三层屋顶各挂40W日光灯管6个,底层顶挂60W防水灯6个,电源总进线从室外高处架空引入。所有开关插座均暗装,开关距地,插座距地。1#泵房:建筑面积 m,设计安装2台12SH-B型水泵,用于从河里抽水向水旋池供水。为,基础开挖至,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构造配筋10200,箍筋为8200;主体为砖混结构平房,净空高度,设计3道300500mm大梁,受力筋为4根22螺纹钢。梁底悬挂一台2T电动葫芦,靠近河侧设计一个钢结构

8、吸水管支架。2#泵房为半地下式,建筑面积,设计安装4台8SH-9A型水泵,用于从沉淀池抽取净水供机组冷却用;安装1台2寸泵,作为水旋池溶药箱水源。为,基础开挖至,采用C20构造配筋条形基础。主体为砖混结构平房,净空高度,设计240mm隔墙一道,300500mm大梁3道,将泵房分为5间。大梁配受力筋为4根22螺纹钢。梁底悬挂一台2T电动葫芦,靠近沉淀池侧设计一个小型钢结构吸水管支架。泵坑吸水池:在2#泵房西侧沉淀池内设有一个吸水池,作为2级泵的抽水泵坑。泵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长15m,宽3m,净深2m。底板厚200mm,配筋8250,8250,并布置8个100滤水管;壁厚300mm,配筋12

9、200,8250,池壁顶面高程与沉淀池底面高程齐平,水池混凝土标号为C20。沉沉池:是工业水系统的中间蓄水池,总面积约18000m2,平均深度,总容积39600m3,在沉淀池西南角(水旋池出水管口)设防冲刷护坡。3.工艺设计方案选择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定的方案,要求设计一座产水量750T/h的水旋澄清池。对比分析后确认XB-圆柱型水旋澄清池,适用于该地区河流所具有的夏季高浑浊度、高泥沙含量及冬季低温度,低浑浊度的地表水水质净化处理工艺,其出水浊度根据需要可控制在200mg/L以内。一般采用聚丙烯酰胺作助凝剂,三氯化铁或硫酸铝作混凝剂,也可以根据市场情况作调整。药剂在水旋澄清池进水管喷嘴前端先后

10、设投药管加药。工艺设备水旋澄清池内安装的工艺设备有进、出水管,混合室、反应室,分离室,出水槽,刮泥机等。混合室、反应室、出水槽均为钢板制作,分离室内的蜂窝斜板为波形塑料板制作,中心传动刮泥机型号为CG-145DT。反应室为圆筒形结构,平均直径约,高度6m,用6mm厚钢板焊成型;混凝室为上小下大的锥形,上口直径4600mm,下口直径12000mm,由8mm厚钢板制作。分离室上部清水区装置蜂窝斜管以缩小澄清池直径,下部泥渣沉降区设置相应的斜板,混凝室底部泥渣浓缩区考虑了分离室和混凝室的全部产泥渣量。中心传动刮泥机将泥渣由中心排泥管排出。在出水渠上设置量水薄堰作为计量设备。澄清池进水管为500钢管,

11、由1#泵站进入控制楼,加药后由控制楼进入水旋池。出水管为500钢管,直接将净水排到沉淀池。排泥管为300钢管,泥渣排向黄河。进、出水及排泥管在室外均采用地下敷设。水处理工艺流程在进水管喷嘴前加药后的原水,由喷嘴沿切线方向射入混合室底部快速混合筒里,药剂和原水急剧混合后旋流向上,由混合室顶部的旋流配水口导入混凝室上部;混凝室上小下大,水流旋转速度在其中由快变慢,混凝室上部装置2525目的镀锌铁丝反应网,旋转水流与铁丝网接触后,在水体内形成大量的微旋涡,从而使药物在旋转运动中获得良好反应,充分凝聚、接触、吸附;水流由混凝室下部自下而上进入分离室,混合后的泥渣在混凝室及分离室底部浓缩、沉淀,由刮泥机

12、导入排泥坑,打开排泥阀定期排放。分离室下部装设斜板,上部设蜂窝斜管,以缩小澄清池直径,降低出水浊度。澄清水经过分离室清水区辐射状集水槽汇流,经出水管路排入沉淀池。工艺数据原水在澄清池总停留时间为小时;快速混合室停留时间为3040秒。混凝室的反应及絮凝沉降区部分按设计流量停留1520分钟的体积设计;混合室及反应室泥渣浓缩区体积设计与所加助凝剂品种有关,一般按原水100%泥渣量浓缩1小时所需体积设计;泥渣回流量按产水量的2030%设计。进水管喷嘴水流喷出速度采用/s左右,混合室上部旋流配水出口流速采用/s,混凝室锥壁为(与水平角度)500-550。4.施工总结施工情况工程于2006年5月10日放线

13、开工,安装工程于10月10日完成,土建工程于11月15日竣工。工程变更工程施工中细小变更较多,此处仅就对造价、结构及运行影响较大的变更加以叙述。控制楼基础设计开挖至,因遇沙土层,实际开挖至,比设计深挖了约,采用C10毛石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控制楼二层加药平台及搅拌器取消,将溶药箱布置在一层,标高楼板相应部位预留1600800mm加药孔口,加药口四周设梁及预埋件。水旋池环形走道板跟部厚度由120mm变为150mm,配筋不变;圈梁断面由240180mm变为240300mm。控制楼北侧阳台采用预埋及焊接12型钢,阳台板为70mm厚预制板。考虑到如果进行二期工程,可直接将工字梁加长铺板以形成走道,结构形式与控制楼南侧走道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