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训练40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题组一模拟大题1(2019云南大理检测)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德、奥、意三国于1882年5月20日完成了同盟谈判。1891年7月,俄国外交大臣吉尔斯在召见法国前任驻俄大使拉布筑时提出两国是否应该考虑在走向协商的道路上迈进一步,法国政府在回复中建议订立军事性协定,但吉尔斯只赞成订立政治性的协商协定,结果双方缔结了政治协定。8月,俄沙皇说:“我们必须纠正过去的错误,要一有机会就摧毁德国,一旦德国垮了,奥国也就不敢动弹了。”1892年8月,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协定规定:如果德或意在德国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用它所有的军队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奥匈帝国在德国
2、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用它所有的军队和德国作战;法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为130万人,俄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应为70万或80万人,这些军队应尽速全部参加战斗;协定有效期应与三国同盟相同。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俄同盟建立的原因及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俄同盟反映出的当时国际关系的特点。答案(1)原因:德国的崛起与扩张,严重威胁到法国和俄国的利益;德、奥、意三国同盟的形成。影响: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欧洲战争形势日趋紧张。(2)特点:欧洲主要国家在冲突中存在分化与重新组合;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解析第(1
3、)问,“原因”依据材料“德、奥、意三国于1882年5月20日完成了同盟谈判”结合所学可知法俄同盟建立的原因是德国的崛起与扩张,严重威胁到法国和俄国的利益以及德、奥、意三国同盟的形成。“意义”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伴随着法俄同盟的建立,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欧洲战争形势日趋紧张。第(2)问,“特点”依据材料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和对峙及俄国对订立政治和军事协定态度的变化结合一战前的国际格局可知欧洲主要国家在冲突中存在分化与重新组合,结合国家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可知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2(2019辽宁东北育才学校月考)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虽然迫于美国的压力,英
4、法不得不同意以“十四点”为和谈的基础。但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的“十四点”建议几乎每条都被违背,被歪曲,或被忽视。他们排斥了俄国,愚弄了美国,苛刻地惩罚了德国,构建了一个异常拙劣的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从精神到内容都是老牌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延续,即使与一个世纪以前拿破仑战争后的对法和约相比,和当时列强构建的维也纳体系相比,克莱孟梭一流的欧洲政治家也显得确实是太退化和堕落了。英国人的错误就在于他们小估了希特勒的胃口。他们想修正以前的错误,但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靠简单地亡羊补牢来挽回的。慕尼黑会议后,希特勒不仅吞并了剩余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继而又对波兰提出了领土要求,二战终于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摘编自宋晓
5、东凡尔赛和约与慕尼黑阴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凡尔赛体系隐含的矛盾并举例说明。(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答案(1)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如英法对美国的愚弄;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如法国与德国的矛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英法排斥苏俄;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民族之间的矛盾,如英法美等不顾中国反对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2)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关系体系。影响: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列强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暂时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促进德国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
6、绪蔓延,为德国的侵略扩张和二战的爆发埋下种子;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解析第(1)问,凡尔赛体系隐含的矛盾,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他们排斥了俄国,愚弄了美国,苛刻地惩罚了德国”“这个体系从精神到内容都是老牌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延续”等信息分析得出。举例说明应当联系所学,如英、法、美等不顾中国反对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来回答。第(2)问,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应当联系所学内容来回答。对世界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构建了一个异常拙劣的凡尔赛体系”“他们想修正以前的错误,但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靠简单地亡羊补牢来挽回的。慕尼黑会议后,希特勒不仅吞并了剩余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继而又对波兰提
7、出了领土要求”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3(2019广西柳州月考)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克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1940年8月20日晚8时,八路军发动了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8月20日到9月10日是百团大战的第一阶段,八路军拔除了敌人在华北各主要铁路、公路上的无数大小据点,使敌人在华北的交通网完全陷于瘫痪。在战役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八路军侧重于粉碎敌人大规模的报复“扫荡”。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我军参加兵力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果最丰富
8、的一次战役。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遏制了妥协投降的逆流。它用事实证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柱。百团大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摘编自朱海燕等百团大战(1)根据材料,概括百团大战时八路军的战略战术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团大战的影响。答案(1)特点:主动进攻;分阶段进行;进攻与反扫荡相结合;以破坏敌人的交通网线为主。(2)影响: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遏制了妥协投降的逆流。它用事实证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战争史
9、上写下光辉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说明八路军主动进攻;第二段说百团大战分为三个阶段,说明是分阶段进行的;第二段说“八路军侧重于粉碎敌人大规模的报复扫荡”可见,进攻与反扫荡相结合;根据材料“使敌人在华北的交通网完全陷于瘫痪”可见,百团大战是以破坏敌人的交通网线为主。第(2)问,根据材料“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遏制了妥协投降的逆流”“它用事实证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柱”“百团大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可以得出影响。4(
10、2019重庆调研)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为了扭转危局,摆脱困境,苏联政府要求英国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英国方面借口登陆舰艇数量不足,反对横渡英吉利海峡及1942年登陆、占领欧洲大陆的计划。英国首相丘吉尔认为应该首先集中英美的力量进攻北非和地中海地区,防止德国夺取连接欧亚大陆的中东地区。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罗斯福更加意识到开辟第二战场的急迫性。美国参谋长马歇尔认为:“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将1944年进攻欧洲大陆的任务明确下来,如果盟军从西进攻德国,落在从东进攻德国的苏联后面,将会出现严重的政治问题。”1943年11月,在德黑兰会议上,针对在欧洲开辟第二战
11、场问题,斯大林和丘吉尔进行了激烈争论。在苏联的坚持和美国的支持下,会议决定美英将于1944年5月发动登陆法国北部的“霸王”计划。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进行登陆作战,正式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摘编自臧春华浅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等(1)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在开辟对德第二战场问题上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4年欧洲第二战场得以开辟的背景。答案(1)态度: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时间;主张在北非和意大利进行登陆对德作战。原因:英国军事实力不足,忙于本土防御;优先考虑与英国利益相关的地区。(2)背景:同盟国在军事上取得一系列胜利,军事实力超过轴心国;德黑兰会议的
12、召开,协调盟国作战行动;英美希望获取战后的优势,遏制苏联力量。解析第(1)问,“态度”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英国方面借口登陆舰艇数量不足,反对横渡英吉利海峡及1942年登陆、占领欧洲大陆的计划”“英国首相丘吉尔认为应该首先集中英美的力量进攻北非和地中海地区”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英国的军事实力和注重的利益等方面来回答。第(2)问,“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罗斯福更加意识到开辟第二战场的急迫性”“如果盟军从西进攻德国,落在从东进攻德国的苏联后面,将会出现严重的政治问题”“在苏联的坚持和美国的支持下,会议决定美英将于1944年5月发动登陆法国北部的
13、霸王计划”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5(2019广东茂名联考)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从19651967年夏,和平运动逐渐形成。1965年以前,对于遥远的亚洲国家发生的战争,只有一些知识分子与和平团体关注。随着战争的升级,文化界自由派也开始反对约翰逊了。纽约书评有名望的编辑们发起了一次反对约翰逊战争升级政策的请愿活动。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要数学生的反战了。在伯克利的加州大学,爆发了有名的“言论自由运动”。在“言论自由运动”高潮的时候,学生甚至占据了学校的行政大楼,引起了全国性的罢课。当约翰逊对北越开始一系列轰炸时,很多大学里的教授和学生发起罢课运动,深入讨论越战。除宣讲会外,学生还开展了抵制征
14、兵活动。学生认为,如果战争本身是错误的,那么支持这场战争的政策和行为也是错误的。朱美娣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和平反战运动的演进(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战运动兴起的主要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主要方式。答案(1)背景:和平运动逐渐形成;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的共识;两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国际反战运动的发展。(2)主要方式:文化界发起请愿活动;学生发动了全国性的罢课;组织宣讲会并开展抵制征兵活动。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从19651967年夏,和平运动逐渐形成”“随着战争的升级,文化界自由派也开始反对约
15、翰逊了”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可知60年代和平运动逐渐形成,同时美国深陷越战泥潭,人们越来越多地反对战争,而两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也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的共识,国际反战运动发展愈演愈烈,这些因素都促使了60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兴起。第(2)问,依据材料“纽约书评有名望的编辑们发起了一次反对约翰逊战争升级政策的请愿活动”“学生甚至占据了学校的行政大楼,引起了全国性的罢课”“除宣讲会外,学生还开展了抵制征兵活动”可知60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主要方式有文化界的请愿活动、学生罢课、召开宣讲会和抵制征兵等活动。6(2019广东惠州调研)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1973年5月,美苏首脑会谈后,为维持中
16、东“不战不和”局面,苏联决定取消向埃及提供武器的计划。随即,埃及决定结束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在埃及的使命,限期离境。同月,在埃及的推动下,非洲首脑会议作出了谴责以色列的决议并统一了反击以色列的战略,许多国家还同以色列断绝了外交关系。埃及国内的群众要求“抗战雪耻”的情绪日益高涨,同时,还派遣大使去欧洲以争取欧洲国家的支持。据陈玉国论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石油武器的运用及其影响材料二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1973年10月6日25日),所有阿拉伯产油国都对美国实行了禁运,引发了战后严重经济危机。迫使美国回归联合国的解决框架之内,对以色列施加压力。由于阿拉伯产油国的区别对待政策,欧共体绝大多数国家拒绝
17、参与美国极力策划的共同抵制石油危机的计划,纷纷宣布禁止美国向以色列运送军火的船只在本国港口停靠,不再支持以色列。日本面对石油危机,也改变了打着“联合中心主义”旗号支持美国的中东政策。阿拉伯国家以资源为突破口,证实了石油武器有效性并构成阿拉伯解放进程中的一个新因素。摘自程凌雷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石油斗争与世界多极化(1)根据材料,概述埃及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前所做的准备。(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石油斗争的历史意义。答案(1)摆脱苏联控制,突破“不战不和”局面;推动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外交上孤立以色列;国内战争动员的舆论氛围;争取欧洲国家的支持。(2)打击和削弱了美国在世界
18、上的霸权地位;石油斗争促进了西欧、日本对美离心倾向,促进多极化趋势增长;石油斗争促进了阿拉伯世界的团结,推动民族解放运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为维持中东不战不和局面”“许多国家还同以色列断绝了外交关系”“要求抗战雪耻的情绪日益高涨,同时,还派遣大使去欧洲以争取欧洲国家的支持”等信息,可以概括出答案。第(2)问,根据材料二“所有阿拉伯产油国都对美国实行了禁运,引发了战后严重经济危机”“欧共体绝大多数国家拒绝参与美国极力策划的共同抵制石油危机的计划”“日本面对石油危机,也改变了打着联合中心主义旗号支持美国的中东政策”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对美国、对西欧和日本、对多极化、对民族解放等
19、角度回答即可。题组二高考大题7(2018全国卷)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在欧洲方面,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1939年9月)材料二这一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
20、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1941年12月)(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国际背景。答案(1)认识:材料一: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战争);材料二: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正义战争)。(2)国际背景:帝国主义战争:英法采取绥靖政策;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战争最初在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在欧洲方面,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
21、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得出帝国主义战争;依据材料二“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得出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第(2)问,依据材料一的时间信息“1939年9月”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种认识的背景;依据材料二的信息“这一太平洋战争”“1941年12月”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种认识的背景。8(2018全国卷)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年81
22、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14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6月25日,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次日,与会的50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
23、根据材料,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答案(1)活动:签署宣告成立联合国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提出多项被纳入联合国宪章的“中国建议”;发表初步描绘联合国蓝图的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参与组织联合国制宪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2)原因: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较早提出创建联合国设想;积极推动联合国创建。解析第(1)问,由材料中的“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可以得出,签署宣告成立联合国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由“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
24、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可以得出,提出多项被纳入联合国宪章的“中国建议”;由“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可以得出,发表初步描绘联合国蓝图的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由“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可以得出,参与组织联合国制宪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第(2)问,可从中国自身努力和参与国际合作等角度回答。结合联合国建立的背景知识可知,中国之所以参与建立联合国并成为常任理事国,与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国际地位显著
25、提高直接相关;由材料中的“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可以得出较早提出创建联合国设想;由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可知,与中国积极推动联合国创建有关。9(2018全国卷)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
26、略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数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答案(1)措施: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2)作用:减少了德国的战略资源供应;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
27、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对德全面经济封锁”“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数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从机构设置、经济手段、军事手段等角度概括。第(2)问,依据材料“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减少战略资源供应、消灭了部分海军力量等角度分析。10(2017全国卷)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
28、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摘编自吴东之主
29、编中国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答案(1)内容: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意义: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2)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再起;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解析第(1)问,回答内容时根据材料“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回答即可,回答意义时要着重分析对中国解决领土主权问题的积极影响
30、。第(2)问,根据材料“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国希望以中国为主”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对日本的处置及美国的真正意图等方面分析。11(2017全国卷)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
31、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答案(1)背景: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
32、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等归纳出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联系所学可知,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设想与现实的关系、法德关系、各国利益诉求、经济危机的影响等方面归纳。12(2017全国卷)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自1931年起,日本对外侵略的口号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1931年初,日本大肆宣扬“满蒙”(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与日本有着特殊
33、关系,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设“东亚新秩序”,“日满华”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1940年7月,在纳粹德国席卷西欧后,日本内阁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不久,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将其改称为“大东亚共荣圈”。摘编自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侵略口号是如何随着侵略战争进程而变化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剖析日本提出侵略口号的企图。答案(1)“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口号提出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企图灭亡中国,提出“东亚新秩序”的口号;“大东亚共荣圈”口号提出后,发动太平洋战争,侵占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广大地区。(2)服务于侵略战争需要;掩盖侵略战争本质;蛊惑本国民众;麻痹被侵略国家的反抗意志。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三个时期,即“1931年初”“1938年11月”“1940年7月”,结合三个时期日本的侵略战争和提出的口号进行回答。第(2)问,结合三个时期侵略战争的口号,认识到口号是为发动战争服务的,从口号提出的目的、实质,对本国民众及对被侵略国民众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