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二单元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积累运用 (共9题;共47分)1. (8分) 判断下列读音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1) 郊外(jio wi) (2) 地毯(de tn) (3) 葱绿(cn l) (4) 柔软(ru lun) (5) 骑马(q m) (6) 一株(y z) 2. (5分) 恰当地搭配词语。 _的芦花 _地哭着 _的浮云 _地看着 _的苇絮_的眼睛 _地飞来 _的芦苇 _地指着 _地叫着3. (6分) 选出合适的词语。
2、(1) 勤政廉洁得百姓(拥戴 爱戴)_,腐化堕落遭万民唾弃。 (2) 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拥戴 爱戴)_,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 4. (5分) (2019五上吴兴期末) 按要求填空。 (1) 观书有感中把书里的知识比作活水源源不断流出的诗句:_?_。 (2) 山居秋暝中写雨过天晴,空气新鲜,夜晚的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的诗句:_,_。 (3) 枫桥夜泊中写船停靠在枫桥旁,半夜寒山寺的钟声传到客船上的诗句:_,_。 (4) 夏天最美是夜晚。_的月夜固然美,_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_。 5. (6分) (2020三下)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_从牧场的栅栏外面,把辫子嗖的一下甩过去,_
3、牛都能套住呢。一下子就能套到牛角上,_用劲拉啊拉的,一整头牛_我的了。_在露天里,_能睡大觉。_把头发像紫菜卷那样卷在身上,_成了松松软软的被子了。 (2) 我变成了一棵长满_的鸟窝的树:_的、_的,还有_的、_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_跳起了舞。 6. (4分) 照样子,写出正确答案。例:冬天对寒冷正如夏天对(炎热)。春雨对潮湿正如秋风对_。大路对平坦正如小道对_。进步对勤奋正如退步对_。失败对痛苦正如成功对_。豹狼对残忍正如羔羊对_。高尚对伟大正如卑鄙对_。7. (6分) 关于复述课文,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复述时可以自己组织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的内容讲述出
4、来B . 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复述,注意文中一些提示顺序的词句C . 复述前要多读几遍课文,熟悉课文内容D . 复述要有评有路,主要情节可以详细一些,次要情节可以简略,但不能省略8. (2分) (2019四上南充期末)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句子“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应该 读出( )的语气。A . 气愤和不甘B . 惊讶和疑惑C . 佩服和赞叹9. (5分) 读一读,连一连。 打 跳 讲 踢游戏 足球 故事 绳子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20分)10. (8分)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1) 前一个“有的人”_的人,他们只是
5、躯壳活着,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后一个“有的人”指_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2) 第一个“活”充满了作者的_,第二个“活”充满了作者_;第一个“死”充满了作者的_,第二个“死”充满了作者的_。(3) 这首诗是纪念鲁迅的,为什么不直接以纪念鲁迅为题,而取名为“有的人”呢? 11. (12分) 拓展阅读,我收获。(一)草虫的村落(节选)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谰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 多少虫子_。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_投以好奇的眼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
6、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_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1) 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美丽_ 闲谈_ 疲倦_(2) 在片段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3)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这句话中“”的作用是(
7、)。A . 解释说明B . 声音延长C . 表示转折(4) 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片段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 . 比喻和拟人;B . 夸张和排比;C . 反问和比喻(5) 作者在片段中也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找出表现作者独特感受的语句 。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12. (5分) 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13. (5分) 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四周围黑洞洞的,难道不容易碰壁吗?对这种坏人坏事,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9题;共47分)答案:1-1、考点: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答案:3-2、考点:解析:答案:4-1、答案:4-2、答案:4-3、答案:4-4、考点:解析:答案:5-1、答案:5-2、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20分)答案:10-1、答案:10-2、答案:10-3、考点:解析:答案:11-1、答案:11-2、答案:11-3、答案:11-4、答案:11-5、考点:解析: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答案:12-1、考点:解析:答案:13-1、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