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ord文档2021年初三下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即将面临着中考,那么,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要怎样做练习呢?还很困惑的话,那不妨和学习啦我一起来做份2021年初三下册语文练习题,希望对各位有关怀! 2021年初三下册语文练习题 一.基础检测(25分) 1.选出对以下词语注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龟裂: jnliegrave; 呈现许多裂纹。 龟甲:gujiaacute; B.缯:zng 古代丝织品的通称。 瓤:naacute;ng C.酪:lagrave;o 乳汁制成的半凝固状食品 醴:l 甜酒 D.绡:xio生丝织的绸子 囊:naacute;ng 口袋 2.选出对以下词语解释不当的
2、一项( ) A.兼程: 日夜不停。 B.造化: 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福气、运气。 C.幅员: 领土面积。地广狭为幅,四周为员,员即圆。 D.逼真: 极象真的;真实。 3.以下有关学问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南州六月荔枝丹,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六月指的是农历。 B.本文与同平实说明文不同,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趣味,属于文学小品。 C.“通常”“大多数”“有的”“少数”等限制语的运用,增添了本文语言的精确性。 D.本文的文学性主要表达在引用诗文、故事和史料方面。 4.以下句子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 B.苏轼有诗云:“罗浮山下
3、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C.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D.这就是他们的全部语言:“有道明君!宏大的主上啊!” 5.诗句填空 (1)盈盈荷瓣风前落, 。 二.阅读欣赏(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25分) 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四周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中还有一些希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珠宝”,因为缺少经济价值,如今已经绝种了。 hellip;hellip; 荔枝的肉
4、大多数白色半透亮,说宽“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做假果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道微酸,适合于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商量证明,温度保持在1oC至5oC,可贮存30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存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贮存,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
5、阳,给人民造成许多许多苦痛。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hellip;hellip;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荔枝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外表光滑,宗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样子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如今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 hellip;hellip;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宠爱温和,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时,福建“以坚固者置瓦其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
6、丹。”事实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徵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今江乡亦萌孽”。但到底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如今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或许不是完全不行能的事。 6.(1)“果形”一段是按怎样的顺序组织说明内容的?(4分) (2)这种说明顺序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4分) 7.“贮藏”是运输问题,而果肉和果核是生态问题,“荔枝不耐贮藏”一节放在果肉和果核两节之间,是否破坏了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6分) 8.在写荔枝“不耐贮藏”和“移植”时,引入唐明皇、汉武帝的事,目的何在?(6分) 9.将末段“但到底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删去,“将来或许不是完全不行能的
7、事”改为“将来是完全可能的事”,你以为怎样?(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霍金自述:我的公众科学观 如何利用兴趣向公众提供必需的科学学问,使之在诸如酸雨、温室效应、核武器和遗传工程方面作出真知灼见确实定?很清楚,根本的问题是中学基础教育。可惜中学的科学教育既枯燥又乏味。孩子们依靠死记硬背蒙混过关,根本不知道科学和他们四周世界有何相关。此外,通常需要方程才能学会科学。尽管方程是描述数学思想的简明而精确的方法和手段,大部分人却对之敬而远之。当我最近写一部通俗著作(即时间简史-编者注)时,有人提出忠告说,每放进一个方程都会使销售量减半。我引进了一个方程,即爱因斯坦出名的
8、方程,E=mc2。或许没有这个方程的话,我能多卖出一倍数量的书。 科学家和工程师宠爱用方程的形式表达他们的思想,因为他们需要数量的精确值。但对于我们中的其他人,定性地把握科学概念已经足够,这些概念只要通过语言和图解而不必用方程即能表达。 人们在学校中学的科学可以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但是如今科学进步的节奏如此之快速,在人们离开中学或大学之后总有新的进展。我在中学时从未学过分子生物学或晶体管,而遗传工程和计算机却是最有可能转变我们将来生活方式的两种进展。有关科学的通俗著作和杂志文章可以关怀我们知悉新进展,但是哪怕是最胜利的通俗著作也只被人口中的一小部分所阅读。只有电视才能触及真正广大的观众。电视中有
9、一些特殊好的科学节目,但是还有些人把科学奇迹简洁地描述成魔术,而没有进行解释或者指出它们如何和科学观念的框架相一致。科学节目的电视制应当意识到,他们不仅有娱乐公众的义务,而且有教育公众的责任。 在最近的将来,什么是公众在和科学相关的问题上应做确实定呢?迄今为止最紧急的应是有关核武器确实定。其他的全球问题,诸如食物供给或者温室效应则是相对缓慢的,核战争意味着地球的全人类在几天内被消灭。冷战结束带来的东西方紧急关系的缓解说明,核战争的恐惧已从公众意识中退出。但是只要还存在把全球人口消灭许多遍的武器,这种危险就照旧在那里。 假如我们避开了核战争,照旧存在把我们消灭的其他危险。有人讲过一个恶毒的笑话,
10、说我们之所以未被外星人文明所接触,是因为当他们的文明接触到地球时总是先把自己消灭掉了。但是我对公众的意识有充分的信任,那就是信任我们能够证明这个笑话是荒谬的。 (据2021年8月9日文汇报有改动) 10.理解第段中划横线的句子,霍金这样说的真正意图是() A.意在挖苦中学科学教育的枯燥乏味,因为向公众提供科学学问,根本问题是中学基础教育。 B.意在批判中学生的科学观,因为中学生根本不知道科学和他们四周世界有何联系。 C.意在强调时间简史是一部面向公众的通俗著作,而不是一部简明而精确的纯学术专著。 D.意在强调社会公众与科学家、工程师不同,他们只需要定性地把握科学概念已经足够。 11.对原文第段
11、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总是在不断地进展,对科学学问的学习,赶潮流是不必要的。 B.遗传工程和计算机最为重要,中学应当开设生物学或晶体管的课程。 C.科普读物没人看,科学普及只有依靠电视才能完成。 D.最正确的电视科学节目,确定要具备娱乐和教育的双重功能。 12.综观全文,对文末最终一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信任我们能够很好地解决酸雨及温室效应等问题,实现生态的可持续进展。 B.信任我们能够很好地解决核武器及核战争所带来的危机,实现地球的真正和平。 C.信任我们能够很好地解决食物供给和遗传工程等难题,确保地球人自身的可持续进展。 D.信任“我们人类”将不再让“外星
12、人文明”所远离,让“恶毒的笑话”不攻自破。 1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提高公众对科学学问的兴趣,就要从中学的科学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 B.让学生在头脑中对科学形成一个基本框架,而又不流于枯燥乏味,这无疑是中学科学教育需要商量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C.普及公众的科学学问,电视媒体比通俗著作和杂志文章更有效,因此应当多开设电视科学栏目,尽量削减通俗著作和杂志文章的出版。 D.假如群众没有足够的科学学问,就会在危及地球和人类自身的重大问题上作出错误确实定,从而引发不行思议的后果。 三、写作训练(30分) 14.依据由一般到特殊的说明顺序,写一段话,介绍你所
13、熟识的一种水果或蔬菜某一方面特征。 2021年初三下册语文练习题参考答案 1、B。瓤:raacute;ng 2、A。兼程: 一天走两天的路。 3、B。文学小品有误,应属科学小品 4、B。句末的句号在引号内。 5、(1)片片桃花雨后娇 (2)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6、(1)一般到特殊的说明顺序;(2)“通常”“还有一些” 7、荔枝不耐贮藏,主要与荔枝肉有关系,所以把这一自然段紧接在介绍荔枝肉的后面。假如把这一节移到介绍荔枝核的后面,行文就不如如今的支配自然。 8、充实文章内容,丰富相关的学问,使文字生动活泼,增添文章的文学韵味,引起读者兴趣,寓科技学问于文学写作之中。 9、删去转折句,
14、将否认句改为确定句,这就使文意变为荔枝可以南移,与段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相矛盾。 10、D。霍金说此话的目的,不在于“挖苦”和“批判”,主要是在指出缺乏,排除A、B;霍金说此话的目的也不是针对时间简史,而是针对文题“我的公众科学观”,所以排除C。答案为D,见第段的相关表述。 11、D。排除A项主要是抓住原句中“新的进展”与“潮流”两个短语在内涵和外延上的不一致做出推断,因为“获得新的进展”其中也包括一些前沿的、热门的“潮流”科学。排除B项要结合语境,霍金这样说意在强调“科学进步的节奏如此之快速”,而不在于要开设课程。排除C项也要结合语境,霍金所言是指普遍现象,不能用其个人成就来否认一般情形。D项见该段最终一句话。 12、B。选B项见段第一句话。 13、C。最终一个分句表述有误。关于“尽量削减通俗著作和杂志文章的出版”一句,文中并没有相关信息的示意,同时也不符合客观现实。A、B、D的相关推论,在原文中有确定的依据,同时推论也是合情合理的。 14、略。 看了2021年初三下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的人还看: 1.2021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2021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3.2021初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4.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模拟试卷2021学年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