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强化训练-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专项攻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41211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训练-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专项攻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本文档共24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专项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2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如图所示电路,灯泡L1标有“9Ω 1A”,L2标有“4Ω 1.5A”,电流表选“0~3A”量程,则保证两灯长时间工作的最大电源电压为(  ) A.15V B.13V C.19.5V D.无法判断 2、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恒为U,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1,两电流表均有“-”“0.6”“3”三个接线柱。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A2的指针均如图乙所示,此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为R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R2两端的电压U2与U之间满足U>U1=U2 B.通过R2的电流为0.24A C.电阻R1∶RP=4∶1 D.在滑片向右滑动过程中,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 3、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演示板上固定有a、b、c、d四根合金丝,长度关系为La=Lb==,横截面积关系为Sa=Sb=Sc=,其中a、c、d均为镍铬合金丝,b为锰铜合金丝。将导线P、Q分别接在同一根合金丝两端的接线柱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a和b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 B.选用c和d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长度的关系 C.选用a和c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 D.选用b和d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 4、在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0的阻值不变。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则(  ) A.滑片P向左滑动,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B.滑片P向左滑动,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C.滑片P向右滑动,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D.滑片P向右滑动,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5、一根导线的电阻为R,要使这根导线的电阻变大,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将导体拉长 B.将导体对折 C.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 D.减小通过导体的电流 6、将电阻R和灯泡L接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图乙为电阻R和灯泡L的I—U图象。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3A,则电源电压和电阻R的大小分别是( ) A.8V 6.67Ω B.12V 20Ω C.8V 20Ω D.12V 10Ω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和的电阻分别是和,已知。闭合开关S后,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为、,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l示数的差变大 B.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大 C.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和不变 D.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不变 9、某输液警报器能在药液流完时,通过电铃发声报警,该报警器内部有一可变电阻R,其阻值随管内液体的减少面减小,通过电铃的电流需要达到一定大小时电铃才能发声,下列几个电路中符合报警要求,且当输液管内液体越少,电表的示数也越小的是(  ) A. B. C. D. 10、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右移动时(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A1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大 C.电流表A2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之差不变 D.电压表与两电流表示数之差的比值变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8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作了简易调光灯,电路中有一处明显错误的是___________。改正后,闭合开关,灯泡亮了。减小M、N间的距离,灯泡亮度___________(变亮/变暗),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导体电阻与导体___________有关。 2、如图所示电路中,R0=20Ω,滑动变阻器规格“40Ω   1A”。滑片P在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则电源电压为_____V。将滑片P移至最右端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_____A,电压表V示数为_____V。 3、如图所示,已知R1:R2=3:1,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甲:U乙=_________;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I甲:I乙=_________。 4、如图所示,电路中一根导线已经与滑动变阻器的B接线柱连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要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另一根导线应与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_(选填“A”、“C”或“D”)接线柱连接,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电阻丝的_________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5、小英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x的阻值。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A,电阻Rx的阻值为______W。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在如图的电路中,R1=10Ω、R2=20Ω、R3=30Ω,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S1闭合,S2 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3A。求: ①电源电压; ②S1、S2均断开时,R2两端的电压; ③S1、S2均闭合时,干路中的总电流; ④S1断开、S2闭合时,干路中的总电流。(保留两位小数)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标有“3V   0.3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滑片P滑到中点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 (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2)滑片P滑到最右端时,小灯泡工作10s消耗的电能; (3)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如图所示,G是一个满偏电流Ig=10mA 、内阻Rg=10Ω的灵敏电流计 (1)求该电流计的满偏电压; (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R1=0.1Ω,闭合开关S,将接线柱O和接线柱A接入电路,此时O、A两接线柱间相当于一只大量程的电流表,求此电流表的量程; (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断开开关S,此时O、B两接线柱间相当于一只量程是0~6V的电压表,求电阻R2的大小。 4、在如图的电路中,已知电阻R1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的示数0.7A,电流表A1的示为0.3A。求: (1)电源电压U; (2)电阻R2的阻值。 5、如图,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15V,电阻R0=30Ω,电源电压恒为24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0Ω,求: (1)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R0两端电压是多少V?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是多少Ω? (2)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太小时,电路中的电流会超过电流表量程,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太大时,变阻器两端电压会超过电压表量程,求:在不超过电表量程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范围。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1)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B端时,其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请在图甲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 (2)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均为0,小亮利用另一只完好的电压表进行检测,把电压表分别接在ab之间、bc之间和bd之间,电压表示数均接近电源两端的电压;接在ad之间,电压表示数为0,如果导线完好且连接无误,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该元件是___________; (3)排除电路故障后,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电路中电流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A,则未知电阻Rx的电阻测量值为___________Ω; (4)小亮又设计了一种方案,也测出了Rx的电阻值,电路图如图丁所示。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的电压恒定但大小未知。测量步骤如下: ①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I1; ②当开关___________时,电流表示数为I2; ③待测电阻Rx=___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出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小明利用如图甲实验装置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电阻R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1A”字样。 (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_(选填“A”或“B”)端;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两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所示,则故障可能是______出现了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2次实验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A,在得到第2组实验数据后,他将滑片P向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适当距离后得到了第3组数据; 实验序号 1 2 3 4 电压U/V 1.0 1.5 2.0 2.5 电流I/A 0.2 0.4 0.5 (4)在这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5)请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由图可知,开关闭合后,两灯泡串联,电流表A测电路中的电流,已知灯泡L1标有“9Ω 1A”,L2标有“4Ω 1.5A”,电流表选“0~3A”量程,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可得 由 可得最大电源电压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 A.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A2表测支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由于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所以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R2两端的电压U2与U之间满足U=U1=U2,故A错误; B.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由于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所以A1接的是大量程,分度值为0.1A,所以干路电流为1.2A;由于指针指在同一位置时,A2表测通过R1的电流,接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故通过R1的电流为0.24A,由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通过R2的电流为 I2=I-I1=1.2A-0.24A=0.96A 故B错误; C.通过R1的电流I1=0.24A,通过R2的电流I2=0.96A,此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为RP,由于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有 I1R1=I2RP 带入数据可得 故C正确; D.在并联电路中,支路互不影响,所以在滑片向右滑动过程中,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由于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变大,电压不变,根据可知,通过R2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 a、b、c、d四根合金丝,a、c、d均为镍铬合金丝,b为锰铜合金丝,长度关系为 横截面积关系为 A.选用a和b进行实验,a和b长度相同,横截面相同,材料不同,因此根据控制变量法,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故A正确; B.选用c和d进行实验,c和d长度相同,横截面不相同,材料相同,因此根据控制变量法,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横截面的关系,故B错误; C.选用a和c进行实验,a和c长度不相同,横截面相同,材料不同,因此根据控制变量法,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长度的关系,故C错误; D.选用b和d进行实验,b和d长度不相同,横截面不相同,材料不同,有多个变量,无法得出结果,故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 由图可知,电阻R0和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AB.如果滑片P向左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由电阻的串联可知总电阻变小,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故AB不符合题意; CD.如果滑片P向右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电阻的串联可知总电阻变大,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将导体拉长,导体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导体电阻变大;将导体对折,导体长度变短,横截面积变大,导体电阻变小。 故选A。 6、C 【详解】 观察图乙图象,根据定值电阻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可判断乙图中的直线是定值电阻R的图象,由图象数据,当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4V时,对应的电流是0.2A,根据,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 图甲电路图,闭合开关S,电阻R和灯泡L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流表示数为0.3A,根据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则电阻R和灯泡L的电流 由图象乙可知,当电路电流是0.3A时,此时灯泡L分压 此时电阻R分压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得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详解】 分析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处于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U1=U2;结合欧姆定律可知,当时,I1<I2。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B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R2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R1的电流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移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可知,通过R2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A.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l示数的差等于电流表A2示数,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所以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l示数的差变小,故A错误; B.由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小可知,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大,故B正确; C.由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小可知,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和变小,故C错误; D.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 R1的阻值不变,R2的阻值变大,所以 变大,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 A.R的阻值随管内液体的减少而减小,当输液管内液体越少,电流表的示数会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B.R阻值随管内液体的减少而减小,当输液管内液体越少,电流会越大,电铃发声,电压表测电铃两端电压,示数会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R与电铃并联,R值随管内液体的减少而减小时,对电铃不影响,电流表示数为干路电流,示数增大,故C不符合题意; D.R阻值随管内液体的减少而减小,当输液管内液体越少,电流会越大,电铃发声,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串联分压,其示数会减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详解】 由图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并联,电压表V测量电源电压,因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电流表A1在定值电阻R1所在的支路,所以电流表A1测量流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I1,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U1=U2=U可知,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不变。根据知,流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I1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和电流表A1的示数都不变。 电流表A2在干路上,测干路电流I,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则流过R2的电流I2变小,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I=I1+I2可知,电路中的总电流I变小,即电流表A2示数变小。 综上所述可知电流表A2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之差变小,所以电压表与两电流表示数之差的比值变大。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变亮     长度 【详解】 [1]电流应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电路中有一处明显错误的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3]改正后,闭合开关,灯泡亮了。减小M、N间的距离,导体连入电路的长度变短,灯泡亮度变亮,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导体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2、     6     0.1     4 【详解】 [1]滑片P在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0,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则电源电压为 [2]将滑片P移至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40Ω,则电路中电流为 [3]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为 3、     4:1     3:4 【详解】 [1]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电阻串联,甲测电源电压,乙测R2电压,电压比为 [2]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电阻并联,甲测R2电流,乙测干路电流,电流比为 4、     C     长度 【详解】 [1]电路中一根导线已经与滑动变阻器的B接线柱连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要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用入电路的电阻为CP段,则另一根导线应与滑动变阻器的C接线柱连接。 [2]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接入电路的电阻丝越长,电阻越大。 5、     2     0.5     4 【详解】 [1]电压表接小量程,分度值0.1V,电压表读数为2V。 [2]电流表接小量程,分度值0.02A,电流表读数为0.5A。 [3]电阻RX的阻值为 三、计算题 1、①;②;③;④ 【详解】 解:①当S1闭合,S2 断开时,R1短路,电路为仅有R2的简单电路,故电源电压为 ②S1、S2均断开时,R1与R2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关系及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为 由欧姆定律可得R2两端的电压为 ③S1、S2均闭合时,R2与R3并联,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可得干路中的总电流为 ④S1断开、S2闭合时,R2与R3并联,再与R1串联,则由串并联电路电阻的关系可得此时电路中总电阻为 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路中总电流为 答:①电源电压为; ②S1、S2均断开时,R2两端的电压为; ③S1、S2均闭合时,干路中的总电流为; ④S1断开、S2闭合时,干路中的总电流为。 2、(1)0.9W;(2)4J;(3)20Ω。 【详解】 解:(1)小灯泡标有“3V 0.3A”,灯泡的额定功率 PL=ULIL=3V×0.3A=0.9W (2)灯泡的电阻 闭合开关,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滑片P滑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通过灯泡的电流是0.2A,小灯泡工作10s消耗的电能 W=I2RLt=(0.2A)2×10Ω×10s=4J (3)当滑片P滑到中点时,小灯泡正常发光,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滑=U-UL=U-3V 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①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灯泡两端的电压 UL′=IRL=0.2A×10Ω=2V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滑′=U-UL′=U-2V 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② ①②两式联立可得R滑大=20Ω。 答:(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9W; (2)滑片P滑到最右端时,小灯泡工作10s消耗的电能为4J;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3、(1)0.1V;(2)1.01A;(3)590Ω 【详解】 解:(1)根据题意知道,G是一个满偏电流Ig=10mA 、内阻Rg=10Ω的灵敏电流计,且 Ig=10mA=0.01A 由知道,该电流计的满偏电压 Ug=IgRg=0.01A×10Ω=0.1V (2)闭合开关S,将电流I从接线柱O通入,并从接线柱A流出时,Rg和R1并联,所以,当G的示数Ig=10mA时,通过R1的电流 故此电流表的量程 (3)断开开关S,此时O、B两接线柱间相当于一只量程是0~6V的电压表,此时Rg与R2串联,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阻R2的阻值 R2=R总-Rg=600Ω-10Ω=590Ω 答:该电流计的满偏电压0.1V; (2)此电流表的量程是1.01A; (3)电阻R2的大小590Ω。 4、(1)6V;(2)15Ω 【详解】 解:(1)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量电阻R1支路电流,电源电压U为 (2)由并联分流可知电阻R2支路电流为 电阻R2的阻值为 答:(1)电源电压U为6V; (2)电阻R2的阻值为15Ω。 5、(1)12V,30Ω;(2)10~50Ω 【详解】 解:(1)由图可知,这是一个串联电路,已知电路中的电流为0.4A,R0=30Ω,根据可知R0两端的电压 U0=IR0=0.4A×30Ω=12V 电路中的总电阻 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是 R=R总-R0=60Ω-30Ω=30Ω (2)由题意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6A时,电流最大,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总电阻为 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 Rmin=R总min-R0=40Ω-30Ω=10Ω 当滑片向左滑动,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当示数达到15V时,滑动变阻器达到最大值,此时,R0两端的电压为 U0′=U-Umax=24V-15V=9V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中通过的电流也是0.3A,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综上可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10~50Ω。 答:(1)R0两端电压是12V,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是30Ω; (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范围为10~50Ω。 四、实验探究 1、          滑动变阻器     0.5     5     S2闭合、S1断开     【详解】 (1)[1]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B端时,其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即滑片在B端时是远离下接线柱的,故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时,应该接下接线柱A。如图所示 (2)[2]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则故障类型为断路,小亮电压表分别接在ab之间、bc之间和bd之间,电压表有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部分是通路的;接在ad之间,电压表示数为0说明ad之间断路,因导线完好且连接无误,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则故障只能是滑动变阻器断路。 (3)[3][4]如图丙所示,电流表选择的是分度值为0.02A的小量程,其示数为0.5A,则根据的变形公式可得未知电阻Rx的阻值 (4)[5][6]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步骤①中开关S1、S2都闭合时,未知电阻Rx与定值电阻R0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读出示数为I1;因为开关S2必须闭合,所以步骤②中应该是:开关S2闭合、S1断开,此时只有未知电阻Rx在电路中,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2,由知有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关系可得定值电阻R0通过的电流 根据可得定值电阻R0的电压 根据并联电路电压关系则有 即 故未知电阻Rx的阻值 2、     A     定值电阻     断路     0.3     B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详解】 (1)[1]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最大阻值端,由图甲可知,滑动变阻器下面的接线柱接的是右边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是BP段,BP段越长,其电阻越大,由此可知,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移到最左端,即A端。 (2)[2][3]由图乙可知,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表明电路中无电流,由此可判断电路故障可能是断路;电压表有示数,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了,由此可知电路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断路。 (3)[4]由图丙可知,电流表所选量程是0~0.6A,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示数是0.3A。 [5]由于第2组数据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小于第3组数据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第2组数据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小于第3组数据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由此可知,完成第2组数据后,要得到第3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应变小,由此可得出滑片应向B端移动适当距离。 (4)[6]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实验中,要控制电阻一定,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看看电流怎样变化,从而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由此可知滑动变阻器在这个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5)[7]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为原来的几倍,通过导体的电流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由此得出结论: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