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2氧气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41195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2氧气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本文档共10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0 课题2.2 氧气(第一课时)(练) 【基础篇】 1.(2019·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初三课时练习)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答案】C 【解析】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白烟,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18·北京初三课时练习)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 A.蜡烛 B.铁丝 C.硫磺 D.红磷 【答案】C 【解析】 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无刺激性气味,选项错误;B、铁丝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固体,选项错误;C、硫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选项正确;D、红磷燃烧生成的是五氧化二磷固体,选项错误。故选C。 3(2018·北京初三课时练习)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能供给呼吸 B.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A 【解析】 A、氧气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吗,选项正确;B、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不易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D、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故选A。 4.(2018·北京初三课时练习)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B.氧气不能跟红磷反应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C 【解析】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选项错误;B、磷与氧气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在常温下不发生反应,选项错误;C、氧气不易溶于水,选项正确;D、氧气的化学性质虽然比较活泼,但不能跟所有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选项错误。故选C。 5.(2019·全国初三课时练习)重庆实验学校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9.30日在大田湾已经顺利进行,百米赛跑的起点,裁判员高举发令枪,一声“预备----跑!”,只见发令枪周围一股白烟冒出,产生白烟的物质是( ) A.硫磺 B.铁 C.红磷 D.木炭 【答案】C 【解析】 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发令枪弹丸中含有红磷,所以产生的白烟主要成分是五氧化二磷。故选C。 6.(2019·北京初三课时练习)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故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故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故错误; D、碳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的结论,故错误。故选B。 7.(2019·北京初三课时练习)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内需要预先加入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 A.硫磺 B.铁丝 C.木炭 D.红磷 【答案】B 【解析】 硫、木炭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气体或水,不要预先在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固体四氧化三铁,并且四氧化三铁的温度很高,溅落到瓶底是容易把集气瓶炸裂,要预先在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从而防止炸裂集气瓶。故选B。 8.(2019·北京初三课时练习)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密闭集气瓶内充满了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出现的现象是(   ) A.甲瓶中有水流入    B.乙瓶中有水流入 C.甲、乙两瓶中均没有水流入   D.甲、乙两瓶中均有水流入 【答案】D 【解析】 由于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能使甲瓶内压强减小,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体积占据了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乙瓶内的压强几乎无变化,但两瓶是连通的,最终压强相等,都比原先小,所以打开弹簧夹甲、乙两瓶中均有水流入,故选D。 9.(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为方便运输和使用,很多气体都用钢瓶储存,为了方便识别,不同气体的钢瓶漆成不同的颜色,装有氧气的钢瓶会漆成( ) A.白色 B.蓝色 C.黑色 D.黄色 【答案】B 【解析】 装有氧气的钢瓶是蓝色的。故选B。 10.(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证明集气瓶里盛的是氧气,最简便的方法是(  ) A.能使蜡烛燃烧的是氧气 B.放入发红的木炭,过一会加入澄清石灰水,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一瓶是氧气 C.测定密度,若密度大于1 的是氧气 D.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可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答案】D 【解析】 A、空气也能使蜡烛燃烧,所以能使蜡烛燃烧的不一定是氧气,故A错; B、木炭在空气中也可以燃烧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B错; C、密度大于1的气体不一定是氧气,例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密度都大于1,故C错; D、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可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故D正确。故选D。 11.(2018·北京初三单元测试)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碳在氧气中燃烧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B 【解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对集气瓶无危害,故A操作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有热的溅落物生成,会炸裂瓶底,要在瓶底盛少量水或细沙,故B操作不合理;C、碳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对集气瓶无危害,放水或者不防水对集气瓶均无害,故C操作正确;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对集气瓶无危害,故D操作正确。故本题选B。 12.(2019·全国初三单元测试)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D 【解析】 A、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故A正确;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多种物质起反应,故B正确;C、氧气不易溶于水,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故C正确;D、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但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甲烷燃烧就不是化合反应,故D错误。故选D。 【提升篇】 13.(2019·全国初三单元测试)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氧气难溶于水 B.氧气能支持燃烧 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氧气被压缩为液体时显淡蓝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通常情况下,氧气不易溶解于水,故A说法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故B说法正确;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C说法正确;D、氧气被压缩成为液体,液氧是一种淡蓝色的液体,故D说法正确; 14.(2019·全国初三单元测试)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A.富氧空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C.氧气在燃烧的反应中能提供氧,因而具有氧化性 D.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答案】B 【解析】 A、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A的说法正确;B、氧气有助燃性,但不能燃烧,不能作燃料,所以B的说法错误;C、氧气具有氧化性,所以C的说法正确;D、物质一般有三态的变化,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淡蓝色的液体或固体,所以D说法正确。故选B。 15.(2019·全国初三单元测试)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失败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A.收集的氧气太少纯度太低 B.铁丝表面生锈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薄层细砂 D.铁丝的温度没达到着火点 【答案】C 【解析】 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说明没有的燃烧现象,也是就没有发生铁丝的燃烧,所以所有分析围绕燃烧来进行,更确切地说是铁丝的燃烧条件来进行;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有一定的接触,且接触越充分越容易燃烧;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时,铁丝可能不燃烧,故不符合题意;B、铁丝生锈或表面可能含有油漆时,铁丝可能不燃烧,故不符合题意;C、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入水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的,与铁丝是否能够燃烧无关,符合题意;D、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时,铁丝不燃烧,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2019·辽宁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答案】D 【解析】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7.(2019·青海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铁丝 B.红磷 C.硫粉 D.镁条 【答案】A 【解析】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C.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蓝紫色火焰; D.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故选A。 18.(2019·湖南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答案】A 【解析】 A、氧气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能溶于水,但是不能确定溶解量,得不出易溶于水的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9.(2019·辽宁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答案】C 【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0.(2019·广西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燃烧 B.无色 C.无味 D.能供给呼吸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B、常温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常温下氧气是一种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能供给呼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1.(2019·广西中考真题)下列物质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 A.铁丝 B.红磷 C.氢气 D.蜡烛 【答案】A 【解析】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错误;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2.(2019·上海中考真题)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A.硫 B.红磷 C.铁丝 D.氢气 【答案】A 【解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故A正确;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故B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故C错误;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故错误。故选A。 23.(2019·全国初三课时练习)做氧气的性质实验中常遇到一些问题,请你帮助分析: ①怎样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________.你怎样证明这些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________. ②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硫在燃烧匙中的状态是________态,实验完毕,盖上玻璃片,一段时间后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说明瓶内压强减小了,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温度下降所致,你认为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③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意外发现铁丝在集气瓶中没有燃烧起来,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只要回答一种) 【答案】将适量石灰水倒入木炭燃烧之后的集气瓶,振荡,变浑浊 集气瓶用玻璃片盖住 固 由于S燃烧产生的SO2被NaOH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玻璃片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住”从而掉不下来 铁丝没有用火柴引燃 【解析】 ①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可以将适量石灰水倒入木炭燃烧之后的集气瓶,振荡,变浑浊;整个实验过程中都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盖住。 ②由于S燃烧产生的SO2被NaOH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玻璃片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住”从而掉不下来; ③使用的铁丝只能在纯氧中燃烧,并且铁丝不能生锈,铁丝也不能太粗,铁丝必须用火柴引燃等等,否则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24.(2019·全国初三课时练习)我们在学习氧气化学性质时做了硫、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请归纳: (1)硫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盛水目的是_______。 (3)写出木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4)三个反应的共同点(任写一点)____________。 【答案】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只写产生淡蓝色火焰给全分) 防止反应生成的熔化物飞溅而炸裂瓶底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碳”写成“木炭”不得分) 都是化合反应(或都是氧化反应或反应条件都是点燃或反应都要放热等) 【解析】 (1)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掉落集气瓶底使集气瓶炸裂,故要放少许的沙子或水。 (3)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4)三个反应都是多变一的反应,故都是化合反应,三个反应都是与氧气的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25.(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铁丝一端系上火柴的作用是______,集气瓶里水的作用是______,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 【答案】引燃铁丝;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和氧气充分接触 【解析】 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在铁丝一端系上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为了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故要在集气瓶底预先装少量的水;细铁丝绕成螺旋状,可以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和氧气充分接触,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26.(2019·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初三课时练习)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氧气性质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图,甲装置中的水还可以换成____。 简要回答两个集气瓶中水的作用: 甲: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沙子 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吸收燃烧产物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 铁丝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会炸裂瓶底;硫燃烧生成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所以,都需要在集气瓶中预留少量的水。而做铁丝燃烧的反应时,可以把水换成沙子。故填:沙子; 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吸收燃烧产物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