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二十五区域与区域发展含解析湘教版.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33526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二十五区域与区域发展含解析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区域与区域发展建议用时:45分钟 (2019石家庄模拟)平潭是福建省一个岛县,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当地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建造如下图所示的石头房屋,名为石头厝。其独特的造型是海岛居住文化的“活化石”。据此回答1、2题。 1.石头厝的特征及其对应功能正确的是()A.房屋低矮便于保温 B.屋顶缓防暴雨 C.窗户小防外敌 D.石头压瓦防大风 2.结合平潭的地理特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地降水少主要是由于沿岸寒流降温减湿 B.该地适宜发展的产业有渔业、风电、旅游业 C.该地主要房屋建材是岩浆喷出冷却凝固而形成的 D.由于台湾山脉的

2、阻挡,该地夏秋免遭台风灾害【解析】1选D,2选B。第1题,福建位于东南沿海,海岛多台风灾害,则石头压瓦、窗户小等特征,目的都是防大风危害;福建位于亚热带,一般不需要保温;屋顶缓,不利于防暴雨。第2题,该地降水较少,主要是因为台湾山脉阻挡夏季风;亚热带海岛利于发展渔业、旅游业,风力强可发展风电产业;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台湾山脉对台风阻挡作用较弱,该地夏秋易遭台风灾害。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现在成为市区。导致a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的发展早期到中期:市场需求的增加中期到现在:城市化的发展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的发展A.B.C.D.4.该城市传统工业区规模的变化与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规模:先增大,后缩小规模:先缩小,后增大原因:早期到中期交通的发展原因:中期到现在产业的升级A.B.C.D.【解析】3选B,4选C。第3题,a地由早期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到中期变成了蔬菜、瓜果、花卉基地,是因为城市规模扩大,对蔬菜、瓜果、花卉等农副产品的需求增加;a地现在变为了市区,说明该地区城市规模扩大。第4题,结合图例很容易看出,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的规模为先增大、后缩小;从早期到中期,该城市传统工业规模扩大,与经济

4、发展和政策因素有关,布局也从市中心迁往城市东北郊区,与地价和环境因素有关;从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区规模在缩小,出现了高新技术区,这与该城市产业升级有关。【加固训练】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A. 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B. 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C. 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 产业结构趋于优化(2)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逐渐将纺织、

5、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加快发展第三产业A. B. C. D.【解析】(1)选D,(2)选B。第(1)题,根据图例,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第一产业比重先是快速下降,后比重稳定在低水平状态。第二产业迅速增长,1994年后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小,呈上升趋势。产业结构比重呈二、三、一的顺序,趋于优化。第(2)题,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逐渐将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内地转移。农林牧渔业属于第一产业,不属于产业结构升级。国外化工、机械项目属于重工业,产业结构层次低,不能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6、(2019滨州模拟)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57题。5.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从石油农业到生态农业再到高科技集约农业转变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环境、科技 B.科技、市场C.市场、环境 D.成本、人才6.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A.农业产值在减少,工业产值在增加B.农业部门在减少,工业部门在增加C.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D.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7.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未来最可能的是()A.农业经济消失B.影响演进的因素趋于复杂C.整个社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D.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变小【解析】5选A,6选D,7选B。第5题,石油农业对环境负面影响大,为了减轻石油农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开始

7、发展资源消耗少、废弃物排放少的生态农业。而由生态农业到高科技集约农业,必然要以科技为先导。第6题,图示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以科技提升为前提和基础的,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工农业产值和部门都在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必然越来越高。第7题,图示农业经济时代,影响演进的因素主要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要素;而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除了自然要素外,各种科技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可看出,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经济部门越来越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则影响演进的因素也必然趋于复杂。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1、2题。1.有关图中从阶段到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图中河流

8、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图示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少,冬季流量增大A.B.C.D.2.从阶段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政策B.交通运输C.劳动力 D.市场【解析】1选A,2选D。第1题,图中从阶段到阶段,林地面积减少,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变差,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村庄发展为中等城市,说明城市人口增加。第2题,从阶段到阶段时期,靠近城市的农业用地由耕地变为花卉、蔬菜用地,是城市人口增加、市场扩大的结果。读我国A、B两地2018年部分统计数据表,完成3、4题。区域A区B区人口

9、/万人2 3503 806面积 /平方千米28 08656 366耕地面积/千公顷9803 060矿产资源贫乏煤炭、铁矿、石油等丰富城市化水平/%76.635.5GDP/亿元18 0165 609三次产业结构64054284527每万人大学生数/人380783.与A区域相比,B区域的优势是()A.科技水平高B.产业结构成熟C.人均耕地面积大D.经济发达4.A区域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A.现代化阶段B.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C.工业化中期阶段D.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5.A、B两区域进行经济合作,由A流向B的是()A.技术 B.自然资源 C.劳动力D.燃料【解析】3选C,4选D,5选A。第3题,

10、读表分析,A区域每万人大学生人数比B区域多,因此A区域的科技水平较高;A区域产业结构为三、二、一,产业结构更优;通过耕地面积除以人口数量可以计算出B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更大;A区域的GDP和城市化水平都高于B,说明A区域的经济更发达。第4题,读表分析可知,A区域GDP高,而且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结构为三、二、一,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受教育程度高,说明该区域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第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A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技水平较高,因此A、B两区域进行经济合作,由A流向B的是科技和资金。卫星图像显示,格陵兰岛西南部德尔塔省一条季节性入海河流三角洲的面积在逐年增长,且增长的速度越

11、来越快。读图,完成13题。1.格陵兰岛的环境特征是()A.森林葱郁水网密B.草原辽阔稀树高C.黄沙漫漫风怒号D.茫茫冰原人烟少2.对格陵兰岛环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A.纬度B.地形C.寒流D.大气环流3. 推测图中季节河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遭到破坏B.冰雪融水增加C.地表土质疏松D.海洋沉积加剧【解析】1选D,2选A,3选B。第1题,格陵兰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内,纬度高,气候寒冷,不可能森林葱郁水网密,也不可能草原辽阔稀树高;这里地表终年为冰雪覆盖,大陆冰川广布,生存条件恶劣,茫茫冰原人烟少,不可能黄沙漫漫风怒号。第2题,格陵兰岛自然环境的最大特征就是茫茫冰原人烟少

12、,而这个特征的最重要原因是格陵兰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内,纬度高,气候寒冷造成的,地形、寒流、大气环流虽然也有一定作用,但都不是最主要因素。第3题,格陵兰岛无大片耕地;格陵兰岛依然是冰川广布,不可能地表土质疏松;海洋沉积加剧需要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格陵兰岛表土多为冰川;但伴随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增加,携带物增多,部分近海区域地表有可能裸露,导致季节河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4.(2020南京模拟)海南岛是我国经济特区,也是当前扩大改革开放的前沿。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海南岛地处热带,面向南海,自然资源丰富。目前我国正把握海南位于东亚和东南亚海上中心位置这一优势,积极打造“泛南海经济合作圈”(

13、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就是环南海以及泰国共八个国家,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框架下推动海上合作),其合作的经济领域广泛,潜力巨大。材料二海南岛主要自然资源以及近三十年产业结构变化。气候资源年降水量249961 mm,年平均气温22.825.8 ,年日照时数1 8432 558小时海洋资源海岸线1 528 km,自然海湾68个,海盐、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生物多样、丰富地热资源岛内温泉数量多、水质佳,医疗保健价值高生物资源森林覆盖率59.2%,现有五大热带原始森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岛内热带经济作物及热带水果品种多,产量大产业结构1987年1990年2003年2012年2016年第一产业50.1%

14、45%36.8%24.90%23.00%第二产业19.0%20%24.6%28.20%23.30%第三产业30.9%35%38.6%46.90%53.70%材料三海南岛水系图、海南岛交通分布示意图。(1)描述海南岛地势特征及其对河流分布的影响。(2)分析海南岛近三十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3)分析海南岛在加强区域开发与国际合作,打造“泛南海经济合作圈”的有利区位条件。(4)根据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对海南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具体建议。【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知,海南岛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水向低处流,该地河流一般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流。第(2)题,根据材料二表格数据可知

15、,近三十年来,海南岛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年提升,至2012年之后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产业结构由之前的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步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第(3)题,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主要从位置、交通、资源、产业结构、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海南岛海岸线长,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中心位置。拥有国际机场、港口,有环岛高速公路、铁路以及粤海铁路,内外交通联系十分便捷。根据材料二可知,海南岛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气候资源、海洋资源、地热资源、生物资源等。近年来产业升级明显,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经济基础较好。紧靠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腹地较大,市场广阔。有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扶持等

16、。第(4)题,海南岛的资源开发利用,要因地制宜,合理产业布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可利用热带气候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热带农产品生产,热带经济林木生产。利用海域广阔的条件,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业以及航运贸易。积极发展热带岛屿特色农、林、渔等产品加工。利用海洋资源丰富的条件,发展能源、矿产、海洋化学工业。努力发展旅游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提升产业结构。对资源开发加强管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开源节流并重,发展科技,提高利用率。注重环境保护,防止污染,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答案:(1)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一般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流。(2)近三十年来,第一产业比重逐年

17、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年提升,至2012年之后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由之前的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步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3)海南岛海岸线长,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中心位置;拥有国际机场、港口,有环岛高速公路、铁路以及粤海铁路,内外交通联系十分便捷;自然资源丰富多样;近年来产业升级明显,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经济基础较好;紧靠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腹地较大,市场广阔;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扶持等。(4)因地制宜合理产业布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如利用热带气候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热带农产品生产,热带经济林木生产;利用海域广阔的条件,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业以及航运贸易;积极发展热带岛屿特色农、林、渔等产品加工;利用海洋资源丰富条件,发展能源、矿产、海洋化学工业;努力发展旅游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对资源开发加强管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开源节流并重,提高利用率;注重环境保护,防止污染;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