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滨州市重点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32753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6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州市重点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本文档共1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g B.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D.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2.t℃时,在 5g 水中不断加入固体物质A,溶液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80g/100g 水 B.溶液 2、3都属于饱和溶液 C.溶液 1、2、3 溶质的质量分数依次增大 D.无法判断 A 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小 3.如表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等质量的铁和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水稀释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大理石 D.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A.A B.B C.C D.D 4.在海水所含的元素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 A.氢 B.氧 C.钠 D.氯 5.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探究CO2的性质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固体药品 B.读取液体体积 C.倾倒液休药品 D.稀释浓硫酸 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 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 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反应后Q的质量为9 g B.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 C.反应后生成15 g Z D.X与Q反应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8.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铜 B.氧气 C.水 D.氯化钾 9.超市出售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1 C.+3 D.-1 10.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 ①3Hg ②Fe3+③S03④NaO2⑤3O2﹣⑥3P2O1.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 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 D.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③⑥ 11.将稀硫酸加入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进行反应,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投入一枚铁钉,片刻后取出铁钉,发现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A.不溶物一定是Cu B.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Fe C.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但不一定含有CuSO4 D.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一定不含有CuSO4 1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洛阳牡丹甲天下”,“水培牡丹”是一种无土栽培牡丹的技术,在配制营养液时可以添加的一种复合肥是__________;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SO2,治理方法之一是将含有SO2的废气通过含有碱性物质的废液。请写出含有烧碱的废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由化学变化产生。 (1)辽宁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中,重点工作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秸秆焚烧综合管控等,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减少空气中_____的浓度。 (2)垃圾焚烧发电既可以为人类提供能量,也可以减少类似于“白色污染”这样的环境问题。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是_____;该物质与涤纶、尼龙等都属于_____(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15.如图为甲、乙、丙、丁四种常见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示意图. 上述四种金属可以分为两类,其中除一种金属外,可以归为一类的是______等几种金属.若乙是金属Zn,则丙可能是______,请你说出理由是______. 1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 (2)将 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固体的溶液是______,另一溶液属于_______溶液(填“饱和”、“不饱和”); (3)今有一包混有少量乙物质的甲物质,需要从中提取较纯的甲物质,所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某班学生分三组分别做了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验证实验,如下图所示。 实验结束后,老师取两份等质量的丙废液,分别与甲、乙废液混合。将甲废液与丙废液倒入烧杯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将乙废液与丙废液倒入烧杯B中,有气泡产生。 请填空: (1)甲废液与乙废液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不同的是 (用化学式填空,下同)。 (2)烧杯A中沉淀的成分一定有 。 (3)另取少量丙废液样品,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未发现其他明显现象。 由此推测出,丙废液溶质的成分是 ,丙废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烧杯A的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一定有 。 18.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A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填一条即可)。放置一周后,B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C实验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D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的质量分数,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取12.5g样品研碎放入烧杯中,每次加入20.8 g稀盐酸后并用电子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次数 1 2 3 4 5 烧杯及所称物质总质量/g 72.2 91.9 111.6 131.3 152.1 请计算: ⑴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⑵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要求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除以相对分子质量。 【详解】 A、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故A不正确; B、六氯苯化学式C6Cl6,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35.5×6)=12:35.5,故B不正确; C、苯化学式C6H6,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故C正确; D、六氯苯化学式C6Cl6,1个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故D不正确。故选D。 【点睛】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分子构成的物质,只能说1个该分子由几个原子组成。 2、D 【解析】 A、向溶液2中加入2gA,溶液3有剩余A未溶解,但是未溶解的A的质量无法确定,故物质A的溶解度无法确定,错误; B、向溶液2中加入2gA,溶液3有剩余A未溶解,但是未溶解的A的质量无法确定,故无法确定溶液2是否还溶解了物质A,故无法确定溶液2是不是饱和溶液,错误; C、如果溶液2刚好饱和,向溶液2中加入2gA未溶解,则溶液2和溶液3的溶质质量分数是一样的,错误; D、溶解过程中未改变温度,故无法判断A 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小,正确。 故选D。 3、C 【解析】 A、等质量的铁与锌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锌的活动性强,锌比铁反应的快,根据化学方程式:Zn + 2HCl = ZnCl2 + H2↑、Fe + 2HCl = FeCl2 + H2↑可知,每65质量的锌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6质量的铁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最终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比锌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多,故A错误; B、稀硫酸是酸性溶液,无论如何稀释都不会变成碱性或中性溶液,故B错误; 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每100份质量的碳酸钙反应会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先增大,然后不变,故C正确; D、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不会增加氧气的产量,只会加快反应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4、B 【解析】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所以在海水所含的元素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氧元素。 故选:B。 5、D 【解析】 A、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图中操作错误,故A错误; B、铜片上缺少红磷作对照,不能完整全面的验证燃烧的三个条件,故B错误; C、选取的反应物不合适,应把木炭换为红磷,故C错误; D、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实验,操作图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6、C 【解析】 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A不正确;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所示操作错误,故B不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C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D不正确。故选C。 7、A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质量守恒的相关知识 【详解】 A选项,反应前的总质量=反应后的总质量,待测质量=4+10+1+21-0-12-15=9g,反应后Q的质量是9g,故选A B选项,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比=(12-10):(21-9)=2:12=1:6 C选项,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是15-1=14g D选项,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化学方程式:aX+bQ=cY+dZ = ,解之得:a:b=2:3 【点睛】 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8、A 【解析】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正确;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错误;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错误;D、氯化钾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错误。故选A。 9、B 【解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已知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 =0,解得x=+1,故选B。 10、C 【解析】 试题分析:A、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①3Hg中的“3”表示汞原子的个数为3,故选项说法错误;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②⑤中的“3”分别表示1个铁离子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硫酸根离子的个数为3,故选项说法错误;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NaO2中的“3”表示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项说法正确;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③S03、⑥3P2O1中的“3”分别表示1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五氧化二磷分子的个数为3,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11、D 【解析】 解: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则能发生的反应有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片刻后,取出铁钉,发现铁钉无任何变化,则滤液中没有硫酸和硫酸铜,不溶物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故选D。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2、A 【解析】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选项正确;B.应先开始加热,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使收集的气体纯净,选项错误;C.收集O2后,应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否则收集的气体会逸散,选项错误;D.停止加热时,应先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使水槽中的水倒流到热的试管中,砸裂试管,选项错误;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硝酸钾(合理即可) SO2+2NaOH=Na2SO3+H2O 【解析】 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合理即可)。 二氧化硫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故答案为:硝酸钾(合理即可);SO2+2NaOH═Na2SO3+H2O。 14、二氧化碳 塑料 合成 【解析】 (1)辽宁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中,重点工作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秸秆焚烧综合管控等,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故填:二氧化碳。 (2)垃圾焚烧发电既可以为人类提供能量,也可以减少类似于“白色污染”这样的环境问题。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是塑料;该物质与涤纶、尼龙等都属于合成材料。 故填:塑料;合成。 15、甲、乙、丙 铁 从图中看出丙与盐酸反应没有乙与盐酸反应剧烈,金属活动性比乙弱,但排在氢的前面. 【解析】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氢后的金属不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由图可知,甲、乙、丙三种金属均能与盐酸反应,而丁不与盐酸反应,故可以将甲、乙、丙归为一类。 (2)由图中的反应剧烈程度可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甲>乙>丙>丁,且甲、乙、丙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要排在氢的前面,丙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应排在锌后面、氢前面,符合条件的常见金属是铁。 【点睛】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置氢、排前置后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t2℃ 甲 不饱和 加水制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 【解析】 (1)由曲线图可知,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t2℃; (2)由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 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固体的溶液是甲; 降温,乙溶液的溶解度变大,所以乙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 (3)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水制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甲;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HCl (2)CaCO3 (3)Na2CO3、NaOH;BaCl2+Na2CO3=BaCO3↓+2NaCl;NaCl、NaOH 【解析】 试题分析:(1)丙中的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 甲、乙废液中都有溶质氯化钙,将甲废液与丙废液倒入烧杯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将乙废液与丙废液倒入烧杯B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乙中有稀盐酸剩余,故填HCl, (2)因为Na2CO3+ CaCl2= CaCO3↓+2 NaCl,所以烧杯A中沉淀的成分一定有CaCO3 (3)另取少量丙废液样品,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丙废液中含有Na2CO3,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把碳酸钠完全除去,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发生的化学反应是:3NaOH+ FeCl3="3NaCl+" Fe(OH)3↓,生成了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说明丙废液中含有NaOH,故填Na2CO3、NaOH,丙废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Cl2+Na2CO3=BaCO3↓+2NaCl,烧杯A的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一定有生成的NaCl和没有 反应的NaOH,故填NaCl、NaOH 考点:物质成分的探究、化学用语、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8、红磷量不足 U型管内a端液面上升,b端液面下降 1:2 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析】 (1)测量的结果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原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是因为反应的红磷量不足导致氧气未被完全消耗或装置漏气或未等集气瓶彻底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等; (2)铁在空气中锈蚀需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造成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减小,所以看到U型管内a端液面上升,b端液面下降; (3)通电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正极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二者的体积之比约为1:2; (4)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氨分子与酚酞试液中的水分子结合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考点:常见化学实验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80% 12.5% 【解析】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前四次加入盐酸后,共产生二氧化碳:1.1g×4=4.4g 设大理石中CaCO3的质量为x,完全反应时,生成CaCl2的质量为y 解得x=10g y=11.1g 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80% 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2.5% 答:(1)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2)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