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公路交通技术2 0 1 3年 1 0月 第 5期T e c h n o l o g y o f H i g h w a y a n d T r a n s p o r t O c t . 2 0 1 3 N o . 5 温度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管 内混凝土脱粘的影响 殷 迅 ( 重庆市中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重庆4 0 0 0 2 3 ) 摘要: 基于国内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检测资料, 结合理论计算, 分析温度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脱 粘的影响进行分析, 认为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拱桥脱粘较小直径的更严重, 故从降低脱粘程度考虑, 拱肋钢管直径不 宜大于 1 0 0 0 mm。另外 ,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 上宜采用浅色涂装 , 以降低 日照产 生的 管内截 面温差 , 减 小钢 管混凝 土拱肋脱粘程度 。 关键词: 温度 ; 钢管混凝土; 拱桥; 脱粘; 日光辐射; 涂层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4 7 7 ( 2 0 1 3 ) 0 5 — 0 0 9 4 — 0 5 中图分类号 : U 4 4 8 . 2 2 文献标识码 : B l n f l u e n c e s o f Te mp e r a t u r e O n Ab h e s io n o f Co n c r e t e i n Tu b e s o f S t e e l Tu b e Co n c r e t e Ar c h Br id g e s YT N Xl 1 n 钢管混凝土是指把混凝土密实填充在钢管 中而 形成 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其优点一是 内填混凝土 而使钢管壁的稳定性得 以增强 ; 二是管 内混凝土受 到外部钢管的套箍作用, 使得整个构件具有更高 的 抗变形能力和抗压强度 。 在钢管混凝土拱桥 中, 主拱肋 ( 钢管混凝 土结 构) 的质量关系到整座桥梁 的承载能力 、 稳定性等 , 具有重要 的安全保 障作用。钢管混凝土结构中, 只 有在保证管内混凝土与钢管内壁之间紧密接触的前 提下 , 混凝土和钢管这 2种不同材料才能牢固结合 、 形成整体、 共 同受力, 这种新型复合材料的优越性才 能实现 。然而 , 由于 目前 的施工工艺 尚无法保证钢 管 内部的混凝 土完全 均匀充 实而无 缺 陷, 且 钢管 与混凝土这 2种不同材料之间的亲和力有 限, 致使 钢管与管内混凝土很容 易发 生脱粘现象。在钢管 混凝土拱 桥 中, 最容 易发生脱 粘现 象 的部 位在 拱 肋顶部。 1 钢管混凝土拱桥管 内混凝土脱粘研究现状 国外修建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数量不多, 因此此 类桥梁设计 、 建设 、 检测 、 养护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 主 要集中在国内。 忻嘉昆l 1 1 详细分析 了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脱粘 的原因, 并对此类桥梁管 内混凝土与钢管脱粘的种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2 2 作者简介 : 殷迅 ( 1 9 8 0 一) , 男 , 河南省舞阳县人, 硕士 , 工程师 类进行了划分。廖渭扬等 介绍了钢管混凝土拱桥 主拱肋管内混凝土可能发生缺陷的产生机理和相应 的检测方法 , 并 比较和分析了这些检测方法 的优缺 点。涂光亚 从理论上针对脱粘对钢管混凝土拱桥 受力性能的影响进行 了详细分析 , 建立了脱粘计算 模型 , 并对脱粘给整体结构受力造成的影 响和脱粘 产生的原因做了深入研究 , 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经济 有效的钢管混凝土拱桥脱粘病害治理措施 。 但国内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脱粘的研 究主要是 集 中在 材料方 面 ( 如混凝 土 的收缩效 应 等) , 对温度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 2 钢管混凝土拱桥脱粘病害调查结果 中国是世 界上钢管混凝土拱桥建造 最多 的国 家 , 目前已经建成 了 3 0 0多座。为对钢管混凝土拱 桥管 内混凝土脱粘病害有更多了解 , 本文搜集、 汇总 了国内部分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脱粘 的检测 结果, 见表 1 。从表 1 可 以看 出, 钢管混凝土拱桥普 遍存在程度不一的管 内混凝 土脱粘病害, 脱粘高度 一 般在 1~ 3 m m。且修建较早的钢管混凝土拱桥脱 粘程度相对较大 , 修建较晚的钢管混凝土拱桥脱粘 程度相对较小 , 其原 因应是桥梁建设 时的技术手段 限制所致 。此外 , 从表 1中还可以看出, 大直径钢管 混凝土拱桥的脱粘程度较小直径的更为严重。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1 3年第 5期 殷迅 : 温度对钢管混凝土拱桥 管内混凝土脱粘的影响 9 5 3 脱粘病害成 因简述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的管内混凝土脱粘一般包 括 2种情况 : 一是钢管混凝土构件管 内混凝土灌注 过程 中造成的不密实或是空洞 ; 二是桥梁运营过程 中 , 自身密实性 良好 的钢管混凝土拱肋 因受到各种 因素 的影响而在钢管与混凝土界 面处产生脱粘 J 。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 明, 钢管混凝 土构件管 内 混凝土脱粘主要有 以下原因 : 混凝土施工工艺不合 理 ; 管内混凝土收缩及徐变效应影响; 不合理 的配合 比设计致使混凝土粘结性不好 ; 混凝土坍落度的影 响 ; 混凝土中添加的膨胀剂种类或剂量使用不当; 温 度应力及轴压 等的反复作用 ; 加劲环或法兰盘设计 不合理等。 4 温度效应对钢管混凝土拱桥脱粘的影响 由表 1的调查结果 可以看 出, 钢管混凝土拱桥 的脱粘病害非常普遍 。新建钢管混凝土拱桥成桥后 一 般都会进行管内混凝土灌注质量检测 , 以及时发 现和处理施工中出现的脱粘 问题 。童林 、 夏桂云 等分析了钢管混凝 土构件运 营过程 中的脱粘机理 , 认为在此类结构中 , 温度变化相对更容易 引起管 内 混凝土脱粘。本文重点分析温度效应对钢管混凝土 拱桥管 内混凝土脱粘 的影响。 4 . 1 温度效应引起脱粘的机理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等主要构件均暴露在大气 中, 直接承受阳光的照射。钢管混凝土构件核心混 凝土体积远大于钢管体积, 且混凝土与钢管是比热、 导热系数 、 膨胀系数均不同的 2种材料 : 钢材 的比热 远小于混凝土 的比热 , 而其导热系数则 比混凝土大 很多 。外界温度升高时, 钢管 比热较小 , 迅速 吸热 ; 而管 内混凝土 比热较大 , 吸热较慢且需要吸收的热 量相对较多 , 在钢管 吸热进而发生膨胀 时} 昆凝土不 可能与之一起 膨胀 。外界 温度降低时 , 温度相对较 高的钢管混凝 土构件会因向外界散失热量而收缩 , 由于钢管和混凝土的比热 、 导热系数存在差异 , 2种 材料降温收缩 的速度也有较大差异 , 因此在钢管与 混凝土之间就会因为温度的升降而产生一定的温度 应力 , 当这个温度应力超过钢管与混凝 土之 间的粘 结强度时 , 就会产生脱粘现象。 赵毓成 、 王富强等 认为导致钢管 内混凝土产 生脱粘的最主要原因是 日照温差。彭友松等 研究 了钢管混凝 土拱肋截 面上因 日照而产 生的温度分 布 , 认为钢管混凝土拱肋在 日照作用下会产生达 2 0~ 2 5℃ 的非线性温差。滕祖峰 对 国内外 已有钢管 混凝土构件温度场试验结果进行 了归类 , 认 为此类 构件在 日照影响下的截面温差一般在 9—1 7℃。李 刚、 卞钧霈等 对 6组钢管混凝土模型利用超声波 透射法进行 了测试 , 结果表明, 此类构件在高温季节 多数时间钢管与混凝 土之 间存在脱粘现象 , 在低温 季节则紧密接触 ; 尤其是在气温高于管 内混凝 土浇 筑时气温 1 O一1 5℃ 的情况下 , 普遍存在脱粘现象。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公路交通技术 2 0 1 3年 因此, 在盛夏季节, 特别是在强烈 日光曝晒下 , 钢管 混凝土构件管 内混凝土的脱粘高度不容忽视。 4 . 2 界面拉应力计算公式的推导 根据徐芝纶《 弹性力学》, 将混凝土和钢管均看 作承受均布压力 的圆筒。在轴向均布压力作用下 , 圆筒应力为 : 一 q 。 一 q , ( 1 ) 0 r p 一 - 一 z , ) T 2 L , p 1 1 七 T ‘ r 、 \ q z 。 ( z) 式中, r , 、 r 分别为 圆筒的内、 外半径 ; p为 圆筒中任 一 点到其对称 轴的距离 ; q 。 、 q 分别 为圆筒所受 的 内、 外压力 ; o r 为厚 壁圆筒任一 点 的切 向应力 ; o r p 为任一点的径向应力 。 假设某钢管混凝 土构件 钢管的 内径 为 口 , 外径 为 b , 该构件在温度作用下其 核心混凝 土与钢管之 间产生的均匀分布的界面拉应力为 P 。把核心混凝 土看作圆筒 , 则 r = 0 ,1" 2 -- --- a ~ , g 。 = 0 ,q : =- p 。根据式 ( 1 ) 、( 2 ) , 混凝土应力为 : o r 。 = p, ( 3 ) o r 。 = p 。 ( 4 ) 将钢管混凝土构件看作平面应变 问题 , 则核心 混凝土的径向应变 s 为: = ( o r p 一 )。 ( 5 ) 一 。 ( ) 式中, E 、 分别为核心混凝土 的弹性模量和泊松 比。将式( 5 ) 积分, 则在 r = 0处核心混凝土的径 向 位移 : 。 为 : h r c ~ a =一 。 ( 6 ) 一 —— _P。 O ) 把钢管也视 为受 均 布压 力 的厚 壁 圆筒 , 则有 1 =口,1 "2=b, q =- p, q 6 0 。 根据式 ( 1 ) 、 ( 2 ) , 钢管中任一点的应力为: = , ( 7 ) 耐’ o r = 一 。 ( 8 ) 7 。 设钢管的弹性模量和泊松 比分别为 E 、 , 则 钢管的径向应变 为 : 1 - I x 5 ,6 0 一0 p 。 0 6 +口 p 、 ■ 耐+ 2 耐 2 2) o ( 9 ) 对式( 9 ) 进行 积分 , 钢管在 r = a处的径向位移 : 。为 : : 。 =一 主 一 。( 。 ) 。 一 — — 二 一 j 研。( u ) 根据 r = c t 处径 向位移协调, 有 O l A t 。 + ^ : 。 ---- - O L A t + : 。 。 ( 1 1 ) 式中, 、 分别为 钢管和混 凝土 的线 膨胀 系数 ; △ £ 、 △ 分别为钢管平均温度 、 混凝土平均温度 与基 准温度的差值。 把式( 6 ) 和( 1 0 ) 代入式( 1 1 ) , 化简后得 ( 口 At 一 口 At ) 互( 1 - /x豆,- 2 /2 , 2 ) a 2 (孽1 + /x , ) b 2 』 _ E ( b 2 — 0 ) E ( b 一 0 ) 1 - / z 一 。 ( 1 2) 式 ( 1 2 ) 即为温度作用下核心混凝土与钢管之 间产生的界面拉应力 的计算公式 , 根据该式在温度 变化已知的情况下可以求得混凝土与钢管界面的拉 应力 P 。 4 . 3 脱粘高度计算 当混凝土与钢管的粘结强度小于核心混凝 土与 钢管外壁之间界面处的最大拉应力时, 就会 出现脱 粘现象 , 此时混凝土、 钢管界面拉应力 P变为 0 , 这 2 种材料之间的脱粘高度 A h可按式( 1 3 ) 计算 : A h =I x A t X C t - O Z x A t 0 I o ( 1 3 ) 由式( 1 3 ) 可知, 混凝土与钢管外壁之间的脱粘 高度随截面温差与钢管直径的减小而减小。 李刚 、 卞钧霈等 认为 : 采用超声波检测脱粘病 害时 , 当脱粘间距在 0 . 1 mm以下时, 存在 困难。为 便于分析, 假定脱粘 间距小于 0 . 1 m m时 , 核心混凝 土与钢管之间不存在脱粘病害。将钢管混凝土构件 截面温差取为 9 o Cl 8 J , 根据式 ( 1 3 ) , 经计算, 钢管 内 径 口 ~<9 2 6 m m, 即: 当 n ~<9 2 6 mm, 截面温差 ≤9 o C 时, 不存在脱粘病害。考虑到计算过程中的假定 、 误 差 以及钢管壁厚度 , 可 以认为钢管与混凝土之 间不 会产生脱粘现象的条件是 : 口 ≤1 0 0 0 m m、 截面温差 ≤ 9℃ 。 4 . 4 计算实例 钢管混凝土构件钢管与核心 昆 凝土内部的温度 场, 在 日光辐射温度作用下一般是不均匀 的。为便 于计算 , 假设钢管混凝土构件 中温度是均匀分布 的, 计算中分别取核心混凝土与钢管的平均温度 。假设 核心混凝土平均温度与基准温度相等 , 即A t = 0 ; 钢 管的平均温度 比基准温度高 1 5℃ , 即 A t =1 5 。取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1 3年第 5期 殷迅 : 温度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管 内混凝土脱粘的影响 9 7 = 0 . 1 7 3 , = 0 . 3 , =1 . 2 ~ 1 0 ~, = 1 . 0 ~ 1 0 ~。根 据式( 1 2 ) , 分别针对实 际工程中常用 的钢管类型按 照不同管径 、 壁厚及混凝土强度计算钢管混凝 土构 件 的核心混凝土与钢管界面间的拉应力 , 计算结果 见 表 2 。 表 2常用钢管混凝土截面界面拉应 力 钢管 直径/钢管壁 厚/ 混凝 土混凝 土弹性界面拉应 力/ mm mm 强度 模量/ MP a MP a 由表 2可见 , 当 △ - △ =1 5 , 即混凝土与钢管的 平均温度相差 1 5℃时, 2种材料界面之间的拉应力 区间为 0 . 8 5~1 . 7 2 MP a 。另外 , 由表 2和式( 1 2) 还 可以看出, 在钢管混凝土构件直径不变 的情况下 , 钢 管与混凝 土界面拉应力 P随钢 管壁厚 的减小 而减 小 ; 在壁厚不变时 , P随钢管外 径 的减小而增 大; 在 钢管混凝土构件直径 和壁 厚均不变时 , P随核心混 凝土弹性模量的减小 而减小 , 随钢管与核心混凝土 间温差的减小而减小。 国外对 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构件粘结强度进行 的相关研究及试验较多 , 姜绍飞 、 韩林海等 对此做 了如下总结和归纳 : 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构件钢管 与核心 混凝 土 之 间平 均 粘 结强 度 的 分 布 区间 为 0 。 2~ 0 . 4 MP a 。英 国 B S 5 4 0 0( 1 9 7 9 ) 规范 也 将 0 . 4 MP a取为此类构件 的设计粘结强度。国内关于 钢管混凝 土构件 界面粘结性 能的相关研究 总体较 少 , 薛立红 、 蔡邵怀 等 的研究结果表明圆钢管混 凝土构件 的界面粘结强度在 0 . 4 3~ 0 . 8 5 MP a之间 , 与国外同类试验 的结果相 比虽然差距较大 , 但也均 小于表 2中计算得出的界面拉应力。 实际工程中钢管混凝土拱桥所处环境条件与实 验室环境相差较大 , 一般其主拱肋都是直接 承受 阳 光曝晒 , 由此导致构件截面上 的局部温差非 常容易 超过 1 5℃ , 混凝土与钢管之间的界面拉应力显然也 要大于理论计算 的结果。因此可 以认 为 , 在 日照、 混凝土水化 热影 响等造成 的温 度效 应影 响下 , 若 不采取任何 措施 , 钢管 混凝 土拱桥 中 主拱肋 等构 件管 内混凝 土非常 容易 发生脱 粘 , 且几 乎是 不可 避免 的。 5改善措施 上述计算和分析表 明, 控制钢管混凝 土拱肋截 面的温差是减小脱粘程度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对 于暴露在 自然环境 中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来说 , 构件 表面对 日光辐射的吸收率是影响截面温差的最主要 因素。 一 般认为物体表面的性质 、 状况 、 光洁度和颜色 等对物体表面的 日光辐射吸收率有较大影响 , 准确 值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就钢管混凝土拱肋而言, 其 钢管外表面均涂有防腐涂层。目前经常使用的钢管 混凝土拱肋防腐涂层主要有云铁醇酸面漆、 灰铅锌 醇酸面漆 、 钢 灰桥 梁面 漆及 过氯 乙烯聚 氨酯 面漆 等 。这些防腐涂料在防止钢管腐蚀的同时 , 对钢 管混凝土构件的 日光辐射吸收率也会有一定影响。 但 目前上述各种涂层漆料的 日光辐射吸收率国内尚 未有详细的研究报道 , 也没有具体 的试验参数 可供 参考 , 所 以只能根据漆料的颜色来粗略地鉴定涂层 的 日光辐射吸收率。不同颜色涂料对 日光辐射的吸 收率见表 3 。 表 3 不同颜色涂料的 日光辐射吸收率 涂层表面颜色 白色银 白色红色 浅灰 色黑 色 日光辐射吸收率/ % 2 1 3 0 5 5 6 0 7 5 9 0~ 9 7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9 8 公路交通技术 2 0 1 3.缸 由表 3可以看 出, 颜色越深的涂层对 日光辐射 的吸收率越高, 因此可以通过采用 白色面漆等浅色 涂层方法对钢管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涂层特性加 以改 善 , 以减小此类桥梁拱肋对 日光辐射 的吸收率 , 从而 降低 日照产生的管 内截 面温差 , 减小钢管混凝土拱 肋管内混凝土脱粘程度。 6结语 本文分析了温度效应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 凝土脱粘程度 的影响 , 根据理论计算和检测资料分 析 , 认为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 仅受 温度效应影 响 , 钢管混凝 土拱桥拱肋 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脱 粘现 象。且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拱桥脱粘程度较小直径的 更严重 , 故拱肋钢管应以不大于 1 0 0 0 mm为宜。 此外, 还对常用钢管混凝土拱 桥防腐涂料 的 日 光辐射吸收率进行 了分析, 认 为可 以采用 白色面漆 等浅色涂料来改善钢管混凝土构件钢管表面的涂层 特性 , 以减小此类桥梁拱肋对 日光辐射的吸收率 , 从 而降低 日照产生 的管 内截面温差 , 减小钢管混凝土 拱肋脱粘程度。 参 考 文 献 [ 1 ] 忻嘉昆. 钢管混凝土拱肋脱空分类及原因分析[ J ] . 中 国科技信息, 2 0 0 9 ( 2 3 ) : 8 1 — 8 2 . [ 2 ] 廖渭扬, 黄福伟, 周海龙.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混凝土 缺陷及检测方法简介[ J ] . 甘肃科技 , 2 0 0 5 ( 1 O ) : 1 5 3 — 1 5 5. [ 3 ] 涂光亚. 脱空对钢管混凝土拱桥受力性能影响研究 [ D] . 长沙 : 湖南大学 , 2 0 0 7 . [ 4 ] 童林, 夏桂云, 吴美君 , 等. 钢管混凝土脱粘的探讨 [ J ] . 公路, 2 0 0 3 ( 5 ) : 1 6 — 1 9 . [ 5 ] 赵毓成, 王富强, 张文献.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非线性温 度应力影响因素的探究 [ J ] . 中国市政工程 , 2 0 0 7 ( 5 ) : 29—31 . [ 6 ] 彭友松, 强士中, 刘悦臣. 钢管混凝土圆管拱肋 日照温 度分布研究[ J ] . 桥梁建设, 2 0 0 6 ( 6 ) : l 8 — 2 0 . [ 7 ] 滕祖峰. 13照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构件截面温度场研究 [ D] . 合肥 : 合肥工业大学 , 2 0 0 9 . [ 8 ] 李刚, 卞钧霈, 陈文华. 钢管混凝土热脱空现象分析 [ J ] . 公路交通科技: 应用技术版, 2 0 0 7 ( 3 ) : 1 5 4 — 1 5 8 . [ 9 ] 姜绍飞, 韩林海. 钢管混凝土中钢与混凝土粘结问题 初探 [ J ] .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 2 0 0 0 ( 2 ) : 2 4 — 2 8 . [ 1 0 ] B S 5 4 0 0 . B r i t i s h s t a n d a r d s p a r t 5 : c o n c r e t e a n d c o m p o s i t e b r i d g e s j S f .L o n d o n : B r i t i s h S t a n d a r d S I n s t i t u t i o n , 1 9 9 9 . [ 1 1 ]薛立红, 蔡绍怀. 钢管混凝土柱组合界面的粘结强度 ( 上 ) [ J ] . 建筑科学 , 1 9 9 6 , 1 2 ( 3 ) : 1 9 — 2 3 . [ 1 2 ]彭友松 , 强士中, 李松. 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拱 日照温 度分布研究[ J ] . 中国铁道科学, 2 0 0 6 ( 5 ) : 7 1 — 7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福建厦漳 大桥评审技术创新成果 近 日,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在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召开了厦漳跨海大桥第 4次技术顾 问专家组会议 。专家 们对厦漳大桥有限公司提出的“ 厦漳跨海大桥成桥荷载试验报告” 和“ 厦漳跨海大桥桥梁养护管理手册” 进 行了评审, 对厦漳大桥工程建设成果、 技术创新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 专家组认为 : 厦漳跨海大桥实体线形顺 适 , 轮廓清晰 , 色泽一致 , 景观协调。根据实体质量检测 , 工程质量优 良, 大桥在工程质量 、 安全 、 进度、 投资控 制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 大桥建设始终坚持尊重科学 , 依靠专家 , 充分发挥建设者 的聪明才智 , 在抗 震 、 抗风、 架梁及基础施工等方面取得了斜拉桥钢箱梁墩顶梁段架设新工法 、 滑动限位式铅芯橡胶支座桥梁 隔震体系等多项创新性成果 , 为大桥顺利建成提供 了技术支撑 。 在评审过程中, 专家们特别强调, 厦漳大桥桥址地质构造极为复杂 、 外部影响因素众多。其中北汊主跨 7 8 0 m, 在同类桥型中位列世界第 9 , 中国第 6 , 施工难度很大 。能够顺利建成并达到合格率 1 0 0 % 、 优 良率 9 4 % 、 0死亡率 、 提前 8个月完工 , 创造 了我国桥梁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建议相关单位积极 申报国家级奖 项 , 推进我国大型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 老关)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