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总第 3期 体外横张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 旧桥加 固改造 中的应用 2 1 体外横 张预应力技术在 混凝 土 旧桥加 固改造 中的应用 朱世峰 , 唐 中波。 ( 1 . 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 3 0 0 3 4 ; 2 . 四川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 成 都 6 1 0 0 3 4 ) 摘要 -针对 目前 在役桥梁病害 , 在分析 常规 体外预应 力技术优 、 缺 点的基础 上 , 提 出应 用体外横 张预 应力技 术对 旧桥加固改造的新构思, 并以调控某连续刚构桥运营期中跨 跨 中下挠工程实际为例 , 对该构思进行论 证分 析。 关键词 : 桥 梁加 固; 体外预应力 ; 体外横张 预应力 ; 施工 技术 1 概述 在建造和使用过程 中, 由于种种原 因, 许多桥梁 过早出现各种各样 的缺陷和病害 , 严重地制约 了社 会经济 发展 。据不完 全统 计 , 我 国公 路桥 梁 中有 5 o o o 多座危桥。1 9 9 4年铁路秋 检统计 , 全路 桥梁 总数的 1 8 . 8 为病 害桥梁 , 而且 这个 比例还在 上 升。若要将病害桥梁全部拆除重建 , 不仅资金耗费 巨大 , 而且时间也不允许 。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 加固改造以恢复和提高其承载能力 , 可 以给国家带 来 巨大的经济效益l_ 1 卅] 。 近年来 , 伴随着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 结构检测与 承载力评定技术的逐步定量化、 科学化, 桥梁的维修 加固技术取得 了长足发展 。许 多新材料 、 新方法被 应用于桥梁维修加固工作中E 1 - T J 。 目前 的加混凝土 类和加筋类加固方法各有其不 同程度 的弊端 , 阻碍 了其推广应用l 3 ] 。本文在结合现有体外预应力及 横张预应力技术优点的基 础上 , 提 出了一种体外横 张预应力技术加 固改造新方法 , 并 以其在调控连续 刚构桥运营期中跨跨 中下挠为例, 对此新技术进行 了分析论 证 。 2 已有加固改造技术分析 目前公路桥梁改造工程中采用较多的加 固方法 为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由于体外束 的力臂大, 加 固 效果显著 , 已成为应用 最广泛 的方法之 一L 引。但 其存在的弊端阻碍了其更进一步的推广。采用体外 预应力来调节桥梁后期下挠的缺点有 : ( 1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通过对体外束两端施加 拉力 , 实施两端锚固。这种纵向张拉方式 , 需要大吨 位的张拉设备 ; 预应力束 与转 向块之间的摩擦将导 致较大的预应力损失( 平均损失约 4 0 %张拉控制应 力) ; 对于连续刚构桥 , 只能在主梁箱内张拉 , 操作空 间受限; 施工工艺复杂, 技 术要求高 ; 随着连续刚构 桥后期挠度 的逐渐增大 , 由于纵向张拉预应力损失 大, 很难多次适时实施体外预应力的有效调控 。 ( 2 )一般体外束锚固和转 向装置采用现浇混凝 土齿板和横隔板, 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 : ① 在原有 箱梁内部 浇筑混凝 土很不方便 。② 布置不灵 活。 在 1 / 4 跨 附近, 腹板抗裂需要布置较多的斜预应力 束 , 这需要较多的转向装置 , 而笨重的混凝土转向横 隔板对已有结构本 身就是负担, 给加固效果打 了较 多的折扣 ; 频繁地设 置横 隔板给箱内施工也带来 很 大的难度 。③ 由于转向装置不易设置 , 故一般采用 较大直径预应力束进行加 固, 这样混凝土局部构造 难 以处理 ; 一些加固桥梁案例就是 因为局部构造难 以处理而不能采用更多的体外束用量[ 7 ] 。 3 体外横 张预 应力技术的新构 思 鉴于 目前普通体外预应力存在的不足, 有必要 探索出一种新型预应力体 系, 能够适用于较大跨径 连续刚构桥加 固改造 , 且仅需要便携的较小吨位的 张拉设备 , 就能根据连续 刚构桥后期挠度 的逐渐增 大状况 , 多次适时实施体外预应力的相应调控, 避免 分批张拉产生的弹性压缩损失和预应力束与转 向块 之间摩擦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3 . 1 横张预应力梁的基本原理 收稿 日期 :2 0 0 9 — 1 1 —1 6 作者简 介:朱世峰( 1 9 8 3 一) , 男 , 助理工程师 , 2 0 0 5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 工学学 士, 2 0 0 8年毕业 于重庆交通 大学桥梁与隧道 工程专业 , 工学硕士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2 桥梁检测与加固 2 0 0 9年第 2 期 “ 横张预应力混凝土梁” 的构想于 1 9 9 4年提出, 它的预应力施加原理为 : 以梁底为反力承压面, 竖向 张拉预应力钢束, 在对梁体施加竖直向上荷载的同 时 , 使混凝土梁获得所需的预应力lI g 。 3 . 2 体外横张预应力新构思 横张预应力用于体内预应力时 , 施工中存在钢 束安装较繁琐 、 为适应横向张拉要求 , 需要在普通钢 筋构造上进行特别处理。而这些不足却正是一般体 外预应力的主要优点 。因此, 如果能够将二者结合 , 形成一种布置在梁体外部 、 而采用横向张拉 的预应 力方式( 称为体外横张预应力 ) , 将能有效克服二者 的缺点。由于其具有的基本优点 , 使得它非常适宜 于连续刚构桥梁的后期变形调整 。根据连续刚构桥 的结构特点及体外横张预应力的构造要求 , 其 调整 连续刚构桥梁变形及 内力的原理见图 1 。图 1中预 应力钢束在横向张拉前用虚线表示 , 横向张拉后用 实线表示, 通过调整张拉行程的大小可以调节张拉 力的大小, 从而控制跨中上拱值的大小 。只要满足 传力需要, 转向块的构造可以做得尽量小 , 以减轻 自 重及工程量。张拉杆、 垫块、 钢束夹等是张拉及锚固 时需要的部件 , 保护罩 的主要作用是 防止外界水汽 等物质对锚具 的腐蚀。 桥墩 桥墩 皇 堕旦 登茎 垫 图 1 体 外横 张预应力结构示意 ( 连 续刚构桥 中的应用 ) 3 . 3 体外横张预应力优点 横张法施工体外预应力集已有的预应力施工技 术的主要优点于一体 , 全面兼顾 了良好的使用性、 施 工的简易性及用料的经济性 , 具有很好的综合技术 经济效益 。体外横张预应力的优点有 : ( 1 )改传统的沿预应力筋纵向张拉为沿垂直于 预应力筋的方 向张拉 , 所需横向张拉力仅为常规纵 向张拉力的 1 / 7 ~1 / 5即可达到同等的预应力效果。 ( 2 )改常规预应力混凝土的多次重复工序为一 次性工序, 简化了工艺及张拉设备 , 提高了预应力施 工工作效率和张拉操作 的安全度 , 保证 了预应力混 凝土的质量 。 ( 3 )调控操作方便 ( 需要张拉力小 , 张拉设备轻 便) , 避免了单根钢绞线分次张拉产生的弹性压缩损 失和非均匀性 。 ( 4 )取消常规体外预应力技术所必需的下转向 块构造 , 避免了由预应力束与下转向块 间的摩擦产 生 的预 应力 损 失 , 可使 有 效 预应 力 提 高 1 5 ~ 2 O , 相应的张拉控制应力可降低到 0 一.厂 口 【k 以下 , 力筋 明显提高了钢束张拉的安全储备, 且简化施工、 节省 材料 、 减轻结构 自重、 提高负载能力 。 ( 5 )横向张拉换向器可采用固定卡与拉索固定 连接的结构 , 配合 张拉杆和锁 紧装置, 结构简单 , 施 工方便 , 便于随时调整预应力 。 4 工程算例 4 . 1工程概 况 某大桥 ( 图 2 ) 主桥 跨径 布置 为 ( 1 1 o +2 0 0 + 1 1 0 )m, 边跨与主跨 的比值为 L1 / L=0 . 5 5 。主梁采 用单箱单室箱梁 , 箱梁顶宽 1 2 . 0 m, 箱 梁底 宽 6 . 0 1 T I , 单侧悬臂宽 3 . 0 12 2 ; 跨中箱梁高 4 . 0 1 T I , 墩顶根部 箱梁高 1 2 . 5 in , 梁高按半立方抛物线变化; 跨中箱 梁底板厚 3 6 c m, 墩顶根部底板厚 1 5 0 c m, 底板厚度 按二 次抛物线 变化 ; 箱梁腹 板厚度采用 5 0 , 6 2 . 5 , 7 5 c m三个级 别, 边跨箱梁腹板从合龙段到梁端 由 5 0 c m增加到 9 0 c m, 主梁 0号块腹板厚度 为 1 2 0 c I n 。按有利施工、 缩短悬臂浇注周期 、 降低施工钢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篁 篓 i ; ; ; = ; =; i ;; 垄 塑 旧 桥 加固 改 造中 的 应 用 原则 , 主梁悬臂 浇注 梁段 长度共 划分为 3 5 ’ , 5 m 三 种 节 段 , 最 大 悬 臂 浇 注 27 3 . 6 t 。 ⋯ 一 一 专 采 用 双 肋 式 柔 性 薄 壁 墩 , 两 肋 间 净 距6 . o : 横 桥 向 宽 度 与 主 桥 箱 梁 底 板 同 宽 , 蕞 。 0 。 1 7 .1 。每个 主墩均设置承 台 ,承 台 下 鑫 根 群 桩 基 础 , 桩径均为 2 5 0 C m o ⋯一 . 梁施工时中跨跨中底板崩裂 ,跨中下挠6 . 8 : 行 加固 分析 设计, 探讨 体外 横张预 应 力 加 固设计的特 点及在实际桥梁加固中应用 2 3 中跨跨 中下挠病害, 体外横张预应力 束形式 : 中跨布置 1 6根预应 , 亨 各 8 束 , 分 别 通 过 左 右 侧 转 向 板 。 三 二 .1 5 2 钢 绞 线 , 在 粱 端 。 号 块 锚 固 及 跨 ; 磊 隔 板 处 锚 固 。 张 拉 控 制 应 力 取 为 ‰ : H 6 : 懋 麓 的 控 制 目 标 要 求 , 预. 应, -- 力 j 张 拉 顺 序 : 妻 规 外预应力的方法纵向施加 o .1 8 : 张 ; 委 用 横 张 体 外 预 应 力 的 方 法 竖 0 .4 2 k 的张拉力 一⋯ ~ , 算 雩 用 桥 梁 博 士 V 3 . o 分 析 程 序 。 各 墩 底 节 喜 妻 自 由 度 ,两 边 跨 只 约 束 2 个 自 由 壶 荐 桥 分 成 1 8 7 个梁单元 。其中主梁采 1 横张预应力布置示意 图 4 结构计算模型 4 3 1 纵张后的主梁变形和应力 预应力钢束纵 向张拉后 ,张拉控制应力 n 0 - 6 5 tk 时 , 预 应 力 损 失 考 虑 为 损 失 2 o % 吾 力 + 可知 , 施加 纵向体外 预应力后 中跨跨中 篓 位 移 最 大 为 1 . 5 c m , 边 跨 跨 中 呈 釜 蒿 在 移 最 小 为 ■ O 9 7 c m 。 即 施加纵向 二cH o~k 上 t_ 4.u - , 边 跨 下 挠 , 但 边 跨 下 挠 值 不 j ‘ : 中上缘应力增 量为一0 . 1 l P , 下 芋 4 5 M P a 。 下 缘 应 力 从 中 跨 L / 4 3 L / 4 量为压应力 , 其他 区段的应 o ~ 。 上缘应力的应力增量基本为 ,范 围为 O ~ 1 M Pa ⋯ ~ ~ 匕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4 桥梁检测与加固 2 0 0 9 年第 2 期 目 耀 节点号 ( b )主 梁应力增量 图 5 预应力纵 向张拉对主梁挠度和应力的影 响 4 . 3 . 2 横张后主梁变形及应力 施加体外横张预应力后 , 主梁位移和应力变化 如图 6 所示。 1 O . 0 0 8 . 0 0 6 00 4 . 0 0 2 ,0 0 0 . O0 2 . 0 0 4 .0 0 ( a ) 主梁挠度 图 6预 应 力 横 向张 拉 对 主 梁 挠 度 和 应 力 的影 响 由图 6 可知 , 施加体外横张预应力后 , 中跨跨 中 主梁竖向位移最大为 5 . 1 1 c m, 边跨跨 中主梁竖 向 位移最小为一O . 8 9 C I T I 。即施加体外横张预应力后 , 中跨上拱, 边跨下挠 , 但边跨下挠值不到 1 c m。同 时 , 中跨跨 中上缘应力增量为一0 . 1 5 MP a , 下缘应 力增量为 8 . 8 MP a 。下缘应力从 中跨 L / 4至 3 L / 4 段应力增量为压应力 , 其他区段 的应力增量为 0 ~ 1 . 9 MP a 。上缘应力增量基本为压应力 , 应力增量 范围为 O ~2 . 7 MP a 。 施加体外横张预应力后, 中跨跨 中在最不利组 合下的上 、 下缘最大最小应力( 图 7 ) 均有所减小 , 上 缘应力为 0 ~1 1 . 8 MP a 压应力, 下缘应力为 1 . 9 ~ 1 4 . 1 MP a 压应力 , 满足规范要求。 1 0 重s - R : 2 一 1 6 1 4 1 2 l O - 、 R 8 氇6 4 2 节点号 ( a )下缘 图 7 施加横张预应力前后 最不 利组合下 的主梁应力 4 . 4 加固实施 该桥加固时, 先纵 向张拉调整桥梁的应力和挠 度到一定理想值 , 有效预应力取为 0 . 1 8 f p , 主梁应 力有了很大改善。在运营期 因交通量增大或其他因 素导致预应力不足时 , 可采用体外横张预应力技术 加以调控 , 用较小的代价达到很好的效果 , 且施工方 便 、 经济 , 具有较强的工程实施性 。 5 结语 针对 目前在役桥梁病害, 在分析常规体外预应 力技术优、 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型体外横张预应 力加固方法 。并以某连续刚构桥跨 中下挠加固改造 为例 , 验证了横张预应力方法的可行性。其加 固施 工期间首次张拉采用常规纵 向张拉技术 , 并已满足 结构需要 , 对其后期运营 中的横 向张拉技术连续调 控主梁挠度 、 应力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结果显示 , 体外横张预应力施工快捷、 方便 、 经济且可实现桥梁 的连续调控 。 参考文献 : [ 1 ] 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混凝 土桥梁加固理论研究E R ] .2 0 0 8 . 趾 垦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总第 3期 体 外横张预应力技 术在混凝土旧桥加 固改造 中的应用 2 5 [ 2 ] 王国鼎, 袁海庆, 陈开利.桥梁检测与加固[ M] .北京 : 人 民交通 出版社 , 2 0 0 3 . [ 3 3 陈开利, 王邦楣, 林亚超.桥梁工程鉴定与加固手册 [ M] .北京 : 人民交通出版社, 2 0 0 5 . L 4 3 吴海军, 周志祥.应用体外横张预应力调整混凝土连 续刚构桥后期下挠 的新构思[ c ] / /全 国既有桥梁检 测 、 评估及加固学术 交 流与技 术研 讨会 议论 文集.北 京 : 人 民交通出版社 , 2 0 0 8 . [ 5 ] 唐中波.体外横张预应力调控连续刚构桥后期挠度探 索( 硕士学位论文) [ D ] .重庆: 重庆交通大学, 2 0 0 9 . [ 6 ] 陈宇峰, 徐君兰, 余武军.大跨 P C连续刚构桥跨中持 续下挠成因及预防措施厂 J ] .重庆 交通 大学学 报 ( 自然 ( 上接 第 1 7页) 安全检查管理体系实行项 目经理负责制 , 负责 督促检测人员贯彻 、 落实安全生产方 面的各项规章 制度和保证措施 , 在小组 中, 兼职 安全员要负起 责 任, 及时提醒现场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 确保安全检测 。 2 . 6 . 2 检查 与 纠正 ( 1 )项 目部经常组织安全大检查 , 安全员负责 日常的安全生产检查。 ( 2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 应立即进行整改 , 消除 隐患。 ( 3 )对于人身 、 设备事故 , 按照“ 三不放过” 的原 则 , 分析事故原 因, 落实责任 , 及时采取措施 , 保证安 全检 测 。 2 . 6 . 3 建立密切的巡查反馈制度 在项 目部全力做好现场安全工作 的同时, 建立 安全巡查制度, 另委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各 检测项 目进行检查督导 , 促进现场检测人员安全意 识进一步增 强 , 对各项 检测 的安全措 施进 行全 面 检查 , 督促项 目部对发现的安全 隐患及时整改。在 重庆主城区 2 8座桥梁检测评估项 目实施过程中, 专 职安全管理人员多次深入现场 , 检查安全措施的执 科学版 ) , 2 0 0 7 , 2 6 ( 4 ) : 6 8 , 4 1 . [ 7 ] 蒙云, 卢波.桥梁加固与改造[ M] .北京: 人民交 通 出版社 , 2 0 0 4 . [ 8 ] 朱世峰.多跨连续刚构桥结构线形控制与合拢技术研 究( 硕士学位论文) [ D ] .重庆: 重庆交通大学, 2 0 0 8 . [ 9 ] Z h i x i a n g Z h o u ,F a n g L i , R o y I mb s e r L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o f t h e L a t e r a 1 Po s t Te n s i o n M e t h o d f o r Pr e s t r e s s e d C o n — c r e t e B r i d g e s [ J ] .B r i d g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8 , 1 3 ( 6 ) : 611 — 62 2 . E 1 o ]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 重庆交通学院.横张预应力混凝 土桥梁设计施工技术指南[ M] .北京 : 人民交通出版 社 , 2 0 0 5 . 行情况, 听取项 目负责人的汇报 , 结合该项 目工作量 大 、 工期 紧, 多座 桥梁检 测平 行作业 、 所 检测 桥梁 地形复杂等特点 , 对检测项 目部 的安全工作提 出了 全面的指导意见 , 使检测项 目部按业主要求 , 安全、 保质 地 完 成 了重 庆 主 城 区 2 8座 桥 梁 检 测 评 估 工作 。 3 结语 随着 国家基本建设的不断推进 , 科学技术的不 断进步 , 建成 了大批结构新颖 、 技术难度高的各类桥 梁 , 同时随着各地公路 、 城市桥梁管理养护部门的管 理更趋于规范化 , 大量的公路 、 城市营运桥梁需通过 检测评估建立完善的技术档案。这对桥梁检测技术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根据桥梁检测不断发展 的要 求 , 在提高检测技术的同时 , 结合新时期桥梁检测的 安全工作特点 , 如何保证安全管理措施到位 , 如何完 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有效实施 , 如何将 安全 工作的重点放在一线, 是我们要不 断研究和解决的 问 题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