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城市工程改造伦理.ppt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427881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X 页数:115 大小:67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工程改造伦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城市工程改造伦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城市工程改造伦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城市工程改造伦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城市工程改造伦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2024/9/21周六古往今来,令人叹为观止的伟大工程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现着人类的文明与智慧。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初期,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几乎等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其行动基本受自然支配。现代发展观就是工业文明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的最大危机就是价值观的危机。它只关心“如何发展”,而对于“为了什么发展”这一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却漠不关心。它所追求的是对自然界的无限度地掠夺和挥霍,在生活方式上越来越“远离自然”、“背离自然”。并把这叫做“进步”和“文明”。其后果不仅会加剧人同外部自然的冲突,而且也会造成和加剧人

2、同自身的自然的冲突,使人类在地球上无法持续地生存下去。在影响人类环境的活动中,工程活动无疑是科学技术干预自然环境的主导力量。“任何一项科学发明或技术发展规律,只有通过工程活动才能实现其实际效用。同样,科学发明和技术应用产生的负面影响往往也是与工程活动相伴产生的。”本来是以造福人类为初衷的工程活动如今却成了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让人们不得不认真反思。错误观念: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通过工程来榨取自然界的能量,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财富。在这种观念看来,自然只是工程活动改造、征服的对象,而不是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人类主要关心怎样从自然界摄取更多的物质财富,而忽视了自然界在为人类提供物质财富之外的其他方面的意

3、义,忽视了人类需要对自然负什么责任。随着工程技术活动和技术产品的增多,大型工程项目的不断出现,人类工程技术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甚至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恶果。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工程对环境的影响2024/9/21周六为了便于讨论与环境伦理相关的一些问题,这里主要谈谈水利工程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1、对水环境的影响:首先,水利工程的建设本身改变了天然河流的水文特征和结构。终年湍流的流水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如在河流上建坝,会使上游水流减速,水深增大,污染物容易富集,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库区水体增大后,水温结构会发生变化。水库水温的变化主要取

4、决于水温的分层温度高低的变化,水库下部的低温水对农作物、水生生物、人类生活等产生危害,造成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减产,影响水生生物(主要是温水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不利于工作、学习和娱乐。水利对水体密度、溶解氧、微生物和水生生物都会产生影响,下游河道的径污比和鱼类繁殖条件发生变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会污染水质,增加水体浑浊度。2、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兴建会使下游平原的淤泥肥源减少,土壤肥力下降。输水渠道两岸由于渗漏使地下水抬高,造成大面积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和沼泽化。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施工作业及运输中产生的扬尘,工地上松散的土料及道路上洒落的土料被风吹起机械、车辆排放的废气施

5、工人员生活燃煤产生的废气4、对生物的影响。许多鱼类都有沿河逆流而上,到上游产卵后再回下游和下海的习惯,水利工程截断了鱼类的回溯通道植物会被淹没枯萎,动物要窜移地方,如果施工地有珍惜或濒危的物种,问题就更大。5、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大型的水利工程需要移民,移民安置问题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大课题。如果移民未加妥善安置,附近缺乏足够的和适宜的环境可供移民生产、生活,他们会进行有害开发,严重的会导致水体流失、恶化生态环境。6、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会影响施工区的环境卫生和当地居民及施工人员的健康。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会改变某些病原体寄生环境及栖息地,对当地居民的健康

6、造成一定的影响。与水相关的疾病,如血吸虫病,脑炎,痢疾等,会增多,影响库区及周围居民的健康7、对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使部分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淹没。一些秀丽的景色会风光不再,一些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址会永沉海底。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三峡工程三峡工程三峡工程三峡工程2024/9/21周六长江三峡工程举世瞩目,对三峡工程的兴建,自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先生提出至今,六十多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夙愿。建设长江大坝是中国领导人长期以来的梦想,一方面是想利用其水利资源,但更主要的是为了防止洪灾。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开始,中国曾经数次批准三峡大坝的建造,但因为存在技术难题,又数次被搁置

7、。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该计划仍然面临诸多质疑。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建造大坝和水库不但会迫使大量农民向城市迁徙,还会毁灭当地一批中国最宝贵的历史遗迹和庙宇。1989年4月,中国政府对批评意见作出回应,宣布将把三峡大坝计划再推迟至少5年。在1992年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完成了最终的环境可行性评估报告,同年晚些时候,该计划经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建设三峡工程,总共需开挖土石方一亿多立方米,浇灌混凝土二千多万立方米,如果这些土石方一米见方堆联起来,其长度相当我国海陆疆域总长度的三倍。此外整个工程还需钢材三十多万吨,水泥四百七十多万吨,木材四十多万立方米,予计总投资额可达二百亿元,其工程之宏伟,效益之巨大,

8、在世界同类工程中也名居前列。三峡工程的环境伦理争议一、有利的一面1)可有效地控制长江洪水。提高中下游河段两岸平原的防洪能力,有效地减免洪灾对生产、生活环境的破坏,有效地减缓下游洞庭湖的萎缩,对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效益显著。2)水利发电三峡工程利用水能发电,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可替代年燃烧5000万吨原煤的能量,这意味着每年可少向大气层排放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1亿吨,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100200万吨,一氧化碳1万吨,氮氧化合物37万吨以及大量的固体废渣。3)水质、水量调节三峡水库将有效地调节长江不同季节不均衡的流量分布状况,可提高枯水季节的下游水量,有利于改善枯水期的水质。4)周围环境

9、的改善。水库将改善库区气候,有利于拓展农业,扩大和改善鱼类和水生生物生栖环境。宏伟的三峡工程和秀丽的三峡风光将形成新的景观。二、争议的一面1)三峡工程对三峡库区的陆生植物的影响三峡工程建库后,直接受淹没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有120科、358属、560种。其中绝大部分在未受淹没影响的地区广为分布。因此,不致于造成物种的灭绝。其中有三种珍稀植物(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川明参)必须妥为保护。2)三峡工程对水生珍稀动物白鳍豚影响 白鳍豚属鲸类淡水豚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白鳍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湖北枝城至长江口约 1600千

10、米的江段内,以鱼为食,喜结群活动小群约23头,大群约916头。三峡水库蓄水后,枯水季节长江中下游流量增加,水深增大,对白鳍豚越冬极为有利,搁浅死亡可望避免;加强管理,渔业活动引起的意外死亡可大大减少;但由于长江中上游航运事业的发展,中游江段白鳍豚被轮船螺旋桨击毙事件将会有所增加,应抓紧研究白鳍豚追逐轮船螺旋桨的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长江新螺江段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已由农业部批准建立。上起螺山下至新滩口江段,全长135千米,该区江面开阔,河道曲折,水深约25米,流速约每秒0308米,浅滩、江心洲星罗棋布,是目前白鳍豚分布最密集的水域也是白鳍豚的理想生存环境。3)三峡工程对我国特有的水生珍稀动物

11、中华鲟的影响中华鲟属鲟形目鲟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一种大型洄游鱼类,是1.4亿年前和恐龙同时代的生物,素有“活化石”之称。三峡工程位于葛洲坝上游,不再存在阻隔中华鲟洄游路线问题。但三峡工程在每年10月份开始蓄水,将使下泄流量比天然流量有所减少,这就有可能干扰中华鲟在葛洲坝工程下游的栖息和产卵活动。4)崩塌体、滑坡体三峡水库蓄水后,将会使一些不稳定的崩塌体、滑坡体滑入长江,有的将会威胁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在三峡水库蓄水前,就将一些已经预测到的不稳定的崩塌体、滑坡体加以治理(有的可采取工程治理,有的可采取搬迁避让),成为消除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第三项重要任务。滑坡还可能引发水啸。狭

12、窄的峡谷会起到放大岩石塌落所激起水浪的作用,引发下游巨浪。类似的灾难曾于1963年在意大利北部的维昂特水坝(Vaiont Dam)发生过,导致两千人丧生。5)水体污染工业废水和化肥残留物造成三峡水体中的氮和磷含量较10年前上升了10倍。长江流域的污水排放量激增,2000至2005年间增长了一倍以上。而在这一地区生活着1.6亿人,其中包括位于三峡大坝上游640公里处全球最大都市重庆的3,000万人。在1995至2005年间,长江流域的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2.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该地区正迅速从农业经济向重工业经济转型。6)其他淡水咸化:大坝阻挡了淤泥流向下游,使包括上海地区在内的长江入海口收缩,

13、海洋的咸水正在倒灌入内陆。下游影响:大坝的水流速度目前正在加快,对下游的防洪大堤造成破坏。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化肥残留物被不断排入大坝水库,导致巨型水藻生长泛滥,并威胁到下游的水供应。而水库水位的波动也被认为是湖南省农民所遭遇奇特鼠灾的根源。现在看来,三峡工程的经济效益是有目共睹的,但负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不应该纠缠在谁是谁非的问题上,而应该多花些时间、花些气力在负效应的预防和治理上。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伤心工程伤心工程伤心工程伤心工程”的启示的启示的启示的启示2024/9/21周六青海省乐(都)化(隆)公路是今年5月开工的,预计10月竣工通车,是向国庆献礼的富民工程。但中国青年报日前

14、披露,这条路在建设中使高原原始植被惨遭破坏,毁掉了原本风景如画的一幅绿色长卷,“献礼工程”变成了令人扼腕的“伤心工程”。原因何在?据承建方说,建这条路资金缺口很大。为降低成本,采用的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原始修路方式。为降低成本,建设中产生的上百万立方米弃渣没有外运,而是随意堆放。高原大量的植被,有的甚至是经过千万年逐渐形成的植被就在劫难逃了。澳大利亚凯恩斯热带雨林建索道的对比例子一条普通的索道,造价高达3亿多澳元,折合人民币15亿元之多。如此高昂的代价,是因为当地政府明文规定,建索道不能破坏山上的一草一木;为保护植被,只好空中作业,动用直升机把设备一件一件吊下去。巨大的成本,就是这样升上

15、去的。这与上述修路的例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任何工程都需要计算成本,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效益,这当然是对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来算这个成本账?我们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成本与效益的得失?成本账要综合算,既要算经济成本,也要算生态成本。如果单从经济的角度看,花15亿元建一条索道,确实不合算。但正是这个“不合算”,保证了生态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其实质是告诉人们:生态第一、经济第二,经济建设要服从于生态保护,应遵循这个原则来处理建设中经济成本与生态成本的关系。令人遗憾的是,经济是“硬”指标,生态是“软”约束,只考虑经济成本而忽视生态成本的现象,在我们有些地方比比皆是。效益得失要综合衡量,既要看到眼前的、

16、局部的效益,更要看到长远的、整体的效益。乐化公路建设,从眼前和局部来看,是降低了修路成本,承建方多赚了钱。但从长远和整体来看,却是得不偿失的。专家指出,高原的植被一旦遭到破坏,恢复不仅要投入巨资,而且难度非常大,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再恢复。类似这样的例子,现实中还有不少。比如:为降低成本,一些地方有污水处理系统而不用。淮河治污是最明显的,过去10年间该流域建了57座污水处理厂,但其中有一大半处于停机状态,有的只是应付检查时开一下。与此同时,为治理淮河污染,10年来国家投入了数百亿元,但淮河水质却没多大改观。是得是失,不言自明。大量的教训一再警示我们,生态环境破坏容易治理难。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

17、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以“伤心工程”为戒,我们再也不能干为了所谓的“降低成本”而置生态环境于不顾的事情了!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三门峡三门峡三门峡三门峡”大坝之争大坝之争大坝之争大坝之争2024/9/21周六一、概况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下段的干流上,连接豫、晋两省。其右岸为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左岸为山西省平陆县三门乡。此处距离黄河入海口约1027千米。河中石岛屹立,将河流分成三股:鬼门河、神门河与人门河,故名“三门峡”。在三门下游400米处,又有石岛三座,其中一名砥柱石,挺立于黄河惊涛骇浪之中,“中流砥柱”由此而来。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以防洪、防凌

18、、供水、灌溉、发电为目标的综合大型水利枢纽。三门峡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也是建国后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建设工程。其控制流域面积68.8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91.5%;控制了黄河干流三个洪水来源区的两个,占总来水量的89%,来沙量的98%。二、19301940年代设想最早提出在黄河三门峡修建拦洪水库是在1935年。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李仪祉倡议在潼关至孟津河段选择适当地点修建蓄洪水库。他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同事,来自挪威的主任工程师安立森(S.Elisson)经过实地考察,发表了三门峡、八里胡同和小浪底三个坝址的勘查报告。然而两年后,抗战爆发,三门峡

19、地区落入日本人之手。在此期间,侵华日军东亚研究所也提出了一个兴建三门峡水电站的计划。抗战胜利,国民政府1946年重新将三门峡水库提上日程,聘请专家组成黄河顾问团实地考察。顾问团的4位美国专家雷巴德(Eugene Reybold)、萨凡奇(John Lucian Savage)、葛罗同(J.P.Growdon)、柯登(John S.Cotton)对于每个问题都有激烈争论。他们提出的初步报告指出:三门峡建库发电,对潼关以上的农田淹没损失太大,又是以后无法弥补的。建议坝址改到三门峡以下100米处的八里胡同。其首要任务在防洪而非发电。三、19511953年三起三落1950年1951年1950年7月,中

20、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水利部长傅作义率领张含英、张光斗、冯景兰和苏联专家布可夫等勘察了潼关至孟津河段,提出应提前修建潼孟段水库,坝址可选择在三门峡或王家滩。这是对此前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初步意见在三门峡建设350米水库,以发电、灌溉、防洪为开发目的的初步方案的肯定。然而到了1951年,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主要是从当时国家的经济状况和技术条件来看,在黄河干流修建大水库,困难太大,主张从支流解决问题。于是转向支流水库的研究,三门峡水库计划被放弃。1952年经过黄委会的勘察研究计算,发现支流水库控制性差,花钱多,效益小,不理想,仍需从干流入手。同时,燃料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力主在干流上建设大型水电站,于

21、是三门峡水利枢纽峰回路转。这年5月,黄委会主任王化云、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副局长张铁铮和苏联专家格里柯洛维奇等勘察三门峡后认为能够建设高坝,主张把三门峡水库蓄水位提高到360米,用一部分库容拦沙。此间另一种意见则是坝址下移到八里胡同建冲沙水库,利用该处的峡谷地形冲沙,且可避免淹没关中平原。但是,经过计算,八里胡同冲沙水库难以实现,而三门峡水库淹没损失太大,受到主要淹没区的陕西省的强烈反对。从下半年起,转而研究淹没较少的邙山水库方案。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王化云汇报的是邙山方案。这标志着第二次放弃了三门峡水库计划。1953年经过计算,邙山水库仍然需投资10亿元以上,移民15万人,且没有综合利用效

22、益,于是1953年2月,王化云向毛泽东汇报了三门峡建库方案以及整个黄河的治理方策,获得赞许。其后,水利部批示:要迅速解决防洪问题,花钱不能超过5亿元,淹没不能超过5万人。由于兴建远远超出这一限制,三门峡水库第三次被搁置。四、1954年苏联专家思路1954年1月,苏联电站部派出以列宁格勒水电设计分院(以下简称列院)专家为主的苏联专家综合组,帮助中国制定治理和开发黄河规划。列院副总工程师A.A.柯洛略夫。经过近两个月的实地考察,赞赏三门峡是一个难得的好坝址,对于其淹没损失大的问题,柯洛略夫说:“任何一个坝址为了调节洪 水 所 必 需 的 库 容,都 是 用 淹 没 换 来 的。”当年4月,水利部成

23、立了黄河规划委员会,10月,委员会完成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的编制工作,选定了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为实施黄河规划的第一期重点工程。确定了三门峡水库正常高水位350米,总库容360亿立方米。五、1955年进入决策阶段1955年,国家计委与建委党组联名将技经报告呈报毛泽东等41位党中央领导人。5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基本通过这一方案。7月中旬,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7月18日,邓子恢副总理代表国务院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7月30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柯洛略夫被任命为三门峡水利枢纽设

24、计总工程师。六、1957年1958年争论又起1957年初,提出了激烈的不同意见:其一是初步设计将水库高程在技经报告阶段的350米基础上又提高到了360米,库区淹没农田由200万亩增加到325万亩,移民由58.4万人增加到87万人。淹没地区大部分是关中沃野,陕西省反应强烈。其二是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和水力发电建设总局青年技术员温善章于1956年6月,1956年12月和1957年3月先后向黄规会、水利部和国务院提出了低水位、少淹没、多排沙的意见。黄万里并建议切勿将底孔堵死,以备将来泄水排沙,其减缓淤积的作用。陕西省代表指出用迁移7080万人口的代价换来一个寿命只有5070年的拦沙库,群众很难通过。七

25、、1957年1962年施工完成争议还在继续的时候,1957年4月13日,三门峡工程已经正式开工。4月14的人民日报发表了大家来支援三门峡啊!社论。其间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工地视察。1960年9月三门峡首次蓄水,1961年4月大坝主体基本竣工1962年2月第一台15万千瓦机组和110千伏开关站安装完成并投入试运行。八、19621968年淤积和第一次改建从1960年三门峡水库首次使用,到1962年3月,一年半以来,水库中已经淤积泥沙15.3亿吨,远远超出预计。潼关高程抬高了4.4米,并在渭河河口形成拦门沙,渭河下游两岸农田受淹没和浸没,土地盐碱化。1962年2月,水电部将原来的“蓄水拦沙”

26、运用方式改为“滞洪排沙”,但由于泄水孔位置较高,泥沙仍有60%淤积在库内,但潼关高程并未降低。而下泄的泥沙由于水量少,淤积到下游河床,周恩来指出:这样下去,“淹了关中,也救不了下游”。为此,8月20日9月1日,水电部召开座谈会,进行改建论证。1964年12月5日18日,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治黄会议。最后终于达成一致,确定在左岸增建两条泄流排沙隧洞,改建58号四条原发电引水钢管为泄流排沙管道,以加大泄流排沙能力,解决泥沙淤积的燃眉之急。在这次会议上,领导人说:“当时决定三门峡工程就急了点。头脑热的时候,总容易看到一面,忽略或不太重视另一面。”九、19691979年洪水与第二次改建第一次改建后,

27、枢纽的泄流规模增大了一倍,缓解了水库的严重淤积,但仍有20%来沙淤在库内。潼关以上库区和渭河仍在淤积。1967年,黄河倒灌,渭河口8.8米长的河槽全被淤塞,1968年渭河在华县一带决口,造成大面积淹没,关中平原仍然受到严重威胁。1970年至1972年,相继打开溢流坝18号原施工导流底孔;将电站15号发电机组的进水口底槛高程由300米下卧至287米,改为低水头发电。1973年至1979年5台机组相继并网发电。十、1986年后扩大发电规模,问题再起1977年,河南省电力工业局成立了三门峡水力发电厂。1983年经水电部批准正式建立了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开始提出改革与经营的口号:“工程管理为基础,电

28、力生产为支柱,综合经营大发展,企业才能迈大步。”管理局开始继续实施泄流工程二期改建,相继打开溢流坝910号原建的施工导流底孔,增设一门一机,门槽改建,6号、7号泄流排沙钢管扩装为发电机组。2000年前进一步打开11号、12号底孔,至此,12个导流底孔全部打开。改建工程至今尚未完全结束。而从1986年开始,潼关高程开始再次抬高。十一、20032004年存废之争2003年8月24日至10月5日,渭河流域发生了5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洪灾。有1080万亩农作物受灾,225万亩农作物绝收。数十人死亡,515万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3亿元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说:“三门峡水库建成后取得了很大效益,但这是以牺

29、牲库区和渭河流域的利益为代价的。渭河变成悬河,主要责任就是三门峡水库。”2004年2月4日,陕西省15名人大代表提案建议三门峡水库停止蓄水。3月5日,在陕西的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案,建议三门峡水库立即停止蓄水发电,以彻底解决渭河水患。十二、三门峡水库何去何从第一,三门峡水库建设,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违背了水沙自然规律,导致黄河潼关生态系统的破坏,教训是深刻的。第二,三门峡建设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但也要看到三门峡运行43年来,又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如果简单地废除三门峡水库,又会打破现有的平衡,可能造成新的危害。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要持特别谨慎的态度。第三,当

30、前可以把降低潼关高程2米作为工作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采用综合治理、重点突破的方法,例如减少来沙、裁弯取直、河道整治等,当然改变三门峡运用方式,降低运行水位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等潼关高程降低后,再视情况确定新治理目标。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 阿斯旺大坝阿斯旺大坝阿斯旺大坝阿斯旺大坝2024/9/21周六埃及尼罗河上所筑的阿斯旺高坝,具有灌溉、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为世界七大水坝之一。尼罗河畔肥沃的土地要功归于尼罗河年年岁岁有规律的泛滥。在泛滥的季节,汹涌的河水漫过河床,淹没两岸大片土地,然而洪水退下后留下的淤泥却是农田宝贵的肥源,这肥沃的土地是埃及人的生命保障,也是支撑埃及

31、文明的基石。一、概况1970年,在尼罗河下游建成了阿斯旺大坝。大坝的建成是灌溉面积扩大,有40万公顷沙漠变成了良田,埃及的农业产值因此翻了一番。阿斯旺大坝在控制了尼罗河千百年来周而复始泛滥的同时,也使两岸的农田失去了天然的肥源。它横截尼罗河水,高峡出平湖。湖长500多公里,平均宽10公里,面积500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人工湖,深度和蓄水量则居世界第一。阿斯旺大坝1960年破土动工,五年后大坝合龙,1967年阿斯旺(Aswan)大坝工程正式完工。这个大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坝工程,它高一百一十二米、长五公里,将尼罗河拦腰切断,在高坝内形成了一个长六百五十公里、宽二十五公里的巨大水库。到197

32、0年,大坝内安装的十二部水电发电机组全部投入运转。位于开罗以南700多千米的阿斯旺城,水库总库容1689亿立方米。坝基岩层为花岗片麻岩,覆盖层很厚,最深处有225米。坝系粘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11米,顶宽40米,底宽980米,坝顶长3830米,坝轴弯向上游,半径1400米。坝基防渗采用与心墙连接的上游水平铺盖和心墙下的帷幕灌浆,帷幕最深处有170米,厚度自上而下由40米减至20米。电站厂房位于右岸边,利用施工期6条直径15米的导流隧洞改建成发电与泄洪合一的引水隧洞,装机12台,共210万千瓦。最大泄洪量6000立方米秒。二、阿斯旺大坝的设想与兴建早在20世纪初就有一些专家建议,埃及可以在尼

33、罗河上游修建高坝,从而调节河水流量,并扩大灌溉面积。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埃及(阿联)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经济发展计划。由于埃及人口增长很快,年增长率达到3,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却非常有限,于是,埃及政府就希望通过修建尼罗河高坝,开发新的资源以推动经济发展。当时的埃及政府和水利专家们认为。修建尼罗河高坝是箭数雕的高明之举。高坝既可以控制河水泛滥,又能够存储河水,以便在枯水季节用于灌溉及其它用途。大坝建成后可以产生巨大的发电能力,为工业化提供充裕而廉价的能源。修造大坝所形成的巨大水库及对下游水位的调节,可以发展淡水养殖及内河航运。埃及政府在苏联的资金和技术援助下:1959年完成了阿斯旺大坝工程设计

34、1960年破土动工,5年后大坝合龙1967年阿斯旺大坝工程正式完工好处大坝水库的巨大容量不仅调节了下游流量,防止了洪水泛滥,还利用蓄积的水量扩大了灌溉面积。因此,近100万公顷的沙漠得以被开垦成可耕地。同时,大坝电站每年发电80亿kWh,解决了埃及的能源短缺问题。可以说,当时埃及政府修建阿斯旺大坝的预期目标,都一一实现了。不利影响兴建大坝时形成的巨大的纳赛尔湖,由于泥沙的自然淤积,水库的有效库容逐渐缩小,因而导致水库的储水量下降。水库上游淤积的大量泥沙在水库入口处形成了三角洲;这样,水库兴建后不久,其有效库容就明显下降,水利工程效益大大降低。浩大的水库水面蒸发量很大,每年的蒸发损失就相当于11

35、的库容水量,这也降低了预计的水利工程效益。忽视了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既没有对此作出认真评估,也未曾慎重考虑生态和环境受破坏后的应对措施。三、阿斯旺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阿斯旺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确有一些正面作用:大坝建成前,随着每年千湿季节的交替,沿河两岸的植被呈周期性的枯荣;水库周围53007800米的沙漠沿湖带出现了常年繁盛的植被区吸引了许多野生动物,有利于稳固湖岸、保持水土,对这个沙漠环绕的水库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大坝建成后仅20多年,工程的负面作用就逐渐显现出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这些当初未预见到的后果不仅使沿岸流域的生态和环境持续恶化,而且给全国的

36、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1、沿河流域耕地肥力持续下降、沿河流域耕地肥力持续下降1)大坝工程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大坝建成前,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农业得益于河水的季节性变化,每年雨季来临时泛滥的河水在耕地上覆盖了大量肥沃的泥沙,周期性地为土壤补充肥力和水分。可是,在大坝建成后,虽然通过引水灌溉可以保证农作物不受干早威胁。但由于泥沙被阻于库区上游,下游灌区的土地得不到营养补允。所以土地肥力不断下降。土壤盐碱化土壤盐碱化2)修建大坝后沿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土壤盐碱化。由于河水不再泛滥,也就不再有雨季的大量河水带走土壤中的盐分,而不断的灌溉又使地下水位上升,把深层土壤内的盐分带到地表,再

37、加上灌溉水中的盐分和各种化学残留物的高含量,导致了土壤盐硷化。尼罗河水水质恶化尼罗河水水质恶化3)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水质恶化,以河水为生活水源的居民的健康受到危害。大坝完工后水库的水质及物理性质与原来的尼罗河水相比明显变差了。库区水的大量蒸发是水质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土地肥力下降迫使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化肥的残留部分随灌溉水又回流尼罗河,使河水的氮、磷含量增加,导致河水富营养化,下游河水中植物性浮游生物的平均密度增加了,由160mg/l上升到250mg/l。此外,土壤盐硷化导致土壤中的盐分及化学残留物大大增加,即使地下水受到污染,也提高了尼罗河水的含盐量。这些变化不仅对

38、河水中生物的生存和流域的耕地灌溉有明显的影响,而且毒化尼罗河下游居民的饮用水。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蔓延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蔓延4)河水性质的改变使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蔓延,不仅蒸发掉大量河水,还堵塞河道灌渠等等。由于河水流量受到调节,河水混浊度降低,水质发生变化,导致水生植物大量繁衍。这些水生植物不仪遍布灌溉渠道,还侵入了主河道。它们阻碍着灌渠的有效运行,需要经常性地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清理。这样。又增加了灌溉系统的维护开支。同时,水生植物还大量蒸腾水分,据埃及灌溉部估计,每年由于水生杂草的蒸腾所损失的水量就达到可灌溉用水的40。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河床遭受严重侵蚀5)尼罗河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尼罗河

39、出海口处海岸线内退。大坝建成后,尼罗河下游河水的含沙量骤减,水中固态悬浮物由1,600ppm降至50ppm,混浊度由30300mg/l降为1540mg/l。河水中泥沙量减少,导致了尼罗河下游河床受到侵蚀。大坝建成后的12年中,从阿斯旺到开罗,河床每年平均被侵蚀掉2cm。预计尼罗河道还会继续变化。大概要再经过一个多世纪才能形成一个新的稳定的河道。河水下游泥沙含量减少,再加上地中海环流把河口沉积的泥沙冲走,导致尼罗河三角洲的海岸线不断后退。一位原埃及士兵说,他曾站过岗的灯塔现在已陷入海中,距离目前的海岸竟然有12km之遥。四、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1)大坝立下汗马功劳)大坝立下汗马功

40、劳阿斯旺大坝一改尼罗河泛滥性灌溉为可调节的人工灌溉,从此埃及结束了依赖尼罗河自然泛滥进行耕种的历史,同时,水位落差产生的巨大电力也成为埃及迈向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动力。阿斯旺大坝是埃及现代化的起点。30多年来,它为埃及的工农业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经济效益极大:新增农田灌溉面积近200万公顷;另有70万公顷的单季作物土地变成了双季耕种农田,农田复种指数增加。2)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但事物总是有利有弊。从建设之初至今,埃及国内对阿斯旺大坝的争论从没停止过,最大的争论点就是阿斯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历史上,尼罗河水每年泛滥携带而下的泥沙无形中为沿岸土地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肥料,而阿斯旺大坝

41、在拦截河水的同时,也截住了河水携带而来的淤泥,下游的耕地失去了这些天然肥料而变得贫瘠,加之沿尼罗河两岸的土壤因缺少河水的冲刷,盐碱化日益严重,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因而抵消了因修建大坝而增加的农田。3)减轻大坝的压力)减轻大坝的压力近年来,埃及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尽可能地把阿斯旺大坝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为此,埃及专门设立了“阿斯旺大坝副作用研究所”。此外,埃及还成立了一个由水资源部、环境事务部以及内政部组成的部长委员会。委员会计划在今后5年内投入22亿美元,对尼罗河的水质监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保护尼罗河的主河道环境。目前埃及政府已在着手修建两个大型引水和调水工程:“和平渠工程”和“新河谷工程

42、”。和平渠工程已于1979年动工,西起尼罗河三角洲的杜米亚特河,向东穿过苏伊士运河,将尼罗河水引到西奈半岛少有人烟的沙漠地带,在那里开辟新的家园。“新河谷工程”也已动工。根据规划,政府将用20年的时间,开挖850公里的水渠,将尼罗河水引入西南部沙漠腹地。4)比较利弊,对修建大坝进行深入思考)比较利弊,对修建大坝进行深入思考(1)社会舆论对大坝与生态问题的关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关注生态,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后人们思想认识的升华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作为水利水电工作者,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我们应该比以往、也应该比任何人都更加重视生态和环境问题。对社会各界关于大坝和

43、水利水电工程的不同看法,我们应持欢迎态度。但同时,对偏激的、全盘否定大坝的错误观点也决不能苟同。发展是第位的,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发展中应牢记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统领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水利工作着眼于江河流域的治理开发。现在我们要转换立场。作为流域机构。要站在河流的立场上,做河流的代言人;要着眼于人类发展的未来,保护生态,保护河流的生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把保护生态、保护河流的生命作为工作的制高点。而不能把开发资源作为流域机构工作的制高点。(2)国际上对大坝建设看法不同,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客观反映。一般而言,

44、国际上对大坝问题的看法主要有两种观点:发达国家不同意修大坝,认为大坝建设将对生态造成影响:发展中国家主张修大坝,认为不修大坝经济无法发展: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赞成建坝,并在赞成修大坝的同时提出要十分注意生态问题。国际上的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是有其原因的。当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率极高。有的国家其至高达90以上,水电资源开发已接近饱和,而发展中国家的水电资源开发水平极低,一般在10%左右,按最近水能资源普查结果看,中国水能资源开发业只达到百分之十几。另外,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耗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以美国为例其人均用电量是中国的十几倍,水库拦蓄水资源量的比例远远高于我国。因此,发展中国家要进

45、步发展,要解决电力能源问题。不修大坝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我国提出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据测箅,届时国家需电力装机9.3亿kW,其中水电装机要在当前基础上增加1.7亿kW。达到2.5亿kW。这意味着今后平均每年要新增水电装机1000多万kW,才能满足翻两番的能源需求。更何况大坝还承但着防洪和水资源配置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在高度重视生态问题的同时积极进行大坝建设。(3)在不同的河流、不同的河段、不同的坝址上建坝,带来的生态问题是不同的,定要认真做好生态环境评估报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一概否定建坝。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20年我国水电装机需要

46、增加到2.5亿kW。那时我国水电能源的开发率基本达到50,总体开发达到50%以后。速度会慢慢下降。按世界上发达国家情况看,水电开发最终可能达到6070的水平。在今后的2025年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水电开发将迎来一个高峰。我们对水电发展的宏观形势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但在对每一条河、每一个大坝进行规划设计时,都要十分慎重地对待生态问题,认真做好生态环境评估报告。只有充分重视每一座大坝的生态问题。才能实现水电大发展的宏伟目标。(4)修大坝要慎重,拆大坝同样要十分慎重。如果认为修建大坝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主张是沿用了“人定胜天”的思想,那么认为拆掉大坝就能恢复原来生态的观点同样也是种“人定胜天”的思想。因

47、为拆掉大坝也有可能破坏既成的、现实的生态系统,带来新的生态问题。因此,建大坝要慎重,拆大坝同样要慎重;建大坝有一整套严格的批准程序。拆大坝也同样需要有一整套严格的批准程序。当前应逐步建立大坝报废退出机制,完善配套法规,严格程序管理。(5)水利水电工作者要勇于挑起大坝建没与生态保护两副重担。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水利水电工作者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建大坝,对相关的生态问题考虑得不够。应该认识到,任何水利水电工程,从本质上说都是生态工程。如果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对生态问题不能正确地对待、科学地处理,很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勇于挑起水利水电建设与生态保护两副重担,这是历史赋子我们的重要责任。

48、广大水利水电工作者要切实负起责任,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第七节第七节第七节第七节 武汉武汉武汉武汉“外滩花园外滩花园外滩花园外滩花园”2024/9/21周六一、成功爆破2002年1月25日子夜,武汉汉阳江滩边,霓虹灯依旧闪烁,江面上一片平静。距长江大桥约200米的“外滩花园”1号楼在探照灯强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醒目,楼的下半截被厚厚的草席包裹,象穿上了一条不合时宜的短裙。25日零时30分,随着现场爆破指挥长谢先启一声令下,一串沉闷的爆破声接连响起,约3秒钟后,这幢外表华丽的住宅楼“轰隆隆”向江心方向坍塌,一股浓浓的尘雾在夜色中升起,慢慢向四周散去。这一声爆破拉开了武汉防洪清障

49、炸楼帷幕:总面积7万平方米的外滩花园,将在长江外滩上永远消失。依江而兴的武汉,屡受洪水袭击,但从1996年开始,一簇商品住宅群却在长江汉阳江滩上逐步兴建起来。“把长江送给你”的宣传口号在江城广为流传,“我家就在岸上住”成了许多市民羡慕的居家环境。然而,这一经有关部门立项、审批的住宅开发项目,却违反了国家有关防洪法规,它严重阻碍长江行洪。去年12月,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发出通知,要求坚决拆除此项违法建筑。武汉市人大代表曾仁端说:“现在是法制社会,我们一直讲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拆除这个违法建筑,体现出法律的权威性,维护了法律的尊严。”零时45分,武汉长江大桥再次响起了火车悠长的汽笛声。二、两难选择

50、建设周期:武汉外滩花园位于汉阳长江江滩,距长江大桥200米,整个小区可容纳业主451户。利用江滩长达1000米,均宽70米,共计占地80亩(其中20亩属代征地,因埋有过江电缆而不能使用),整个投资约1亿元。施工分为两期进行,一期工程1996年动工1998年竣工,包括两栋公寓楼,11栋14套别墅、1栋办公楼,共计2万多平方米。二期工程2000年动工2001年初竣工,主要是5栋公寓楼,建筑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防洪法的颁布:1998年长江流域大水,同年防洪法也颁布,其中第22条明确规定:禁止在河道里建筑妨碍行洪的建筑物。而正在这时,外滩花园就第二期工程向武汉市政府部门申请有关审批,这本来是停止小区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