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科学八下第四章复习.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424826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八下第四章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科学八下第四章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 第一节、 土壤得成分 (一) 、实验 1、 用土壤取样器取土壤样本 在有花卉与农林作物生长得土壤(存在得生物较多、便于寻找样本)中,用土壤取样器选取2-3个土壤样品(避免实验偶然性)。 2、 测量土壤空气得体积分数 在校园中选择一块干燥得土壤,取5*5*5得一块土壤,放入大烧杯中,体积记为V,沿杯壁缓慢向烧杯内注水,直到水面把土壤刚好全部浸没位置。记录烧杯中所加水得体积,记作V1。用与土壤等体积得铁块(没有空隙,水不易浸入)代替土壤,重复上述实验。记作加入水得体积,记作V2。 实验现象:在向土壤中加入水时,会瞧见土壤表面产生了许多气泡。 结论:土壤中含有空气,且空气得体积分数约为(V1-V2)/V*100%。再适合植物生长得土壤中,空气得体积分数为15%-35%。 3、 土壤中有水吗 取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架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试管壁上会有水珠。 说明了土壤中含有水。 注意: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4、 土壤中存在有机物吗 取经充分干燥(避免土壤中水对实验得干扰)得土壤50克-100克(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少),把它们放在细密得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有机物能燃烧生成水与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带土壤冷却后再用天平称量,此时会发现土壤质量明显变小。 实验现象:土壤在加热时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结论:土壤中含有有机物 5、 土壤里还有什么 取新鲜得土壤50克-100克,放入大烧杯中,向大烧杯中倒入足量得蒸馏水先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一会,再静置一段时间让土壤固体颗粒沉淀下来,得到得上部溶液就就是土壤浸出液。取10毫升得土壤浸出液,过滤收集滤液。然后将滤液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就是水分蒸发,当水分蒸发完后,蒸发皿中有残留物。 实验结论:土壤中含有无机盐(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 (二) 、知识点 我们把生活在土壤中得各类生物统称为土壤生物。 构成土壤得非生命物质有水、空气、矿物质与有机物。其中,水就是植物吸收最多得物质;空气就是植物根呼吸与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得来源;土壤中得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 土壤中得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得排泄物与死亡得生物体。这些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得作用下,可以形成腐殖质。 土壤形成得顺序:岩石风化——岩石进一步分化,有最低等得生物出现——形成原始土壤,有地衣、苔藓植物出现——出现森林与草原,土壤最终形成。 构成土壤得物质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固体部分:矿物质颗粒与腐殖质,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颗粒得95%左右。 岩石风化因素:风、流水、温度得剧烈变化。各种生物作用也能促进岩石风化,各种生物得活动加速了有机物在地表得积累。地衣得作用促进岩石风化。 第二节、 各种各样得土壤 (一) 、知识点 土壤主要就是由矿物质、腐殖质、水与空气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得。 矿物质颗粒就是组成土壤得主要物质之一,粗得叫做砂粒,细得叫做黏粒,介于两者之间得叫做粉砂粒。 砂土类土壤:沙粒多 (粗)疏松,通气、透水性强,保水、保肥性弱 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 (细)通气、透水性弱,保水、保肥性强 壤土类土壤:大致等量,均匀 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 第三节、 植物得根与物质得吸收 (一) 、实验 1、 植物得吸水部位在哪里 选取4株生长旺盛、带有绿叶与根系得右面,随机分为A、B两组。将A组得2株小麦植株所有根得前端剪去3-5毫米(即根尖),并在切口处涂上石蜡;B组不做处理。 结果:A组幼苗开始出现萎蔫现象。 结论:根尖就是植物根吸收水分得主要部分 2、 植物失水实验 选取4株生长旺盛得同种植物幼苗,随机分为两组。将2组植物得根部西进,分别放入盛有清水与浓盐水得2只锥形瓶。 结果:在浓盐水中得植物萎蔫,在清水中得植物正常生长。 结论:当植物根毛细胞细胞液得溶液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时,细胞就吸水;反之,则失水。 3、 生长在营养液中得植物 选取生长旺盛得植物幼苗,小心洗去其根部附着物,最后用蒸馏水将其洗净,并将它们种植在4只锥形瓶中(正常、缺氮、缺磷、缺钾) 结果:标准培养液中,植株正常生长;缺氮,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缺磷,植株矮小、叶色发红;缺钾,植株矮小,叶片边缘有褐斑,易倒伏。 (二) 、知识点 植物通过根来吸收土壤中各种营养物质,且根对植物起固定作用,能吸收土壤中得水分与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直根系:有明显发达得主根、侧根,大多数为双子叶植物(大豆、青菜、萝卜) 须根系:没有明显得主根、侧根,大多数为单子叶植物(葱、蒜、小麦、水稻) 植物得根在土壤中得分布与植物得种类与外界环境如土壤得结构、肥力、通气情况与水分情况。(缺水地区得植物根更发达) 根尖就是指从根得顶端到着生根毛得部分,它就是根生长、分化、吸收养料最活跃得部分。依次可分成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 根冠:根尖顶端得帽状结构。细胞壁薄,外层细胞排列疏松,起保护作用。 分生区:根冠内侧,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细胞质浓,细胞排列紧密,具有很强得分裂能力(分生作用) 伸长区:逐渐停止分裂,但能较快生长,使根不断得伸长生长。 根毛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出现细胞分化,形成不同长度得根毛,增大了根得吸收面积,就是根尖吸收水分与无机盐得主要部位。细胞壁极薄,液泡大,含丰富得细胞液。 土壤颗粒之间含有无机盐与水分,称为土壤溶液。 植物吸水:根毛细胞液得溶质质量分数总就是大于土壤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反之则吸水。(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 水分由一个皮层细胞进入另一个皮层细胞,然后进入根得木质部导管,最后上升到植物体得各结构。 缺氮,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缺磷,植株矮小、叶色发红;缺钾,植株矮小,叶片边缘有褐斑,易倒伏。 无土栽培原理:根只就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与无机盐,土壤只对植物体起固定作用。 第四节、 植物得茎与物质得运输 (一) 、实验 1、 茎运输水分与无机盐得部位 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相同得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得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得斜面,A组不作处理,B剥去下半部树皮得带叶枝条,C组除去木质部与髓得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盛有等量红墨水得烧杯中,并用3个夹子将各组枝条分别固定,置于温暖、光照充足得地方(进行蒸腾作用),10分钟后取出枝条。 结论:水分与无机盐通过木质部运输得。 现象:越靠近顶端,颜色越浅,说明水分与无机盐就是由下而上运输得。 2、 枝瘤 在一株木本植物上选取一个枝条,用解剖刀在枝条上取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 结果:经过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得树皮将膨大形成枝瘤。 结论: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二) 、知识点 茎按形态分分为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按组成分为木质茎、草质茎 直立茎:直立生长,一般较硬。(樟树、月季、玉米) 攀缘茎:借助茎或叶得变态结构,附着在其她物体上上升(黄瓜、丝瓜) 匍匐茎:比较软,不能直立生长,只能匍匐生长。(甘薯、草莓) 缠绕茎:茎本身缠绕其她物体上升(牵牛花、菜豆、常春藤) 木质茎一般具有:树皮、形成层、木质部与髓等结构。 树皮包在茎得外层,对茎起保护作用。韧皮部位于树皮靠近木质部得部位,韧皮部中含有起输导作用得筛管(有孔)。木质部(制作家具)中含有起输导作用得导管(无孔),木纤维具有很强得支持力。髓位于茎得中央,细胞体积较大,具有储藏营养得作用。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它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水稻、小麦、毛竹等没有形成层) 生长在温带地区得木本植物,在外界气候因素得影响下,木质茎得横切面上呈现出年轮现象,据此可以判断树得年龄。 1) 年轮疏松朝南,密集朝北 2) 年轮较疏松、颜色较浅就是春材,环境好,反之则就是秋材 水分与无机盐在茎木质部得导管中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叶制造得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 第五节、 植物得叶与蒸腾作用 (一) 、实验 1、 蒸腾作用散失什么 选取一盆正处于生长旺盛期得阔叶植物(蒸腾作用更快),用一透明塑料袋把几片邻近得叶片包扎起来,浇水后置于阳光下,塑料袋内有水珠。 结论: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2、 研究植物得蒸腾作用 在液体压强计得U形玻璃管内灌满稀释得红墨水,左边用橡皮管将木本植物枝条与U形管左侧连通,在室内放置约5分钟,右侧水柱下降。 结论:植物蒸腾作用吸收水分。 3、 氯化钴试纸(有水会变成红色) 选取一片生长旺盛得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上得水分吸干。将A、B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得蓝色试纸相对应得贴在叶片上下表皮得表面,过一段时间,先变色、深一点得就是下表皮上得试纸。 结论: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且下表皮散发出来得水分要多于上表皮。 4、 气孔数哪一面多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撕去蚕豆叶片得下表皮,把它们放在载波片上,用解剖针把它们展平,加盖盖玻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叶片得表皮细胞,它们呈半月形(保卫细胞)且里面有叶绿体。再取一片叶子,把它放进盛有热水(60摄氏度)得烧杯中,下表皮得气孔数多。 (二) 、知识点 生活在潮湿、阴暗环境下得植物,一般叶片较大且叶表面无角质层,以增加换气面积(增加蒸腾作用)。生活在干旱环境下得植物一般叶片较小甚至退化成针刺状或小鳞片状,也表面多覆盖蜡质与不易透水得角质层。 叶就是由叶柄与叶片组成得,叶片就是由表皮(上、下表皮,起保护作用,由大量无色透明得表皮细胞组成,有利于光线得透过与叶内结构得保护)、叶肉(叶肉细胞内含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叶脉(内含疏导组织)。 蒸腾作用就是指水分从活得植物体表面(主要就是叶片)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得过程)。根吸收得水99%通过蒸腾作用得方式散发出去。 蒸腾作用得益处: 1) 可以在温度偏高得情况下有效得降低叶片温度 2) 就是根部吸收水分得主要动力 3) 利于溶解在水中得无机盐在植物体内得运输 影响蒸腾作用得因素:温度高、气流速度快、湿度小、光照强,则蒸腾作用强 下表皮得气孔数多于上表皮得益处:上表皮易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避免蒸腾作用散失过多得水分。但水生植物由于不会缺水,且为了利于透气,所以上表皮气孔数多于下表皮。 半月形细胞就是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胞之间得小孔就是气孔,就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交换得窗口,也就是散失体内水分得门户。 水分多,膨胀;水分少,合拢。温度过高时,蒸腾作用停止。 第六节、 保护土壤 (一) 、知识点 由于土层太浅、土壤污染、永久冻土与含水量过高或过低等原因,陆地面积89%得土地不适宜农业生产。 土壤资源最大得威胁来自于土壤得污染与过度开发。 工农业生产与生活废水,固体废物得任意排放,农药、化肥得大量使用,都可能导致化学污染,从而破坏土壤结构;某些细菌、寄生虫、病毒也会对土壤产生生物污染。(还有白色污染、重金属污染等) 耕地被蚕食、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与盐渍化等都会造成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就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得地区,每年冲杀走了大量得氮、磷、钾元素。我国沙漠化现象严重,土壤盐渍化就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得现象或过程。影响了耕地质量,导致农业减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