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曹操形象的文化意蕴.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424584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操形象的文化意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曹操形象的文化意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曹操形象的文化意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曹操形象的文化意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曹操形象的文化意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曹操形象的文化意蕴【内容提要】曹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典型的人物形象之一。这一形象的形成,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来自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影响:在史学家笔下,曹操形象已很复杂。受传统政治文化影响,曹操从历史上的英雄逐渐演变为奸贼。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既带有千余年来各种文化的印迹,又倾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美学理想,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政治、历史、道德观念和爱憎态度,因而这一形象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曹操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关键词】 三国演义曹操文化意蕴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毛伦、毛宗岗父子在读三国志法中把他与诸葛亮、关羽并称为“三绝”。曹操形象成功的主要标志是其性格

2、的复杂性,这是由许多原因共同形成的,其间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来自各个方面的滋润,因而曹操形象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意蕴。兹陈浅见,以求抛砖引玉。 一 曹操形象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曹操首先是一个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曹操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卓有成就的文学家。在东汉末那个群雄争霸、战乱频仍的年代,他南征北讨,荡灭群雄,统一了北方;他首先实行屯田政策,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中原得到了安宁,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但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政治家,曹操也有不少恶德、恶行,最突出的就是具有奸诈、残暴的性格特点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3、不臣”之举,因而在信奉“实录”精神的古代史学家笔下,曹操形象就已出现了分裂。 在最早记载曹操事迹的三国志中,陈寿对曹操作了这样的评价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评价不可谓不高,但并非虚妄之赞词。在裴松之三国志注中所引用的三国时吴人所撰的曹瞒传中,对曹操的评价则大不一样 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然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已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余。其酷虐变诈,皆此类也。

4、这是对曹操的全盘否定。 由于对曹操的评价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因而从魏晋至金元,在史学领域,一直存在着“帝魏寇蜀”和“尊刘贬曹”之争,对曹操的态度也有多次大的波折。 西晋陈寿的三国志首开“尊曹贬刘”之风气,不仅书中魏志的篇幅远远超过了蜀志、吴志,而且他只尊曹氏为“帝”,在书中给予“纪”的规格,而刘备、孙权只仅仅被尊为“先主”、“吴主”。他对曹操的评价则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但作为一位正直的史学家,陈寿在赞美曹操之余,也记载了曹操的一些恶行,在武帝纪里说:“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也有不少关于曹操奸诈和残暴的零星记载。 南朝时裴松之搜集了三国时代魏、

5、蜀、吴三方人士所作的各种野史杂记为三国志作注,所引书籍多达一百五十余种,其态度是,各种传说,不问虚实,一律摘引。这给后人认识曹操其人提供了更为丰富、全面的材料,但也鱼龙混杂,真伪难辨,比较明显的是,对曹操的批评明显地增多了。后来对曹操的否定,多源于此。 东晋“偏安江左”时,史学家习凿齿撰写了汉晋春秋,首先打出了“尊汉抑魏”的旗号。 唐代史学家多尊魏为正统,但刘知几却认为陈寿的三国志“以魏为正朔之国,曲称曹美而虚说刘非”是不正确的,对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则颇表赞同。 五代时期后晋编撰的旧唐书经籍志把魏国志列入“正史类”,而把蜀国志与吴国志列入“伪史类”。 北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否认以魏、蜀任何一方

6、为正统,但却主张以曹魏系年,实际上是以魏为正统。 南宋偏安后,“尊刘抑曹”的思想又风行起来,朱熹重弹习凿齿旧调,奉蜀汉为正统,他的资治通鉴纲目改变了司马光以曹魏系年的体例,“黜魏而以章武之元继之”。 与此同时,北方的金朝则在搞“帝魏寇蜀”的勾当,直到元以后,“尊刘抑曹”才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 从上述历史时期中史学家对待曹、刘态度的富有戏剧性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帝魏寇蜀”还是“尊刘抑曹”,都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正统观念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反映。而所谓正统,是历代统治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维护其统治利益而创造的一种观念,谁正谁不正,在不同的时期都可能有不同的解释。而对一个历史学家来说,无论

7、个人品质如何,都不可超越时代和现实,都不能不受到当时政治形势和社会思想的强烈影响。清代学者章学诚就曾一针见血地道破其中奥秘:“陈氏生于西晋,司马生于北宋,苟黜魏之禅让,将置君父于何地?而习与朱子,则固江东南渡之人也,惟恐中原之争天统也。”这些史家都有“信史”之风,但历史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的基本态度。曹操形象在史学家笔下的反复,增加了其形象的复杂性,也说明这一形象在史书中就已经社会化了。 二 曹操形象从历史上的英雄演变为奸贼,受到封建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 对于曹操的态度,在封建时代的不同阶层有极大的差异。上层统治者对曹操的态度,在晋以后是随着汉民族统治地位的变化而不断更迭交替的。西晋司马氏取代魏,

8、而魏是“受禅”于汉而成为正统的,所以“帝魏寇蜀”;东晋“偏安江左”,其形势类似蜀汉,因而“尊刘贬曹”;唐王朝以魏为正统,唐太宗李世民称曹操是“哲人”;北宋仍以曹魏为正统,宋真宗曾下令重修亳州祭祀曹操的庙宇,并让着名学者穆修撰亳州魏武帝帐庙记,称曹操“建休功,定中土,垂光显盛大之业于来世”;但到了南宋,“尊刘抑曹”之风复炽,南宋诗人王十朋在谒昭烈庙一文中竟公然宣称:“我虽有酒;不祀曹魏”,陆游则写出了“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的千古名句。总之,历代统治者对曹操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也都作了不少文章,但总的趋势是,随着封建专制的不断增强,对曹操的否定是愈来愈加重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模式是“伦理

9、政治”型文化,它产生的社会基础是带有宗法性质的君主专制制度。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君主专制的社会,秦汉以降,随着专制政治的不断强化,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为专制政治服务的理论体系,到西汉董仲舒出现,则使这种专制统治神学化。他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君权神授”,因此,在君与民的关系上主张“屈民而伸君”,认为这是天经地义之道,是“春秋大义”。在此基础上,董仲舒还建立起“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神权、君权、父权三者合一,而“君为臣纲”赫然立于“可求于天”的“王道之三纲”之首,这就把“君”摆到了神一样的绝对统治地位,这种伦理观念也成了中国文化观念的核心。至宋代,二程、朱熹又使君主专制主义理学化,他们

10、强调“上下之分,尊卑之义,理之当也,理之本也”,“君尊于上,臣卑于下,尊卑大小,截然不犯”。君主专制在明代更在实践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明太祖朱元璋收天下之权归于一人,废除了沿袭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和沿袭七百余年的三省制,将相权并入君权;撤销行省,设立分别直接受制于朝廷的“三司”,将君权扩张到了极点,真正达到“朕即国家”的程度,与此相适应,朱元璋还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千古之礼,对大臣实行“庭杖”之责罚,有的甚至被活活打死。这时,“君尊臣卑”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流行的社会心理。封建君主专制的特点是强调臣对君无条件地服从,即所谓:“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臣不死则为不忠”,而“忠”与“奸”的观念也成为

11、封建时代衡量一个臣子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最高标准。按这一标准要求,曹操无疑是应否定的对象,他对献帝的挟持,实际上是对整个封建权威,所有封建皇帝的亵渎和威胁,是大逆不道,这是封建制度本身所不允许的。 在众多评论曹操的言论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态度很值得注意。做为一代开国之君,他对曹操可谓是英雄惜英雄,在他亲自撰写的祭魏太祖文中写道:“帝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对曹操非同寻常的政治才干和杰出的军事才能都十分称赏。但他也敏锐地指出:曹操“观沉溺而不拯,视颠覆而不持,秉钧国之情,有无君之迹”,因此,他从维护大唐江山长治久安的统治利益出发,以古鉴今,训诫臣下,特别

12、是元老重臣不要去学曹操“有无君之迹”,永远效忠于唐王朝。无独有偶,北宋司马光对曹操也有类似的看法,尽管他在编纂资治通鉴时以曹魏为正统,甚至为了替曹氏政权辩解,说它“是夺之于盗手,非取之汉室也”,但他也看出曹操“蓄无君之心久矣”,因而在资治通鉴中也建议北宋皇帝,要对臣下进行“教化”,不要去学曹操。这种对待曹操有誉有毁但归之于毁的态度,在封建统治者中是颇有代表性的,正如翦伯赞先生所言:对曹操“是不会有一个封建皇帝会喜欢他的,只要提起曹操,皇帝们就会感到自己的皇冠有滚到地下的危险。”(11)这道出了封建统治者心中的秘密,也揭示了否定曹操的真实原因。 列宁曾在关于民族问题批评的意见一文中指出:“每一个

13、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实际上也存在着上层统治阶级的文化和民间文化两种形式,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民间文化对历史人物的评判更重道德而轻功利,具体到对待曹操这一人物的评价上说,民间文化对曹操始终是否定的。唐代诗人李贺在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中这样写道:“邺城中,暮尘起。将黑丸,斫文吏。棘为鞭,虎为马。团团走,邺城下。切玉剑,射日弓。献何人:奉相公”(12)。从民谣可以看出下层群众是不赞成曹操的。北宋穆修在亳州魏武帝帐庙记一文中也载明:宋真宗修庙后,曹操庙香火仍然不旺,地方官再度提倡,本地人为了讨好上司,“惭且喜曰:亳民阇鄙,蔑有所知,蒙帝之休,罔识攸报”,因而捐资助修。这正

14、说明统治者尊敬曹操,并非百姓的自愿(13)。苏轼东坡志林中则有这样一段记载 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 这真实地说明了下层群众对曹操的态度,也反映了民间拥刘反曹的普遍性。 西晋文学家陆机曾在辩亡论中说:“曹氏虽功济诸夏,虐亦深矣!其民怨矣!”这比较客观地揭示了人民痛恨曹操的根本原因。在民间,曹操之所以遭到反对,并不在于他姓曹、非汉室宗亲,而主要在于他的奸诈无道、暴虐害民、背信弃义、损人利己的品德和恶行,因而在三国故事广泛流传后,人们就不断地以自己的善恶评判和憎恶感情不受客观事实限制

15、地移植,使本来具有多侧面特性的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变成了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丑和恶的化身,成为彻底被否定、被鞭挞的形象。在民间,至迟在北宋中叶曹操这个艺术典型便大体上定了反面形象的基调,在此后的诗文、院本、话本、杂剧创作中,曹操奸臣的形象更趋清晰完整。元代至治年间,建安虞氏刊印的新全相三国志平话,是宋元以来民间“尊刘抑曹”之风在文艺创作中的集中体现,典型地表现出了宋元时期市民阶层普遍的审美意识和情趣,而曹操作为奸臣的角色也基本定型了。 罗贯中就是在这种复杂的民族文化的背景上,在这种群体意识氛围中塑造曹操形象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受到启发和感染,这决定了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基调。 三 在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

16、演义中,曹操形象更为饱满、复杂了,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写“好人绝对的好,坏人绝对的坏”的“传统思想和写法”(14),把这一人物置于纷繁的矛盾冲突之中,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精心刻画,使之成为立体的、多层面的有机体。在作品中,他既有攻城掠地、暴虐害民、甚至血洗徐州之类的暴行,又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和严纪爱民的作为;既有“挟天子以令诸侯”、逼宫杀后、僭越不臣的行径,又有以周文王自喻、为汉室讨伐群雄而愿做忠臣的自我表白;既有杀吕伯奢时的猜疑、忌刻,又有“焚书不问”的宽宏大度;既有“梦中杀人”和“借首”平忿之狡诈、残忍,又有收张辽、放关羽、哭典韦之惜才重义;既能举贤尊士,重用人才,又曾嫉贤妒

17、能,枉杀贤才;华容败北,他仰天大笑,表现出特有的乐观、豁达和顽强,但江边赋诗,“对酒当歌”,又表现为异样的消沉、哀婉和失意。上述种种,看起来是相反、对立、冲突的,但在曹操身上却显得那样和谐,这是矛盾、统一的完美、集中体现。正如毛氏父子所云 历稽载籍,奸雄接踵,而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听荀彧勤王之说而自比周文,则有似乎忠;黜袁术僭号之非,而愿为曹侯,则有似乎顺;不杀陈琳而爱其才,则有似乎宽;不追关公以全其志,则有似乎义。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15) “奸雄”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基本特点,“奸”与“雄”的矛盾与统一也是曹操形象复杂性的具体表现。从全书总的倾向来看,作者对曹操的态度是

18、有贬有褒,但贬多于褒,作者着力突出的是他的“奸”,清人顾家相就曾经说过:“盖自三国演义盛行,又复演为戏剧,而妇人、孺子、牧竖、贩夫,无不知曹操之为奸”(16)。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历史演义小说,它的成书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在创作中,作者主要以三国志、裴松之注以及通鉴纲目等“正史”为依据,但又大量吸收了民间传说以及杂剧、话本等民间艺术中的有关内容,它是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也是长期以来流行的三国文化在文学领域的一大总结。作品中的曹操形象,带有千余年来各种文化的印迹,又倾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美学理想,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政治观念、历史观念、道德观念和爱憎态度,因而这一形象具有非常

19、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对曹操的否定,表现了作者“善善恶恶”的伦理道德观念。 中国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传统价值观重伦理道德而轻个人才智,重道义而轻功利,对人物的品评也往往是用道德判断取代价值判断,因此,在对人物作审美观照时强调真、善、美的统一,而首先着眼于善。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对曹操的否定,实际上也主要是在道德上的否定,这在作品中主要是通过与刘备形象的对比体现出来的。 曹操和刘备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人物,在二人身上,不仅集中地表现了封建时代政治家的不同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品质,而且形象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同的道德观念。对此二人,作者一直是自觉地作为两个对立的艺术典型来加以塑造的,正如小说中刘备所云:“今

20、与我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纵观整部小说,两人确实事事处处显示了这样一种性质的对立,而宽仁与残暴、忠义和奸险成了最大的区别。作者对两人的态度是尊刘贬曹,这实际上就是尊崇仁爱,贬斥残暴;尊崇忠义,贬斥奸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种褒贬归之于封建正统观念而一笔抹杀。正如孙逊先生所说:“作者在这个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正反映了人民的愿望、要求和选择。即:在政治思想的选择上,人民愿意选择王道仁政,而不愿要霸道苛政;在对待政治家的选择上,人民宁愿选择一个干略相对稍次的仁慈之主,而不愿要那种虽有雄才大略却奸诈残忍的暴君;在社会道德的选择上,人民

21、则崇尚忠义,而贬斥奸诈”(17)。 其次,褒刘贬曹,表现了作者渴望明君仁政的社会理想。 作品中的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因此,尊刘贬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传统历史文化中“正统”观念的影响,但这不是主要的。作者对刘备的歌颂,主要是因为他自身的优点,即宽仁爱民,待士以诚,因而将他视做理想的明君。相反,作者笔下更正统的汉献帝、刘表、刘璋等则没有一点光彩,甚至刘备的儿子刘禅也是以一付不讨人欢迎的面目出现的。与刘备相反,作者是把曹操作为封建时代奸臣权相的代表来塑造、来批判的,这更多地受到了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影响。 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提出了“民为国本”和“政得其民”的思想,认为:“民

22、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18)。稍晚的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19),这一关于君民关系的形象比喻,对历朝统治者都有一定启发。总之,“民为邦本”、“使民以时”、“民贵君轻”等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极端利已主义的典型,“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集中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这决定了他一生的活动轴心就是他的个人利益,因此,尽管他深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但在具体作法上却是视百姓为草芥,可以肆意杀戮。在攻打徐州替父报仇时,竟公然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以致曹操大军所到

23、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这种残暴不仁的恶行自然不是明君所为,也必然受到谴责。 在评价人物上,作者还受到了儒家“仁”的精神的影响。原始儒学以“仁”为核心,这既体现了人道的原则,同时又为理想人格提供了多重规定,从正面来说,仁德首先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关心、真诚相待,在君与臣的关系上,最理想的就是人们喜闻乐道的刘备与诸葛亮式的鱼水关系,这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作品中的曹操以求贤爱才着称,但对下属却一味使用机诈权术、残酷不仁,“梦中杀人”,“借首”平忿,诛许攸,杀杨修,不一而足,就连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谋士荀彧也难以幸免。在作品中,作者曾借刘备之口对曹操的这一特点作了描绘:“曹公只可同忧,不

24、可同乐,若心一变,死无地矣!”张松也有类似的评论:“曹操轻贤傲士,只可同忧,不可同乐”。这种极端利己主义的行为,正是作者所深恶痛绝的。 第三,对曹操有贬有褒的态度,表现了作者在品评人物上,推崇智勇的审美观念。 如上所述,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是重伦理道德而轻个人才能,重道义而轻功利。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在对自己笔下的人物作审美或历史的评价时,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这种传统价值观的局限,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人物的功绩和价值,特别是肯定了功利的价值,这在对曹操的态度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作者在塑造曹操形象时,不是一味地贬低,而是在突出其“奸”的同时,也着力描写了他“雄”的一面。在曹操身上,奸臣权相的本质是他的核心性格

25、,另一方面又有雄才、机智、豪爽、爱才和富有政治远见等特征。在曹操出场时,作者就写下了赞美之词 为首闪出一个好英雄,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胆量过人,机谋出众。笑齐桓、晋文无匡之才,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用兵仿佛孙、吴,胸内熟谙韬略。在曹操身亡时,作者又引陈寿的话赞扬他“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对曹操的雄才大略以及统一北方的功绩都做了充分的肯定。这表现了罗贯中独特的英雄史观。 作者这种审美观念在全书中多有体现。作者品评人物的最高标准是“忠”和“义”,小说中诸葛亮和关羽形象堪称其代表。此外,对智慧、英勇、刚毅、严正、贤良、博识、善辩,不畏强暴、勤于王事之士,以及忠、孝、节、义者,无不热情地歌颂

26、之;而对丧权废国的庸弱昏愦之君,专权乱国的奸佞之臣,以及谄媚小人,作伥丑类,无不愤怒地鞭挞之。这种褒贬原则,既有传统文化影响的痕迹,又有对传统文化一定的超越,体现了作者特有的审美观念。 要言之:作为小说人物的曹操,是三国演义中,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典型的人物形象之一,撇开社会道德的评价,曹操作为一个艺术形象是相当成功的,不可多得的。曹操形象的形成,有一个由历史人物不断艺术化、小说化的历程,其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来自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影响,因而这一形象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意蕴。曹操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 注释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史通探赜。 祭魏太祖文,见全唐文卷十。 (13)穆修河南穆公集卷三。 梅溪王先生文集后集卷二十八。 得建业倅郑觉民书,见剑南诗稿卷四十二。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程氏易传。 朱子语类卷六十八。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九。 (11)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见曹操论集。 (12)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二。 (14)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15)读三国志法。 (16)五余读书廛随笔。 (17)浅谈三国演义正统观念的历史进步性,见孙逊明清小说论稿。 (18)孟子尽心下。 (19)荀子王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