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价值、问题及趋势中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和形态布局方面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并取得巨大成绩后,需要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根据世界教育科技发展趋势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要求,发展重点应由外延转向内涵,由硬形态转向软实力。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 一、内涵发展的概念、价值及重点内容 1内涵发展的概念及缘由 内涵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外延发展作为内涵发展的对应概念,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 1999年起至今,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绝无先例的跨越式、超常规的规模扩张。这种扩张采用的
2、主要是外延发展模式。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拉动因素,是外部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从经济角度上看,当时正处于通货紧缩、增长滞缓、投资需求萎缩乏力的状态;从社会角度上看,当时正处于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时的消费转换期,教育与住房上升为居民群众最迫切的消费与投资需求。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一个重要动因和政策依据,就是既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又拉动经济和教育消费的增长。 实践证明,中国高等教育正是通过以外延发展模式为主要特征的跨越式、超常规的规模扩张,而一跃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达2300万人,成为公认的高等教育大国。相应的经费、土地、校舍面积
3、等以外延发展模式为主要特征的硬实力也以翻番的增长速度达到空前的发展水平,对经济和教育消费增长的拉动也达到预期目的。 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最主要的转换,将是发展模式由以外延发展为主,向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转型。也就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将由以规模、土地、经费等外部动力和资源模式,向以质量、结构、效益等内部动力和资源模式转型。其主要原因是,外延发展已带来资源紧张和动力不足,以及内涵发展的滞后。外延发展模式必须与内涵发展模式同步进行、相互配合,才能促使高等教育协调、和谐地发展。 根据国际经验和视野,内涵发展的核心是学科 (课程)、师资与办学体制、制度。这正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先天不足之处,也是需要在新一轮发展中
4、重点填补的关键缺陷。正如马丁特罗1998年在比较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的经验教训时指出的,美国高等教育走在世界前列,主要是先把学科 (课程)、师资及其办学体制、制度等作为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欧洲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缓慢,可以归因于课程、师资流动的瓶颈及办学体制、制度的僵化;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迅速,可以归功于办学体制、制度的灵活。 2提高高等教育软实力的价值目标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主要价值目标是提高软实力。“软实力”概念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其原创的软实力内涵十分广泛,包括意识和价值吸引力、文化感召力、国际结盟能力等,与科技、政治、
5、经济等代表综合国力的硬实力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相互补充、互相影响。在中国,软实力的核心内涵,可理解为基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开放、多元的现代价值体系。其中,高等教育软实力的核心内涵是建立自主价值为核心的制度和体制创新力、辐射力与竞争力。 体制创新能力是发展高等教育软实力的基础。深化改革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融资体制,才能为高等院校面向社会需要主动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益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体制辐射能力是发展高等教育软实力的功用。高等学校能否走出象牙塔、突破体制壁垒,从游离于社会边缘、学术独立的发展理念中解脱出来,转向并融人社会、服务社会、回归社会,乃至引领社会,成为社会中心,
6、是发展高等教育软实力的标志。 体制竞争能力是发展高等教育软实力的目的。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高度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体制竞争能力是决定高等学校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 3,以学科、师资及院校类型结构及其运行体制为重点内容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按现象到本质、表层到核心的逻辑标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内容,是高等教育发展内部要素中相对于规模的结构、质量、效益概念;第二层次内容,是高等教育功能要素中由历史发展逐步形成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概念;第三层次内容,是高等教育内涵载体要素的学科、师资及其院校运行的体制、机制概念,也就是本文重点论述的内涵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内涵发展的主要瓶颈问
7、题 1,行政控制、条块分割、被动适应的学科专业发展体制 (1)行政控制为主的学科专业产生、划分与配置。学科专业的产生配置体制大致有三种模式:学校自主设置为主、行政适当介入的欧洲模式;学校自由设置、行政汇总公布信息的美国模式;行政自上而下单一控制为主、学校被动设置的前苏联和中国模式。三种模式都从各自的国情实际出发,适应各自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各有利弊长短。在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以行政控制为主的学科专业发展体制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需求不适应的矛盾已凸显出来。学科专业趋同、培养模式单一、人才规格同一的弊端,不仅成为高等学校不能主动适应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多
8、样化的各种需求的原因,也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条块分割的学科专业管理体制。在本科及以上学科专业管理上,中央部委院校属地化管理后,原教育部、中央部委和地方条块分割的学科专业管理已转变为教育部和地方新的条块分割。而大量原部委院校面临着学科专业服务地方与服务行业的两难矛盾:从产品、行业需求出发设置学科专业的旧体制-虽被打破,但能发挥行业优势并根据地方需要设置学科专业的新体制尚未建立。教育部和地方所属院校原先缺乏条块联系的体制弊端依旧存在。 (3)缺乏接轨国际前沿并结合中国实际的发展体制。与学科专业发展紧密相连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世界产业梯度转移速度加快,而学科专业主动适应两个前
9、沿需要的创新体制尚未建立。我们的学科专业发展体制在本质上仍处于跟踪型阶段,学科专业陈旧、内容老化、创新乏力的局面没有完全打破。 2封闭式、超稳态、内循环的师资运行体制 (1)教师队伍整体发展的超稳态。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达到2300万人,但教师规模增长跟不上在校生规模的增长。而教师队伍的流动,多限于35岁以下的年轻人,整体发展呈超稳状态。这不仅在师生比数量配置上不符合教育规律,更重要的是,在整体结构上封住了多元文化的来源,违背了新陈代谢的发展规律。 (2)教师来源结构的封闭性。目前,对教师来源结构的认识,已从原来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拓展至学缘结构,这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进步。
10、但是更本质的问题是,由于以上体制的原因,教师来源结构的封闭性,阻断了师资队伍建设的社会来源。 (3)教师资源配置缺乏市场机制平台。教师资源在总体上仍处于短缺状态,但由于缺乏市场机制,资源配置不很合理。一方面,许多专业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另一方面,新兴学科专业、热门专业又处于极度紧缺状态。教师资源目前的配置体制,既加剧了总量不足和紧缺,又造成人力资源配置的极大浪费。 3定位趋同、分工不明、进取乏力的院校运行机制 (1)缺乏分类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在对高校分类理论争论未果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我们对现存的管理体制未能加以充分利用和分类。如对实际存在的教育部属(中央政府投资)、划转地方所属(原中央部委
11、投资)、地方所属、社会力量及民办(非政府财政投资)四种管理体制未能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和指导。 (2)现有财政拨款体制不尽合理。主要问题:一是政府财政拨款体系与高校实际办学水平、质量、效益不挂钩的矛盾;二是不分科类、层次、功能差别平均拨款与高校形成办学个性、特色之间的矛盾;三是缺少社会第三方评估作为中介和制约。 (3)院校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建立。主要问题:一是法人地位尚未落实到位,法人应享有的职责权,如招生计划、学科专业设置、录取及收费权等高教法所规定的办学自主权尚未落实;二是缺乏政府和社会对以上各方职责权的监督、制约和奖惩;三是缺乏与分类管理原则相符合的科学、合理、社会主导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
12、内涵发展的主要趋势及途径 1建立学科专业创新体系 (1)建立以学科专业为基础和重心的发展创新机制。调整政策,强化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淡化学校层面的建设和发展,即将发展重心下移至学科专业,以学科专业为载体创品牌、创特色;整合、重组以学科专业为核心的、职责权明确、财务独立核算的院系组织,使之能够独立自主对国际前沿和市场需求作出最快的反应和行动,承担相应的创新任务和责任。 (2)建立新兴、前沿学科专业预见体制。充分利用留学生资源,建立新兴、前沿学科专业预见信息网。同时建立全国或地区范围的新兴、前沿学科专业预见专家库和信息库,形成全国和地区的中心和与各高校联结的互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3)建立新
13、型的科技、教育、经济互动体制。在原有的产学研体制基础上,建立以利益为导向、产权为纽带的新型科技、教育、经济机构联盟。即除基础学科外,每一个学科专业组织均与两个以上企业、科研机构建立科技、教育、经济互动的战略联盟,将学科专业创新在组织体制上加以落实,并将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能落到实处。 (4)搭建学科专业复合交叉的体制平台。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政策,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鼓励设置校际结合、学科专业之间互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项目。允许、鼓励有利学科专业复合交叉的新兴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2建立社会化、开放式、国际化教师运行体制 (1)建立教师招聘、流动的社会化平台。要构建有利教师社会公
14、开招聘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政府主导、中介机构为主体、市场机制运作的,包括人事代理、流动保障、信息服务、人才储备等内容和项目在内的体制系统。 (2)建立与企业、科研机构挂钩的教师队伍建设新体制。实行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师编制体系,开放打通高校教师企业和科研机构来源的渠道,逐步过渡到社会与高校来源并举的体制,改变目前高校教师学校单一来源造成的过度学术化和与社会隔离的状态。 (3)建立经营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平台。运用集成创新的理念培育新兴、紧缺学科专业,需要有一批专业教师改行成为经营型教师。这些教师的使命,不是从事专业教学,而是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分别组织、整合来自企业、
15、科研院所乃至政府部门的专业和管理人才,与学校本专业教师一起,集合组成能够从事新兴、紧缺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工作,跟上科技、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当务之急,是建立能促使这批新型教师脱颖而出的体制。 (4)建立教师队伍国际化交流的体制平台。为跟踪国际学科专业前沿和实现多元文化的交融,建议:一方面,教师的出国培训和进修要有针对性,最好成组成队;另一方面,应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向国际开放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吸引国外学者和专家开展合作项目、合作科研。 3,建立个性化、多样性、竞争型院校发展动力机 制 (1)建立综合性、多科性、单科性分类重点建设的激励机制。改变目前重点建设单一、偏重综合性大学的政策导向
16、和战略,对多科性、单科性院校同样要实施集中资源,实施重点建设、创立品牌特色和争创世界着名大学的战略。 (2)改革拨款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拨款委员会。拨款委员会与高校以协议的方式明确学校的办学规模、获得的纵向科研经费数额等显示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和相应的责权利。建立分类拨款指标体系。即以办学基本条件和实验设备、设施、图书资料的价值为依据区分学校科类的系数(建议按十二大学科门类或医学类、理工类、文科类、艺术类四大门类划分),以此确定不同科类院校的生均经费。推行成本核算为基础的高校会计制度。推进派驻总经济师或监查会计师制度建设,配合学分制的实行,实行按课程收费、按学分收费等各种便于进行成本核算的收费制度,为跨校学分互换、跨校课程选修、校内学分互换等宏观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奠定基础。对增量资源实行拨改投和拨改贷的运行机制,并以年度评价为依据进行改革,政府占有一定的股份,参与董事会、理事会等组织,保留统筹和监督权。 (3)鼓励创新型学校探索。建议调整政策,鼓励各种创新型学校的改革探索,对诸如走出去举办孔子学院、举办研究生院等尝试予以支持。 (4)试行学校改制。为突破现有办学管理体制的束缚,建议试行以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产权改革为内涵的高校自主办学体制改革。公办学校可以改民办,如浙江万里学院;公办学校收购可以民办学校,进行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如目前正在试行的独立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