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都区2022年〔春〕高一期末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一
二
三
总 分
〔二〕
〔三〕
〔四〕
〔一〕
〔二〕
〔三〕
〔四〕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第一卷1至2页,第二卷3至12页。全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15分〕
考前须知: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规定的地方。
2.答第一卷时,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积累与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赎罪〔shú〕 驯顺〔xùn〕 潭柘寺〔zhè〕 蓊蓊郁郁〔wěng〕
B.商榷(què) 枷锁(jiā) 吐蕃族(bō) 含情脉脉〔mò〕
C.砥砺(dǐlì) 蜷缩 (juǎn) 应声虫(yìng) 放浪形骸(hé)
D.惦记〔diàn〕 袅娜〔nuó〕 普陀山(tuó) 游目骋怀(chěng)
2.以下词语中,字形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弥望 稀疏 遗误战机 安之假设素
B.倩影 饱尝 锋芒必露 汹涌澎湃
C.落漠 窈窕 义愤填赝 销声匿迹
D.干涸 切磋 汗流浃背 正襟危坐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方博士到场时,整个大厅都坐满了和颜悦色的大学生,大家都为有时机聆听这位科学家的演讲而兴奋不已。
B.我们同在一个城市,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创立全国卫生城市,维护其良好的形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C.今年,中国电脑领域的大哥大——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笔记本计算机制造权,在国际信息产业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D.王老师在山村小学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他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纯朴的乡亲们。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一场金融危机,今天,世界各国的许多大型企业纷纷采取裁减员工以渡过难关。
B.近日,最高立法机关向社会全文公布?食品平安法〔草案〕?征求意见,食品平安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C.奥巴马中选美国总统后是否兑现其竞选诺言,参众两院的议员对此普遍持肯定态度。
D.爱斯梅拉达在黑夜里被劫后意外获救,到临刑前夕的母女相认,遭陷害后被送上刑场,小说情节神秘惊险,扣人心弦。
5.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因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国风?为主,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B.?离骚?在我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座顶峰,也是第一首杰出的抒情长诗。屈原在这首诗中反复抒发了自己要求革新的政治抱负,热情洋溢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关心,愤怒地揭露了楚国最高统治者的自私、昏庸和腐朽。
C.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全诗长达1700余字,可谓古诗中的鸿篇巨制。它生动具体地表达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全过程,控诉了封建礼教,赞颂了焦刘两人对爱情的忠贞和宁死不屈的对抗精神。
D.?古诗十九首?是西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它反映了动乱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诗人对命运、对人生的看法。它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刘勰称之为“五言诗之冠冕〞,钟嵘赞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35分)
考前须知: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在第二卷上作答。
得分
评卷人
〔二〕〔10分〕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①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答: 。
②这段文字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哪几种?请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
7.学习古代诗歌,我们徜徉在历代诗歌长廊中,犹如欣赏一幅幅优美深邃的历史画卷;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群星,我们满怀崇敬之意。欣赏诗歌,既是解读人品,也是体验真情。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4分〕
例句:屈原在?离骚?楚韵的悲歌中,怀沙沉江,用生命诠释了爱国的情怀;
续写: ;
。
得分
评卷人
〔三〕 名篇名句(8分)
8.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局部。(8分)
⑴反是不思, 。〔?诗经·氓?〕
⑵ ,何枝可依?〔?短歌行?〕
⑶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⑷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⑸ ,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⑹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游褒禅山记?〕
⑺天行健, 。〔?易经·周易?〕
⑻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得分
评卷人
〔四〕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7分)
9.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汉语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请写出表现中华民族老实守信、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成语各两个。〔3分〕
老实守信:_______ ___ _,______ _____ 自强不息:_______ __ __,____ __ _____
勇于创新: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从小说中节录的片段,答复以下问题。〔4分〕
他哪儿还有这份闲情跟别人寻乐呢?从窗口可以看到十几个警察,已经向公众厅围了过来,他们严密地监视着,唯恐甘果瓦逃了出去。“怎样跑出去才好呢?〞他心里一直想着这个恼火的问题。不一会儿,响起一阵如雷的掌声,同时群众大声吼叫着,甘果瓦才清醒过来,不由得把视线转向台上。“他中选了?那个家伙中选了愚人之王了!〞
公众厅响起一阵极其热烈的欢呼。刚从黑幕间探出来的那张面孔,实在丑得难以使人相信他仍是这个世间的东西。它一出现,使先前那几十张面孔,大为逊色。平而方的鼻子;有普通人三倍大的阔嘴;浓眉毛下那只小小的左眼,瞪着时放出可怕的目光,使人看了几乎会昏倒;右眼睛完全瞎;嘴巴张开时,可看见一排参差不齐的牙齿,其中有一只犹如象牙一样的突出上嘴唇。这张难看得无法形容的面孔,使人看到时,不免都战栗起来。
答:以上选段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选自他的作品? ?;
“他中选了?〞句中“他〞是 , 从以上文字中看出“他〞的主要特点是 。
二、阅读与鉴赏〔5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
野夕答孙郎擢① 何逊②
山中气色满,墟上生烟露。杳杳星出云,啾啾雀隐树。
虚馆无宾客,幽居乏欢趣。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
【注】①孙郎擢:孙擢,何逊的友人,生平不详。②何逊〔?一约518〕: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曾任尚书水部郎、庐陵王记室等职。
11.诗题为“野夕答孙郎擢〞,诗的前四句是怎样写“野〞、“夕〞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
1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末句中的“流水〞比喻什么?(2分)
答:
_____
。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6题。〔18分〕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那么丰山,耸然而特立,下那么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①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璟兵②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③,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④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⑤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①滃然:水盛大的样子。 ②周师破李璟兵:后周出兵由赵匡胤指挥,进攻南唐,在滁州的清流关大败之。南唐主李璟割地求和。 ③铲削消磨:削平削灭。 ④涵煦:滋润化育。 ⑤刻露:清晰地显露出来。
1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顾:回头 B.升高以望清流之关 升:登上
C.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按:观察 D.遂书以名其亭焉 书:写
14.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B.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因为本其山川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15.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这篇散文,融记叙、议论、抒情和描写于一体,以“乐〞开篇,以“乐〞终结,“乐〞贯串始终,景怡人,情动人,理启人。
B.文中除记述建丰乐亭的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还描绘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之意。
C.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援引史实,通过写景、议论、记叙,到达突出颂扬赵宋王朝统一天下的功德的写作目的。
D.作者欧阳修时为滁州刺史,是朝廷命官,他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将滁州治理得井然有序,与百姓相处和谐,关系融洽,于是他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9分〕
〔1〕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答: 。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答: 。
。
〔3〕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
答:
。
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12分〕
窗前的树 张抗抗
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局部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粒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突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成为回荡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一首优雅迷人的轻音乐。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假设有假设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
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
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否那么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洋槐给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辞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去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复原给自己。它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么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犹如在阳光中回响着的一曲庄严华美的交响乐。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权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想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
四季的洋槐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槐树。
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选自?读者〕2022年第23期〕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赏析文中划线句子“又过了些日子,突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成为回荡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一首优雅迷人的轻音乐。〞〔4分〕
答:
19.作者写夏日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4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3题。〔14分〕
走向原野 佟鸿力
⑴背影,散射着季节的热情和馨香。夏天的背影,站在秋野的这一端,从来的地方来,到去的地方去。
⑵树叶轻轻地伏在黯褐的地上。叶片上还残存着小块的绿色,像人生四十岁所残留的一点点青春,像?动物狂欢曲?里一段人类的忧郁。偶尔的鸟鸣是一种撕裂树叶的声音。那厚积在树下的叶子五彩缤纷,给人一种天气晴和的感觉。真想躺上去,躺上去之后没有梦,把脸埋在树叶里,气息清新而有质感,像谁的小手,真像!
⑶走向原野,但说不出为什么,心里有点儿忧郁。那落叶暗示给你的那整个季节,暗示给你的那转身远去的夏天的背影,暗示给你的某种情绪让你怎么也无法抗拒。
⑷小河像炊烟明丽的影子不知何处去。河滩上泛滥过洪流的地方,只依稀留下点痕迹。
⑸想到长长胡子的孔夫子曾站在何处河岸上感慨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种沧桑感不禁让人深思。
⑹流速迟滞的水流跟一长块黄色的琥珀似的,水底的各种树叶一律翘起叶柄,它们随着水波的荡漾而惬意地摆动。如果此刻地球上冰川纪重新来临,那一滴滴一片片会同化石一样记录这个年年岁岁周而复始的季节吗?
⑺河面上一片羽毛借风漂泊。这片乘风漂泊的羽毛呵?于是想起某位诗人的一首诗来,那深沉的情韵令人难忘:“当一片羽毛落下/那时,我们都希望/假设幸福也是一只白鸟/它曾悄悄落下。〞
⑻千百年过去了,千百个秋天?而走在这样的原野上,谁也不会像在春天一样期盼奇遇,不会再为一句话或一个眼神冲动或伤心。因为毕竟是秋天,是秋天啰?
⑼也许那原野只是一种象征?一位作家写道:“我愿我的门前,有棵美丽的枫树,我愿它的红叶飘满门前的小路……〞他徒然地想把秋野拉近,拉近在人攘车喧的阶石前。说实话,真同情他。
⑽而我们却不必。
⑾我们可以吹吹口哨,呼唤自由的风,迎合高高掠过的雁鸣,日落或者日出时,远山远树都是朦胧而美丽的剪影。走向原野,不过别领你易感的朋友,她会用禁不住的叹气打搅你的思绪,她会以惊喜破坏你此时此刻的景中宜人的忧郁。春天带着她在山谷采花;夏天带着她在河岸漫步;冬天也可以带着她,在洁净的雪地上踩下温热而亲密的脚印。只有秋天,当你走向秋野,走向那种情绪时,你别,即使是初恋。——那是你和大自然,这永恒的启示者单独交谈。
⑿就这么走向原野,我们都无恨无悔。就这么带着记忆,带着梦想走向原野,走向这片天地。走过去就是飘雪的冬天,走过那片飘尽叶子的树林,就又是春天,又是春天……
20.以下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3分〕
A.文章开头写夏天的背影,既引出下文对秋的原野的描写,又以夏天的热情和馨香衬托秋的凄美。
B.文中对景物的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为生动,形象更富有诗意。
C.作者借具有季节特征的落叶、不停的流水和漂浮不定的羽毛等物体来表达对人生和生活的感悟。
D.文章善于运用引用这一手法,作者借孔子和某位诗人的话,流露出对时间和生活的理性思考。
E.“我愿我的门前……〞一段表现出某一位作家想在喧嚣的尘世留住秋的美景,作者对其进行了否认。
21.请简要概括“秋的原野〞给人的感觉。〔4分〕
答:
22.文中说“也许那原野只是一种象征?〞请简要概括“那原野〞象征什么。〔4分〕
答:
23.文末说“就这么走向原野,我们都无恨无悔〞,你认同这一态度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校园里处处有美的身影:有宣传栏前璀璨的花树,有古雅的亭子与花廊,有幽静的林荫道,有形态各异的雕塑,有空旷的运动场,有敞亮的教室,有严谨而慈祥的师长,有同窗互助友爱的学友等等,他们都能触发我们无限的遐思,引出我们深沉的感悟,让我们的人生升华从而更加热爱生活。那么请以你“校园一景〞为创作灵感来源,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1〕运用描写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2〕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5〕书写标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温馨提示:做完后,请认真检查,考出水平,考出风格!
新都区2022年〔春〕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卷〔选择题,共15分〕
一、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3分〕C〔蜷缩quán 放浪形骸hái)
2.〔3分〕D〔A贻误战机 B锋芒毕露 C义愤填膺〕
3.答案:B提示:A项中“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用以描述“大学生〞不恰当;C项中“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这里应为“引起轰动〞之意;D项中“好为人师〞指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贬义,这里望文生义。B义不容辞: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4.〔3分〕B〔A“采取裁减员工以渡过难关〞成分残缺C“对此普遍持肯定态度〞语意不明D“到临刑前夕的母女相认,遭陷害后被送上刑场,〞不合逻辑〕
5.D 〔“西汉〞应为“东汉〞〕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35分)
〔二〕〔10分〕
6.〔6分〕答:①揭示了黑人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备受歧视,极度穷困,精神痛苦,没有平安感和归宿感。〔意思对即可〕〔2分〕
②排比,形式整齐,有气势,从不同层面结揭示了黑人生活的悲惨。比喻,将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比作镣铐和枷锁,将黑人生活的世界比作孤岛,形象生动的描绘出黑人的悲惨遭遇。〔答出排比、比喻各1分,效果2分、答出效果各1分〕
7.〔4分〕每句2分。
答案例如:陶渊明在误入尘网的悔恨中,守拙归园田,用执著守住了孤傲的本性;白居易在琵琶声的鸣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或:(苏轼在赤壁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生命的黄昏。)
〔三〕名篇名句(8分)
8.〔8分〕每句1分,每句中有错字不得分。
⑴亦已焉哉 ⑵绕树三匝 ⑶羁鸟恋旧林 ⑷放浪形骸之外
⑸纵一苇之所如 ⑹其孰能讥之乎 ⑺君子以自强不息 ⑻哀民生之多艰
〔四〕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7分)
9.〔3分〕每项写对两个得1分。
老实守信:一诺千金、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开诚布公、推心置腹
自强不息:愚公移山、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披星戴月、自力更生
勇于创新:推陈出新、万象更新、吐故纳新、另辟蹊径 、不落窠臼、别出心裁、标
新立异、独具匠心〔或:匠心独运〕
10.〔4分〕此题四项、每项答对得1分。
维克多·雨果〔雨果〕 ?巴黎圣母院? 卡西莫多 丑陋〔残废畸形〕
二、阅读与鉴赏〔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
11.〔4分〕①“山中〞、“墟上〞把“野〞具体化了;②“气色满〞、“生烟露〞那么是环绕着“夕〞字,将黄昏的景色展现了出来;③写星星从云中钻出,又以昏暗的“杳杳〞作背景,更让我们感到了“夕〞色;④我们听到鸟雀在“啾啾〞地鸣叫,但却不见踪影,因为它们归巢深藏在树林之中,这既为我们描绘出“野〞景,又替“野〞景抹上了一层“夕〞色!〔每个要点1分〕
12.〔2分〕①表现出诗人因“幽居〞、“无宾客〞而“乏欢趣〞的心情。②诗人末句中用“流水〞来比喻对朋友的一种连绵不断的思念之情。〔第一问1分,第二问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6题。〔18分〕
13.〔3分〕A 〔顾,看〕
14.〔3分〕
B〔A、“之于〞的合音;“之乎〞的合音。B、都表原因C、于是;依靠D、于是;竟然〕
15.〔3分〕C 〔重点落在“丰乐〞二字上,歌颂宋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16.〔9分〕〔1〕〔3分〕我治理滁州以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
〔始:才、甘:意动,觉得甘甜,每字1分,句意通畅1分〕
〔2〕〔3分〕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简少,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
〔乐:喜欢、俗:民风,每字1分,句意通畅1分〕
〔3〕〔3分〕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一起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大树的浓荫下休息。〔乃:于是、掇:采摘,每字1分,句意通畅1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12分〕
17.〔4分〕春天的洋槐既隐绿又不喧哗,在清风中花香怡人;夏日的洋槐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秋天的洋槐秋风乍起时,金色的叶子如雨飘落;冬天的洋槐,赤裸全身而一无遮拦,展示它挺拔与骄傲。〔评分:共4分。每个要点1分。〕
18.〔4分〕此句描绘的是洋槐树在春天发出的嫩叶〔1分〕//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手法〔2分,只答比喻得1分〕,//细腻地描写了春天树叶的颜色和美丽姿态,以及给人的清新优雅的感受〔1分〕 。
19.〔4分〕夏天的洋槐在暴风雨的摧残中岿然屹立〔1分〕,//表达出坚强不屈的性格〔1分〕,//表达了作者对洋槐的赞美之情〔1分〕,//同时还是对夏日的洋槐,郁郁葱葱生机勃发的形象的补充〔1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3题。〔14分〕
20.〔3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