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5卷第 3期 2 O O 8年 6月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J OURNA L OF R AI L WA Y S CI EN CE AND EN GI NE ERI NG Vo I . 5 No . 3 J u n e.2 0 0 8 拟梁法和直接设计法在现浇混凝土 空心楼盖结构分 析 中的应用 袁 俊杰 ( 湖南省建~ L _ r - 程集团总公司,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4 ) 摘要: 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 探讨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按拟梁法、 直接设计法2种方法进行分析的计算过程和应注意 的问题, 根据计算结果对这2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提 出了一些处理建议。有关结论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结构设计有 重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 现 浇混凝土 ; 空心楼盖 ; 拟梁法 ; 直接设计法 中图分类号 : T U 3 7 5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7 0 2 9 ( 2 0 0 8 ) 0 3 ~0 0 7 8 —0 5 An a l y s is o f c r o s s b e a ms me t h o d a n d d i r e c t d e s i g n me t h od a p p l i e d t o c a s t —i n—s i t u c o n c r e t e h o l l o w f l o o r s t r u c t u r e Y U A N J u n - j i e ( H u n a n C o n s t r u c t i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G r o u p C o r p o r a t i o n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0 4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C o mb i n i n g w i t h the c o n c r e t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e x a mp l e s ,e x p l o r a t i o n s i n t o t h e c o mp u t i n g p r o c e s s a n d the p r o b l e m s o f w o r t h y o f n o t i c e w e re s t u d i e d b y me a n s o f c a s t —i n—s i t u c o n c ret e h o l l o w fl o o r s t r u c t u re c r o s s b e a ms me tho d a n d d i — r e e t d e s i g n me tho d.T h e b o t h me t h o d s me n t i o n e d a b o v e w e re c o mp a r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he c a l c 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and,s o m e s u g g e s ti o n s w e re ma d e t o b o th o f the me t h o d s .Th e rel e v an t c o n c l u s i o n s c a n p rov i d e i mp o r t a n t r e f e r e n c e t o the d esi gn o f c a s t — i n— s i t u c o n c r e t e h o llo w fl oo r s t ruc t u r e. Ke y wO r d S: c a s t —i n—s i t u c o n c ret e;h o l l o w fl oo r s t ruc t u re ;C roS S b e a ms me tho d;di r e c t d e s i gn me t h o d 由现浇混凝土筒芯楼盖的试验研究_ 1 J 可知, 现浇 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受力性能与实心楼盖的受力性能 非常相似, 因此 , 可以参照实心楼盖的设计理论进行 设计_ l J 。现浇混凝土实心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常用 的实用设计法有拟梁法、 直接设计法和等代框架法。 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 探讨用拟梁法和直接设计 法进行分析的计算过程和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计算结 果对这 2 种方法进行比较并提出一些处理建议。 1 工程概况 株州某商业广场 , 其建 筑面积为 2 2 . 4万 m 2 , 采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 , 楼层高分 3 . 3 m和 3 . 9 m; 楼面层 、 屋面层恒载分别为 7 . 3 8 k N 和 9 . 8 8 k N / m 2 ; 活载分别为 4 k N / m 2 和 0 . 7 k N / m 2 。 除电梯 、 楼梯 、 卫生间等不规则公用部分外 , 楼 面均使用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技术, 混凝土强 度等级为 C 3 0 。为了说明问题 , 取 2层 3 X 3跨的楼 盖进行分析, 具体的结构平面布置如图 l 所示。板 格尺寸为 6 0 0 0 m m x 9 0 0 0 m m, 筒芯沿 9 m跨方向 顺向布置 , 直径 D=1 8 0 H 1 m, 中心间距 为 2 4 0砌1 , 肋宽 b 为 6 0 m m, 端距 b 为 6 0 m m, 板顶 、 板底厚 度均为 6 0 m m; 筒芯结构布置 图和截面尺寸如图 2 所示 收稿 日期 : 2 o 0 8— 0 3一l 8 作者简介 : 袁俊杰 ( 1 9 6 5 一) , 男 , 湖南益阳人 , 高级工程师 , 从事施工技术 管理研究和应用 维普资讯 第 3 期 袁俊 杰 : 拟梁法和直接设计法在现 浇混凝 土空心楼盖结构分析 中的应用 7 9 6 m跨 边梁的截面尺寸为 3 0 0 n l l T l 6 O 0 n l l T l , 9 边梁 的截面尺寸为 3 0 0 n l l T l 8 0 0 n l l T l , 暗梁截 面为 1 2 0 0 n l l T l 3 0 0 n l l T l , 柱截 面为 6 O 0 n l l T l 6 O 0 n l l T l 。为了防止板柱节点发生冲切破坏 , 柱 四周 留 距柱轴线 1 0 0 0 n l lT l 左右的实心部分 。 2 拟梁法 的应用 拟梁法是将现行混凝土空心楼盖按刚度等效 的原则等代成双向交叉梁系进行 内力分析 的一种 简化方法[ , 在分析 中忽略了拟梁之间的剪切和扭 转影响。一般地 , 区格板 内的拟梁数量在各方 向不 宜小于 5根。 ] =_ —r■■ I 彳I 二 i 蔼l il ; } { 二 牛 二 ;:: { 一 卜 卜 0 嚣 一 ■ 一 曼 一 一 至 三 至 箍 圣 三 ; 量 三 至 十一 - 一 博 一 卜一 一 一 至 三 量 箍善 妻 三 ;至 爱三 至 "十 T t E~ --替,藩 -- - ,- -一- ,擀 . , , - - -肆, - -- , -‘ ”—] ~ 薹 I 一=——斗 图 1 结构平 面布 置图 Fi g. 1 S t r u c t u r a l l a y o u t 1 l 撼匡三垂 二 一 图 2 结构布置 图 Fi g. 2 Ho l l o w t u b e l a y o u t 2 . 1 边梁等效 将边梁等效为倒 “ L ” 型梁 , 边梁 的翼缘宽度 为 明梁宽度( 3 0 0 m m) 加上 明梁边 留有 的实心板带 宽 板 ( 4 5 0 m m) , 共 7 5 0 m m。 2 . 2 内框架梁的等效 取暗梁的实际尺寸。 2 . 3 交叉梁等效 将简芯板沿跨度方向等效为 5 根梁。 取 1 个简芯为计算单元 , 则 J 『 J= 1 2 4 03 0 0 3 一 1兀 1 8 0 4=4 8 .81 0 7 ( m m a ) ; J 『 = b l 3 o @。 由 J 『 J = 得 b l =2 1 6 . 9 m m, 则 n = = = 0 . 9 0 4 。 n 而 。 6 m跨 方 向等 效梁 的总 宽度 为 ( 6—1 . 2 ) 0 . 9 0 4=4 3 3 9 m m, 每根梁 的截 面为 8 6 8 m m x 3 0 0 m m; 9 m跨 方 向等效 梁 的总 宽度 为 ( 9—1 . 2 ) 0 . 9 0 4 =7 0 5 1 m m, 每根梁的截面为 1 4 1 0 l n l n x 3 0 0 l n l n 。交叉梁分布图如图 3所示。 。 l ● l I 1 .I ● 蓦 。 。 I ● . l 一 ● I - - 1 - f - I _ _ J t - . -l 瞳 j _ I . - I _ . -I _ _ l _ I _ I 瞳 _ - 图 3交叉梁分布图 Pi g. 3 I nt e r s e c t i o n g i r d e r l a y o u t 2 . 4 条带及板带的划分 为了将计算结果与直接设计法比较 , 将板格划 分为条带和板带。板格不是正方形 , 其短边 f j = 6 0 0 0 l n l n , 取柱轴线两侧各 l m i n / 4=1 5 0 0 n l / n处为 柱上板带 ( C. S . ) 与 中间板带 ( M. S . ) 的分界线, 以 板格 中线为条带的分界线 , 每个条带两侧各 占有半 个 中间板带 , 如图 1 所示 。 2 . 5 计算结果 用 P K P M软件对该结构进行计算 , 由 P K P M算 得的是每根梁的截面的弯矩 , 为了便于与直接设计 维普资讯 铁 道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报 2 0 0 8年 6 月 法 比较, 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处理 , 将其等效为柱 上板带板、 柱上板带梁和中间板带的弯矩。柱上板 带梁的弯矩直接取边梁或内框架的弯矩, 而柱上板 带板和中间板带 的弯矩则应根据拟梁宽和板带宽 来确定。楼面层板带弯矩见表 1 ~ 4 。 表 1 条带2的板带弯矩 Ta b l e 1 B e n d i n g mo m e n t i n fl u e n c e o n s t ri p 2 总宽9 .0 m, 柱 E 板带宽 3 . 0 m, 中间板带宽 6 . 0 m 表 2 条带 1 的板带弯矩 T a b l e 2 B e n d i n g m o me n t i n fl u e n c e o n s t r i p 1 总宽 9 . 0 m, 柱上板带宽 3 . 0 m, 中间板带宽 6 . 0 m 柱上板 百分比/ % 5 5 . 4 % 4 6 . 6 % 6 8 . 8 % 5 3 . 5 % 6 4 . 2 % 带板 弯矩/ ( k N m) 一5 1 . 4 0 5 8 . 1 0 —9 4 . 6 7 4 5 . 7 0 —8 6 . 6 4 表 3 条带 B的板带弯矩 Ta b l e 3 l ~n a i , , s mo m e n t i n fl u e n c e o n s t r i p B 总宽 9 . 0 m, 柱 E 板带宽 3 . 0 m, 中间板带宽 6 . 0 m 表4 条带A的板带弯矩 4 B e n d i n gm删i n fl u e n c e O 1 1 s tri pA 总宽9 .0 m, 柱上板带宽3 . 0 m, 中间板带宽 6 . 0 m 3 直接设计法 的应用 直接设计法是在弹性薄板理论 的分析基础上, 在 2 个方向将 柱支承板现浇楼盖计算 区格板的静 力弯矩在控制截面按弯矩系数直接分配进行内力 分析的一种简化方法l 2 J 。该法简单 明了, 物理概念 清楚, 有极限平衡寓意, 它以符合一定条件 的板系 理论分析为依据。 3 . 1 总静力设计弯矩 对于楼面层 : 总荷载设计值为 q=1 . 2 g k +1 . 4 p k =1 4 . 4 5 6 ( k N / m 2 ) ; 条 带 2 : M o = 吉 q z2 z = 专 1 4 . 4 5 6 9 6 ( 6 — 0 . 6 ) = 4 7 4 . 2 3( k N m ) ; 条带 1 : Mo =0 . 5 4 7 4 . 2 3 =2 3 7 . 1 2( k N m) ; 条 带B : M o = 专 g z2 z = 专 1 4 4 5 6 x 6 x 6 ( 9 — 0 . 6 ) =7 6 5 . 0 1( k N m) ; 条带 A: Mo =0 . 5 7 6 5 . 0 1 = 3 8 2 . 5 1( k N m) 。 3 . 2 条带截面的正负设计弯矩 按照内跨及端跨的规定, 各截面正负设计弯矩 计算结果如表 5所示。 3 . 3 板带设计弯矩的计算 条带 的截面正负设计弯矩乘 以板带弯矩百分 比即得板带弯矩, 而板带弯矩的百分比根据柱上板 带承受计算板带内弯矩设计值的分配系数用线性 插值算得, 楼面层板带弯矩见表 6. , 9 。 维普资讯 第 3期 袁俊杰 : 拟梁法 和直 接设 计法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分析 中的应用 8 1 表 5 条带的截面设计 弯矩 Ta b l e 5 S e c t i o n d e s i g n b e n d i n g mo me n t o f s t r i p 条带 2 条带 l 条带 B 条带A 表 6 条带 2的板带弯矩 Ta bl e 6 Be n ding mo me n t i n flu e n c e o n s t r i p 2 总宽 9 .0 m, 柱 上板带宽 3 . 0 m, 中间板带宽 6 . 0 m 表 7 条带 1 的板带弯矩 Ta bl e 7 Be n d i n g mo me nt i nfl u e n c e o n s t rip 1 总宽 9 . 0 m, 柱上板带宽 3 . 0 m, 中间板带宽 6 . 0 m 表 8 条带 B的板带弯矩 Ta bl e 8 Be n din g mo me nt i nfl u e n c e o n s t rip B 总宽9 . 0 m , 柱上板带宽 3 . 0 m, 中间板带宽 6 . 0 m 表9 条带A的板带弯矩 l k b l e 9 Be n d i n g mo me n t i n flu e n c e o n s t r i p A 总宽9 . 0m, 柱上板带宽 3 . 0m, 中间板带宽 6 . 0m 4 拟梁法与直接设计法的比较 1 ) 条带 的截 面设计弯矩 比较[ 3 一 , 如表 1 0所 示 。 表 1 0 条带的截面设计弯矩比较 Ta bl e 1 0 Co mp a r i s o n o n s e c t i o n d e s i gn ben d i ng mo me n t o f s t ri p 由表 1 0所示 的比较结果可知 , 由拟梁法和直 接设计法计算 的条带 的截 面设计弯矩基本是一致 的 , 只是局部内力稍偏大或稍偏小 , 但这并不降低 结构分析 的精 确度 , 因为钢筋混凝土是 弹塑性材 料 , 具有塑性变形发展和 内力重分布 的特性 , 只要 在总体上符合平衡条件 , 从极限平衡的角度来看仍 是精确的。 2 ) 截面弯矩在板带间分配的百分 比比较[ 。] , 具体 的比较结果如表 1 1 —1 4所示。 表 1 1 条 带 2的分配百 分比比较 Ta bl e 1 1 Co mp a r i s o n o n di s t r i b u t i o n p e r c e n t a g e o f s t r i p 2 总宽 9 . 0 m, 柱上板带宽 3 . 0 m, 中间板 带宽 6 . 0 m( 拟梁法/ 直接 设 计法) ; 乌 ∞ 弧 聊 一 一 一 一 宕 黾 柳 % } 2 Ⅲ 研 一 一 一 一 £! 拍 拼 ∞ }。 一 一 一 一 £ ! 叭 拼 ;坌 维普资讯 8 2 铁 道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报 2 O O 8 年 6 月 表 1 2 条带 1 的分配百分比比较 Ta b l e 1 2 C o mp a r i s o n o n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p e r c e n ta g e o f s t r i p 1 总宽 9 . 0 m, 柱上板带宽 3 . 0 m, 中间板带宽 6 . 0 m( 拟梁法/ 直接 设计法) 表 l 3 条带 B的分配百分比比较 T a b l e 1 3 C o mp a r i s o n o n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p e r c e n t a g e o f s t r i p B 总宽 9 . 0 m, 柱上板带宽 3 . 0 m, 中间板带 宽 6 . 0 m( 拟梁法/ 直接 设计法 ) 表 1 4 条带 A的分配百分比比较 Ta b l e 1 4 C o n l p l~s o n o n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p e r c e n t a g e o f s t r i p A 总宽 9 . 0 m, 柱上板带 宽 3 . 0 m, 中间板带宽 6 . 0 m( 拟梁法/ 直接 设计法 ) 5 结论 1 ) 对于中间板带 , 所有条带除了端跨外支座的 分配比例相差较大外 , 其他截面的分配比例基本相 符, 用拟梁法算得的端跨外支座截面弯矩要比用直 接设计法算得的大很多, 这是由于拟梁法中忽略了 拟梁之间的扭转和剪切影响 , 未考虑板的整体受 力, 使得梁对板的相对抗扭刚度 提高, 而 是 影响端跨外支座截面 内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 大 中间板带分得的内力就多 , 建议用拟梁法算得的中 间板带的端跨外支座的内力和配筋的一部分分配 给柱上板带板。 2 ) 对于条带 1 和条带 A, 用 2 种方法算得的截 面弯矩在柱上板带板和柱上板带梁之间的分配 比 例基本相符 , 而对于柱上板带梁为暗梁的条带 2和 条带 B则相差较大。采用拟梁法算得 的柱上板带 梁占的比例要大一些 , 这是由于直接设计法是基于 均布重力荷载试验 以及用静力学方法确定所得 的 截面弯矩在板带间分配的百分比, 并考虑了板的内 力重分布 , 而拟梁法是完全按拟梁在弹性阶段受力 得到的内力 , 因此 , 对于柱上板带梁为暗梁的条带 , 为了考虑内力重分布以及钢筋的布置不致过密, 建 议对用拟梁法算得的柱上板带梁的内力 和配筋进 行调整 , 将其中的一部分分配给柱上板带板。 参考文献 : [ 1 ]中南大学. 现浇混凝土筒芯楼盖受力性能研究[ J ] . 长 沙: 中南大土木工程试验室, 2 O O 3 . C e n t r a l S o u t h U n i v e r s i t y .R e s e a r c h o n f o r c e r e s i s t a n c e p r o p e r - t i e s o f e a s t —i n—s i t u c o n c r e t e h o ll o w fl o o r s t r u c t u r e 【 J j . C h a n ~ :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C e n t r a l S o u t h U n i — v e r s i t y,2 0 0 3. [ 2 ]C E C S 1 7 5 : 2 O O 4 ,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S ] . C E C S 1 7 5 : 2 O O 4 ,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fi c a t i o n f o r e a s t — i n— s i t u c o n c r e t e h o l l o w fl o o r s t r u c tu r e [ S ] . [ 3 ]杨建军, 成浩筠. 布置筒芯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试 验研究[ J ] . 建筑结构 2 O O 6 , 3 6 ( 3 ) : 7 1 —7 4 . Y A N G J i a n - j u n , C H E N G H a o - y u n .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r e s e a r c h o n e a s t —i n —s i t u c o n c r e t e h o l l o w fl o o r w i t h h o l l o w t u b e s 【 J j . B u i l d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 2 O O 6 , 3 6 ( 3 ) : 7 1 — 7 4 . [ 4 ] G B 5 0 0 1 0 - - 2 0 0 2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 ] . G B 5 0 0 1 一2 0 O 2 , C o n c r e t e s t r u c t u r a l c l e s i g n c o d e s 【 S j . [ 5 ] 王茂, 杨建军. 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的虚拟交叉梁 分析方法[ J ] .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 0 Q 3 , 2 1 ( 2 ) : 4 0 — 4 4 . WA N GMa o , Y A N G J i a n - j u n . T h e m e t h o d o f v i r t u a l i n t e r s e e — t i o n g i r d e r t o a n a l y s e s t h e e a s t —i n— s i t e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h o l l o w g i r d e r l e s s fl o o r [ J ] . J o u m a l o f C h a n g s h a R a il w a y U n i — v e r s i t y , 2 0 0 3 , 2 1 ( 2 ) : 4 0—4 4 . [ 6 ]杨建军, 金灵芝, 王茂, 等. 布置筒芯的现浇混凝土空 心板受 变性 能试 验研 究 [ J ]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8 , 5 ( 1 ) : 2 8 —3 2 . Y A N G J ia n - j u n , J I N L i n g - z h i , WA N G M a o , e t a 1 . F ~ r i m e n — t a l r e s e a r c h o n me c h a n i c a l b e h a v i o r o f c a s t— —i n— —s i t u c o n - c r e t e h o ll o w fl o o r w i t h h o ll o w t u b e s [ J ] . J o u ma l o f R a i l w a y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O O 8 , 5 ( 1 ) : 2 8 —3 2 . [ 7 ] 徐有邻, 程志军, 杨建军, 等. 现浇混凝土筒芯楼板受剪 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c ] ∥全国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 构技术学 院论文集 . 2 O O 5 : 1 0 6 一l l 2 . X U Y o u - l i n ,C H E N G Z h i - j u n , Y A N C J i a n - j u n , e t a 1 . E x p e r i — me n t a l r e s e a r c h o n me c h a n i c a l b e h a v i o r o f t h e e a s t — — i n— — s i t u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l2 r e t e h o ll o w t u b e s [ C ] ∥ P r o c e e d i n g o f N a t i o n a l C a s t —i n—s i t u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H o l l o w F l o o r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s t i t u t e,2 0 0 5: 1 06一 l l 2. [ 8 ] 赵勇, 程志军, 王晓峰 . 带托板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板 柱结构分析方法[ J ] . 建筑结构, 2 O O 6 , 3 6 ( 3 ) : 7 5— 7 7 . Z H A O Y o n g ,C H E N G Z h i - j u n , WA N G X i a o - f e n g .A n a l y s i s me t h o d f o r e a s t . .i n . .s i t u c o n c r e t e h o ll o w . .s l a b c o l u mn s t r u e tu r e s [ J J .B u i l d i n g S t r u c tu r e , 2 0 0 6 3 6 ( 3 ) : 7 5 —7 7 . 维普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