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模板232020年6月23日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含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 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后者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 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2形成原因: 经济根源: 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保证生产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镇压农民的反抗。政治根源: 适应地主阶级建立和巩固政权, 完成和巩固统
2、一, 加强对人民控制的需要。理论来源: 法家”集权”理论。3发展过程: 形成: 战国。韩非子”集权”思想; 秦国商鞅变法, 建立县制。确立: 秦朝。政治上: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中央设三公九卿, 地方实行郡县制; 颁布秦律。经济上: 确立土地私有; 统一货币、 度量衡; 车同轨, 修驰道。思想上: 推行”焚书坑儒”, 实行思想专制。文化上: 书同文、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巩固: 西汉。政治上: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推行封建大一统的措施: 在政治上主要有改革官制, 设内外朝, 加强皇权; 推行察举制, 以扩大统治基础; 建立刺史制度, 以监督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实行”推恩令”、 ”附益
3、之法”解决王国问题, 加强中央权力; 强化完善封建法制, 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在军事上主要有北击匈奴, 南攻越族。在思想上: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崇尚法制。完善: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加强: 北宋。集中军权: .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削减节度使实权; 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 置枢密院与将帅互相牵制; 行更戍法; 精编禁军, 且分住两地, 形成”强干弱枝”, ”内外相制”局面。集中行政权。在中央增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和三司使, 分宰相行政权、 军权和财权。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在地方: 文臣知州, 设立通判。二者互相牵制,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集中财权。设转运使管赋税运输, 以削除地方割
4、据的物质基础。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管地方司法, 把司法权收归中央。发展: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 枢密院和御史台, 分管行政、 军政和监察, 设宣政院管理宗教和西藏。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强化: 明清。明朝: 在中央, 废丞相权分六部, 皇权空前加强; 在地方, 实行三司分权, 大权统归中央。 颁布大明律, 维护封建特权, 加强对人民的镇压。设锦衣卫和厂、 卫等特务机构, 以保卫皇权。实行八股取士, 以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清朝: 清初, 沿用明制, 设内阁、 六部。但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康熙设南书房, 以加强皇权。雍正设军机处, 标志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
5、集权制度发展到 顶峰。大兴文字狱, 实行文化专制, 造成社会恐怖。结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4特点: 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实行专制独裁; 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以”君权神授”来神化皇权以巩固统治; 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 中央和地方、 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着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5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一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发展总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 皇权不断加强。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三、 加强对人民思想控制。发展总趋势: 地方权力不断收归中央,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特点: 主要特点, 君主主宰国家而没有其它力量对她制约; 君主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6、; 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 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 君臣关系, 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另一特点, 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 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 中央, 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 多渠道的管理。分权的基础上, 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 监督和考核。6评价( 1) 积极作用: 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维护祖国统一、 国家独立与领土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 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公共建设,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 文化交流, 有利于民族融合,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 2) 不利影响: 在封建
7、社会上升发展时期, 其积极作用为主流。但在下降时期, 其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 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 腐败现象, 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二、 中央机构和官制的变化秦朝: 三公九卿制隋唐: 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 1) 形成和演变: 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在继承魏晋以来中央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的, 唐朝时继续沿用。唐 朝时三省有尚书省、 中书省和门下省; 六部有吏、 户、 礼、 兵、 刑、 工。其中尚书省掌管行政, 中书省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门下省掌管国家政权的审批, 六部直属于尚书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她们互相牵制和制约, 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宋、 元、 明
8、、 清在沿袭隋唐官制格局的基础上稍有变化, 但也只是局限于形式。 ( 2) 特点: 三省六部制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和完善的, 体现了承上启下的特点; 由于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各有职权却又相互牵制, 这就使得相权进一步被削弱,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大大加强了。 ( 3) 影响: 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行政机构的建立, 表明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官僚制度完全趋于成熟; 该制度有效地分割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进一步完善; 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政权更趋巩固, 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安定繁荣, 成为唐朝强盛的政治保障; 三省六部制对后世影响巨大, 唐以后的中央行政机构
9、的格局一直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北宋: 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宰相行政权、 军权和财权。元朝: 设中书省、 枢密院和御史台。还专设宣政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明朝: 废丞相, 权分六部。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清朝: 设军机处, 19 废军机处, 设内阁。三、 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度、 土司制度元朝行省制度规定: 元代以行中书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 简称行省或省, 全国分为十个行省; 省以下行政区划为路、 府、 州、 县。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 一是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构并直接管理大都及周围地区称之为”腹里”; 二是宣政院管理西藏、 四川和青海的少数民族地区。特点: 行
10、省是最高地方行政政区, 但受中央直接控制。影响: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改变了宋朝地方行政效能低下的缺点) 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四、 选官制度两汉: 察举制、 皇帝征召等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隋: 建立; 唐: 完善; 北宋: 发展; 明清: 没落) 五、 监察制度秦朝: 御史大夫两汉: 刺史制度北宋: 通判元朝: 御史台明朝: 按察使司和厂卫特务机构六、 对百姓控制的制度战、 秦: 实行连坐法。西汉: 编户制度北宋: 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制度抗战时期: 日本在沦陷区, 国民党在国统区实行保甲制度七、 少数民
11、族的政治制度辽: 蕃汉分治金: 猛安谋克制度后金: 八旗制度 高考题之变形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是中国古代封建国家加强专制主义集权的重要方面, 以秦朝、 隋唐、 北宋、 明清( 鸦片战争前) 的制度建树概括说明皇权强化的过程。答: 秦朝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在中央设三公九卿, 其中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隋唐在中央设三省六部, 分散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北宋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 分割宰相的行政、 军事、 财政权, 分散相权, 集中皇权。明朝废丞相, 权分六部, 六部的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清朝前期, 雍正帝设军机处, 军国大事完全由
12、皇帝一人裁决, 皇权进一步加强,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高峰。八、 中国古代社会的地方组织制度编户制度、 保甲制度1. 编户制度 ( 1) 形成: 西汉时期, 政府为了控制和剥削农民, 把民户的人口、 年龄、 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 作为管理人民、 征收租赋、 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根据。编户不许无故迁移。这种制度也称作编户齐民。 ( 2) 特点: 实行的目的是为控制和剥削农民, 编户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租赋制度。 ( 3) 影响: 编户制度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 承受着繁重的封建剥削和各种差役, 加强了西汉政府对农民的控制, 同时, 农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西汉经济的发展。2.
13、保甲制度 ( 1) 形成: 北宋中期, 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制度。 ( 2) 特点: 保甲制度是一种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制度。 ( 3) 影响: 保甲制度的实行, 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同时, 也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和治安力量。九、 古代军事制度府兵制募兵制猛安谋克制八旗制十、 中国古代的重要改革( 一) 古代改革的分类( 1) 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政治改革: 管仲改革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 改革内政, 发展生产, 改革军制。使齐国国力强盛, 确立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2) 促成社会性质转变的政治改革: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 废井田、 废特权, 奖励耕
14、战, 建立县制, 使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 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为秦灭六国创造了条件。( 3) 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 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的政治变革王安石变法 1069年,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推行青苗法、 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农田水利法和保甲法, 取得了一定成效。新法触犯了大地主、 大官僚的利益, 遭到它们强烈反对, 宋神宗死后, 司马光任宰相, 新法几乎全部废除。( 二) 对中国古代政治改革的认识1. 从原因上看 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为了达到某一政治目的, 实现富国强兵; 顺应历史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 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 加速本
15、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为了抑制土地兼并, 缓和阶级矛盾, 增加财政收入。2. 从目的上看 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 主要目的是克服封建危机; 实现富国强兵。3. 从性质上看 奴隶主贵族为实现富国强兵, 达到某一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军政改革; 封建地主阶级为建立封建统治基础, 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 克服封建统治危机, 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政治变革; 少数民族统治者为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而进行的社会改革。4. 从内容上看 调整生产关系, 改革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 采取措施( 如屯田, 减免租税, 兴修水利等) 恢复、 发展经济; 整顿政治
16、, 惩处贪官污吏( 如后周世宗改革) ; 改革军制, 严肃军纪; 开源节流, 增加财政收入; 吸收先进民族的文化等。5. 从结果和作用上看有的改革成功了, 如管仲改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后周世宗改革等, 这些改革增强了经济、 军事力量, 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程, 为实现其政治目的奠定了基础。但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的改革尽管一度取得成效, 但最终结果还是失败了, 如王莽改制、 王安石变法等。6. 从失败原因上看一是改革触动了大地主、 大官僚的利益, 遭到她们的强烈反对; 二是用人不当或操之过急, 新法反而危害百姓等, 如王安石变法。7. 从成功原因上看 顺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17、 改革者或为最高统治者, 或赢得最高统治者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制定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并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改革者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决心。十一、 盛世局面中国封建社会曾经出现一些天下大冶的盛世局面, 这些盛世局面大多出现于一个朝代的初期或前期。1. 文景之治: 西汉建立后, 吸取秦亡教训, 文帝、 景帝从稳定统治秩序, 恢复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出发, 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鼓励农耕、 提倡节俭, 减轻刑罚, 出现了”文景之治”, 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2. 贞观之治: 唐太宗继位后, 吸取隋亡教训, 善于纳谏, 调整统治政策, 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 又实行了租庸调制, 采
18、用三省六部制, 完善了中央集权, 推行科举制, 使社会安定、 政治清明、 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 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3. 开元盛世: 唐玄宗前期, 励精图治, 重视官员的人选, 任用有才干的姚崇、 宋景做宰相, 形成了唐朝全盛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开元盛世”。4、 康乾盛世对中国封建社会盛世景象的认识1. 根 本原因是统治阶级认识到农民战争的威力, 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调整统治政策, 使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 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重要原因 是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 以及雄才大略等, 如善于纳谏, 任用贤臣以及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19、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直接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她 们才是盛世局面的直接创造者。2. 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劳动人民相对于其它时期而言, 生活状况的确有所改进, 封建剥削也有所减轻, 并在一定程度上过着详和、 安定的生活, 但她们并没有、 也不可能摆脱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她们的阶级地位没有丝毫改变。古代的重要改革( 一) 、 概述: 奴隶社会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管仲改革。促使社会性质变化的改革: 商鞅变法。封建统治者调整政策的改革: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 二) 填表对比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背景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 新兴地主要求政治改革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
20、 土地兼并, 阶级矛盾, 冗官冗兵冗费, 辽、 西夏的威胁目的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富国强兵摆脱危机, 巩固封建统治性质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促进社会性质变化的公共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封建统治者调整政策的改革内容连坐法; 重农抑商; 奖励军功; 统一度量衡; 废分封行县制; 废井田制, 确立土地私有制理财: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 军事: 保甲法; 将兵法教育: 改革科举、 整顿太学结果作用废除了奴隶主的世袭特权,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严刑峻法、 文化高压, 消极影响财政收入增加, 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军事实力增强, 一定程度扭转
21、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最终失败成败原因顺应历史潮流, 态度坚决, 措施得力, 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改革中用人不当, 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遭大地主、 大官僚的反对。21.概括明朝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会呈现这种趋势?后果怎样?(1)特点: 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成为周边国家、 亚非地区经济文化中心中外关系以互通使节、 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主。汉、 唐、 宋、 元各朝基本上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2)趋势: 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自守。(3)原因: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腐朽。外因是倭寇侵略中国东南沿海, 西方殖民者的东来。(4)后果:
22、 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使中国几乎脱离了世界发展的潮流, 落后于西方, 从而进一步受到西方的侵略。一、 中国古代社会最高首领的更替制度: 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1. 禅让制: 原始社会后期, 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2. 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二、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早期政权( 王权) 和神权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 相权不断分散
23、削弱, 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 中央严格控制地方。君主主宰国家, 统治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君臣关系, 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 多渠道的管理, 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 监督和考核。三、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 使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日益受到压抑。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独断和随意, 容易出现失误; 使大小官吏唯上是从, 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 贪污腐化之风盛行。这一切, 都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四、 分封制、 郡县制和行省制的比较1不同点: 时代: 分封制, 奴隶社会政治制度,
24、盛行于西周; 郡县制, 战国到元朝以前的封建 社会; 行省制: 元朝以后和中央的关系: 分封制,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权力和地位能够世袭, 有相正确独立性。郡县制, 是中央下属的行政机构, 官员由皇帝任 免, 直属于中央。行省制: 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作用和影响: 分封制, 前期起到积极作用, 如使西周疆域扩大, 统治巩固。可是, 因为有较大的独立性, 容易造成国家分裂战乱, 破坏统一。郡县制和行省制, 有利于中央集权, 维护国家统一, 积极作用明显。2相同点: 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实行目的都是为巩固统一; 都产生过积极作用。 五、 府兵
25、制与募兵制的比较府兵制与募兵制都是重要的兵制。从南北朝到唐朝后期, 中国主要实行府兵制; 唐玄宗起募兵制是中国的主要兵制。两者的主要区别: 一是士兵职业的性质。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与农业紧密结合, ”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 农闲受军事训练, 轮番宿 卫京师, 战时应征作战并自备武器、 粮食等, 军费由农民负担。战事结束, 解甲归田。募兵制下的士兵应国家招募当兵, 当兵是她们的一种职业, 完全脱离农业生 产。她们由国家供给衣食, 免征赋役。二是兵将关系。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 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募兵制下, 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 兵将之间有 了隶属关系, 导
26、致军阀的形成。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与此极有关系。六、 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1)相同点都对古代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中央行政制度; 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加强的表现。(2)不同点时代不同: 前者确立于秦, 盛行于汉; 后者确立与隋, 盛行于唐。内部结构不同: 前者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制度, 其中行政、 军事、 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 皇帝的家政、 国政混为一谈; 后者则是集决策、 审议、 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 前者中的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 审议权和行政权; 后者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使相权一分为三, 从而加强了皇权。七、 、 科举制
27、(1)历史沿革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 始建进士科, 科举制形成; 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 贞观年间, 增加考试科目, 以进士、 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时, 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 首创武举和殿试; 开元年间,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提高科举考试地位, 后成定制。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 考试分为乡试、 省试、 殿试三级, 严格科举考试程序, 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 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殿试成 为定制; 考试科目逐渐减少, 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 实行糊名制, 即将试卷上的姓名、 籍贯密封, 防止考官舞弊; 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
28、增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 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 五经中命题, 而且只准用程、 朱理学的观点, 不许发挥个人看法; 答卷的文体, 有严格的规定, 分八个部分, 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 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0世纪初, 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 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 , 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2)评价实质:科举制的开创, 是社会经济发展、 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积极作用: A.开放考试, 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 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 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 B.广大庶族地主经过科举入士做官, 给封建政权
29、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C.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 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D.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 把权、 位与学识结合起来, 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 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 E.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如唐以诗赋取士, 促进唐诗繁荣。消极作用: A.明清实行八股取士, 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 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B.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 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C.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D.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 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E.明清八股取士为封建统治者培养的忠实奴仆, 严重桎梏了人才的成长, 是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