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林学概论考试重点.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415017 上传时间:2024-09-1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学概论考试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林学概论考试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林学概论考试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林学概论考试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林学概论考试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导论: 1、 林学:林学是研究森林及其与森林关于自然资源,使之可连续经营学科。包括生物学、物理学、经营学、社会学和政策学综合而复杂科学。 研究对象:森林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因子、森林生态群落。 2、 林业:指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余林产品、利用林木自然特征以发挥防护作用社会生产部门,包含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余林产品采集和加工等。 3、 威胁人类生存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损耗与破坏 生物多样性降低 酸雨蔓延 森林锐减 土地荒漠化 大气污染 水污染 海洋污染 危险性废弃物越境转移 4、 森林降低主要原因包含:砍伐林木、开垦林地、采集薪柴、大规模放牧、

2、空气污染等。 5、 我国林业现实状况: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森林覆盖率为18.2%,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62%(公布)。 二、森林及其分布: 1、 森林概念: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具备一定面积(空间)和密度(结构)木本植物群落,同是也包含其余生物在内受环境制约同是又影响或改造环境形成独特(有区分)生态系统整体。 2、 森林特征: 结构复杂,生物种类多,林产品丰富 体积庞大,寿命长久,对环境影响力巨大 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对较高 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封闭程度相对较高 森林资源具备可再生性 3、 林分概念:林分指内部特征相同,与其周围有显著区分一片详细森林地段。 单纯林多半是在生境较

3、差条件下形成天然林或人工林;混交林通常是在生境很好条件下形成天然林或人工林。 4、 森林分布地带性规律:(气候、土壤等原因是造成森林及其余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多样化主要因子)。 (1) 水平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因为热量条件在纬度上有规律改变,森林类型展现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有规律分布,主要由纬度热量差异所致。 经度地带性:在同一纬度不一样经度由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通常逐步降低,所以在同一热量带分布着不一样植被类型。 (2) 垂直地带性:伴随海拔升高,高大山体森林展现有规律带状分布,这一现象称为森林分布垂直地带性。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量伴随海拔升高而增加、风速增大、太阳辐射增强。伴随海拔升高环境改变结果就

4、形成了山地森林垂直改变,即森林垂直地带性。森林垂直带谱以山地垂直地带性最为完整。 5、 世界主要森林类型以及地理分布: (1) 针叶林:指北方针叶林,也叫泰加林,包含欧洲寒温带针叶林、东亚寒温带针叶林和北美寒带针叶林、中纬和低纬高山地带也有分布。 (2) 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是温带、暖温带地域湿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经典地带性森林群落类型。分布于北纬3050温带地域,南美洲智利、阿根廷和新西兰也有分布。我国主要有东北南部、华北地域。 (3) 硬叶常绿阔叶林:分布于夏季干燥酷热、冬季温暖多雨亚热带。 (4)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又称常绿阔叶林或樟叶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40之间亚热带地域,在欧亚大

5、陆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朝鲜和日本南部,在美洲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南部和南美智力、阿根廷、巴西和玻利维亚,非洲东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岸。 (5) 季雨林:分布东南亚地域及南美和非洲。 (6) 热带雨林:分布于赤道南北纬510以内热带。主要有:印度马来雨林群系,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些岛屿,往北抵达我国西双版纳和海南岛;非洲雨林群系主要分布于刚果盆地;美洲雨林群系,南美洲亚马逊和两侧盆地。 (7) 红树林:东方红树林、西方红树林,终年常绿现象。 (8) 热带旱原林:小而多刺植物。 6、 全球气候改变对森林生物影响: (1) 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现在把大气成份中水汽、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氧化亚氮以及由

6、人类活动产生新大气成份,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氢代氯氟烃类化合物、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等一系列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这些大气成份流称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把由温室气体浓度在大气层中增高而使地球表面大气年平均温度升高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2) 主要温室气体源和汇: 水汽:水汽是大气中含量最高、温室效应最强气体。 二氧化碳:生物体呼吸、燃烧及其死后分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及其水泥生产过程中都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这些过程组成了大气总二氧化碳源,通常情况下海洋也是二氧化碳主要汇。 甲烷:每个甲烷分子对全球温室效应贡献是二氧化碳10倍多。 氧化亚氯:氧化亚氯在平流层被光

7、解是氧化亚氯在大气中唯一汇。 (3) 碳循环:地球上碳库主要有4种,即大气、海洋、陆地生态系统和岩石圈碳库。 三、主要森林树种概述: 1、 森林生物多样性概念: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多个多样有机体和生境丰富性和变异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其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和遗传多样性确保;物种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基础;遗传多样性则是改良生物品质源泉。 2、 (1)森林多样性特点: 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 遗传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环境多样性 (2)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森林经营源泉 生物多样性是稳定森林生态系统标志 生物多样性是连续林业发展确保,生物多样性是林业发展需要

8、 3、 森林生物多样性丧失主要原因: 人口增加:人口快速增加是破坏和改变野生生物栖息地和过分利用生物资源最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引发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环境丧失、退化与破碎:人类对森林滥砍乱伐、毁林垦荒、乱占林地这种毁灭性干预造成环境巨大改变使许多物种失去相依为命、赖以生存生境,沦落到灭绝境地。 生物资源过分利用和浪费。 环境污染。 外来种引入,法制不健全。 自然灾害。 4、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策: 建立健全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 提升公众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意识; 加强生物多样性科研工作; 加大森林生物多样性资金投入; 用森林生物多样性原理指导人类行动。 5、 主要森林树种: 马尾松

9、(松科、松属):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富含松脂; 火炬松(松科、松属):立木富含松脂,可采割加工成松香,质量较高; 杉木(杉科、杉木属):是我国分布较广用材树种之一; 白杨树:惯用繁殖方法:埋条、扦插,分布较广; 白花泡桐(玄参科、泡桐属):惯用繁殖方法:埋条、根蘖; 毛竹(禾本科、刚竹属):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域是毛竹分布中心,约占全国毛竹总面积3/5,是我国毛竹生产主要基地。 四、森林功效: 1、 我国生态环境: 各种灾害频繁发生; 水土流失严重、地力衰退显著; 荒漠化范围不停扩大; 森林资源量少质低; 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严峻挑战; 水资源紧缺、水体污染严重; 大气污染严重、酸雨发生频

10、繁。 2、 森林效益: (1) 内涵:森林功效中种种使用价值表现组成了森林多个效用,在森林效用中,对人类社会有用森林效益称为森林效益。 包含: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2) 森林直接效益: 木材:我国木材生产分布不均,主要木材产地主要集中在东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云南以及东部地域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 其余林副产品:我国油茶中心产区主要是湖南、江西、浙江等省份;我国松树种类繁多,其中能够食用主要有红松、华山松、白皮松种子等;我国樟油、樟脑产量占全世界总量大额90%,居世界首位。 我国桐油产量占世界总量90%左右。 马尾松、云南松、华山松、红松以及火炬松都是生产松脂树种。其中马尾松是我

11、国主要产脂树种,树脂产量约占全国总量90%。 (3) 森林间接效益; 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 A、 林冠截流,指降水过程中有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滞留现象,减轻雨水对土壤侵蚀; B、 林地死地被物层作用:森林死地被物层通常是覆盖在林地表面枯枝落叶、落花落果以及其余动植物残体,是土壤有机质和养分主要起源,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 林地土壤水文效应:森林土壤孔隙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度大,为林地水分渗透、蓄积降水创造了有利条件。 调整温度和影响降水: A、 对气温影响:降低林地及周围地域年平均气温,缩小年温差和日温差,使其温度改变幅度降低; B、 对降水等影响:森林能够增加水平降水。 防风固沙作用: A、 林地

12、降低风速作用; B、 林地防风减灾作用; C、 林地增产作用; 净化空气、改进环境: A、 吸碳放氧作用; B、 吸尘作用; C、 吸收有毒气体作用:大叶黄杨、山茶、夹竹桃、广玉兰、泡桐、罗汉松、喜树等则对大气中二氧化硫具备较强抗性;丁香、女贞、泡桐、梧桐、大叶黄杨、夹竹桃等对氟化物具备较强抗性;地衣、苜蓿、荞麦、湿地松等对氟化物非常敏感;就树有毒气抗性而言,通常情况下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森林杀菌作用:在城市绿化树种中,具备很强杀菌能力树种有圆柏、柏木、白皮松、雪松、柳松、橙、柠檬、茉莉、复叶槭、稠李、黑胡桃、柠檬桉、悬铃木、紫薇等。 降低噪音功效。 维护生物多样性功效:现在世界面

13、临人口、粮食、资源、环境、能源五大问题。 A、 森林生态系统是最主要陆地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主要基质确保; C、 森林生态系统物种种类为形形色色遗传基因提供了载体。 3、 森林功效和效益设计量和评价指标内容: 生态效益指标:包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提升土壤肥力、防风固沙、改进大气质量、维护土地生产力; 社会效益指标:社会进步系数、区域内就业人数增加、健康水平提升、精神满足程度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改进、社会结构情况、犯罪率降低等。 五、林木良种生产与壮苗培育: 1、 林木遗传控制: (1) 良种选育是应用遗传学原理选育和繁殖林木新品种和新栽培材料林木遗传改良工作,其内容

14、包含林木遗传理论、林木育种和良种繁育三方面。 (2) 选择是林木改良主要伎俩和基本方法。 (3) 林木引种:把树种从原有分布区扩展到分布区以外,或引进来树种称为引种。 影响引种成败主要原因: 现实生态条件:温度、降水和湿度、光照、土壤、风等; 历史生态条件:生态历史愈复杂,其引种栽培适应性就愈广泛; 不一样生态型:生态型通常可分为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和共栖生态型。 (4)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对遗传基础不一样树种,或同一树种不一样类型或不一样个体之间进行人工交配。 杂交育种制订目标: A、 改进品质; B、 增强抗性。 杂交亲本选择: A、 考虑育种主要目标:若育种主要目标是速生丰产,就必

15、须选择速生亲本材料;若是抗病、抗旱,则应选择抗病、抗旱树种作为亲本。 B、 亲本双方优缺点能互补,双亲具备育种目标所要求性状:选优点多缺点少,亲本双方优缺点能互补,绝不可有共同缺点。 C、 选择亲本考虑生态适应性:亲本生态型不一样,非加性效应越大,后代适应性较广,轻易从后代中选出适应性强优良杂种。 2、 树木良种繁育:树木良种基地包含母树林、种子园和采穗园。 (1) 母树林:选择优良林分并经过留优去劣疏伐方法而营建,其目标是提供遗传品质很好树木种子;母树林应建立在与造林地气候相近地段,且土壤肥沃、地处背风向阳位置;母树林年纪应为壮龄林,方便生产大量种子;同时,母树林应选在交通方便地段,方便经营

16、管理;主要经营方法是疏伐、施肥、浇灌和土壤耕作。 (2) 种子园:是由优树无性系和家系营建而成,是以生产优良种子为目标特种种植园;要求面积集中,管理方便,开花坚固早,遗传品质优良,遗传增益高,种子产量大,是现在世界林木良种基地发展方向。 经营管理方法: 补植、补接和剪砧; 土壤管理; 树体管理; 辅助授粉。 (3) 采穗园:是以优树或良无性系作为材料,为林业生产提供优质种条和接穗场圃;应建立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条件好、交通方便地段;要求:使用材料必须是来自遗传性良好植株,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持品系纯度预防不一样品系混杂,能连续多年提供一定数量优质无性繁殖材料,提供种条没有因位置效应而产生非

17、遗传性变异;繁殖方法简便,繁殖系数高,生产成本低。经营方法:土壤管理、抹芽、种子更新、促萌及无性系保纯、病虫预防和建立技术档案等。 3、 林木良种生产经营:林木良种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均优良树木种子。 (1) 种子成熟:确定采种期主要以形态成熟为依据。 球果类:果鳞干燥、硬化、微裂、变色(绿变黄),松、柏、杉类树种; 干果类:果皮由绿色转变为黄、褐或紫黑色,果皮干燥,硬化,有开裂和不开裂两类; 肉质果类:果皮软化、变色,包含浆果、核果和肉质果。 (2) 种子贮藏: 影响原因: A、 内在:种皮结构、内含物组成、种子含水量以及种子成熟度等; B、 外部条件:空气相对湿度、温度、通气条件及生物因子

18、。 方法: A、 干藏:将充分干燥后种子置于干燥环境中贮藏; B、 湿藏:将种子放置于湿润、低温、通气良好条件下贮藏,层积沙藏法、堆藏法。 (3) 绝对含水率:(测定样品烘干前重干后重)干后重 100% 4、 营养繁殖育苗培育优点: 能确保母本优良性状是良种繁育主要路径; 能提早开花坚固; 适用母树少、坚固少、种子繁育困难树种。 5、 插根育苗:是把具备根蘖能力树种根段插入或埋入育苗基质中使之产生不定芽不定根进而发育成新植株育苗方法,适宜于根蘖性强而枝插不易成活树种。 根穗采集、裁制与贮藏等; 扦插:可秋插或春插为主,清明前后,可分为平埋或斜插; 插后浇灌:通常插后不需灌水,严重干旱时,可行侧

19、方灌水,灌后封上。 6、 容器育苗:指利用各种能装营养土容器培育苗木。 (1) 优点: 节约土地,便于工厂化生产,缩短育苗期; 防止了由起苗到栽植各步骤中苗木损伤和失水,提升造材成活率,没有缓苗期; 造林季节不受限制。 (2) 缺点: 苗木产量低; 若使用小容器育苗,苗木质量差,根系不发达; 容器育苗成本高; 对造林地整地、除草要求高。 7、 苗木分级:生产上采取苗木分级依据是苗高、地径和根系,通常分为3级:合格苗、幼苗和废苗。 六、森林培育基础及育林技术体系: 1、 林木生长类型:通常依照林木在年生长周期中高生长久长短,树种可分为两类:前期生长型和后期生长型。 (1) 前期生长型:也称春季生

20、长型,这种树高生长久及侧枝延长生长久限短,通常为13个月;只有一次生长,少数具备2次生长,如马尾松、银杏、板栗、核桃等。 (2) 全期生长型:这类树种高生长在整个生长久内不停生长,通常北方地域 36 个月,南方地域69个月。年周期中可出现12个长生长久,如杉木、杨、柳、榆、槐、泡桐等。 2、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最多国家,人工林面积5.33107km,超出世界人口总面积。 3、 提升森林生产力水平路径: 选取适当培育方式,依照详细条件因树因地制宜选择适宜育林树种; 遗传改良: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等; 林分结构调整; 立地选择和调整:顺应自然、生态经济平衡、有利于可连续发展。 4、 林种

21、规划:林种就是森林种类;我国森林法要求按功效划分为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特种用途5类。 防护林:以发挥森林防风固沙、护林护牧、涵养水源、护堤防浪、保持水土等防护效益为目标森林。 用材林:以生产木材包含竹材为主要目标森林,发展专用用材林是世界林业发展趋势。 经济林:其特点是周期性短、效益高、适于农户经营。 薪炭林:以生产木质材料为主要目标森林。 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试验、生产繁殖材料为目标森林。 5、 树种选择: (1) 造林树种选择标准: 适地适树标准; 经济标准; 生态标准; 造林栽培技术难易程度和栽培历史、苗木起源、组成森林格局与经营技术等。 (2) 不一样林种对造林树种要

22、求: 用材林:速生、丰产、优质、稳定、可连续; 经济林:优质、丰产、早实; 防护林:不一样防护林对树种要求略有不一样。 a) 农村防护林:抗风力强、枝繁叶茂、树冠狭窄、树体高达、寿命长、生长稳定;深根性、侧根相对不发达,经济价值高,与农作物没有共同病虫害。 b) 水土保持林: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根蘖性强、生长快速、能够密植;树冠浓密、落叶丰富、易分解、改土护土能力好。 c) 防风固沙林:侧根发达、根蘖性强、耐干旱瘠薄和地表高温,耐沙割、沙埋、落叶丰富易分解。 薪炭及能源林:生长快速、生物量大、木材密度高、易燃烧、热值高,具备萌蘖更新能力,能适应干旱瘠薄立地条件,兼顾防护效益。 环境保护和风景林

23、:对污染物抵抗性能强且能吸收污染物。 6、 适地适树:即造林树种特征,主要是树种生态学特征与造林地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达成该立地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可能取得高产水平。 (1) 适地适树标准:定性标准成活、成林、成材,具备一定稳定性。 立地指数; 平均材积生产量; 立地期望值。 (2) 适地适树路径和方法: 选择,包含选地适树和选树适地; 改造,包含改地适树和改树适地; 选择和改造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7、 混交林特点: 可提升林产品数量和质量; 充分利用和改进立地条件; 增强林分稳定性; 能充分发挥森林综合效益。 8、 造林整地: (1) 全方面整地; (2) 带状整地:水平带状整地

24、;水平阶整地;反坡梯田整地;水平沟整地;撩壕整地;高垄整地;犁沟整地; (3) 块状整地;穴状整地;鱼鳞坑整地;高台整地;块状整地; (4) 穴状整地是应用最灵活整地方式。 9、 混交树种选择: (1) 条件: 混交树种应与主要树种在生态位上尽可能互补,即混交树种具备与主要树种不一样生态要求,不一样生长特点和根型; 具备较高经济价值、美化效果和抗火能力; 不应与主要树种有共同病虫害; 具备萌芽能力强,繁殖轻易,方便在采种育苗、造林更新及调整种间关系后仍有恢复成林可能; 其成熟期最好与目标树种一致,以降低生产成本。 (2) 方式: 株间混交; 带状混交; 行间混交; 块状混交; 植生组混交; 星

25、状混交。 10、 森林抚育采伐: (1) 目标: 按经营目标调整树种组成; 淘汰劣质林木,提升林分质量; 降低林分密度,改进林木生长条件; 缩短培育期,提升木材总利用量; 改进林分卫生情况,增强林分抗逆性,同时降低森林火灾发生可能性。 (2) 种类: 透光抚育:方法包含全方面抚育、带状抚育、团状抚育; 生长久抚育:分类下层抚育法;上层抚育法;综合抚育法;机械抚育法。 卫生伐。 11、 次生林:是在原始林经采伐利用,火灾及其余灾害等严重破坏后自然恢复形成次生群落。 (1) 特点: 组成树种种类单纯; 无性起源林分多; 林木早起生长快速,但衰退早; 群落层次结构简单、水平结构多样、林分呈镶嵌分布;

26、 林分稳定性差,多病虫灾。 12、 封山育林:是对疏林地与具备一定数量伐根萌芽,具备根蘖更新能力和天然下种母树条件地域,经过不一样形式封禁,并借助林木天然更新能力和辅以抚育管理等方法来逐步恢复和改造次生林一个有效伎俩。 分类:全封、半封、轮封。 13、 森林采伐更新概念:森林成熟以后,木材生长量和质量下降,森林防护性能趋于减弱,应进行采伐利用(通常称为森林采伐) 目标:获取木材;改进、提升森林各种有益效能。 七、森林健康: 1、 概念:指某一森林中生物原因和非生物原因(病虫害、空气污染、营林方法、木材采伐等)影响不会威胁到该森林现在或未来森林资源经营目标。 (1) 实质:经过对森林科学经营实现

27、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使森林具备良好自我调整并保持其系统稳定性能力,增强森林本身抵抗多个自然灾害能力,满足现在和未来人类所期望多目标、多价值、多用途、多产品和多服务需要,使其最大、最充分地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 影响森林健康原因: 森林火灾 气象灾害 土地退化 植被破坏 有害生物 环境污染 城市化扩展 森林管理较差 2、 森林病害防治方法: (1) 病害检疫:为预防危险性病害国际间或国内地域间人为传输; (2) 营林技术防治: 优点:既不产生药害又不污染环境,通常还能促进林木生长; 缺点:收益迟缓,不宜作应急之用。 (3) 化学防治: 优点:适用范围广、收效快、简便易行

28、; 缺点:连续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使用不妥,人、畜、植物易受毒害。 (4) 物理治疗:(使用方便、无污染) 种苗消毒 土壤处理 病株治疗 (5) 选育抗病品种 (6)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伎俩来防治病虫害方法。 3、 主要森林有害植物: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东北部,耐寒、耐旱、喜阳光充分和凉快干燥环境; 紫茎泽兰:原产美洲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 薇甘菊:原产中美洲和南美洲。 4、 森林火灾种类: (1) 按照林火蔓延特点分为2大类: 非连续性蔓延 连续性蔓延:依据林火燃烧部位分布林冠火、地表火、地下火。 (2) 按蔓延速度分:慢速火(小于 2m/min)、中速火(2.120m/min)、

29、快速火(大于20m/min)。 八、森林生态工程建设: 1、 林业生态工程概念:林业生态工程是生态工程一个分支,是依照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林植物为主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工程技术,其目标在于保护、改进与连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2、 林业生态工程生态学原理: (1) 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一个生物种群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具备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代谢和信息传输功效统一体。 (2) 生态平衡:指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经过能量流、物流和信息流传递,达成了相互适应,协调和统一状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标志:能量和物质输出和收入必须相对平衡;在整体上

30、生产者、消费者、和解者应组成完整营养结构,不然食物链断裂,就造成生态系统衰退或破坏;生物种类和树木相对稳定。 (3) 生态学通常规律: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物质输入输出动态平衡规律;相互适应与赔偿协同化规律;环境资源有效极限规律。 3、 生态经济学基本理论: (1) 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与功效理论: 生态系统结构包含人口要素、环境要素、资源要素、物资要素、资金要素和科技要素。 生态经济系统功效:指具备一定生态经济结构生态经济系统在外部环境作用和联络中,所表现出来特征和能力,是经济功效与生态功效复合结果,外在表现为生产功效、生活功效和净化还原功效。 (2) 生态经济平衡理论

31、。 (3) 生态经济效益理论:生态经济效益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与统一,是经济产出和生态产出综合与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量之比。 4、 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介绍: (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主要处理天然林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实现林区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个层次: a、 全方面停顿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域天然林采伐; b、 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木材产量; c、 由地方负责保护好其余地域天然林。 取得结果: a、 工程区内森林资源显著增加; b、 生态情况得到改进; c、 林区企业经济情况开始好转; d、 林区内人口对森林资源过分依赖大大缓解。 (2) 退耕还林工程:

32、背景:长久以来我国生态环境边治理边破坏现象一直十分严重,并展现不停恶化趋势,加剧了自然灾害,加大了受灾地域贫困程度,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 范围: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宜林地荒山荒地改造。 效果:a、工程区森林资源稳定增加; b、退耕还林工程给农民带来了实惠。 (3) 京津风沙源治理: 改进了首都及周围地域生态情况; 各地在实施荒山造林、禁牧舍饲、生态移民等项目中,主动引导农牧民调整优化养业结构,一批附加值高经济林产业、高校畜牧养殖业初具规模。 (4)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三北”防护林主要目标是防风固沙改进环境; 长江流域等防护林表现建设主要目标是护堤护岸、防洪

33、减灾。 (5) 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建立包含森林类型、湿地类型、野生动植物类型、荒漠类型等多个类型区763处,新增自然保护区面积1700万km,新增保护面积占国土总面积1.76%。 珍稀物种拯救取得显著成效; 野生多植物资源人工繁育形成规模; 形成了较为健全法律体系、行政管理体系、执法监督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 (6) 重点地域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5、 封山育林技术: 封育方式确定: 全封:边远地域、江河上游、水库集水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域、风沙危害尤其严重地域以及恢复植被较困难封育区; 半封:有一定目标树种、生长很好、林木覆盖度较大封育区; 轮封: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燃

34、料等有实际困难非生态脆弱区。 5、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信息技术: 管理信息系统; “3S”技术; 计算机网络。九、森林资源可连续经营: 1、 林业生产特点: 林业生产地域辽阔性; 森林资源可再生性; 森林功效多样性; 林地生产周期长久性; 林业生产社会性; 林地成熟不显著性。 2、 森林资源调查: (1) 目标和意义: 目标:查清调查区域内森林资源面积、蓄积、生长量、消耗量及其改变规律等。 意义:对国家或大地域森林资源调查,其目标是为国家制订计划或规划、方针、政策提供依据;对基层林业生产单位森林资源调查,其目标是为基础林业生产单位长、中、短或年度计划以及检验评定森林经营效果和计划执行情况提供依据

35、。 (2) 森林资源调查体系: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调查;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也称森林经理调查; 三类调查也称作业设计调查。 3、 森林经营周期: 轮伐期:是同龄林经营周期; 择伐周期(回归年):在异龄林林分中。 4、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实质: 在生态领域,有效森林经营必定强调健康森林生态系统和持久土地生产力;强调土地是基本资源,它应该维持森林资源生产力,而不过于强调施肥。 在经济领域,首先要从改变森林价值观开始; 在社会和政治领域,必须考虑林地是一项社会问题,林地社会化程度越高,越说明林地已成为社会学应用一个分支; 强调按森林林地生态系统经营绝不意味着纯粹自然保护主义。 5、 森林分类经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照社会对生态和经济需求,按照对森林多个功效主导利用方向不一样,将森林5大林种对应地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分别按照各自特点和规律经营一个新型林地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 6、 7、 林地资源管理详细内容: 林地管理; 林地采伐限额管理; 造林更新监督管理; 森林档案建立和管理 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