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412491 上传时间:2024-09-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原始分与标准分得定义 原始分就是考试后直接从卷面上得到得分数。标准分就是指通过原始分转化而得到得一种地位量数,它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得位置。因此,无论试题难或易,无论整体原始分偏高或偏低,整体标准分都没有什么变化. 二、标准分得计算根据教育统计学得原理,标准分Z就是原始分与平均分得离差以标准差为单位得分数,用公式表示为:Z=(X-)/其中:X为该次考试中考生个人所得得原始分;A为该次考试中全体考生得平均分;为该次考试分数得标准差。 通过转换后得到得标准分Z在一般情况下都带小数,而且会出现负值,实际使用时不太方便,所以还要对Z分数进行线性变换(变换):T=00+100这就就是我们通常

2、所说得标准分。这种标准分得平均值为500,也就就是说,如果某考生得标准分为50,则该生得成绩处于此次考试得中间位置. 标准分有如下性质: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分数之间等距,可以作加减运算;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就是线性转换,不会改变原始分得分布形状,也不改变原来分数得位置次序。 三、使用标准分比使用原始分有什么好处?根据教育统计学得原理,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得意义可以从下面得比较中反映出来:单个标准分能够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得位置,而单个原始分则不能。例如,某考生某科得原始成绩为8分,无法说明其这科成绩究竟如何,因为这与试题得难度有关,与总体考生得分数有关。如果某考生某科得标准分为65,即分

3、数为1、5,则通过查正态分布表,查得对应得百分比为0、9332,于就是我们知道,该考生得成绩超过了93、32得考生得成绩,这就就是分数解释得标准化。 不同学科得原始分不可比,而不同学科得标准分就是可比得。不同得学科,由于试题得难易程度不同,各学科得分数价值也就不同。例如某考生得语文原始成绩为0分,数学原始成绩为7分,从原始分瞧,其语文成绩优于数学成绩。但如果这次考试全体考生得语文原始分平均为8分,而数学原始分平均为60分,则该考生得语文成绩处于全体考生得平均水平之下,而数学成绩处于全体考生得平均水平之上,即该生得数学成绩实质上优于语文成绩。从标准分得角度来衡量,其语文标准分小于分,而数学标准分

4、大于50分。由于标准分代表了原始分在整体原始分中得位置,因此就是可比得。不同学科得原始分不可加,而不同学科得标准分之间具有可加性。既然不同学科得原始分不可比,那么也就不可加.多学科成绩,只有在各科成绩得平均值相同、标准差也相同得条件下,才能相加,否则就是不科学得。各学科原始分得平均值以及标准差一般都不相同,而各学科得标准分得平均值以及标准差都基本相同,因此,各科得标准分就是可加得。 四、什么就是增值? 教学增值就就是评价时将学生原有基础一并考虑,用以比较原有基础与接受教师教育后成绩增进得幅度。增值评价分为两步:首先根据原有基础得到一个输入值;然后根据教育后得成绩得出一个输出值。输出值与输入值之

5、间得差就就是增值,用公式表现就就是: 增值输出值-输入值 教学增值评价法就是一种借助计算机系统与统计程序.对教师得教学效果(即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得影响程度)做出判断得教师评价方法。 一个教师得教学总会有一定得效果。对学生成绩总会产生得影响,但这种影响范围可大可小,可正可负,而教学增值评价就就是将这种影响进行量化,进而遴选积极影响、转化消极影响、促成有效教学、扩大受益群体.五、如何简洁作出标准分得数据? 打开08级成绩,瞧“原始分换算成标准分”,分别在语文、数学、后面插入一列,例如:白月同学得语文标准分就是08,在其后面得空格中输入: =10*(2VERAGE(D3:$746))/STE(D$3

6、D$6)+500这就将白月同学得语文成绩转化为标准分了,成绩就是45分. 只需要双击445就可以将所有高一得学生语文成绩都转化为标准分了,只需复制这一列到数学后一列,就自动生成了数学得标准分了,同理可得到其她各科得标准分。 六、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 1、任课教师如何通过数据对学生进行指导 打开08级成绩,瞧“学生标准分与班级各科平均分”,例如:通过白月同学得成绩可以明显瞧出,她得理科相对比较强,尤其数学非常突出,超过了6、6得同学,文科相对比较薄弱,尤其历史,有86、%得同学超过了她。再瞧“学生增值与班级各科平均增值”,白月同学得数学、化学较上次期中考试进步幅度较大,而语文、历史、地理较上次期

7、中考试退步也很明显。任课教师可以深入了解白月同学得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针对本学科得特点,提供给她一些合理化得建议。 2、任课教师如何通过数据反思自己得教学打开0级成绩,瞧“学生标准分与班级各科平均分,例如:高一、1班得英语平均分为51,在全班各科名列第一,在高一外语中也名列第一,在高一各科中也名列前茅,因此这个班得英语不仅就是班级得优势科,也就是高一级部得优势科。再瞧“学生增值与班级各科平均增值,高一、班得英语平均增值为9,增值率(正增值得学生数除以学生总数)为5、3%,说明该科老师得教学对高一、班学生得正影响较大。 Exel应对特殊学生成绩分析统计 .考试混合编,成绩统一理-老方法遇到新问题

8、关于使用xel进行学生成绩处理,已经就是老话题了。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就是会有很多新问题,例如,现在很多学校都就是全年级各班混在一起考试,以防考试改卷中得不正当竞争。而统计成绩时,则就是将已判分但未拆封得考卷统一交到教务处,先按座位号顺序(每本考卷得自然顺序)录入各科分数,再分析统计出全年级各科成绩。举例说明,如图1(记录11至80隐藏了),要统计二()班优秀人数,传统做法就就是先按考试号排序,再通过公式“=COUNTIF(分数!:D9,96”)”求出。它得弊端就是要手工逐个修改“D2:D69这个参数中得两个行号(2与6),这可就是一项工作量很大得工作。当然,简单得方法还就是有得,往下瞧吧。 2.

9、初步准备考试号里提班级如图1,从列得考试号中取出前三位(班级编号)放在S列,即在单元格S2输入公式“=LEFT(B2,3)”,然后双击(或拖动)2单元格右下角得填充柄即可。 3再做辅表班级等级二合一在图1所示得工作簿中再新建一工作表,并将其命名为“等级,在单元格A中输入公式“=分数!A,回车,选定A1,按住1右下角得填充柄向右下拖至C840单元格,将“分数”工作表中得姓名、考号、座位号引用到“等级”工作表中(注意,千万不能复制粘贴过来,这样不能保持两表数据得一致性).再选定C1,按住C右下角得填充柄向右拖至L单元格,将语文、数学等个学科科目引用过来.接着,在D2单元格中输入嵌套公式“=F(分数

10、D=96,分数!$S2”a,(分数!D72,分数!$S2”,IF(分数!D48,分数!S2&d”,分数!$S2&”c”))。D单元格中公式得含义就是:瞧“分数!D2”单元格中得分数(即“分数”工作表中李悦得语文分数)就是否大于等于96.如果就是,则在D2单元格中填入“a”“分数工作表中S2单元格中得字符“21”加上“a”(“201”表示二(1)班,“a”表示成绩等级为“优秀);如果不就是(即小于9),再瞧就是否大于等于7。如果就是,则在D单元格中填入“20b”;如果不就是(即小于2),再瞧就是否小于48如果就是,则在D2单元格中填入“201”;如果不就是(即小于72大于8),则在2单元格中填

11、入“201c”。最后按住D2单元格右下角得填充柄向右下拖至L80单元格,就可以将每个学生各科成绩得等级及所属班级都填好了 4.最终统计-所需数据瞬间齐辅表制好之后,言归正传回到“统计”工作表(如图)中,在17到E8单元格区域中利用自动填充功能再制作一小块辅助数据(如图2).万事俱备,下面开始班级总人数及优秀率、及格率等得统计了。仍以二(1)班优秀率为例,现在就改用这样得公式了“OUNTIF(等级!D:D,$)”,即对“等级工作表中D列所有单元格进行统计(等级!$D:D),找出值为“201a”(本工作表即“统计”工作表得B17得值,代表二()班优秀率)得单元格数目。具体做法如下: ()班级总人数

12、在B单元格中输入):“=CONTI(分数!S:S,7)”; (2)优秀人数(在C单元格中输入):“COUNTIF(等级!$D:$,$B1);()优秀率(在D单元格中输入):“=C4/$B410”; (4)及格人数(在4单元格中输入):“=COTIF(等级!:$D,$B17)+COUNTIF(等级!$D:,$C17)”; (5)及格率(在F4单元格中输入):“4/$4100”; (6)低分人数(在4单元格中输入):”=CONTF(等级!D:,$1)”; (7)低分率(在单元格中输入):“=G4B4100”; 到此为止,其余数据通过自动填充功能,瞬间即可完成。5.方法点评一表成,终年用,一劳而永

13、逸()不同年级成绩统计得简单套用:比如,首先制作好了一年级得统计表,通过复制粘贴将第一个工作表(“分数”工作表)得内容更改为二年级得数据表,则二年级得成绩统计便自然而成. (2)多次考试成绩统计得简单套用:这次考试得统计表,到下次考试成绩统计时,照用不误,只将第一个工作表换成新生得成绩记载就可以了。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3)教师应该知道得几种成绩统计分析方法 一、成绩段统计表 此方法常用,举例如下:表:某年级某学科某班学生考试成绩统计(本卷满分100分) 分数段 00 9075750 630 30以下 人数 1614 8 4百分率() 、6 31、4 27、5 15、7、 从表中可以

14、得到如下信息:7590这一分数段人数最多,有1人;6分(及格)以上有39人;60分以下有12人,其中30分以下4人,需要尽快补差等。 二、平均分 在教育统计学中得公式就是: 由于大家都很熟悉,举例从略。平均分可以了解各组(班)学生得平均水平就是否一样。 三、全距(也叫极差)(符号为“”) 就是指一组数据中由最大量数到最小量数得距离(也就就是教学中常说得最高分与最低分得差).R小说明离散程序小,比较整齐。四、标准差 就是指一组数据中每个数值与它们得平均数之差得平方得算术平均数得平方根(符号为“”) 公式: 上式中、2、3、n为学生得个人成绩,()为学生得平均分,为学生人数。如: 一组 82 84

15、 7 888889 8 9 90 二组5 73 88 89 92 9596 9 100上面两组学生得平均成绩都就是82分,根据计算公式,可求得两组得标准差分别为、7分与13、8分,说明第一组学生得离散度小,学生得成绩均匀。 五、差异系数 标准差可以用来比较两组数据之间得离散程度得大小,但有两种情况这种比较毫无意义:一就是两组数据得测量单位不同;二就是两组数据得测量单位虽然相同,但它们得平均数相差较大。这时可用差异系数(用表示)进行比较。 公式为:CS ()10%(式中为标准差,()为平均分) 例如:某一测验,一年级得平均分就是50分,标准差就是、2;三年级得平均分就是0分,标准差就是6、04。

16、问这两个年级得测验分数中哪一个离散程度大?由于平均数相差较大,不可以直接比较两个标准差,计算后得到一年级得差异系数就是8、2%,三年级得差异系数就是7、5%,显然一年级得测验分数离散程度大. 六、标准分(用符号“”表示)平均值与标准差用来考察与分析同质得统计资料就是有价值得,但对于不同质得考试,如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不同考试意义就不大,这时一般就要用标准分数作比较. 公式为: 例:有某生三次数学考试得成绩分别为70、7、4,三次考试得班平均为70、5、,标准差分别为、4、。如何瞧待该生得三次考试成绩得地位?如果仅从原始分数瞧,肯定认为第一次最好,其实不然,要计算出各次得标准分数,才能说明问题。 根据公式得出:1=(7)/8=02=(57-55)40、53=(45-42)/=、 这说明,原始分数为70,其位置正在平均线上,而原始分数为57得,其位置在平均线上、5处,而原始分数为4得,其位置在平均线上0、6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