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老年常见皮肤病预防科普手册》.pdf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12247 上传时间:2024-09-19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3.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老年常见皮肤病预防科普手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本文档共20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 预 防 科 普 手 册中老年常见皮肤病2第一章03/健康中国:健康老龄化,守住中老年人的“体面”第二章05/不容小觑:瘙痒、干燥、疼痛,皮肤警报信号第三章08/全面了解:三类常见中老年皮肤病,勿陷误区第四章17/防优于治:防、衣、食、护,全面武装目录 3 健康中国:健康老龄化,守住中老年人的“体面”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不仅能感受温度、压力、疼痛等刺激,更有独特的免疫作用。皮肤是人体理想的“天然屏障”,是防御疾病的“健康盔甲”,是保卫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免疫性衰老,皮肤的生理结构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皮肤自然老化,以及合并慢性病等系统性疾病等原因,“屏障”开始老化,“盔甲”不再坚固,人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变弱,皮肤疾病的发生率也愈来愈高。“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指出,坚持预防为主,减少疾病发生。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显现,国家发布“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强调生命质量为上,利用医药保健提前预防疾病。在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推行健1.3 4康中国,中老年人群的疾病预防至关重要。皮肤疾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关乎中老年人的“体面”。据估计,中国人皮肤疾病患病率高达40%70%,所致健康寿命损失在所有疾病中位列第四,从婴幼儿到老龄人口,湿疹、感染性皮肤病、皮肤肿瘤等皮肤疾病对全生命周期造成不同程度的疾病负担1。其中,因年龄增长、皮肤老化、免疫衰老以及基础疾病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各种老年皮肤病越来越普遍,然而目前尚未受到足够关注和重视2。年龄增长皮肤老化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各种老年皮肤病越来越普遍免疫衰老基础疾病1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南大学)皮肤疾病大数据工作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肿瘤 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肿瘤亚专业委员会.皮肤病流行病学研究专家共识 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53(12):11.2吕婷,王宏伟.老年皮肤病概述 J.皮肤科学通报,2019,36(4):9.4 5 2.不容小觑:瘙痒、干燥、疼痛,皮肤警报信号皮肤状态常常是我们身体状况的晴雨表,异常的皮肤表现有可能成为疾病的报警器。瘙痒、干燥、疼痛、起皮疹等,这些皮肤问题看起来很常见,但也不容小觑,可能是皮肤在发出警报,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持续反复皮肤瘙痒可能是皮肤瘙痒症或湿疹。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65 岁以上门诊患者皮肤瘙痒症的发病率为12%,85 岁以上达 20%3。瘙痒干燥,惹人烦恼 5 6中老年人皮肤疼痛,比较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性疾病,比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疼痛难忍,刻骨铭心这可能与中老年人皮肤老化、皮脂腺功能减退、人体免疫机制变化、长期用药、环境变化等有关。皮脂分泌减少,无法很好地锁住水分,就容易导致皮肤干燥,从而引发脱屑、皲裂、瘙痒等一系列症状,四肢更为明显。另一方面,老年人御寒能力差,对温度的敏感度也会降低,因此,洗澡时的水温相对更热,这会进一步造成皮肤水分蒸发,加重干燥瘙痒等症状。老年人容易皮肤瘙痒、干燥,一般在睡觉前,脱衣服时最厉害,使人难以忍受,搔抓不停,致使皮肤抓破出血,才觉得症状减轻。中老年人皮肤瘙痒的病因很多,少数是由内在的疾病引起的,如糖尿病、肝病及肾脏的疾病均有可能引起皮肤瘙痒,这些患者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多数老年瘙痒症是由于皮肤的油脂逐渐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引起的。6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老年皮肤病学组.老年皮肤瘙痒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11,32(11):1233.7 带状疱疹引发的疼痛 70%80%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前驱疼痛,疼痛发生于皮疹出现前的部位4,这些部位多发于胸背部、颈部、头面部、腰部5,如灼烧、射击、刺痛、抽痛般,可能会影响睡眠。胸背部灼烧颈部射击头面部刺痛腰部抽痛起的带状疱疹,也有可能是皮肤干燥导致皮肤结构被破坏而产生疼痛,还有可能是其它疾病造成的疼痛,如皮肤细菌感染或非感染性炎症造成的疼痛等。疼4 DWORKIN R H,JOHNSON R W,BREUER J,et al.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rpes zoster 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2007,44 Suppl 1:S1-26.5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带状疱疹专家共识工作组.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 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6):403-8.7 83.全面了解:三类常见中老年皮肤病,勿陷误区对于中老年人群,湿疹、皮肤瘙痒症、带状疱疹较为常见,及时了解这些疾病的症状和其它疾病引发的疼痛 皮肤细菌性感染可能会表现为发病部位的红、肿、热、痛、脓;非感染性炎症例如皮肤血管炎等也可引起疼痛。疼痛红肿其它疾病痛热脓皮肤血管炎皮肤干燥引发的疼痛 随着年龄增长,表皮变薄,皮脂腺分泌功能降低,水分减少,会引起皮肤干燥、皲裂、脱屑等,可能伴有刺痛感。干燥皲裂脱屑刺痛感8 9 湿疹,通常指皮炎湿疹类疾病,是一类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这类疾病同时或先后发生多种瘙痒性皮损,如红斑、丘疹、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脱屑、结痂、苔藓样变等。湿疹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皮炎湿疹类疾病具有相对明确的病因(比如接触性皮炎、感染性皮炎、乏脂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等),或者具有相对特征性的皮损特点(如钱币状皮炎、脂溢性皮炎等)。湿疹湿疹皮肤瘙痒症三类常见中老年皮肤病带状疱疹 9 危害,鉴别误区,及早预防、尽早诊治,为中老年健康幸福生活铺垫平坦之路。10 误区一:保持皮肤干燥相反,保湿剂在缓解及预防湿疹复发和保护皮肤屏障发挥着重要作用。误区二:湿疹老是反复,治不治都一样湿疹反复,可能多为随意停药、没有规范治疗、没有巩固/足疗程治疗、没有积极预防等导致的。所以,规范足疗程的治疗并且积极预防,能够减缓湿疹程度,减少复发频率。误区三:激素药不能碰合理使用激素,可有效控制疾病,但也不能拿激素当灵丹妙药。湿疹常见误区误区一:误区二:保持皮肤干燥湿疹老是反复,治不治都一样误区三:激素药不能碰常见误区10 11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无明显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女性多于男性,亚洲人多于白种人,秋冬季节发病更为常见6,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7。皮肤瘙痒症主要以瘙痒为主要表现,无原发皮损,反复搔抓可见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继发皮损,甚至继发感染引起毛囊炎、疖、淋巴结炎等。患者常因瘙痒而夜不能寐,白天精神不振,影响食欲、情绪低落甚至不能正常生活。这种疾病易反复发作。有发于秋末冬季,因寒冷干燥诱发;亦有发于夏季,因潮湿多汗诱发。老年皮肤瘙痒症指:年龄 60 岁、仅有皮肤瘙痒而无明显原发疹、每日或几乎每日瘙痒持续 6 周以上,可累及全身或局部皮肤8。引发老年皮肤瘙痒的原因通常为皮肤源性、系统疾病、神经源性及精神源性等9,还与老年患者年龄、生理及代谢特点有关10,11。皮肤瘙痒也可能是身体内部疾病的表现,比如糖尿病、肝胆疾病、甲状腺疾病,甚至恶性肿瘤等,因此,如果皮肤瘙痒严重、顽固,且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皮肤瘙痒症 11 6 Valdes-Rodriguez R,Stull C,Yosipovitch G Chronic pruritus in the elderly:pathophysiology,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Drugs Aging,2015,32(3):201 2157 Yalcin B,Tamer E,Toy GG,et al The prevalence of skin diseases in the elderly:analysis of 4099 geriatric patientsJ Int J Dermatol,2006,45(6):672 6768 Rajagopalan M,Saraswat A,Godse K,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pruritus:an expert consensus reviewJ Indian J Dermatol,2017,62(1):7 179 Yosipovitch G,Bernhard JD Chronic pruritu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3,368(17):1625 163412 误区一:一痒就挠皮肤痒,几乎每个人都会习惯性地用手挠,甚至抓破皮都不知道。其实过度挠痒痒是不对的,不仅会加重炎症、汗毛孔收缩等情况,还会让人越挠越痒。如果瘙痒部位被抓疼了,痛觉就会掩盖痒觉,给人一种不痒了的假象。但当疼痛消失,瘙痒很可能卷土重来。如此循环,更易导致皮肤破损、炎症等。皮肤瘙痒时不要用指甲抓,可以将五个手指指尖并拢,快速戳瘙痒的部位。如果效果不佳,可用冷水敷瘙痒部位,但秋冬季要注意别受凉感冒。误区二:过度清洁很多女性不仅早晚都用洗面奶洗脸,而且还会用上卸妆水、洁面刷等工具,认为这样才能洗干净。但事实上皮肤会通过毛孔排出皮脂,形成保护层,对皮肤起到保护作用。如果过度清洁,容易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出现皮肤干、红、发紧等问题,慢慢地还会出现红血丝、颜色不均匀、长痘等,甚至引发其他皮肤疾病。常见误区10 Rajagopalan M,Saraswat A,Godse K,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pruritus:an expert consensus reviewJ Indian11 Stander S Classification of ItchJ Curr Probl Dermatol,2016,50:1 412 13 随着人们年龄增大,免疫力下降,带状疱疹便开始“伺机而动”。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生蛇等),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常伴有神经痛,并在身体单侧出现带状分布的皮疹12,周围绕以红晕,可伴结痂。发疹前可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可有针扎样疼痛或跳痛。带状疱疹12 ROBERT W JOHNSON,D B,GEORGE KASSIANOS,ALAIN LEPLGE,KENNETH E SCHMADER AND,WEINKE T.The impact of herpes zoster and post-herpetic neuralgia on quality-of-life J.BMC Medicine,2010,8(37).13 14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高于健康人群18。1)带状疱疹与基础疾病关系密切2)1)3)年龄: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3。50 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14。即使身体健康,中老年人 50 岁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仍会陡然增加15。慢性病: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慢阻肺、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病患者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16。免疫功能低下: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肿瘤、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等人群,更容易发生带状疱疹17。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有哪些?13 HARPAZ R,ORTEGA-SANCHEZ I R,SEWARD J F J M,et al.Prevention of herpes zoster: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ACIP)J.2008,57(5):1-30.14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带状疱疹专家共识工作组.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 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6):403-8.15 KAWAI K,GEBREMESKEL B G,ACOSTA C J.Systematic review of incidence and complications of herpes zoster:towards a global perspective J.BMJ Open,2014,4(6):e004833.16 MARRA F,PARHAR K,HUANG B,et al.Risk Factors for Herpes Zoster Infection:A Meta-Analysis J.Open Forum Infect Dis,2020,7(1):ofaa005.14 15 误区一:带状疱疹没有传染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离我们很近。高达 90%以上的成人体内潜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21。常见误区带状疱疹常见误区误区一:误区二:误区三:带状疱疹没有传染性带状疱疹能自己好,不用治疗带状疱疹一生只会得一次糖尿病患者得带状疱疹后,导致血糖控制更加困难19。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得带状疱疹后,感受到的痛感更强20。2)3)17 https:/medlineplus.gov/shingles.html J.18 谢和宾,曾鸿,田立红,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危险因素的 Meta 分析 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0,v.26(04):70-73.19 MUNOZ-QUILES C,LOPEZ-LACORT M,AMPUDIA-BLASCO F J,et al.Risk and impact of herpes zoster on patients with diabetes:A population-based study,2009-2014 J.Hum Vaccin Immunother,2017,13(11):2606-11.20 ORCEL-PAGNON L,BRICOUT H,BERTRAND I,et al.Impact of Underlying Conditions on ZosterRelated Pain and on Quality of Life Following Zoster 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2017,72(8):1091-7.15 16带状疱疹本身不会直接传染22。活动期带状疱疹患者会将病毒传染给没有接种过水痘疫苗或者没出过水痘的人,感染之后会得水痘23,24。如家中有老人得带状疱疹,可能会将病毒传染给家中的孩子,这样孩子会患上水痘。误区二:带状疱疹能自己好,不用治疗大部分带状疱疹需要治疗,只有极少部分无症状或极轻微症状的青少年可不必治疗。对于大部分人,带状疱疹不但需要治疗,而且要积极治疗;不但要抗病毒,而且还要积极抗炎和对症治疗。一般建议在疾病开始的头三天就治疗,治疗越早,疗效越好。误区三:带状疱疹一生只会得一次带状疱疹不是患过后就会终身免疫的疾病,痊愈后同样可能复发25。免疫功能低下的带状疱疹患者由于不能有效形成并维持较高水平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免疫应答,是疾病复发的重要基础26。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会增加带状疱疹的复发风险27。21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带状疱疹专家共识工作组.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6):6.22 Shingles(Herpes Zoster)2019.https:/www.cdc.gov/shingles/about/transmission.html.J.23 Shingles(Herpes Zoster)2019.https:/www.cdc.gov/shingles/about/transmission.html.J.24 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华预防医学会.全民健康十万个为什么-免疫与接种 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17 在带状疱疹、皮肤瘙痒症、湿疹等常见皮肤疾病中,目前能够通过接种疫苗达到提前预防的疾病便是带状疱疹。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疾病是简单且事半功倍的智慧举措,疫苗的发明和大规模的使用有效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挽救了无数生命,被视为 20世纪公共卫生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此外,还应提高自身免疫力,清淡饮食、适度锻炼,并规范治疗、良好控制已有的基础性疾病。防 4.防优于治:防、衣、食、护,全面武装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大部分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一旦皮肤屏障被攻破,危害更大,也可能会加重其他疾病。因此,保护皮肤健康,要兼顾防、护、衣、食等多方面。25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带状疱疹专家共识工作组.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 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6):403-8.26 Burke BL,Beard OW.Immune responses to varicella-zoster in the agedJ.Arch Intern Med,1982,142:291-293.DOI:10.1001/archinte.1982.00340150091017.27 Marra F,Parhar K,Huang B,et al.Risk factors for herpes zoster infection:a meta-analysisJ.Open Forum Infect Dis,2020,7(1):ofaa005.DOI:10.1093/ofid/ofaa005.食油煎、油炸或是辛辣类的食物,较易引发体内的热性反应的食物少吃。戒烟酒、浓茶、咖啡及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番茄、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萝卜、绿豆、苡仁等。衣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冷热刺激。选择宽松柔软、透气性好的纯棉衣物和床单被褥等,避免摩擦,避免化纤类、毛类产品对皮肤的刺激作用。18护洗脸不宜过度,一般来说,日常洗脸使用温水和洁面乳即可,哪怕是化了普通的彩妆,也能洗干净。不推荐频繁使用洁面工具,以免损伤皮肤屏障。做好保湿工作,可以使用“仿生”类护肤品,如:天然保湿因子、脂质屏障剂等,用来补充皮肤天然成分的不足,从而帮助修复屏障。全身性瘙痒患者应注意减少洗澡次数,洗澡时不要过度搓洗皮肤,不用碱性肥皂。预防常见皮肤疾病,可前往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疾病预防、疫苗接种等问题。如果发现皮肤异常,可前往正规医院皮肤专科或就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就诊。19 20指导单位: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发起单位: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葛兰素史克中国手册撰写:中国社区医师杂志手册设计:中国新闻周刊特邀审稿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张建中声明:此手册仅用作公益科普,禁止二次改动和商用,中国社区医师杂志和中国新闻周刊拥有最终解释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