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全国卷解析.ppt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411342 上传时间:2024-09-19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12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全国卷解析.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全国卷解析.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全国卷解析.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全国卷解析.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全国卷解析.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之表达方式u考纲解读一、考纲展示2016年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二、命题特点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题中的一个考查重点,更是一个热点。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课标全国、浙江卷、湖南卷、天津卷均直接考查了表达技巧。(1)从设题方式上看,一般来说,设置一道小题,有的直接提问,如2015年高考天津卷天津卷第8题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就直接考查了表达技巧。有的结合其他考点间接提问,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第8题“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2)从命

2、题内容上看,表达技巧涉及内容多,考查角度广,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如2014年高考浙江卷第22题“简单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属于对表达方式的考查;再如,2014年高考重庆卷第12题的第(1)小题“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属于对表现手法的考查。u五年高考一、(全国新课标卷一、(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

3、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一、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合作探究课时合作探究课时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u题点聚焦表达技巧是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

4、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以及谋篇布局技巧。题型一:表达方式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就是针对“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进行鉴赏。因为诗歌以写景抒情为主,故要特别关注“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常考点:1.描写(1)描写讲究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2)描写讲究方式:视觉、听觉、嗅觉、触觉。(3)描写讲究技巧: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衬托(正衬和反衬)。2.抒情抒情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1)借景或借物抒情;(2)融情于景,情景交融;(3)托物抒情;(4)用典抒情;(5)借古讽今。常见提问方式:(

5、1)本诗(词)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加以赏析。(2)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词)是怎样表达作者情感的。(3)诗的第联或词的上(下)片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景?例1(2014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阮郎归阮郎归西湖春暮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注】番腾:同“翻腾”。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中描写这种表达方式的鉴赏能力。题干已经指出赏析的角度“点面结合”,赏析的内

6、容“暮春之景”。因此,我们应从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中去分析词中的写景之句。先看这首词的整体内容,也就是所谓“面”,“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总写清明寒食时鲜花凋谢的暮春景色,“番腾妆束闹苏堤”则总写人们闹苏堤的场景;再分析“点”的情况,所谓“点”,这里是指词人从万千西湖景色中撷取的一些独特意象的描绘以及写人时的细节描写,而“花褪雨,絮沾泥”正是暮春景色中的一个细节描写,“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是写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的刻画。这样答案就不言而喻了。【答案】香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情感

7、内涵。例2(2011课标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春日秦国怀古春日秦国怀古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答:_【解析】“情”与“景”的关系,从诗歌的首句“一望欲消魂”可知是“触景生情”,看到满眼荒芜,触景伤情。从“古碑”“残阳”“积雪”等传统意象看,是融情于景。从“古碑”“残阳”“积雪”的冷色调与诗人“消魂”

8、的情感来看,是以“哀景”写“哀情”。【答案】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方法点拨解答表达方式类题目的方法1.积累相关术语如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衬情等。2.审清题目要求认真审题,读懂暗示,特别是题干中的“描写”“抒情”的字眼,然后从此入手,运用规范的术语进行多角度地分析。尤其要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不同特点。【特别提示】四种常见的抒情方式(1)借景抒情。诗(词)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景物予以抒发,这样抒情的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方法。(2)借事抒情。

9、借助于事件即人们的行为举止来抒发感情,通常是选取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场景、片段和事件来抒情达意。如:西西 归归 绝绝 句句元稹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这首绝句借展读友人书信,表现自己对友谊的欣慰,对友人的感激之情。(3)托物言志。诗(词)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词)中的物一般带有人格化的色彩。(4)咏史抒怀。借历史故事表达自己的思想,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借古讽今,就是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之事;二是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3.答题步骤步骤一,明方式:准确指出诗歌在表达上运用了何种方式;步骤二,

10、释运用:结合诗句阐释此种表达方式是怎么运用的;步骤三,析作用:简析此种表达方式对塑造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题型二:表现手法常考点:比兴寄托、虚实相生、衬托(动静相衬、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对比、象征、借古讽今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做题中,当题目问及表现手法时,往往把表达方式中具体的抒情方式、描写方式及修辞手法也纳入其中。常见提问方式:(1)试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2)试分析“,”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3)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诗句进行赏析。(4)这首诗(词)采用了的艺术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例3(2014重庆)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

11、答问题。商调商调黄莺儿黄莺儿赠燕赠燕(清)张潮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注】。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题目: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答:_【解析】从题目“赠燕”来看,这是一首咏物诗,吟咏的对象是燕子。要正确解答这道题,需要先找出描写燕子的内容来。第一处:“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属于正面描写,用了拟人修辞。燕子仿佛也有了人的思想,有了人的感情。第二处“最难消王谢堂前憾”,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中的句子,这是用典(表现手法)。也这是作者想象之景,是虚写(描写手法)。【答案】拟人、

12、用典、虚实结合2015(安徽卷)(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月圆(1)【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2)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旧,(3)未缺:指月圆。(4)列宿:众星。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前一句写眼前的月亮,后一句虚写,想象到千里之外家乡的亲人也共同沐浴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希望天涯各处的亲人们都共同沐浴美好月光的美好心愿,同时也表达出自己长期滞留在异乡,久久不能回家的无奈,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方法点拨1.找准角度鉴赏表现手法时,如果没有规定角度,应选择最突出的、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切入。很多时候,表现手法与其他手法在运用上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在没有明确说明的情况下,亦可将其他手法视作表现手法的基本内容。2.答题步骤第一步,明确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即用一两个词准确地指出诗歌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第二步,阐述诗歌中表现手法的应用,即结合相关语句阐释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第三步,分析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分析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有时,可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糅合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