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关注什么最近,学校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月”听评课活动,我花费了一些功夫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设计了形式多变的习题,授课时特别注意了语言的精炼表达,自认为课堂环节也较为顺利,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却并不好,从学生的反应上,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学生并没有真正接受。学生没有真正接受的课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成功的课。这节课的失败之处在哪里?认真地分析和反思后,我为自己找到了答案:这节课的失败在于我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感受,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去上,按照已设计好的教学程序进行,在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没有接受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教学环节。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课堂所缺少的就是对学生学习感受的关注,缺少的
2、是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教学。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有的教师也在抱怨:自己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学生却还是不懂。如果我们不顾学生的学习感受,只是按照预设的程序来上课的话,只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属于教师的独自表演,这样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切身感受,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调整教学方案。课堂情况是多变的,课前准备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照搬。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能够积极并自信的学习数学,是学生学习状态很重要的标志。谈起数学学习,很自然会联想起背许多数学公式,做大量繁杂的数学题。其实这些既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没有反映数学的本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有的数学教学大纲相比,最显着的变化是:关注
3、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新标准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如生活中的问题、有趣的数学史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这些素材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要有利于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有利于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
4、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是要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1、首先应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由传统的接受式向自主性、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建立
5、宽松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想,和学生一起寻求真理,能承认自己的过失与错误。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2、要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思考的过程不仅是掌握知识的过程,更是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这一环节是不可替代的,也是马虎不得的。所以,当我们提出问题之后,必须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来体会、揣摩、感悟,以便于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3、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同样一个问题,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很容易,但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也许就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最好的方法就
6、是让他们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他们在交流中可以充分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取长补短。通过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才是我们教学中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生成能力,这才是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4、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必然带来课堂气氛的活跃,这是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的标志。许多教师担心学生在课堂上一旦活跃起来,将会导致课堂混乱,自己难以驾驭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设法提高学生对于合作学习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让他们勇于合作,乐于合作,并在合作中积累经验,掌握合作技巧,从而使他们的合
7、作学习更加实用和高效。三、关注学生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课程改革将促进学生发展放到了中心位置,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的数学基础、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方式、方法,以及数学学习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师必须打破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做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注重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在此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教学,真实而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反映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反馈。总之,一堂真正的数学课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思考了;关注学生的思考、讨论与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充满活力、富有实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