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用CBV包皮去除环行包皮套扎术120例体会【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CBV包皮去除环行包皮套扎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应用CBV包皮去除环行包皮套扎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120例。术中消毒,阴茎根部阻滞麻醉或氯胺酮基础麻醉,将包皮后退,内环置于冠状沟处,然后将多余的包皮复位,用外环将包皮卡在内环凹槽处,结扎弹力线35圈,术后710天包皮结扎后缺血坏死,包皮套环自然脱落。结果 120例患者术后无出血,切缘整齐,保留了完整系带,阴茎外形美观,术后36例伤口有少许水肿,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均一期愈合,瘢痕少。术后随访普遍满意,已婚者性生活比术前和谐。结论 应用CBV包皮去除环行
2、包皮套扎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 CBV包皮去除环;包皮套扎术;包皮过长;包茎 我院于20042008年2月采用CBV包皮去除环行包皮套扎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120例,取得满意效果,较传统包皮环切术有明显优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年龄446岁,包皮过长76例,包茎44例,其中反复感染,非感染期就诊10例,8例包皮嵌顿,其余均无任何症状。材料选择 采用重庆博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CBV包皮去除环,分儿童型和成人型,大小共有21种型号。方法 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或阴茎根部阻滞麻醉。用消毒棉球将生殖器的内外部充分擦拭一遍,用专用的
3、环规卡选择好适合的CBV包皮除去环型号。一般来说,阴茎在未勃起的状态下最适宜手术的进行。把覆盖在龟头上面的包皮后推,确认龟头是否完全露出,将内环有两个U缺口的短边向根部方向、宽边向外并将其套入冠状沟。若包皮外口太过狭小,可经包皮背侧纵行切开少许。包皮环与阴茎纵轴呈15角,使其沟位于内板距冠状沟约5 mm处,系带侧约8 mm,包皮外板覆盖龟头1/22/3,然后将多余的包皮复位,用外环将包皮卡在内环凹槽处,结扎弹力线35圈,再绕接线柱一圈后,在此部位做常规手术打结。术后处理 术后可自由活动,口服抗生素,每日用饱和盐水早、中、晚浸泡次,每次35 min。2448 h后来院切除发黑坏死包皮。术后710
4、天因包皮结扎后缺血坏死,包皮环套自然脱落。嘱患者经常上翻退缩包皮以防粘连和环状狭窄及瘢痕形成。 2 结果 120例患者术后无出血,切缘整齐,保留了完整系带,阴茎外形美观,术后36例伤口有少许水肿,无继发性出血及感染,均一期愈合,瘢痕少。术后随访普遍满意,已婚者性生活比术前和谐。 3 讨论 包皮过长及包茎为男性常见病、多发病。小儿出生时包皮与阴茎头之间粘连,数月后粘连逐渐吸收,包皮与阴茎头分离,小儿3岁时,有部分包茎自愈1。包皮环切术虽然是泌尿外科常见的小手术,但处理不当可发生出血,尿道外口及包皮系带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虽然手术方法的改进和手术技术的提高明显增加了手术的
5、效果和安全性,但由于包皮与阴茎头粘连及操作粗糙常引起并发症。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包皮环切术这一传统术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提高了手术的效果2。传统式包皮环切术的难点在于包皮系带,包皮系带处血管比较丰富;不易钳扎,过分钳扎易造成该处坏死、感染、愈合差,甚至可因缝扎过深及感染导致尿道瘘3。包皮切除后,系带皱襞与外皮肤缝合时对合不满意,影响伤口愈合及术后美观。患者对包皮手术的效果及美观要求越来越高。 包皮具有血运丰富、组织疏松、伸展性大的特点,亦属性敏感区域,其松弛度应充分适应阴茎的勃起,因此切除时必须适度保留并完善止血。包皮切除量的准确把握和完善止血,是高质量手术的标志。因此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相比较
6、,应用CBV包皮去除环行包皮套扎术具有以下优点:手术时间短。我院进行此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8 min,这个时间是指利多卡因局麻生效后整个手术过程所需要的时间4。切口整齐、美观,因采用套切、并非手工剪裁,因此环套连同坏死组织脱落后包皮内外板所形成的环形愈合口非常整齐、美观,没有人工修饰过的痕迹。更符合生理状态。环套术不需要结扎出血点,因此术后包皮内无线头残留,也就不会有缝线反应、异物感等情况的发生,更符合生理状态。手术几乎不出血。所谓出血是指被切除的包皮内存留的少许血迹,除此以外,即手术过程中没有任何出血。手术方法简单、易学,适宜基层卫生单位推广使用。 总之,应用CBV包皮去除环行包皮套扎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果,李振东.小儿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02. 2 詹前策,张育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2,17:363.3 韩振藩,李冰清.泌尿外科手术并发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24-227.4 Taeusch HW,Martinez AM,Partridge JC,etduring mogen or plastibellPerinatol,2002,22:21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