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框排架模板施工专项方案43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一、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东南电化搬迁工程基建项目框排架结构施工, 包括化学品库、 润滑油库、 设备库、 分部工程名称层数建筑面积m2建筑高度m建筑结构化学品库1780.168.200框排架结构设备库11000.968.200框排架结构润滑油库11000.969.500框排架结构机修车间1162912.1框排架结构本工程柱规格有: 600700、 500500、 700700、 600600、 600700等尺寸。 框架梁截面主要为: 200300、 250400、 250450、 250500、 250550、
2、 300450、 300600、 250700、 等多种尺寸。板厚分别为100mm、 120mm厚等, 大部分板厚为120mm厚。其中最大板厚为120mm。二、 编制依据1.本工程施工结构图; 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 ;3.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6.简明施工计算手册; 7.施工组织设计。三、 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 ( 1) 胶合板及条板: 尺寸为9151830, 厚度为18mm。另配备100300mm宽的同厚度条板。( 2) 木龙骨: 截面尺寸为50100mm、 80100mm。( 3) 碗扣钢
3、管架、 钢管: 立杆中心线宽度1000mm。立杆为483.5钢管, 配件主要有立杆垫座、 可调顶托、 插销、 连接扣件等。( 4) 其它附件: 紧固螺栓、 防水穿墙拉杆螺栓、 柱模定型箍等。( 5) 脱模剂: 水质隔离剂。( 6) 机械设备及工具: 圆锯机、 木工铣床、 手提电钻、 铁木榔头、 水平尺、 钢卷尺、 托线板、 轻便爬梯、 脚手板等。2.作业条件: ( 1) 确定结构模板平面施工总图。在总图中标志出各种构件的型号、 位置、 数量、 尺寸、 标高及相同或略加拼补即相同的构件的替代关系并编号, 以减少配板的种类、 数量和明确模板的替代流向与位置。( 2) 确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
4、。根据总图对梁、 板、 柱等尺寸及编号设计出配板图, 应标志出不同型号、 尺寸单块模板平面布置, 纵横龙骨规格、 数量及排列尺寸; 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 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 侧向支撑、 横向拉接件的型号、 间距。预制拼装时, 还应绘制标志出组装定型的尺寸及其与周边的关系。( 3) 绘图与验算: 在进行模板配板布置及支撑系统布置的基础上, 要严格对其强度、 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 详见模板设计计算书) , 合格后要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 其中包括: 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图, 分块图、 组装图、 节点大样图、 零件及非定型拼接件加工图。( 4) 轴线、 模板线( 或模边借线) 放线完毕。水平控制标高
5、引测到预留插筋或其它过渡引测点, 并办好预检手续。( 5) 模板承垫底部、 模板内边线用13水泥砂浆, 根据给定标高线准确找平。外墙、 外柱的外边根部, 根据标高线设置模板承垫木方, 与找干砂浆上平交圈, 以保证标高准确和不漏浆。( 6) 设置模板( 保护层) 定位基准, 即在墙、 柱主筋上距地面58cm, 根据模板线, 按保护层厚度焊接水平支杆, 以防模板水平位移。( 7) 柱子、 墙、 梁模板钢筋绑扎完毕; 水电管线、 预留洞。预埋件已安装完毕, 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 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8) 预组拼装模板: 拼装模板的场地应夯实平整, 条件允许时应设拼装操作平台; 按模板设计配板图进行
6、拼装, 所有卡件连接件应有效的固紧; 柱子、 墙体模板在拼装时, 应预留清扫口、 振捣口; 组装完毕的模板, 要按图纸要求检查其对角线、 平整度、 外型尺寸及紧固件数量是否有效、 牢靠。并徐刷脱模剂, 分规格放。四、 施工部署1.项目部对模板班组的管理在工程正式开工前, 精选具有施工经验的模板生产班组进行作业, 并加强岗前学习、 培训工作, 组织模板施工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上岗技术、 规范学习及特殊工种培训。在上岗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模板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教育与交底, 确保模板工程的安全、 优质施工。2.劳动力的进场计划木模专业队分队部与班组二级管理, 队部由承包人任队长, 配模员1名(
7、兼质检员) , 在基础施工阶段计划配备80人左右, 上部主体阶段计划配备120人左右。五、 施工工艺流程1.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1) 柱模安装: 单片预组拼柱组拼第一片柱模就位第二片柱模就位用角模连接安装第三、 四片柱模检查柱模对角线及位移并纠正 自下而上安装柱箍并做斜撑全面检查安装质量群体柱模固定。( 2) 梁模安装: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做复核搭设梁模支架预组拼模板检查底模吊装就位安装起拱侧模安装安装侧向支撑或梁夹固定检查梁口平直模板尺寸固定梁口卡与相邻模板连固。( 3) 板模安装: 搭设支架安装横纵木楞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模板块检查模板上皮标高、 平整度。2.模板拆除工艺流程: (
8、 1) 柱模拆除: 拆除拉杆或斜撑自上而下拆掉柱箍( 或穿柱螺栓) 拆除竖楞, 自上而下拆柱模板模板及配件运输维护( 2) 梁板模拆除: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拆除梁连接件及侧模板下调楼板模板支柱顶托螺旋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 木楞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模板及配件运输维护六、 模板安装工艺1.模板安装技术措施( 1) 模板工程验收重点控制刚度、 垂直度、 平整度、 特别注意轴线位置正确性。本工程模板验收主要控制程序为: 班组自检工长检查专职质检员评定监理检查浇捣砼( 以上各程序检查应在合格基础上方可交由下一程序管理人员检查) ( 2) 根据工程情况, 模板的实测允许偏差, 其合格率严格控制
9、在90%以上。( 3) 钢筋保护层块可在安装模板前绑在钢筋外面, 安装牢固, 位置准确, 以免施工时移位和脱落。( 4) 柱模板安装前在其根部预埋木块加设限位, 以确保位置的正确。( 5) 模板安装前要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 其工作步骤如下: 1) 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的放线, 首先由控制线引测建筑物的柱或墙轴线, 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测建筑物的边线以及模板控制线; 、 2) 做好标高测量工作, 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3) 进行找平工作: 模板支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 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 防止模板底部漏浆, 即沿模板边线用13 水泥砂浆抹找平层, 宽度为
10、50mm; 4) 所用模板要涂刷脱模剂。2.模板安装( 1) 基础模板: 按轴线弹出承台的边线, 根据承台边线安装模板, 承台与基础梁交接处留出梁口尺寸, 承台加固采用, PVC套管, 12钢筋穿管对拉, 基础梁底支撑采用100mm圆木支撑, 支撑间距为450, 支撑立杆需连在一起( 三根以上) , 梁侧用50100方木压脚, 梁半中用PVC套管, 内穿12钢筋对拉加固, 梁面用方木按梁截面尺寸固定, 方木间距450。( 2) 柱模板安装: 按轴线弹出柱中心线及边线, 钉定位边板, 在柱筋上定出统一标高, 调整柱模长度, 先立两块相对立模, 用斜撑初步校正临时固定, 框架柱立模下部应设纵横水平
11、连杆, 按轴线固定, 应先从两端向中间进行安装, 并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 柱模应与梁底模板和支撑同时安装, 使柱模和梁模板形成整体, 经检查校正后进行正式固定, 并加纵横剪刀撑加固, 柱箍采用50100木楞, 柱箍间距450mm。( 3) 梁板安装: 板与梁模一起安装, 形成整体后, 经过调节钢管支撑高度来调整梁底模板标高及起拱度, 并设置足够的拉杆, 以防止整个模板工程失稳, 钢管架支撑的间距不大于1200mm, 支撑之间纵横设水平拉杆, 以满足模板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梁侧板就位后钉统长梁侧木, 在上部钉通长楞木夹条木, 较大的梁断面中部的两侧加钉一道统长楞木用螺栓或铁丝把两侧模拉紧,
12、根据楼层标高, 在梁侧模板上钉模楞木, 搁栅在水平横楞木与夹条木之间补加垂直短支撑, 搁栅一般用50100mm方木竖摆, 一般间距为500mm, 根据搁栅跨度和板厚, 必要时, 可在搁栅中部增设牵杆和支撑。铺钉模板时, 除板的两端接头或挠处补钉外, 板中间尽量少钉以利拆模。( 4) 楼梯模板安装: 先准备安装楼梯的平台梁, 再安装楼梯斜底模楞木不得大于50mm, 斜托木用斜支撑牢, 在斜楞木上铺钉模板后装钉外帮板及踏步三角木, 踏步高度要均匀一致, 要特别注意最下一步和最上一步的高度, 且必须考虑到楼地面装饰层的高度, 斜托木用50100mm, 方木竖摆, 侧板钉在斜托木上时, 钉长应不小于板
13、厚三倍, 砼板厚的高度应用支撑垫稳控制, 以免浇砼时踏模影响厚度和平直度。七、 质量要求1.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 1)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刚度和稳定性, 能可靠地承受浇筑砼的重量、 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 在浇注砼前, 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3)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 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 或加设支架, 并铺设垫板。( 4)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 不得沾污钢筋和砼接槎处。( 5)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在浇筑砼前, 木模板应浇水湿润, 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6) 模板与砼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装
14、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7) 浇筑砼前, 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8)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 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 且应安装牢固, 其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1 预埋件和预留洞的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 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预埋管、 预留孔中心线位置3插筋中心线位置5外露长度+10, 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外露长度+10, 0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尺寸+10, 0表2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值 (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 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钢尺检查柱、 墙、 梁+4
15、, -5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经纬仪或吊线、 钢尺检查大于5m8经纬仪或吊线、 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2.模板拆除质量要求( 1)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应符合表3要求。现场将依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试验报告判定。表3 底模拆除时的砼强度要求构件类型构件跨度( m) 达到设计的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 板250 2 , 8758100梁、 拱、 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 2) 侧模拆除时的砼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3) 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 先支后拆, 先拆非承重模板, 后拆承重模板。( 4) 拆模时不要
16、用力过猛过急, 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下来的木料要进行整理, 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八、 模板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施工前应认真熟悉施工图纸, 编制切实可行的模板安装方案; 把好材料采购关, 确保胶合板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2.加强成品和半成品防护, 做到分类标识清晰, 起吊防护到位; 3.加强过程控制, 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的交底, 做到施工前有交底、 施工中有检查、 施工后有总结; 4.模板拆除时应编制拆除方案, 对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严禁硬凿猛撬; 拆除的模板不得自由掉落, 应轻拿轻放, 并及时清理编码堆放。5.对层高不超过5m的现浇结
17、构, 梁一次性浇筑, 以减少柱梁墙板混凝土因二次立模所产生的接头偏差。6.胶合板模板的拼接: 当胶合板模板在进行平面或转角拼接时, 为了确保其密闭性能, 采用重复企口和45斜面对接法连接, 并在接口处用50mm100mm方木加固。7.当柱外侧面上下贯通时, 为防止接缝处接头错位, 减少模板开槽和防止重复使用时接点不垂直, 柱头采用框架梁侧模固定时的螺栓进行加固, 因此在设置框架梁外侧模板固定螺栓时, 综合考虑柱、 梁螺栓合用。8.梁侧模宜用胶合板加4050mm小木楞制成。当梁高大于500mm时, 宜采用直径不小于10mm的穿心螺栓加固, 作法同柱加固法。9.当柱梁交叉时, 应将柱模延伸, 梁模
18、以柱模为基准, 确保平面的整体效果。同时, 梁侧模宜根据跨度并结合胶合板的模数, 配制成定型、 整装易零拆的模板, 以利梁侧模早拆和重复使用。10.确定正确的施工顺序。在安装过程中应先将梁底模支撑固定好, 待梁钢筋绑扎验收符合要求后, 方可安装两侧模板。11.在拆除现浇板模板时, 严禁撬挖棱角, 杜绝自由坠落, 以免损坏棱角和使板边开裂, 拆除后按类堆放, 清除水泥浆后重复使用。九、 模板工程的安全文明技术措施1.支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如遇中途停歇, 应将就位的支顶、 模板联结稳固, 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 防止坠下伤人。2.模板支设、 拆除过程中要严
19、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步骤进行, 全面检查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拆模时应搭设脚手板。3.拆楼层外边模板时, 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4.拆模后模板或木方上的钉子, 应及时拔除或敲平, 防止钉子扎脚。5.模板所用的脱模剂在施工现场不得乱扔, 以防止影响环境质量。6.模板放置时应满足自稳角要求, 两块大模板应采取板面相正确存放方法。7.施工楼层上不得长时间存放模板, 当模板临时在施工楼层存放时, 必须有可靠的防倾倒措施, 禁止沿外墙周边存放在外挂架上。8.模板起吊前, 应检查吊装用绳索、 卡具及每块模板上的吊钩是否完整有效, 并应拆除一切临时支撑, 检查无误后方可起吊。9.拆模起吊前,
20、应检查对拉螺栓是否拆净, 在确无遗漏并保证模板与墙体完全脱离后方准起吊。10.模板安装就位后, 要采取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 施工楼层上的漏电箱必须设漏电保护装置, 防止漏电伤人。11.模板拆除后, 在清扫和涂刷隔离剂时, 模板要临时固定好, 板面相对停放之间, 应留出5060cm宽的人行通道, 模板上方要用拉杆固定。附: 模板设计计算书一、 设计资料1.模板材料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 胶合板: 抗弯强度fw=12.9N/mm2, 弹性模量E=5850; 木龙骨: 抗弯强度fw=13.0N/mm2, 弹性模量E=9000。2.荷载取值: ( 1) 恒载标准值: 模板自重: 平板木模板及小楞0.3
21、KN/m2, 楼板木模板( 包括梁的模板) 0.5KN/m2; 新浇混凝土自重: 24 KN/m2; 钢筋自重: 楼板1.1KN KN/m3, 梁1.5KN/m3。( 2) 活荷载标准值: 计算模板板面及直接支承模板板面的小楞时, 均布荷载取2.5KN/m2; 计算直接支承小楞结构的构件时, 均布荷载取1.5KN/m2; 计算支撑结构立柱及其它支承结构构件时, 均布荷载取1.0KN/m2;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对水平面模板取2KN/m2; 对垂直面模板取4KN/m2。3.荷载系数调整根据本工程采用的模板支撑系统, 进行模板设计计算时, 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的调整系数如下: 木模板结构
22、为露天结构, 强度设计值应乘以0.9, 弹性模量应乘以0.85; 模板结构为临时结构, 按施工荷载考虑, 其强度设计值应乘以1.3, 弹性模量不予调整。二、 梁模板设计验算标准层模板取板厚尺寸为120mm、 层高6.3m进行模板设计计算。模板搭设具体详见附图-1。一、 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1.20; 纵距(m):1.20; 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58; 采用的钢管(mm):483.5 ;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 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
23、0.350; 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00; 4.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 厚度为18mm; 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 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 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 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 托梁材料为: 木方 : 100100mm; 二、 搭设方案( 一)
24、基本搭设参数模板支架高H为5.46m, 立杆步距h( 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 取1.5m, 立杆纵距la取0.8m, 横距lb取0.8m。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自由长度a取0.1m。整个支架的简图如下所示。 模板底部的方木, 截面宽50mm, 高100mm, 布设间距0.30m。( 二) 材料及荷载取值说明本支撑架使用 48 3.5钢管, 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mm, 钢管上严禁打孔; 采用的扣件, 应经试验, 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 不得发生破坏。模板支架承受的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 新浇混凝土自重、 钢筋自重, 以及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
25、。三、 板模板支架的强度、 刚度及稳定性验算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 按照底模底模方木/钢管横向水平钢管可调托座立杆基础的传力顺序, 分别进行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验算。其中, 取与底模方木平行的方向为纵向。( 一) 梁底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验算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如图所示: ( 1) 荷载计算, 按单位宽度折算为线荷载。此时, 模板的截面抵抗矩为: w1000182/6=5.40104mm3; 模板自重标准值: x10.31 =0.4kN/m; 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x20.12241 =2.88kN/m; 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 x30.121.11 =0.132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
26、活荷载标准值: x411 =1kN/m;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x521=2kN/m。以上1、 2、 3项为恒载, 取分项系数1.2, 4、 5项为活载, 取分项系数1.4, 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 g1 =(x1+x2+x3)0.8=(0.4+2.88+0.132)0.8=2.730kN/m; q1 =(x4+x5)1.4=(1+2)1.4 =4.2kN/m; 对荷载分布进行最不利布置, 最大弯矩取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的较大值。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简图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1max = 0.08g1lc2+0.1q1lc2 = 0.082.7300.32+0.14.20.32=0
27、.0951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简图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2max= -0.1g1lc2-0.117q1lc2= -0.12.7300.32-0.1174.20.32= -0.12kNm; 经比较可知, 荷载按照图2进行组合, 产生的支座弯矩最大。Mmax=0.12kNm; ( 2) 底模抗弯强度验算取Max(M1max, M2max)进行底模抗弯验算, 即 =0.12106 /(5.40104)=2.265N/mm2底模面板的受弯强度计算值 =2.265N/mm2 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 fm =15N/mm2, 满足要求。( 3) 底模抗剪强度计算。荷载对模板产生的剪力为Q=0.6g
28、1lc+0.617q1lc=0.62.7300.3+0.6174.20.3=1.692kN; 按照下面的公式对底模进行抗剪强度验算: =31.692/(2100018)=0.141N/mm2; 因此, 底模的抗剪强度 =0.141N/mm2小于 抗剪强度设计值fv =1.4N/mm2满足要求。( 4) 底模挠度验算模板弹性模量E=6000 N/mm2; 模板惯性矩 I=1000183/12=4.86105 mm4; 根据JGJ130 , 刚度验算时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 取荷载标准值计算, 不乘分项系数, 因此, 底模的总的变形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0.0527mm; 底模面板的挠度计算值
29、=0.0527mm小于挠度设计值v =Min(400/150, 10)mm , 满足要求。( 二) 底模方木的强度和刚度验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1) 荷载计算模板自重标准值: x1=0.40.4=0.16kN/m; 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x2=0.12240.4=1.152kN/m; 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 x3=0.121.10.4=0.0528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 x4=10.4=0.4kN/m;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x5=20.4=0.8kN/m; 以上1、 2、 3项为恒载, 取分项系数1.2, 4、 5项为活载, 取分项系数1.4, 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
30、为: g2 =(x1+x2+x3)1.2=1.36481.2=1.638kN/m; q2 =(x4+x5)1.4=1.21.4=1.68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简图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max= -0.1g2la2-0.117q2la2= -0.11.6380.82-0.1171.680.82=-0.231kNm; ( 2) 方木抗弯强度验算方木截面抵抗矩 W=bh2/6=501002/6=6.4104 mm3; =0.231106/(6.4104)=3.61N/mm2; 底模方木的受弯强度计算值 =3.61N/mm2 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m =13N/mm2 , 满足要求。( 3)
31、 底模方木抗剪强度计算荷载对方木产生的剪力为Q=0.6g2la+0.617q2la=0.61.6380.8+0.6171.680.8=1.615kN; 按照下面的公式对底模方木进行抗剪强度验算: =0.48N/mm2; 因此, 底模方木的抗剪强度 =0.48N/mm2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fv=1.3N/mm2满足要求。( 4) 底模方木挠度验算方木弹性模量 E=9000 N/mm2; 方木惯性矩 I=501003/12=4.17106 mm4; 根据JGJ130 , 刚度验算时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 取荷载标准值计算, 不乘分项系数, 因此, 方木的总的变形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0.521(x
32、1+x2+x3)la4/(100EI)+0.192(x4+x5)la4/(100EI)=0.193 mm; 底模方木的挠度计算值 =0.193mm 小于 挠度设计值v =Min(1200/150, 10)mm , 满足要求。( 三) 托梁材料计算根据JGJ130 , 板底托梁按二跨连续梁验算, 承受本身自重及上部方木小楞传来的双重荷载, 如图所示。 ( 1) 荷载计算材料自重: 0.0384kN/m; (材料自重, 近似取钢管的自重, 此时, 偏于保守)方木所传集中荷载: 取( 二) 中方木内力计算的中间支座反力值, 即p=1.1g2la+1.2q2la=1.11.6380.9+1.21.68
33、0.9=4.581kN; 按叠加原理简化计算, 钢管的内力和挠度为上述两荷载分别作用之和。( 2) 强度与刚度验算托梁计算简图、 内力图、 变形图如下: 托梁采用: 木方 : 50100mm; W=83.333 103mm3; I=416.667 104mm4;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中间支座的最大支座力 Rmax = 14.875 kN ; 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 1.53106/83.333103=18.365 N/mm2; 钢管的最大挠度 max = 4.14 mm ; 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m=2
34、05 N/mm2;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8.365 N/mm2 小于 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 fm=205 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4.14小于最大允许挠度 v=min(1200/150,10) mm,满足要求!( 四) 立杆稳定性验算 立杆计算简图1、 不组合风荷载时, 立杆稳定性计算( 1) 立杆荷载。根据规程, 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下式计算: N = 1.35NGK + 1.4NQK 其中NGK为模板及支架自重, 显然, 最底部立杆所受的轴压力最大。将其分成模板( 经过顶托) 传来的荷载和下部钢管自重两部分, 分别计算后相加而得。模板所传荷载就是顶
35、部可调托座传力, 根据3.1.4节, 此值为F1=14.875kN。除此之外, 根据规程条文说明4.2.1条, 支架自重按模板支架高度乘以0.15kN/m取值。故支架自重部分荷载可取为F2=0.154.4=0.66kN; 立杆受压荷载总设计值为: Nut=F1+F21.35=14.875+0.661.35=15.766kN; 其中1.35为下部钢管自重荷载的分项系数, F1因为已经是设计值, 不再乘分项系数。( 2) 立杆稳定性验算。按下式验算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根据长细比按规程附录C采用; A -立杆的截面面积, 取4.89102mm2; KH -高度调整系数, 建筑物层高超过4m
36、时, 按规程5.3.4采用; 计算长度l0按下式计算的结果取大值: l0=h+2a=1.5+20.1=1.7m; l0=kh=1.1671.6651.5=2.915m; 式中: h-支架立杆的步距, 取1.5m; a -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取0.1m; -模板支架等效计算长度系数, 参照规程附表D1,取1.665;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按规程附表D2取值为1.167; 故l0取2.915m; =l0/i=2.915103 /15.8=185; 查规程附录C得 = 0.209; KH=1/1+0.005(4.4-4)=0.998; =1.05N/(AK
37、H)=1.0515.766103 /(0.2094.891020.998)=162.297N/mm2; 立杆的受压强度计算值 =162.297N/mm2 小于 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 , 满足要求。2、 组合风荷载时, 立杆稳定性计算( 1) 立杆荷载。根据规程, 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ut取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受压荷载总设计值计算。由前面的计算可知:Nut15.766kN; 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Wk=0.7zsWo=0.70.740.2730.7=0.099kN/m2; 其中 w0 - 基本风压(kN/m2), 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的规定采
38、用: w0 = 0.7 kN/m2; z -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 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的规定采用: z= 0.74 ; s - 风荷载体型系数: 取值为0.273; Mw=0.851.4Mwk=0.851.4Wklah2/10=0.851.40.0991.21.52/10=0.032kNm; ( 2) 立杆稳定性验算 =1.05N/(AKH)+Mw/W=1.0515.766103/(0.2094.891020.998)+0.032106 /(5.08103)=168.558N/mm2; 立杆的受压强度计算值 =168.558N/mm2 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
39、05 N/mm2 , 满足要求。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二、 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取单位宽度1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01.82/6 = 54 cm3; I = 1001.83/12 = 48.6 c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1、 荷载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 = 250.121+0.351 = 3.35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 = 2.51= 2.5 kN/m; 2、 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
40、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q=1.23.35+1.42.5= 7.52kN/m最大弯矩M=0.17.520.252= 0.047 kN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 = 47000/54000 = 0.87 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0.87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3、 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q = 3.35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3.352504/(100950048.6104)=0.019 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V=2
41、50/ 250=1 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19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1 mm,满足要求!三、 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两跨连续梁计算, 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51010/6 = 83.33 cm3; I=5101010/12 = 416.67 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 250.250.12 = 0.75 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0.350.25 = 0.088 kN/m ;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p1 = 2.
42、50.25 = 0.625 kN/m; 2.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1.2 (q1 + q2)+ 1.4 p1 = 1.2(0.75 + 0.088)+1.40.625 = 1.88 kN/m; 最大弯矩 M = 0.125ql2 = 0.1251.881.22 = 0.338 kNm; 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 = M /W = 0.338106/83333.33 = 4.061 N/mm2; 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 N/mm2;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4.061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43、13 N/mm2,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 3V/2bhn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251.881.2 = 1.41 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 3 1.41103/(2 50100) = 0.423 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 1.4 N/mm2; 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423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4 N/mm2, 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q1 + q2 = 0.838 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 = 0.5210.8381 /(10095004166666.667)= 0.229 mm; 最大允许挠度 V=1200/ 250=4.8 mm; 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