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8 8 山东省济南市 2019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和画线词的字形,特别是多音字、易错字。A 项,倍受备受;B 项,隽秀(jn);C项,正确。D 项,流恋忘返流连忘返。所以答案为 C。注意“隽”是多音字,“流连”易写成“流恋”。“备受”读音为 bi shu,意思是受尽,尝尽。例句:这种新产品投放市场后,备受人们的欢迎。注意事项:区别于倍受,释义不同。意思尽,全,的意思,指受尽。备受和倍受的区别1、“备受”跟“倍受”意思不同,这种不同是由“
2、备”跟“倍”的不同造成的。“备”有“完全”“周遍”的意思,是从“范围”角度着眼的;“倍”有“加倍”的意思,是从“程度”角度着眼的。备受意思是受尽,尝尽;倍受指更加受到、格外受到。2、“备受欢迎”是说“受到普遍欢迎”,“倍受欢迎”是说“受到加倍欢迎”;“备受尊重”是说“受到了普遍尊重”,“倍受尊重”是说“受到了加倍的尊重”;“备受磨难”是说“受到各种磨难”,“倍受磨难”是说“受到了加倍的磨难”。3、另外,“关怀备至”是说“对人的关怀极其周到,各方面都关心到了”;“艰苦备尝”是说“各种艰难困苦都经受过”。这两个词语中的“备”不宜写成“倍”。4、“倍感亲切”“勇气倍增”中的“倍”都是“加倍”的意思,
3、都指程度方面,其中的“倍”不能写成“备”。也就是说,不宜写“备感”“备增”。“隽秀”拼音是 jn xi,“隽”即“俊”,指人物优异出众,清雅秀丽。出处: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百药年未二十,仪神隽秀。”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清黄遵宪罢美国留学生感赋:“第一选隽秀,其次择门楣。”刘白羽长江三日:“山如斧削,隽秀婀娜。”“隽”多音字,拼音是 jn,通“俊”。优秀,才智出众,jun,一般意思是指美味,肥肉的意思。鸟肉肥美,味道好,引申为意味深长:永(指言语、诗文)。“流连忘返”拼音是 li lin wng fn,流连:留恋不止,不愿离去。忘:忘记;返:回
4、归。比喻喜欢、迷醉美好的事物、美丽的景色而不愿或忘记离开。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示例:出自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返谓之流,从流上而忘返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茺,乐酒无厌谓之亡。”1.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葛中:“未几;花渐含苞;百资斧将匮;寻典春衣;流连忘返。”2.冰心三寄小读者:“你一旦进入了生活知识的宝库,你就会感到又喜又惊,流连忘返。”2 2 /8 8 3.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 95 回:“人君之宴乐有常,未闻留恋往返。”4.朱自清燕知草序:“加上绵延起伏的群山,错落隐现的胜迹,足够教你流连忘返。”5.郭小川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诗:“这个岛呵,为什么如此高大不凡?只因为:亿
5、万亲人的深情厚谊,在这里流连忘返。”6.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四时随意出游,弦管相逐,留恋往返。”2.【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词义相近,差别细微,所以辨析起来较困难,辨析时要“存同求异”。“气节”指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气概”指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的态度、举动或气势(专指正直、豪近)。第一组词中,显然“气概”更适合语境。“坚韧”指坚固有韧性,“坚忍”指(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语境强调的是泰山挑山工的忍受力,第二组词应选“坚韧”。“诞生”指(人)出生,与“杰出人物”搭配;而“产生”指由已有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用在此处不恰当
6、。气节:气节是指坚持正义,指人的志气和节操。“朝闻道,夕死可矣”,揭示的是气节的源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归纳的是气节的拓展;“英雄生死路,却是壮游时”,抽象的是气节的升华。经过世代培育、弘扬、传承的气节和信念,是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复强、衰而复兴的灵魂和脊梁。示例:史记汲郑列传:“汲黯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脩絜,好直谏。”宋陆游有所感诗:“气节陵夷谁独立,文章衰坏正横流。”元史良吏传:“尚气节,读书务明理以致用。”清唐甄潜书主进:“世尚气节,则为直士;世尚功业,则为才士。”郭沫若屈原第一幕:“在这战乱的年代,一个人的气节很要紧。”郭沫若 南冠草第三幕:“他们的气节也足以彪
7、炳百代。”气概:拼音:q gi,意思是正直豪迈的态度,或者在某种活动中或生存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详解:1 气节、魏书李神传:“李神据危城,当大难,其气概亦足称焉。”2、气魄。萧三血青诗:“革命志士气概雄,宁为儿女愁!”3、气派;声势。柳青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啊呀!好大的气概!这是一九五五年秋天中国的乡村吗?这是我住了三年的皇甫村吗?我的祖国,你不是在前进,而是在飞奔!”4、气焰;威势。红楼梦第七九回:“一月之中,薛蟠、金桂二人气概都还相平;至两月之后,便觉薛蟠的气概渐次的低矮了下去。”坚忍:读音为 jin rn,指坚持而不动摇。长时间的痛苦都能保持平静的心态而和恪守正道的美
8、德。引证解释:1.犹坚固。国语晋语一:“使之出征,先以观之,故告之以离心,而示之以坚忍之权,则必恶其心而害其身矣。”2.坚毅,有韧性。史记张丞相列传:“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宋苏辙七代论:“英雄之士常因其隙而出於其间,坚忍而不变,是以天下之势遂成而不可解。”3.谓能忍耐。郭沫若血的幻影:“象这样猪狗不如的生涯也能够泰然,我实在也佩服我们同胞的坚忍。”3 3 /8 8 坚韧:读音为 jin rn,坚指牢固、坚固、强固有力而不易摧毁;坚韧指在遭遇身体及精神困难、压力时,坚持而不放弃的忍受力,即面对危险与灾难时精神的坚定、坚强的耐受力、勇气和后劲。示例:张天民 创业第一章:“这干旱、荒凉的旷
9、野上,长着一墩一墩坚韧的骆驼草。”诞生:读音为 jin rn,拼音是 dn shng。一指出生,降生。诞生一词指人的降生或新事物的出现,及生日(用于尊敬的人和庄重的场合)。二指降生,出生。三指新事物的出现。四指成立。出自礼运。示例:1.在这个医院每天有十个婴儿诞生。2.一个新的时代诞生了!3.诞生意味着一个新生命的降临,一个新希望被点燃。4.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于 1949 年 10 月 1 日。3.【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 项使用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深入浅出”指言论或文章的观点主题意义深刻,但在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上却浅显易懂。它一般用来形容文章或解说易于理解,与前
10、文“不直接告诉读者应当如何”相矛盾,此处应用“潜移默化”。故选:A。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辦凊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深入浅出:读音 shn r qin ch。由深入显出演化而来。指言论或文章的观点主题意义深刻,但在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上却浅显易懂。出自清俞樾湖楼笔谈六:“盖诗人用意之妙,在乎深入显出。入之不深,则有浅易之病;出之不显,则有艰涩之患。”【例句
11、】这篇文章写得深入浅出,使人爱看、易懂。拭目以待:拼音是 sh m y di,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的期望或密切的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示例:美国和英国已表示将拭目以待,以决定是否向新政府提供任何直接的经济资助。我相信北京会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的,让我们大家拭目以待吧!蛛丝马迹:拼音是 zh s m j,意思是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灶马(一种昆虫)的印记可以查明它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详细解释:1、从挂下来蜘蛛的所在,从灶马爬过留下的痕迹可以查出灶马的去向。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语文出版社通用成语词典的解释:“蛛丝马迹”
12、的“马”,指“灶马,一种穴居于柴灶旁的昆虫”。(注:此处的“马”并非真正的“马”,而是昆虫中的“灶马”。故蛛丝马迹,也可写作“蛛丝虫迹”。清人夏敬渠野叟曝言七十九回:“蛛丝虫迹,屋漏蝙涎,不即不离,有意无意,其妙如何”。)。2、也有只解释大意,于“蛛丝”“马迹”各自的含义只字不提,如现代汉语词典释作: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源远流长:读音为 yun yun li chng,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成语出处:1、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2、4 4 /8 8 明史徐贞羽传:“卢沟发源于桑乾;滹沱发源于泰戏;源远
13、流长。3、清方苞书删定后:“岂气数使然邪,抑浸润於先王之教泽者源远流长有不可强也?”4、秦牧一个黑人战士的豪迈声音:剥削阶级的幸福观,是源远流长,影响仍然是相当深广的。4.【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在明确标点符号基本的使用方法前提下,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A、省略号与“等等”重复,应删掉其中的一个。B、引文是独立完整的一句话,属于完全引用,最后的句号应移至引号里面。D、“(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对西方史学史的补充说明,应放在“一书”之前。C 项使用正确。所以答案为 C。5.【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B 项“借酒
14、消愁,抒发了自己抑郁不得志的苦闷之情”的理解不正确。“醉模糊”逼真地描绘出词人的酩酊醉态,因为醉,忘怀了一切羁绊,显出任真自适的个性;“信手挥毫”表现了他毫无拘束、纵横骋才的创作特征。结合上下文内容可知,这两句抒发了词人摆脱官场羁绊后对闲适自在生活自得其乐的生活志趣。其他三项理解正确,所以答案为 B。二、积累与运用 6.【答案】(1)豆蔻 二十(2)A、波兰 B、暴风雨所诞生的。表现了保尔热爱生活、目标明确、意志坚强、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解析】(1)“豆蔻年华”指女孩十三四岁,出自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弱冠”指男子 20 岁,因为这行冠礼,即戴
15、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故称“弱”。(2)A、从“托普塔洛”“勒不住战马”“军官朝保尔开了一枪”等关键信息可以断定选段情节写的是保尔代替已经牺牲的库利亚布卡,作为排头骑兵进攻日托米尔的情节,出征的原因是波兰军队有一个集团军的司令部设在日托米尔,且日托米尔是重要的铁路枢纽。由此可知交战对象。B、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情节及人物形象的掌握情况。保尔在病魔的魔爪下和死神的镰刀间徘徊,他的左手和双脚都残废了,失明的痛苦也在折磨着他。但他不屈服于病魔,他决定做一个作家用文字来为党出力。他用了漫长的岁月,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从保尔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等方面来
16、分析他的精神品质即可。7.【答案】(1)六个花瓣象征亚洲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话;人与人手牵手的效果象征亚洲人民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七彩颜色体现了亚洲各国国旗的色彩,也象征亚洲文明的绚丽多彩。(2)材料二表明,中国倡议和组织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体现了中国对促进亚洲文明发展的深邃思考和责任担当,得到了亚洲多数国家乃至五大洲各方的支持。材料三表明,中国在亚洲和世界范围内的与许 5 5 /8 8 多国家和地区推广中华文化,对促进亚洲乃至世界文明对话、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解析】(1)解答本题应结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这一主题,分别分析“六瓣花瓣”、“人与人牵手沟
17、通”和七种颜色的象征意义。(2)本题应围绕“亚洲文明对话”这一话题,分别分析两则材料所隐含的信息。材料二应围绕中国倡议和组织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和各方嘉宾参会情况来分析材料隐含信息;材料三应围绕中国在促进亚洲乃至世界文明对话方面所做的具体工作来分析材料隐含的信息。8.【答案】(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我寄愁心与明月(3)梨花落后清明(4)谈笑有鸿儒(5)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6)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为了保
18、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解答过程:(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注意“汉”的书写)(2)我寄愁心与明月(注意“寄”的书写)(3)梨花落后清明(注意“梨”的书写)(4)谈笑有鸿儒(注意“鸿”的书写)(5)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注意“纱”的书写)(6)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注意“鸥”的书写)。注意:第(5)题诗人、诗题、“乡村春夜”、“欣悦”是关键提示信息。第(6)题诗人,诗题,“壮阔之景反衬”,“孤寂、悲愤”是关键提示信息。三、文言文阅读 9.【答案】(1)犯罪(2)往,到(3)辅佐(4)当宰相【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
19、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注意第(1)题“坐”古今异义,第(4)题名词作动词。10.【答案】D 6 6 /8 8【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文言虚词做好积累,将其用法结合例句进行整理。解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平时的积累,另外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B、介词,在/介词,从。C、因为/按照。D、皆为“替”。所以答案为 D。11.【答案】(1)难道是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窃吗?(2)(他)因为生活俭朴、踏实苦干而受到齐国人的尊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
20、、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注意第(1)句是反问句,“得无耶”应翻译成“难道吗”。第(2)句是省略句,应在句首补充主语“他”,“重”应翻译成“受尊重”。12.【答案】语言 类比推理【解析】甲文大量呈现人物的语言,运用语言描写来展现晏子与楚王的精彩交锋。针对楚王诬齐人“善盗”,晏子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准北则为枳”作比,得出两地橘叶相似、味不同的原因在于水土、地气不同。然后采用类比推理的说理方式,指出齐人在齐不盗,人楚则盗,正是楚之水
21、土、地气使然。13.【答案】晏子是一个思维敏捷、能言善辩、出使不辱、节俭谦恭、踏实肯干、敢于直谏、坚持原则的人。【解析】此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本题应分别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来分析晏子的形象。甲文要依据晏子与楚王论辩的细节与气势来分析,乙文要抓住“以节俭力行重于齐”“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等关键句及司马迁对晏子的评价来分析。四、现代文阅读 14.【答案】C【解析】A、选文第段明确说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表述不正确。B、“截至目前”与原文第段“截至 2016 年”的表述不符。D、泰山是自然文化遗产,齐长城是
22、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错误 15.【答案】A.B.C.D.7 7 /8 8【解析】“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体现多民族文化的特点,与第段说明内容相符。句句式与第段举例部分的句式相符,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属汉族文化,与中国古琴术、安徽宣纸等并列。的例子与第段 D 空前“蒙古族长调民歌”相似,属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16.【答案】示例一:“如西藏的布达拉宫,始建于 7 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该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西藏布达拉宫的例子,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有的文化遗产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这一论点。示例二:第段。该段运用
23、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之多,使说明更具说服力。【解析】选文多处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举例子的作用的规范表述是:列举了的例子,形象具体地说明了。列数字的作用的规范表述是: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使说明更具说服力。17.【答案】示例: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落实保护责任,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其在当代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提高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重要价值的认识,扩大保护文化遗产的覆盖面;加强文化遗产研究工作,鼓励成立相关行业组织开展文化遗产研究;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培养更多的文化遗产研究与传承专业人才;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答出
24、其中两点即可)【解析】本题要吸取巴黎圣母院失火造成破坏的教训,总结材料二敦煌传奇的经验,结合选文第段的内容思考作答。18.【答案】用父子俩钓鱼的经过为父子俩的沟通创设了情境,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父亲借钓鱼教导小伟以及小伟向父亲祖露心迹做铺垫,丰富了人物形象,也深化了文章主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主要情节作用的分析能力,可在概括情节的基础上,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丰富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等方面思考作答。19.【答案】(1)这一连串词语的运用说明小伟此时已解开了内心的疑惑,形象地写出了小伟知道父亲天天去朋友圈里关注自己后内心的感动,表达了小伟对父亲的感激与深爱。(2)运用比喻的
25、修辞手法,把“父亲的身影”比作“一座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伟心中父亲形象的挺拔、沉稳,表达了小伟因为有父亲这盏“灯”为自己照路内心所感到的踏实,也表达了小伟对这如山的父爱的感激以及对父亲的深爱。【解析】(1)赏析词语要结合文段内容,分析这些词语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情感。“一热”说明小伟知道父亲天天去朋友圈里关注自己后内心的感动,“潮湿”形象地写出了小伟因感动而眼泪涌出的样子,“挥了挥”这一小小的动作,传递出了小伟内心的触动,他无法表达内心的感动,所以不自觉地做出了这样的动作以抑制心中汹涌的情感。8 8 /8 8(2)根据题干“从修辞角度赏析”的要求,先要点明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解
26、说修辞的特点并分析通过这种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最后点明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分析通过比喻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情感即可。20.【答案】蛤蟆鱼的灯是为了诱捕食物,为自己谋利;灯塔的灯是为别照亮前行的道路;而父亲更像一盏明灯,照亮儿子的内心,指引儿子走向正确的道路。【解析】解答本题须回归文本,找出文中所写的灯,分析其含义。21.【答案】运用对比手法,将没有路灯的黑暗与小伟走得踏实不会迷路做对比,写出了父亲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儿子的内心,指引儿子走向正确的道路,突出了小说的主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结尾作用的分析能力。本题中小说的结尾明显运用对比手法,所以可以从对比手法的作用和突出小说主题方面思考作答。五、写作 22.【答案】略【解析】三则材料都强调了“为”,也就是说对待任何事情都要身体力行、要有所行动,这样才能走向成功,被社会所认可和尊重,过这样的生活才不算虚度人生。任何一项事业都要靠实践去完成,成功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去走,永远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中,那只会一事无成。以此为立意,构思写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