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第3章第三节知能优化训练鲁科版选修4.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03741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第3章第三节知能优化训练鲁科版选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本文档共5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2022年鲁科化学选修 化学反响原理 :第3章第三节知能优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 1.以下事实不能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的是(  ) A.误食可溶性钡盐,用硫酸钠溶液洗胃 B.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铁离子,可加Cu(OH)2,调节pH C.在AgI的沉淀体系中加硫化钠溶液,出现黑色沉淀 D.在配制FeCl3溶液时,滴加少量盐酸 解析:选D。A、B为沉淀的生成,C为沉淀的转化,D是水解问题。 2.Fe2S3的溶度积表达式是(  ) A.Ksp=[Fe3+]·[S2-] B.Ksp=[Fe]·[S] C.Ksp=[Fe3+]2·[S2-]3 D.Ksp=2[Fe3+]2·3[S2-]3 解析:选C。难溶电解质溶度积的表达式:AmBn(s)mAn+(aq)+nBm-(aq), Ksp=[An+]m·[Bm-]n。 3.将足量的硫酸钡放入水中,以下有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硫酸钡不溶于水,硫酸钡固体的质量不会改变 B.最终会得到极稀的BaSO4饱和溶液 C.因为Ba2++SO===BaSO4↓很容易发生,所以不存在逆反响BaSO4(s)===Ba2+(aq)+SO(aq) D.因为BaSO4难溶于水,所以改变外界条件,也不会改变水中BaSO4固体的量 解析:选B。BaSO4难溶于水,但不是不溶于水,它在水中能形成BaSO4(s)Ba2+(aq)+SO(aq)的动态平衡,形成BaSO4饱和溶液。改变外界条件(如温度)可改变BaSO4的溶解平衡,从而改变BaSO4固体的量。 4.2009年11月1日,江苏环境网发布 中国正在经受重金属污染之痛 。文章指出:研究显示,中国地表水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为汞,其次是镉、铬和铅,其他重金属如镍、铊、铜在中国各类地表水、饮用水体中的超标现象也很严重。依据下表一些难溶物溶度积常数判断除去某工业废水中含有的Cu2+、Pb2+、Hg2+,最适宜参加过量的(  ) 物质 FeS MnS CuS PbS HgS ZnS Ksp 6.3×10-18 2.5×10-13 1.3×10-35 3.4×10-28 6.4×10-33 1.6×10-24 A.NaOH B.FeS C.MnS D.CuS 解析:选B。除去Cu2+、Pb2+、Hg2+最好选择难溶于水,能使三种离子转化为更难溶的硫化物且不引入其他离子的物质,结合表格选B。 5.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参加难溶于水的碳酸钙粉末,发现碳酸钙逐渐溶解,产生无色气体和红褐色沉淀。那么: (1)气体为__________,红褐色沉淀为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参加一种单质,也会产生类似上述现象的反响,这种单质是__________。 A.磷 B.硫 C.镁 D.铜 解析:沉淀溶解平衡是有条件的。条件改变,沉淀溶解平衡会发生移动。(1)FeCl3在溶液中水解呈酸性:Fe3++3H2OFe(OH)3+3H+。参加的CaCO3粉末逐渐与H+反响:CaCO3+2H+===Ca2++H2O+CO2↑。消耗H+使Fe3+水解平衡向右移动而出现红褐色沉淀。 (2)中等活泼金属Mg能与H+反响,消耗H+使Fe3+水解平衡向右移动而出现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氢气。 答案:(1)CO2 Fe(OH)3 Fe3++3H2OFe(OH)3+3H+,CaCO3+2H+===Ca2++H2O+CO2↑ (2)C 1.以下物质属于微溶物的是(  ) A.KCl          B.BaSO4 C.Ca(OH)2 D.AgCl 解析:选C。KCl是易溶物,BaSO4、AgCl是难溶物,只有Ca(OH)2是微溶物。 2.以下关于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且是一种动态平衡 B.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 C.Ksp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直接根据Ksp的数值大小比较电解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大小 D.可通过Q和Ksp的相对大小来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方向 解析:选C。沉淀溶解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且是一种动态平衡;B、C、D三项考查的是Ksp的含义。难溶电解质的Ksp的大小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它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在一定温度下,Ksp为一常数,Ksp数值大小只能比较同种类型物质(即组成物质的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溶解能力的大小,C项是错误的。 3.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双选)(  ) A.AgC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 C.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向AgCl沉淀中参加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不变 解析:选AC。A项中,符合溶解平衡的特征v溶解=v沉淀≠0,A项正确;B项中,AgCl难溶于水,存在溶解平衡,溶液中存在Ag+和Cl-,B项错误;C项正确;D项中,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参加固体NaCl后,c(Cl-)增大,溶解平衡向左移动,AgCl的溶解度变小,D项错误。 4.Ksp(AgBr)<Ksp(AgCl)。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参加足量浓AgNO3溶液,那么溶液中(  ) A.只有AgBr B.AgCl和AgBr沉淀等量生成 C.AgCl和AgBr沉淀都有,但以AgCl沉淀为主 D.AgCl和AgBr沉淀都有,但以AgBr沉淀为主 解析:选C。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后,n(Br-)<n(Cl-),所以参加足量浓AgNO3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以AgCl沉淀为主。 5.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悬浊液存在以下平衡:Ca(OH)2(s)Ca(OH)2(aq)===Ca2+(aq)+2OH-(aq),当向此悬浊液中参加少量生石灰并恢复至该温度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n(Ca2+)增大 B.c(Ca2+)变小 C.n(OH-)增大 D.c(OH-)不变 解析:选D。参加生石灰的前后都是石灰水的饱和溶液。 6.(2022年蚌埠高二质量检测)25 ℃时,以下三种金属硫化物的溶度积常数(Ksp)分别为:Ksp(FeS)=6.3×10-18 mol2·L-2;Ksp(CuS)=1.3×10-36mol2·L-2;Ksp(ZnS)=1.6×10-24 mol2·L-2。以下关于常温时的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硫化锌、硫化铜、硫化亚铁的溶解度依次增大 B.将足量的ZnSO4晶体参加到0.1 mol/L的Na2S溶液中,Zn2+的浓度最大只能到达1.6×10-23mol/L C.除去工业废水中含有的Cu2+,可采用FeS固体作为沉淀剂 D.向饱和的FeS溶液中参加FeSO4溶液后,混合液中c(Fe2+)变大、c(S2-)变小,但Ksp(FeS)变大 解析:选C。由Ksp可知,常温下,CuS的溶解度最小;将足量的ZnSO4晶体参加到0.1 mol/L的Na2S溶液中,c(S2-)将减至非常小,而Zn2+的浓度远远大于1.6×10-23 mol/L;因CuS比FeS更难溶,FeS沉淀可转化为CuS沉淀;温度不变,Ksp(FeS)不变。 7.(2022年北大附中高二质量检测)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 ℃): 化学式 AgCl Ag2SO4 Ag2S AgBr AgI 溶度积 1.8×10-10 1.4×10-5 6.3×10-50 7.7×10-13 8.51×10-16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 B.将氯化银溶于水后,向其中参加Na2S,那么可以生成黑色沉淀 C.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三种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按氯、溴、碘的顺序减小 D.向100 mL 0.1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参加1 mL 0.1 mol·L-1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选D。混合液中c(SO)×c2(Ag+) =× ()2≈1×10-7 mol3·L-3,因为1×10-7<1.4×10-5,所以溶液中不会产生Ag2SO4沉淀。 8.(2022年高考浙江卷):25 ℃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 10-1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25 ℃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 ℃时,在Mg(OH)2悬浊液中参加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 ℃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25 ℃时,在Mg(OH)2悬浊液中参加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 解析:选B。此题是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考查学生对溶度积常数(Ksp)的理解与应用,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A项,由于Ksp[Mg(OH)2]<Ksp[MgF2],且二者为同种类型的物质,所以,饱和Mg(OH)2溶液中的c(Mg2+)比饱和MgF2溶液中的小;B项,当在Mg(OH)2悬浊液中参加NH4Cl时,由于NH4Cl电离产生的NH水解,消耗溶液中的OH-,促进Mg(OH)2的溶解,从而增大溶液中的c(Mg2+);C项,温度不变时,Ksp不会发生改变;D项,当溶液中的c(F-)增大,使c(Mg2+)·c2(F-)>Ksp[MgF2]时,Mg(OH)2沉淀将转变为MgF2沉淀。 9.在BaSO4饱和溶液中参加少量的BaCl2溶液产生BaSO4沉淀,假设以Ksp表示BaSO4的溶度积常数,那么平衡后溶液中(  ) A.[Ba2+]=[SO]=(Ksp) B.[Ba2+][SO]>(Ksp),[Ba2+]=[SO] C.[Ba2+][SO]=(Ksp),[Ba2+]>[SO] D.[Ba2+][SO]≠(Ksp),[Ba2+]<[SO] 解析:选C。在BaSO4饱和溶液中参加少量的BaCl2溶液,平衡BaSO4(s)Ba2+(aq)+SO(aq)左移,那么此时[Ba2+]>[SO];由于温度未发生改变,所以溶液中[Ba2+][SO]=Ksp。 10.要使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Pb2+沉淀,可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等作沉淀剂,Pb2+与这些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如下: 化合物 PbSO4 PbCO3 PbS 溶解度/g 1.03×10-4 1.81×10-7 1.84×10-14 由上述数据可知,选用的沉淀剂最好是(  ) A.硫化物 B.硫酸盐 C.碳酸盐 D.以上沉淀剂均可 解析:选A。产生的沉淀的溶解度越小,沉淀反响进行的越完全。在某种沉淀中参加适当的沉淀剂,可使原来的沉淀溶解而转化为另一种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11.向含有AgI的饱和溶液中: (1)参加固体AgNO3,那么[I-]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2)假设改加更多的AgI,那么[Ag+]将________。 (3)假设改加AgBr固体,那么[I-]将____________,那么[Ag+]将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了沉淀的生成和转化。根据AgI的沉淀溶解平衡:AgI(s)Ag+(aq)+I-(aq);向饱和溶液中参加固体AgNO3,溶液中的Ag+浓度增大,使溶解平衡向左移动,那么溶液中的I-浓度减小;假设改加AgI固体,由于AgI的浓度认为固定不变,所以对平衡无影响,那么溶液中的Ag+浓度不变;假设改加AgBr固体,由于AgBr的溶解度比AgI大,所以它在溶液中产生的Ag+浓度大于AgI在溶液中产生的Ag+浓度,相当于向溶液中参加了Ag+,使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I-浓度减小,但Ag+的浓度却因AgBr的溶解而增大。 答案:(1)变小 (2)不变 (3)变小 变大 12.在CaCO3(Ksp=4.9×10-9 mol2·L-2)、CaF2(Ksp=1.5×10-10 mol3·L-3)、Ca3(PO4)2(Ksp=2.1×10-33 mol5·L-5)这些物质的饱和溶液中,Ca2+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Ksp的计算。要求饱和溶液中Ca2+的浓度,可根据溶解方程式,设Ca2+的浓度为x,酸根离子的浓度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然后代入溶度积公式就可求得:在CaCO3的饱和溶液中,Ca2+的浓度为7.0×10-5 mol·L-1,在CaF2的饱和溶液中,Ca2+的浓度为3.35×10-4 mol·L-1,在Ca3(PO4)2的饱和溶液中,Ca2+的浓度为3.43×10-7 mol·L-1。 答案:CaF2>CaCO3>Ca3(PO4)2 13.(1)硫酸钡和碳酸钡的Ksp分别为1.1×10-10mol2·L-2和5.5×10-9mol2·L-2,用平衡移动理论解释透视用“钡餐〞选硫酸钡而不选碳酸钡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50 mL 0.018 mol·L-1的AgNO3溶液中参加50 mL 0.020 mol·L-1的盐酸,生成沉淀。如果溶液中[Ag+]、[Cl-]的乘积为一个常数,即Ksp=1.0×10-10mol2·L-2,试求: ①沉淀生成后溶液中[Ag+]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沉淀生成后溶液的pH是________。 解析:(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假设用碳酸钡作为钡餐,盐酸与碳酸根离子反响生成CO2,使得碳酸钡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钡离子增多,被人体吸收后导致重金属中毒;假设用硫酸钡做钡餐,盐酸与之不反响,对人体比较平安。(2)反响前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为0.0009 mol,Cl-的物质的量为0.001 mol,反响完后剩余Cl-的物质的量为0.0001 mol,那么Cl-的浓度约为0.001 mol·L-1,由于Ksp=1.0×10-10mol2·L-2,所以沉淀生成后溶液中[Ag+]==1×10-7mol·L-1。沉淀生成后溶液中的[H+]==0.01 mol·L-1,pH=2。 答案:(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假设用碳酸钡做钡餐,盐酸与碳酸根离子反响生成CO2,使得碳酸钡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钡离子增多,被人体吸收后导致重金属中毒,假设用硫酸钡做钡餐,盐酸与之不反响,对人体比较平安 (2)①1×10-7mol·L-1 ②2 14.,FeS饱和溶液中存在:FeS(s)Fe2+(aq)+S2-(aq),[Fe2+]·[S2-]=Ksp。常温下Ksp=8.1×10-17mol2·L-2。 (1)理论上FeS的溶解度为________。 (2)又知FeS饱和溶液中[H+]与[S2-]之间存在以下限量关系:[H+]2·[S2-]=1.0×10-22mol3·L-3,为了使溶液里[Fe2+]到达1 mol·L-1,现将适量FeS投入其饱和溶液中,应调节溶液中的[H+]为______________。 解析:(1)对FeS的溶度积常数开平方所得数值即是在1升水中的溶解量,由此可得结果。 (2)溶液中同时共存的[H+]与[S2-]之间也存在一种定量关系:[H+]2·[S2-]=1.0×10-22mol3·L-3,因此,要求[H+],需要先根据定量关系式[Fe2+]·[S2-]=Ksp和给出的信息“[Fe2+]到达1 mol·L-1〞求出[S2-],然后再根据关系式“[H+]2·[S2-]=1.0×10-22mol3·L-3〞求出[H+]。 答案:(1)7.92×10-8g/L (2)1.11×10-3 mol·L-1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