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1 6 内 蒙 古 水 利 2 0 1 5年第 2期 ( 总第 1 5 6期 ) 【 工程管理】 水库大坝溢洪道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孔 令 岩 (法库 县泡 子沿水 库管理 所, 辽宁 沈 阳 1 1 0 4 0 0 ) [ 摘要] 文章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探讨了溢洪道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望对类似工程 施工有所借鉴。 [ 关键词] 溢洪道 ; 混凝土浇筑; 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 V 6 2 文章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 1 0 0 9—0 0 8 8 ( 2 0 1 5 ) 0 2— 0 l l 6— 0 2 1 工程概况 某水库枢纽主体工程包括水库大坝、 坝顶溢洪道、 放空管和电站。水库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双 曲拱坝, 坝 顶高程 4 9 7 . 0 m, 最 大坝高 6 5 . 5 r n , 电站装 机为 2 2 5 0 0 k W。 溢洪道布置在河床部位拱坝中部 , 采用弧形 工作闸门控制的溢流堰泄流方式 , 堰顶高程 4 8 8 . 0 m, 共 4孔 , 每孔净宽 1 2 m, 基本沿拱 圈径 向布置。每孔 溢洪道装设 1 扇弧形闸门, 并在各溢洪道之 间设置一 道横缝 , 大坝溢洪道被横缝划分成 5个坝块。对水库 大坝实施全 断面碾压 混凝土浇筑 , 自下而上浇筑 至 4 8 4 . 1 m高程后 , 在 1 、 2 横缝处 , 即边墩与坝体碾压 混凝土结合处开始安装模板 , 浇筑非溢流坝体坝体 , 此 处即为溢洪道与大坝非溢流坝段分界点。 2 溢洪道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 溢洪道混凝土分四部分浇筑 , 第一部分为上、 下游 悬臂部位 , 第二部分为溢流面一期混凝土, 第三部分为 闸墩混凝土( 闸墩混凝土第一期浇筑至 4 8 9 . 5 m, 在溢 流面一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 闸墩混凝土再 开始单独 上升 ) , 第四部分为溢流面二期 混凝土。混凝 土浇筑 顺序 : 上、 下游悬臂段混凝土一 溢流面一期混凝土一 闸墩混凝土( 至4 8 9 . 5 m高程) 一 溢流面二期混凝土。 2 . 1 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前用风镐对溢洪道常态混凝土进行处理 , 便 于其与碾压混凝土结合 的牢 固性 , 并在溢洪道常态混 凝土浇筑分层完成 l 8~2 4 h内对其表面再次 冲毛。 上层混凝土浇筑前首先平铺一层 2~ 3 c m厚砂浆。混 凝土拌和采用 2台 0 . 7 5 m 拌和机进行拌和, 砂 、 骨料 及水的重量由拌和机 自动称量系统进行控制 , 拌和机 自动称量系统由专人定期进行校核, 混凝土胶凝材料 用量根据胶凝材料 的包装重量进行控制 , 由专职质检 员进行全程指导及监督。 2 . 2 上下游悬臂段施工 上下游悬臂段模板型式为倒悬模 板, 在大坝碾压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预埋钢管 , 作为施工脚手架 的支承 , 搭设施工平 台, 上铺 竹跳板 , 周 围设栏杆 和挂设 安全 网。根据设计安装高程将 1 6 0 mm1 6 0 m m1 6 mm 等边角钢采用 ( 1 ) 2 0的膨胀螺栓将角钢 固定 , 根据设计 图纸进行上、 下游悬臂段模板的施工放样 , 采用钢管作 为边线控制点 , 中间加密钢管 , 形成纵横围令 , 纵 向围 令间距为 0 . 8 m, 横向围令间距 0 . 7 5 m。上铺标准钢 模 , 规格分别为 1 5 0 02 0 0 mm和 1 5 0 0 3 0 0 m m。拉 筋采用 ( 1 ) 2 0的螺纹钢筋 , 拉筋与原 大坝预埋钢筋焊 接 , 采用 l 4的槽钢制作成蝴蝶扣。 上 、 下游悬臂段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 在第二浇筑 层施工完毕后 , 预埋钢管作为二级施工平台的支承, 搭 设二级施工平 台。每孔溢洪道中心设横缝一道 , 在上、 下游悬臂段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整个溢洪道每一浇筑 层分为 5个仓位进行施工 , 采用跳仓浇筑 。 2 . 3 溢 流面 一期 混凝 土施 工 溢流面一期混凝土采用常规的组合式钢模板进行 安装 , 上游段分台阶进行 。上游段 台阶的浇筑高度分 别为 0 . 9 、 0 . 7 4 、 0 . 8 6 m, 台阶宽度分别为 0 . 9 m和 1 . 8 mm, 保证台阶的棱角处距溢流面表面的垂直距离不小 于 0 . 9 m。混凝 土采 用 自卸汽 车从拌和站运 至左坝 头 , 混凝土通过左岸坝头 的卸料斗和溜筒至施工栈桥 4 8 8 . 9 m平台的集料斗, 再采用人工用胶轮斗车将混 凝土运至每仓号的小集料斗 , 再通过溜筒至仓内。 振捣棒选用用 8 0型轴式 , 混凝土振捣必须到位。 2 . 4闸墩混 凝土 施工 闸墩混凝土采用常规的组合钢模板 , ( I ) 5 0钢管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