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2022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2汉字王国中的“人”含解析苏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399402 上传时间:2024-09-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2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2汉字王国中的“人”含解析苏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本文档共5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课时分层作业(二) [根底运用层] (2022·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画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较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也正是这千百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那么,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表达,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那么。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1.以下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的理解 B.这其中尺度的把握表达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C.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 D.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 B [根据语境,“这〞指代的是上文“画家们既要……又要……〞,以“这其中尺度的把握〞承接上文,与上文衔接更紧密,故排除C、D两项。比较A、B两项,从内部的逻辑关系上看,应是理解决定尺度的把握,而不是尺度的把握决定理解。应选B。] 2.以下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B [A项中的引号表示突出强调;B项与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都表示形象化的比喻;C项中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D项中的引号表示挖苦和否认。故此题选B。]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表达,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那么。 B.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那么。 C.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那么。 D.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表达,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那么。 A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两面对一面,可将“能否〞删去;二是根据语境,“并行不悖〞用在此处不合逻辑,可将“并行不悖〞改为“至关重要〞等词。据此分析,A项修改最恰当。]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①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的字体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以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解析] 第一空根据前一句“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可以得出这一句的句式应为“更是……〞;再根据后文内容即可确定此句的内容。第二空根据前面的“唐诗〞和后面的“元曲〞可以得知,这一句应与宋词有关。第三空联系前一句和后一句可以得知,这一句应是说汉字面临着危机。 [答案] ①更是多彩的中华文化的巨大载体 ②宋词的婉转清雅 ③古老的方块字面临着严重的开展危机 5.汉字的结构很奇妙,有些字被拆开后,可以有新的理解。请仿照例如,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从下面六个字中选取两个对它们进行全新的阐释。 例如:债:欠了别人的就要归还,这是做人的“责〞任。 您:我的心上只有你。 备选字:(1)海 (2)恩 (3)诱 (4)值 (5)悲 (6)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例如)海:要想变成大“海〞,就必须容纳“每〞一滴“水〞(氵)。恩:不管是感恩戴德还是忘恩负义,都是因为这颗“心〞。诱:秀美的身影,动听的言辞——温柔的陷阱。值:人,只有挺直腰杆,才有自己的价值。 悲:如果一个人不能切合实际地考虑问题,心头上总是想入非非,那么结果是“可悲〞的。劣:干事耍滑偷懒“少〞出“力〞,就出不了优质品。 6.为了表达简明,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有哪几处应该删除,请找出来。 甲骨文带给殷商文学的意义,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我们首先要考虑它的①文字载体意义。这有两点,一是②甲骨文这些文字数量庞大,结构完整,说明它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二是这些甲骨卜辞的文字书写已经具有了相当严密的叙事条理,甚至有了根本的文例程式。一篇典型的甲骨卜辞会同时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③等局部,且叙事结构完整,词汇丰富,语言简洁,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叙事文的特点。因而我们可以将其纳入早期文学的范畴④范围之内,它本身就构成了殷商文学的重要组成局部⑤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②处“甲骨文〞就是指“这些文字〞,所以此处的“甲骨文〞多余。④处前面的“范畴〞就是“范围之内〞的意思,两者重复了,所以“范围之内〞应删除。⑤处“之一〞多余,前面的“它本身就构成了……的重要组成局部〞表述的是完整的意思,所以“之一〞应删除。 [答案] ②④⑤ 7.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 [解析] 此题考查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观察这四个会意字,弄懂字的形、义之间的关系。其次要仔细阅读例句,按照例句的形式,针对“从〞“北〞两个字分别写出两个七字句,所写的语句要能展示字的形、义关系。此外,还要注意所写句子结构一致,修辞相同,内容相关,风格近似,符合事理逻辑。 [答案] (例如)从:一人前行一人后 后人跟随前人走 北:二人站立背靠背 字义相背可意会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文字是文明开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开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开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开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疑心。“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方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开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 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时机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语音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 ,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开展?) 8.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清末民初一些知识分子对汉字产生了疑心,原因之一是当时国人的文化自信缺乏。 B.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 C.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D.汉字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开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华民族繁衍开展的根底。 A [B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在汉语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没有鄙视之意。C项,逻辑错误,原文中是递进关系,先产生兴趣,后实现以字养德。D项,偷换概念,原文说“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开展的根基〞,并不是中华民族繁衍开展的根底。] 9.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 B.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C.文章在论证汉字教学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借鉴传统汉字教学经验。 D.文章首尾照应,论述了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 A [A项,文章提到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证明质疑汉字的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 10.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如果我们不进行汉字教育而使用“拉丁化〞文字,那么我们文明开展的根基必然被动摇。 B.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决定了汉字教育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使用形象化教学法。 C.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有助于让古老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生机。 D.日本“脱亚入欧〞对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有的人甚至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 B [B项,错在“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从原文看,作者虽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只是讲应对拼音教学法进行反思,并没有说这种教学法就不适于汉字教育。] - 5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