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2节运动的描述期末考试卷【A4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站在站台上送别小明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站牌为参照物,同学们是运动的 B .以车厢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C .以车厢为参照物,同学们是静止的 D .以小明为参照物,车厢是运动的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 米高空飞行时的时候,发现脸边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着,飞行员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他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件事发生的条件是:( )
A .子弹静止在空中
B .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航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
C .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航向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快慢与飞机差不多
D .不能判定
3、在高速公路上,一辆加速行驶的小轿车正在超过一辆减速行驶的大货车,此时( )
A .小轿车相对于大货车是静止的 B .大货车相对于小轿车在向后运动
C .大货车相对于小轿车在向前运动 D .大货车相对于地面在向后运动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 )
A .白帝 B .江陵 C .两岸 D .轻舟
5、选择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是静止的( )
A .月亮 B .地球 C .太阳 D .火星
6、中国设计制造的高铁列车,其平稳性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有外国记者将硬币竖立在车厢的窗台上(如图所示),发现硬币能长时间保持静止,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站台 B .铁轨 C .车厢的窗台 D .路边的树木
7、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上空,进行飞行庆祝表演。直升机组成了“100”字样,战斗机组成了“71”字样,纷纷掠过长空,在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静止的
B .以天安门为参照物,飞机是静止的
C .以其中一架战斗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斗机是静止的
D .要判断某架飞机的运动情况,可选其自身为参照物进行判断
8、“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歌词中描写“竹排”与“青山”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河岸 竹排 B .竹排上的人 河岸 C .江水 河岸 D .河岸 河岸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
1、如图所示,是某口罩生产线的局部图,口罩由传送带匀速传送。此过程中,口罩相对于传送带是 的,旁边的工人感觉口罩在“移动”,他是以 作为参照物,口罩生产车间需要定期消毒,可采用 (选填 “红外线”或“紫外线”)来进行。
2、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华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上学途中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倒退,她是以 为参照物;小华的家到学校路程是 ,如果她用时 到达学校,她骑车的平均速度是 。
3、骑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健身运动,如图是骑行者骑行时的情景。
(1) 骑行者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
(2) 骑行者骑行过程中,以影子为参照物,骑行者是 的;以骑行者为参照物,地面是 的;
(3) 骑行者拨动车铃,人听到的铃声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越用力拨动车铃,铃声的 越大。
4、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 是0 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5、我国海监对钓鱼岛区域实行常态化的维权执法巡逻,“海监50”绕钓鱼岛巡逻,以宣示主权,以钓鱼岛为参照物,该船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相对于船上坐着的人,该船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由此可知: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是 。
6、有一种神秘的舞蹈,名叫“断头舞”,看起来脑袋瞬间掉落,图所示,以 为参照物,看起来头好像突然断了一样;成功的关键是表演者的衣服较硬,能直立在肩膀上,当以肩部为参照物时,衣服领子基本是 的。
7、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它由30颗地球非同步卫星和5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如图所示是三颗地球同步卫星(从地球上每颗好像悬挂在空中不动)轨迹示意图。卫星1相对于卫星2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和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 (选填“静止”、“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
三、解答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所示,是飞机在空中加油的示意图。当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请你分析一下,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能进行?
2、某同学幸运地亲身体验了一次极限运动,当他乘坐专业人员驾驶的汽车在环形跑道上高速行驶时,感觉“天旋地转”,好像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请解释这个现象.
3、我国古代的一部小说里写了这样一件事:某人说“去年的一阵大风把我家院内的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墙外了.”在学习了运动学的有关知识后,你对这件事是怎么理解的?
4、红红和妈妈坐火车去旅行,上车后刚坐好,就看见并列的另一列火车徐徐向后驶去。红红说:“我们坐的火车开动了。”而妈妈看了看站牌却说:“我们坐的火车还没有开呢!”想一想,她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5、小强同学第一次乘火车旅行,他妈妈上车送行,正谈着,忽然听到一声长鸣,小强只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催促妈妈快下车.他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开动呢.”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1、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 .
(2) 水母可以听到部分次声波,就是说它能听到部分低于 Hz的声音.
(3) 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
2、如图所示,小珂同学在观察小球摆动时,发现小球每摆一个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等。于是小珂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称周期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①:可能跟小球摆动的幅度有关;
猜想②:可能跟小球轻重有关;
猜想③:可能跟绳子长度有关。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珂用秒表测出了不同条件下,小球来回摆动多次所用的时间,算出平均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请回答:
(1) 小珂采用测量小球来回摆动多次的时间取平均值的方法,而不是测量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来确定周期T,目的是为了 。
(2) 为验证猜想②是否正确,小珂同学应该选用轻重 的小球、长度 的绳子、并且让小球摆动的幅度 (以上三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进行实验。这样的科学探究方法叫法。
(3) 大量的实验表明,同一个地点小球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绳子的长度有关,且绳子越长,周期T越大。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珂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珂应将摆钟的摆长 (选填“调长”或“调短”)。
3、某小组三位同学发现钟摆的摆动似乎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在细绳下面挂一小球制成了单摆,研究在摆动角度θ不大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摆动周期T)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l为单摆的摆长,m为单摆摆球的质量。三位同学在实验中每次测量单摆摆动30次(30T)的时间。丙同学在甲、乙同学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下表中。为了进一步探究单摆的摆动规律,他们进行了适量的运算,将结果记录在下表的后二列中。
(1) 完成表格中“摆动周期”一栏中空格的填写。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甲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你认为甲同学 (选填“能”或“不能”)从中得出此结论,理由是 。
(3)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乙同学研究的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摆动角度的关系,他得出的结论是:当 和 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摆动角度的大小无关。
(4) 丙同学分析实验序号7、8、9,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 本实验中,该小组同学利用三个不同质量的摆球,做了多组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选填“多次实验求平均值”或“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
4、为了锻炼阳阳同学的独立能力,今年五·一节,妈妈让她独自乘火车去合肥看望姥姥.
(1) 她妈妈上车送行,正谈着,忽然听到一声长鸣,阳阳看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催促妈妈快下车.阳阳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开动呢.”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
(2) 在行驶的列车上,阳阳同学看见邻座一位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__ ______.
A .铁路边的树木 B .小孩子的座位 C .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D .铁轨
(3) 因为火车在开动时不断的颠簸,在开动的火车上写字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阳阳同学看到有人用皮带把写字板固定在手臂上,这样就能在写字板写上漂亮的字了,如图所示.你能帮她解释其中的原理吗 ?
展开阅读全文